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西岐之地,感覺跟其他的地方明顯不同。
當地百姓看向帝辛的眼光是畏懼中帶著敵視。
而不是像其他地方一樣,帶著一種好奇、親切之意。
還未到西岐城,帝辛的人馬外圍居然就有大批百姓跟隨,有個別還在路邊磕頭,“求大王放我西公侯歸國,求大王放我西公侯歸國。”
帝辛在禦輦內聽到西岐百姓請求,也不理他們,隻是感歎於姬昌的厲害。
不管他是真的愛民如子也好,是假的隻為收買人心也罷,能做到這一步,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姬昌,不是易於之輩啊。
正思量間,就聽見外麵一陣嘈雜,還有兵器碰撞之聲響起,帝辛撩開禦輦窗簾,吩咐身邊侍衛,“去看看發生了什麽事?”
不一刻,侍衛來報,“啟稟大王,有百姓投擲石塊擊中我朝歌正軍將士,鄔將軍要求處死,魯元戎則正在向鄔將軍求情。”
帝辛目光一冷,“停輦,叫他們把人帶過來。”
帝辛待禦輦停下,走出輦門,也不下地,就站在禦輦車轅之上。
看見魯雄等人將鬧事百姓帶過來,共有三人,其中一人投石,在軍士抓人時,另外兩人掏出兵器意圖保護,被軍士一起抓了過來。
見到帝辛,魯雄率先開口,“大王,百姓愚昧,還請大王網開一麵。”
帝辛揮手打斷魯雄繼續往下說,轉對魯仁傑說道:“殺了,你親自動手。”
又吩咐殷破敗,“命大軍驅趕沿途亂民,要求退後五裏之外,不退後者,殺,退後手中仍有兵器者,殺。”
殷破敗也不質疑帝辛為何殺性如此之重,轉身就去傳達軍令去了。
魯雄見狀,嘴唇動了動,什麽也說不出來。
等魯仁傑將三人全部斬首示眾,帝辛命禦輦繼續前進,又將魯雄叫到禦輦之上。
看向魯雄問道:“老將軍可是覺得我不該殺人嗎?”
“臣不敢,隻是,臣以為百姓無知,罪不致死。”
“老將軍錯了,今日他敢向軍士投擲石頭,明日他就敢向孤揮舞刀劍。
“孤不殺他,會有更多的人向孤投石、舞劍,到時候孤需要殺的人更多。
“所以,孤殺了他一個,救了千百個啊。”
魯雄張大嘴,被帝辛的歪理唬住,想想好像也有點道理,可又覺得哪裏不對。
帝辛又問道:“孤如果不殺他,能讓他感恩戴德,棄姬昌而投孤嗎?”
魯雄搖頭,“不能。”
“所以,不殺他有害,殺了他有益,老將軍以為然否?”
魯雄茫然點頭。
最終,一路殺了六十八人,帝辛抵達西岐城。
城外五裏,伯邑考、姬發為首,西岐眾人俯伏道旁。
這次帝辛沒有下輦,而是站在輦上冷冷的看著他們。
一直看了半炷香的時間,直到有些文臣身體顫抖,已經要支撐不住了。
帝辛才開口說道:“自孤巡狩以來,東、南二地諸侯無不悅服,所過之處秋毫無犯,百姓樂業。
“可剛進西岐,就有六十八人行刺於孤,你們,可是要造反嗎?”
下跪眾人雖然心中腹誹,那六十八個都是你帝辛主動殺的,哪有行刺於你?
