帝辛見馬元去追薑子牙,就知道他的大限到了。
隻是,自己該不該出手?如果出手,又該如何把他從準提道人手中搶過來?
帝辛對西方教也是一點好感也沒有,既然得罪了準提道人一次,就不怕再得罪他第二次。
可是,自己打不過人家啊。
想了想,帝辛還是吩咐韓榮看守汜水關,自己則土遁追了上去。
此時,馬元正站在山腳處,雙手扶著膝蓋,大口喘氣。
“薑子牙,你若有膽,與我再戰三百迴合。”
薑子牙坐在馬上,神色輕鬆,“我就在這裏站定,你若敢來,我便與你再戰。”
馬元氣急,鼓起餘力,又跑過去與薑子牙鬥在一處,才剛兩個迴合,薑子牙撥馬又走。
“薑子牙,無恥匹夫,不是說好與我大戰嗎?”
薑子牙找一處平坦之地,勒住戰馬,“剛才地麵不平,不利於我,我現在此處,你若敢來,我必定擒你。”
“哈哈,你當我不知你這是誘敵之計?隻是,我必要擒你,將你掏肝挖心,方泄我心頭之恨。”
說完就又揮劍上前。
帝辛在遠處偷偷看著,搖搖頭,“這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呢?明知人家誘敵,偏要往牢籠裏鑽。”
自語完,帝辛就找了一處木樁,靠著,睡著了。
一個是這幾天研究符文確實有些累了,另一個,馬元還要被薑子牙遛狗一樣遛上一整夜,這才會有文殊廣法天尊出手,將其製住。
所以,帝辛放心休息,等到明日再行出手。
果然,薑子牙一會在東,一會在西,一會上山,一會下山,把個馬元帶的跑了一整晚,又累又餓,這才警醒。
“薑子牙騎馬,我卻步行,如何與他纏鬥這一整晚?還是先迴大營,弄些吃食,再做區處。”
想罷,馬元倒也幹脆,直接轉身就往迴走。
剛下了高山,馬元就聽見遠處草叢中有女子喊聲,“救命啊”。
女人?救命?馬元都不用考慮,身體本能地就換個方向,向聲音傳來之處跑去。
來到近前,就見新鮮的一堆肉食,啊,不,是嬌嫩的一個活人,啊,也不是,是一個受傷的女人,正在那裏哭哭啼啼。
馬元悄悄擦擦嘴角的口水,上前問道:“你是何人,因何在此?”
那女子見了馬元,居然也不害怕,答道:“我乃是附近山中民婦,隻因迴家看望父母,不想在中途突發心痛之疾,命在旦夕,還望道長在附近村中討碗熱湯,救我一命。”
就這一句話的功夫,馬元嘴角的口水都快流成一碗熱湯了,嘿嘿笑著,說道:“小娘子,你看這附近荒山野嶺,哪有村落人家?反正你也命不久矣,就讓貧道我向你化一碗齋飯,如何?”
“若是道長能救我的性命,妾身豈能惜此一碗齋飯?”
“不是如此,實話對你說了吧,我追趕薑子牙整整一夜,此時又累又餓,而你又眼看活不成了,不如賣個人情給我,讓我吃了吧。”一邊說著,一邊把嘴裏的獠牙磨了磨,已是做好準備了。
“道長莫不是玩笑話?天下間哪有吃人的理?”隻是雖如此說,那女子臉上也不見有驚慌之色。
馬元則是已經餓昏了頭,再不想多說,一腳把女子肚腹踩住,再一腳踩住兩條大腿,以免女子掙紮,揮劍就刺入女子胸膛之中。
女子連慘叫也沒發出,當即沒了聲息,馬元則把劍往下一劃,給女子來了個開膛破肚。
一篷熱血噴將出來,馬元用手接住,連喝了幾口,“真鮮”,感歎一句,就又把手伸進去,去掏摸女子心髒。
可掏摸了半天,內中隻有熱血,其他空空如也,甚也沒有。
正疑惑之間,就看見有一道人跨坐梅花鹿而來,正是文殊廣法天尊。
馬元心下一慌,趕忙就要站起,可剛一起身,才發現雙手就長在那女子身上了,又想先下來再說,剛想邁步,就發現雙腳也長在女子身上。
原來那女子根本就不是女子,而是楊戩所變化,專為引誘馬元上鉤,就在馬元揮劍的一瞬間,楊戩已變化而去,隻留了一副變化出來的皮囊。
而那皮囊中,遍布的都是捆妖繩,馬元自己把手、腳送到捆妖繩麵前,當然會被捆住。
其實就連昨夜遛他的薑子牙,也有一個是楊戩所變化,與真正的薑子牙一起,逗弄於他。
這才能一會在左,一會在右,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把馬元耍個團團轉。
此時,文殊廣法天尊已經揮劍砍來,馬元更是著急,大叫:“老師饒命。”
帝辛此時就在遠處,聞言歎了口氣,若是馬元硬氣一點,不怕死,而是與文殊鬥上幾個迴合,帝辛就想想辦法,可能還會保他一命。
可此刻剛一見到文殊,就開口求饒,實在是讓帝辛喪失了好感。
“你生吃人心,惡貫滿盈,更是逆天行事,意欲取子牙性命,豈能饒你?”
