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巢氏對著帝辛說出兩個字,然後就再次閉上眼睛。
“啥?”帝辛一愣,剛才沒聽清。
“敢問前輩,你剛才到底說的啥?”帝辛滿頭大汗,這唯一的一次交流,就這麽結束了?
“其實剛才真的不怪我,前輩你雖然說話,可沒聲音啊。”帝辛都能感覺有巢氏翻白眼了。
沒辦法,帝辛隻能迴憶剛才有巢氏的嘴型,好像是“隻需”?還是“隻許”?
這是需要自己做什麽事嗎?
可真有什麽事情要自己做,兩個字也說不清啊。
再仔細迴憶,有巢氏朝天上看了一眼,與天有關,還是與天帝有關?難不成是跟聖人有關?
不由自主的打個寒戰,總不能是要自己去找聖人打架吧?
帝辛百思不得其解,也隻能再拜離開。
又迴到了每日上朝,閑時修煉的日子。
再說燃燈道人,當日帝辛認輸撤軍,燃燈破十絕陣功成,也就返迴玉虛宮複命。
元始天尊坐在八寶雲光座上,心裏卻在想著老子前來告訴自己的話:“帝辛,是天外之人。”
一瞬間,元始天尊心中掀起巨浪,怪不得與帝辛有關的事情全部卜算不準,隻是,他到底是天外之人,還是天外之魔?
一字之差,對這方世界造成的影響可就是天差地別,老子也是因為拿不定主意,這才來找自己商議。
可看老師的態度,似乎,是不予理會?
也不知老師心中到底怎麽想,既然老師沒有出手,想必也無需自作主張。
不過,有些事情可以提前了。
此時正逢燃燈道人前來複命,燃燈道人行禮畢,將十絕陣全破之事說了一遍,心中忐忑,也不知元始天尊是否滿意。
“此事既了,也是你一力主持之功。”
燃燈道人聽元始天尊如此說,剛想客氣,又聽元始天尊繼續說道:“你再去一趟西岐,通知薑尚盡快金台拜將,擇日東征。”
“東征?此時不是子牙拜將之期啊。而且,還有三十六路兵伐西岐,尚未完成呢。”燃燈一臉的詫異。
元始天尊也不解釋,隻是說道:“此事有些變故,你依令行事即可。”
“遵法旨。”燃燈見元始天尊不願多說,也隻能領命。
也沒休息,直接駕土遁又來到西岐城外。
“道兄怎麽去而複返?”薑子牙接住,行禮問道。
“掌教老爺吩咐,要你盡快金台拜將,擇日東征。”
“啊?”薑子牙大驚失色,“這如何使得?剛剛經曆大戰,百姓尚未修養生息,況且此時西岐流言遍地,還未平息,實在不是出征的好時機啊。”
看著薑子牙,燃燈很想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麽啊,結果隻是清描淡寫說道:“既然老爺吩咐,必有深意,你遵吩咐行事即可。”
薑子牙也沒法,隻能遵從,忙進宮麵見姬發商議此事。
姬發雖也知現在百姓不寧,可他全靠薑子牙,不用多想,也就同意。
薑子牙又趕緊迴府,一邊迴府準備上表,一邊派人聯絡南鎮密林諸侯,以及,薑恆楚。
次日,薑子牙上出師表:
“進表丞相臣薑尚。臣聞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作民父母。
“今商王帝辛上不敬於天,以人皇自居,比於天帝,更將自身塑像置於聖廟,妄自尊大。
“中不禮先賢,移廟軒轅,更撤伏羲、神農塑像,置於偏僻之地,使民不能拜祭。
“下不愛諸侯,滅北鎮驅南鎮,強令東鎮改製,降災於百姓,流毒於邦國。