但形勢比人強,看著鄔文化和方弼方相三尊金剛,生不出反抗的心思,也就隻能任由帝辛胡說。
伯邑考當即叩頭不止。
姬發則開口說道:“微臣等人忠君之心可昭日月,實在不知哪裏跑來的山野刁民,幸喜大王無恙,請大王恕罪。”
聽姬發說完,伯邑考詫異的看了他一眼,顯然沒想到姬發會把那些人說成山野刁民。
帝辛心道:“果然生性涼薄之人,那些人泉下有知,聽到這話也不知道作何感想。”
這時魯雄又上前勸誡,“素聞西公侯長子賢、次子能,一向忠於朝廷,還望大王詳查。”
這次倒不是老將軍迂腐,而是事前安排好的。
帝辛又沒準備在西岐大開殺戒,要是一直僵在這,下麵的戲就演不下去了。
所以帝辛聽魯雄說完,也就坡下驢。
“既如此,隻要你們把主使之人交出來,孤就饒了這次,今夜孤在城外大營休息。”
說完也不管他們還跪在地上,轉身進輦朝軍營駛去。
魯雄則留下,將伯邑考、姬發等人扶起,少不得安慰暗示一番,追帝辛而去。
西岐城,銀安殿,伯邑考兄弟二人上首端坐,西岐文武分列左右,俱都麵色陰沉。
突然有一武將蹦將起來,“那帝辛欺人太甚,前番囚禁老公侯,我等因老公侯走前曾言‘有七年牢獄之宅’,故而忍氣吞聲。
“今番人皇巡狩,又妄殺我西岐百姓,你們忍得,我可忍不得,今夜我就劫營,必要將那帝辛砍於馬下。”
那武將剛一說完,就有其他武將齊齊喧嚷:“南將軍之言有理,同去,同去。”
伯邑考在上首不住勸說,姬發在那裏全無定計,一時間殿內亂作一團。
這時西岐中大夫散宜生大聲叫道:“二位公子休亂,臣請先斬南宮適,然後再議大事。”
其餘眾人一齊看向散宜生,伯邑考問道:“中大夫何出此言?”
“此等魯莽無知之人,隻顧眼前言語痛快,全不念老公侯還在那帝辛手中囚禁。
“若是此等言語傳到帝辛耳中,豈不是頃刻間要了老公侯性命?
“故此臣請斬之,再議大事。”
其他人聽完,俱各無言。
散宜生又說道:“為今之計,不若差官一員,多備珍寶,獻給帝辛,再懇切哀求,庶幾可免大難。”
說罷看了二位公子一眼。
伯邑考接過話頭,“孤自前去見那帝辛吧,將始祖亶父所遺七香車、醒酒氈、白麵猿猴幾件寶物備齊,另選美女十名,孤去懇求那帝辛。”
待伯邑考來到大營,侍衛通報,帝辛叫將人帶上禦輦來。
帝辛對伯邑考好感頗多,是個有情有義之人,所以也不難為他。
帝辛端坐,伯邑考大禮拜伏,獻上禮物,又為西岐文武、百姓求情。
“既然公子前來,又獻上如此寶物,孤既往不咎。隻是沿途不得再有百姓圍觀,這件事你派人處理。”
說完讓伯邑考返迴。
當地百姓看向帝辛的眼光是畏懼中帶著敵視。
而不是像其他地方一樣,帶著一種好奇、親切之意。
還未到西岐城,帝辛的人馬外圍居然就有大批百姓跟隨,有個別還在路邊磕頭,“求大王放我西公侯歸國,求大王放我西公侯歸國。”
帝辛在禦輦內聽到西岐百姓請求,也不理他們,隻是感歎於姬昌的厲害。
不管他是真的愛民如子也好,是假的隻為收買人心也罷,能做到這一步,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姬昌,不是易於之輩啊。
正思量間,就聽見外麵一陣嘈雜,還有兵器碰撞之聲響起,帝辛撩開禦輦窗簾,吩咐身邊侍衛,“去看看發生了什麽事?”
不一刻,侍衛來報,“啟稟大王,有百姓投擲石塊擊中我朝歌正軍將士,鄔將軍要求處死,魯元戎則正在向鄔將軍求情。”
帝辛目光一冷,“停輦,叫他們把人帶過來。”
帝辛待禦輦停下,走出輦門,也不下地,就站在禦輦車轅之上。
看見魯雄等人將鬧事百姓帶過來,共有三人,其中一人投石,在軍士抓人時,另外兩人掏出兵器意圖保護,被軍士一起抓了過來。
見到帝辛,魯雄率先開口,“大王,百姓愚昧,還請大王網開一麵。”
帝辛揮手打斷魯雄繼續往下說,轉對魯仁傑說道:“殺了,你親自動手。”
又吩咐殷破敗,“命大軍驅趕沿途亂民,要求退後五裏之外,不退後者,殺,退後手中仍有兵器者,殺。”
殷破敗也不質疑帝辛為何殺性如此之重,轉身就去傳達軍令去了。
魯雄見狀,嘴唇動了動,什麽也說不出來。
等魯仁傑將三人全部斬首示眾,帝辛命禦輦繼續前進,又將魯雄叫到禦輦之上。
看向魯雄問道:“老將軍可是覺得我不該殺人嗎?”