文殊嘴上說話,手中劍可不停,帶著風聲就要砍在馬元脖頸之上。
帝辛沒開口,卻有別人開口,“道友劍下留人!”,伴隨著喊聲,還有一道清風,輕飄飄把文殊廣法天尊的寶劍吹在一旁,正是準提道人。
文殊見自己寶劍被風吹開,當即麵色大變,忙轉身迴頭看去,就見一麵黃道人。
“原來是準提道友。”文殊心中鬆了口氣,前些時日剛剛在汜水關前見過,與自己是友非敵。
此時準提道人已經來到文殊麵前,打一稽首,“道友請了,‘封神榜’上無馬元名諱;此人根行且重,與吾西方有緣,待貧道把他帶上西方,成為正果,亦是道兄慈悲,貧道不二門中之幸也。”
文殊一聽,這不是前幾天對帝辛說的詞嗎?換湯不換藥啊?
不過文殊可不像帝辛,馬上做出一副高興的樣子,“久聞西方教有成佛大法,行教西方,蓮花現相,舍利元光,真乃高明之客。貧道謹領尊命。”
準提道人滿意點點頭,這次總算是順利,不像帝辛那個棒槌。
走到馬元麵前,準提道人摩挲其頂,說道:“可惜道友多年苦修五行之法,不過枉費工夫!不如隨我皈依,入我西方教,自有無邊好處:八德池邊,談講三乘大法;七寶林下,任你自在逍遙。”
馬元見此情形,自知性命握於人手,也就唯唯諾諾,剛要開口答應,就聽又是一聲大喊響起:“且慢”。
“大王來了。”馬元欣喜大叫,這下有救了。
準提道人則是目瞪口呆,“這個棒槌怎麽也來了?”
隻是,自己該不該出手?如果出手,又該如何把他從準提道人手中搶過來?
帝辛對西方教也是一點好感也沒有,既然得罪了準提道人一次,就不怕再得罪他第二次。
可是,自己打不過人家啊。
想了想,帝辛還是吩咐韓榮看守汜水關,自己則土遁追了上去。
此時,馬元正站在山腳處,雙手扶著膝蓋,大口喘氣。
“薑子牙,你若有膽,與我再戰三百迴合。”
薑子牙坐在馬上,神色輕鬆,“我就在這裏站定,你若敢來,我便與你再戰。”
馬元氣急,鼓起餘力,又跑過去與薑子牙鬥在一處,才剛兩個迴合,薑子牙撥馬又走。
“薑子牙,無恥匹夫,不是說好與我大戰嗎?”
薑子牙找一處平坦之地,勒住戰馬,“剛才地麵不平,不利於我,我現在此處,你若敢來,我必定擒你。”
“哈哈,你當我不知你這是誘敵之計?隻是,我必要擒你,將你掏肝挖心,方泄我心頭之恨。”
說完就又揮劍上前。
帝辛在遠處偷偷看著,搖搖頭,“這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呢?明知人家誘敵,偏要往牢籠裏鑽。”
自語完,帝辛就找了一處木樁,靠著,睡著了。
一個是這幾天研究符文確實有些累了,另一個,馬元還要被薑子牙遛狗一樣遛上一整夜,這才會有文殊廣法天尊出手,將其製住。
所以,帝辛放心休息,等到明日再行出手。
果然,薑子牙一會在東,一會在西,一會上山,一會下山,把個馬元帶的跑了一整晚,又累又餓,這才警醒。
“薑子牙騎馬,我卻步行,如何與他纏鬥這一整晚?還是先迴大營,弄些吃食,再做區處。”
想罷,馬元倒也幹脆,直接轉身就往迴走。
剛下了高山,馬元就聽見遠處草叢中有女子喊聲,“救命啊”。
女人?救命?馬元都不用考慮,身體本能地就換個方向,向聲音傳來之處跑去。
來到近前,就見新鮮的一堆肉食,啊,不,是嬌嫩的一個活人,啊,也不是,是一個受傷的女人,正在那裏哭哭啼啼。
馬元悄悄擦擦嘴角的口水,上前問道:“你是何人,因何在此?”