“更妄興無名之師,伐我西岐,致百姓流離,天人共怒。
“今南鎮諸侯、東鎮薑公,遣使聯絡,欲大會於孟津,興吊民伐罪之師,救生民於水火。
“乞大王體上天好生之心,孚幸存諸侯之念,思天下黎庶之苦,大奮鷹揚,擇日出師。謹具表以聞。”
姬發裝模作樣看完,沉吟半晌。
“亞父此表,雖說帝辛無道,理當征伐;但昔日先王曾有遺言:‘切不可以臣伐君。’
“若行征伐,有負先王之言,謂之不孝。以臣伐君,謂之不忠。
“不如共守臣節,以俟帝辛改過。”
姬發心裏其實早把帝辛砍了千萬刀,可做戲總是要的。
薑子牙也明白其意,但自己不便再說,對一旁的上大夫散宜生使個眼色,散宜生就知道該自己上場了。
勸說道:“臣等怎敢有負先王?但天下諸侯苦帝辛久矣,我等不過布告中外,使民知其罪狀。
“而後大會孟津,觀政於商,若帝辛改過,我等自然再奉臣子之禮。”
聽散宜生說完,姬發重新展開笑臉,“大夫之言是也。我等舉兵觀政,勸誡君王,正是理也。
“傳令,拜亞父為大將軍,付以黃鉞、白旄,總理大權,得專征伐。”
商議妥當,把戲做足,君臣各自散去,準備拜將之事。
無非是宣紀律、築將台、念祝文、賜令箭、封將官,諸事與帝辛拜聞仲為帥一體相同,不再贅述。
倒是有一件不同,拜將這日,闡教十二金仙全部來齊。
薑子牙拜將完畢,又來到蘆蓬見各位金仙。
“如此行色,真人中之龍也。”廣成子等人也少不得一番誇讚。
“薑尚何德何能,全仗諸位師兄抬舉。”
眾人正客套之時,聽見空中一片仙樂之聲,正是元始天尊降臨,就見:
“幡幢遮日月,紫氣繞城都。
“前有童子開道,都騎白鶴;後有仙女撒花,俱跨青鸞。
“對對金童捧金鼎,雙雙玉女抱玉爐。
“金鼎焚香,香氣衝鼻翼;玉爐燃炭,炭火去心迷。”
元始天尊來到蘆蓬前,眾弟子拜伏道旁,就看見天尊頂上一朵慶雲,不知有幾裏寬廣,上放五色毫光,金燈萬盞,點點落下,如簷前滴水不斷。
待眾弟子拜完,元始天尊收了慶雲,進蘆蓬坐下。
“薑尚,你積四十年修煉之功,方有今日,為帝王之師,受人間富貴,此次東征,不可怠慢。”
薑子牙早跪在元始天尊身前,“願老師聖壽無疆,隻是,不知我此去,吉兇如何?”
“啥?”帝辛一愣,剛才沒聽清。
“敢問前輩,你剛才到底說的啥?”帝辛滿頭大汗,這唯一的一次交流,就這麽結束了?
“其實剛才真的不怪我,前輩你雖然說話,可沒聲音啊。”帝辛都能感覺有巢氏翻白眼了。
沒辦法,帝辛隻能迴憶剛才有巢氏的嘴型,好像是“隻需”?還是“隻許”?
這是需要自己做什麽事嗎?
可真有什麽事情要自己做,兩個字也說不清啊。
再仔細迴憶,有巢氏朝天上看了一眼,與天有關,還是與天帝有關?難不成是跟聖人有關?
不由自主的打個寒戰,總不能是要自己去找聖人打架吧?
帝辛百思不得其解,也隻能再拜離開。
又迴到了每日上朝,閑時修煉的日子。
再說燃燈道人,當日帝辛認輸撤軍,燃燈破十絕陣功成,也就返迴玉虛宮複命。
元始天尊坐在八寶雲光座上,心裏卻在想著老子前來告訴自己的話:“帝辛,是天外之人。”
一瞬間,元始天尊心中掀起巨浪,怪不得與帝辛有關的事情全部卜算不準,隻是,他到底是天外之人,還是天外之魔?
一字之差,對這方世界造成的影響可就是天差地別,老子也是因為拿不定主意,這才來找自己商議。
可看老師的態度,似乎,是不予理會?