那女子見了馬元,居然也不害怕,答道:“我乃是附近山中民婦,隻因迴家看望父母,不想在中途突發心痛之疾,命在旦夕,還望道長在附近村中討碗熱湯,救我一命。”
就這一句話的功夫,馬元嘴角的口水都快流成一碗熱湯了,嘿嘿笑著,說道:“小娘子,你看這附近荒山野嶺,哪有村落人家?反正你也命不久矣,就讓貧道我向你化一碗齋飯,如何?”
“若是道長能救我的性命,妾身豈能惜此一碗齋飯?”
“不是如此,實話對你說了吧,我追趕薑子牙整整一夜,此時又累又餓,而你又眼看活不成了,不如賣個人情給我,讓我吃了吧。”一邊說著,一邊把嘴裏的獠牙磨了磨,已是做好準備了。
“道長莫不是玩笑話?天下間哪有吃人的理?”隻是雖如此說,那女子臉上也不見有驚慌之色。
馬元則是已經餓昏了頭,再不想多說,一腳把女子肚腹踩住,再一腳踩住兩條大腿,以免女子掙紮,揮劍就刺入女子胸膛之中。
女子連慘叫也沒發出,當即沒了聲息,馬元則把劍往下一劃,給女子來了個開膛破肚。
一篷熱血噴將出來,馬元用手接住,連喝了幾口,“真鮮”,感歎一句,就又把手伸進去,去掏摸女子心髒。
可掏摸了半天,內中隻有熱血,其他空空如也,甚也沒有。
正疑惑之間,就看見有一道人跨坐梅花鹿而來,正是文殊廣法天尊。
馬元心下一慌,趕忙就要站起,可剛一起身,才發現雙手就長在那女子身上了,又想先下來再說,剛想邁步,就發現雙腳也長在女子身上。
原來那女子根本就不是女子,而是楊戩所變化,專為引誘馬元上鉤,就在馬元揮劍的一瞬間,楊戩已變化而去,隻留了一副變化出來的皮囊。
而那皮囊中,遍布的都是捆妖繩,馬元自己把手、腳送到捆妖繩麵前,當然會被捆住。
其實就連昨夜遛他的薑子牙,也有一個是楊戩所變化,與真正的薑子牙一起,逗弄於他。
這才能一會在左,一會在右,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把馬元耍個團團轉。
此時,文殊廣法天尊已經揮劍砍來,馬元更是著急,大叫:“老師饒命。”
帝辛此時就在遠處,聞言歎了口氣,若是馬元硬氣一點,不怕死,而是與文殊鬥上幾個迴合,帝辛就想想辦法,可能還會保他一命。
可此刻剛一見到文殊,就開口求饒,實在是讓帝辛喪失了好感。
“你生吃人心,惡貫滿盈,更是逆天行事,意欲取子牙性命,豈能饒你?”
文殊嘴上說話,手中劍可不停,帶著風聲就要砍在馬元脖頸之上。
帝辛沒開口,卻有別人開口,“道友劍下留人!”,伴隨著喊聲,還有一道清風,輕飄飄把文殊廣法天尊的寶劍吹在一旁,正是準提道人。
文殊見自己寶劍被風吹開,當即麵色大變,忙轉身迴頭看去,就見一麵黃道人。
“原來是準提道友。”文殊心中鬆了口氣,前些時日剛剛在汜水關前見過,與自己是友非敵。
此時準提道人已經來到文殊麵前,打一稽首,“道友請了,‘封神榜’上無馬元名諱;此人根行且重,與吾西方有緣,待貧道把他帶上西方,成為正果,亦是道兄慈悲,貧道不二門中之幸也。”
文殊一聽,這不是前幾天對帝辛說的詞嗎?換湯不換藥啊?
不過文殊可不像帝辛,馬上做出一副高興的樣子,“久聞西方教有成佛大法,行教西方,蓮花現相,舍利元光,真乃高明之客。貧道謹領尊命。”
準提道人滿意點點頭,這次總算是順利,不像帝辛那個棒槌。
走到馬元麵前,準提道人摩挲其頂,說道:“可惜道友多年苦修五行之法,不過枉費工夫!不如隨我皈依,入我西方教,自有無邊好處:八德池邊,談講三乘大法;七寶林下,任你自在逍遙。”
馬元見此情形,自知性命握於人手,也就唯唯諾諾,剛要開口答應,就聽又是一聲大喊響起:“且慢”。
“大王來了。”馬元欣喜大叫,這下有救了。
準提道人則是目瞪口呆,“這個棒槌怎麽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