也不知老師心中到底怎麽想,既然老師沒有出手,想必也無需自作主張。
不過,有些事情可以提前了。
此時正逢燃燈道人前來複命,燃燈道人行禮畢,將十絕陣全破之事說了一遍,心中忐忑,也不知元始天尊是否滿意。
“此事既了,也是你一力主持之功。”
燃燈道人聽元始天尊如此說,剛想客氣,又聽元始天尊繼續說道:“你再去一趟西岐,通知薑尚盡快金台拜將,擇日東征。”
“東征?此時不是子牙拜將之期啊。而且,還有三十六路兵伐西岐,尚未完成呢。”燃燈一臉的詫異。
元始天尊也不解釋,隻是說道:“此事有些變故,你依令行事即可。”
“遵法旨。”燃燈見元始天尊不願多說,也隻能領命。
也沒休息,直接駕土遁又來到西岐城外。
“道兄怎麽去而複返?”薑子牙接住,行禮問道。
“掌教老爺吩咐,要你盡快金台拜將,擇日東征。”
“啊?”薑子牙大驚失色,“這如何使得?剛剛經曆大戰,百姓尚未修養生息,況且此時西岐流言遍地,還未平息,實在不是出征的好時機啊。”
看著薑子牙,燃燈很想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麽啊,結果隻是清描淡寫說道:“既然老爺吩咐,必有深意,你遵吩咐行事即可。”
薑子牙也沒法,隻能遵從,忙進宮麵見姬發商議此事。
姬發雖也知現在百姓不寧,可他全靠薑子牙,不用多想,也就同意。
薑子牙又趕緊迴府,一邊迴府準備上表,一邊派人聯絡南鎮密林諸侯,以及,薑恆楚。
次日,薑子牙上出師表:
“進表丞相臣薑尚。臣聞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作民父母。
“今商王帝辛上不敬於天,以人皇自居,比於天帝,更將自身塑像置於聖廟,妄自尊大。
“中不禮先賢,移廟軒轅,更撤伏羲、神農塑像,置於偏僻之地,使民不能拜祭。
“下不愛諸侯,滅北鎮驅南鎮,強令東鎮改製,降災於百姓,流毒於邦國。
“更妄興無名之師,伐我西岐,致百姓流離,天人共怒。
“今南鎮諸侯、東鎮薑公,遣使聯絡,欲大會於孟津,興吊民伐罪之師,救生民於水火。
“乞大王體上天好生之心,孚幸存諸侯之念,思天下黎庶之苦,大奮鷹揚,擇日出師。謹具表以聞。”
姬發裝模作樣看完,沉吟半晌。
“亞父此表,雖說帝辛無道,理當征伐;但昔日先王曾有遺言:‘切不可以臣伐君。’
“若行征伐,有負先王之言,謂之不孝。以臣伐君,謂之不忠。
“不如共守臣節,以俟帝辛改過。”
姬發心裏其實早把帝辛砍了千萬刀,可做戲總是要的。
薑子牙也明白其意,但自己不便再說,對一旁的上大夫散宜生使個眼色,散宜生就知道該自己上場了。
勸說道:“臣等怎敢有負先王?但天下諸侯苦帝辛久矣,我等不過布告中外,使民知其罪狀。
“而後大會孟津,觀政於商,若帝辛改過,我等自然再奉臣子之禮。”
聽散宜生說完,姬發重新展開笑臉,“大夫之言是也。我等舉兵觀政,勸誡君王,正是理也。
“傳令,拜亞父為大將軍,付以黃鉞、白旄,總理大權,得專征伐。”
商議妥當,把戲做足,君臣各自散去,準備拜將之事。
無非是宣紀律、築將台、念祝文、賜令箭、封將官,諸事與帝辛拜聞仲為帥一體相同,不再贅述。
倒是有一件不同,拜將這日,闡教十二金仙全部來齊。
薑子牙拜將完畢,又來到蘆蓬見各位金仙。
“如此行色,真人中之龍也。”廣成子等人也少不得一番誇讚。
“薑尚何德何能,全仗諸位師兄抬舉。”
眾人正客套之時,聽見空中一片仙樂之聲,正是元始天尊降臨,就見:
“幡幢遮日月,紫氣繞城都。
“前有童子開道,都騎白鶴;後有仙女撒花,俱跨青鸞。
“對對金童捧金鼎,雙雙玉女抱玉爐。
“金鼎焚香,香氣衝鼻翼;玉爐燃炭,炭火去心迷。”
元始天尊來到蘆蓬前,眾弟子拜伏道旁,就看見天尊頂上一朵慶雲,不知有幾裏寬廣,上放五色毫光,金燈萬盞,點點落下,如簷前滴水不斷。
待眾弟子拜完,元始天尊收了慶雲,進蘆蓬坐下。
“薑尚,你積四十年修煉之功,方有今日,為帝王之師,受人間富貴,此次東征,不可怠慢。”
薑子牙早跪在元始天尊身前,“願老師聖壽無疆,隻是,不知我此去,吉兇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