“臣不敢,隻是,臣以為百姓無知,罪不致死。”
“老將軍錯了,今日他敢向軍士投擲石頭,明日他就敢向孤揮舞刀劍。
“孤不殺他,會有更多的人向孤投石、舞劍,到時候孤需要殺的人更多。
“所以,孤殺了他一個,救了千百個啊。”
魯雄張大嘴,被帝辛的歪理唬住,想想好像也有點道理,可又覺得哪裏不對。
帝辛又問道:“孤如果不殺他,能讓他感恩戴德,棄姬昌而投孤嗎?”
魯雄搖頭,“不能。”
“所以,不殺他有害,殺了他有益,老將軍以為然否?”
魯雄茫然點頭。
最終,一路殺了六十八人,帝辛抵達西岐城。
城外五裏,伯邑考、姬發為首,西岐眾人俯伏道旁。
這次帝辛沒有下輦,而是站在輦上冷冷的看著他們。
一直看了半炷香的時間,直到有些文臣身體顫抖,已經要支撐不住了。
帝辛才開口說道:“自孤巡狩以來,東、南二地諸侯無不悅服,所過之處秋毫無犯,百姓樂業。
“可剛進西岐,就有六十八人行刺於孤,你們,可是要造反嗎?”
下跪眾人雖然心中腹誹,那六十八個都是你帝辛主動殺的,哪有行刺於你?
但形勢比人強,看著鄔文化和方弼方相三尊金剛,生不出反抗的心思,也就隻能任由帝辛胡說。
伯邑考當即叩頭不止。
姬發則開口說道:“微臣等人忠君之心可昭日月,實在不知哪裏跑來的山野刁民,幸喜大王無恙,請大王恕罪。”
聽姬發說完,伯邑考詫異的看了他一眼,顯然沒想到姬發會把那些人說成山野刁民。
帝辛心道:“果然生性涼薄之人,那些人泉下有知,聽到這話也不知道作何感想。”
這時魯雄又上前勸誡,“素聞西公侯長子賢、次子能,一向忠於朝廷,還望大王詳查。”
這次倒不是老將軍迂腐,而是事前安排好的。
帝辛又沒準備在西岐大開殺戒,要是一直僵在這,下麵的戲就演不下去了。
所以帝辛聽魯雄說完,也就坡下驢。
“既如此,隻要你們把主使之人交出來,孤就饒了這次,今夜孤在城外大營休息。”
說完也不管他們還跪在地上,轉身進輦朝軍營駛去。
魯雄則留下,將伯邑考、姬發等人扶起,少不得安慰暗示一番,追帝辛而去。
西岐城,銀安殿,伯邑考兄弟二人上首端坐,西岐文武分列左右,俱都麵色陰沉。
突然有一武將蹦將起來,“那帝辛欺人太甚,前番囚禁老公侯,我等因老公侯走前曾言‘有七年牢獄之宅’,故而忍氣吞聲。
“今番人皇巡狩,又妄殺我西岐百姓,你們忍得,我可忍不得,今夜我就劫營,必要將那帝辛砍於馬下。”
那武將剛一說完,就有其他武將齊齊喧嚷:“南將軍之言有理,同去,同去。”
伯邑考在上首不住勸說,姬發在那裏全無定計,一時間殿內亂作一團。
這時西岐中大夫散宜生大聲叫道:“二位公子休亂,臣請先斬南宮適,然後再議大事。”
其餘眾人一齊看向散宜生,伯邑考問道:“中大夫何出此言?”
“此等魯莽無知之人,隻顧眼前言語痛快,全不念老公侯還在那帝辛手中囚禁。
“若是此等言語傳到帝辛耳中,豈不是頃刻間要了老公侯性命?
“故此臣請斬之,再議大事。”
其他人聽完,俱各無言。
散宜生又說道:“為今之計,不若差官一員,多備珍寶,獻給帝辛,再懇切哀求,庶幾可免大難。”
說罷看了二位公子一眼。
伯邑考接過話頭,“孤自前去見那帝辛吧,將始祖亶父所遺七香車、醒酒氈、白麵猿猴幾件寶物備齊,另選美女十名,孤去懇求那帝辛。”
待伯邑考來到大營,侍衛通報,帝辛叫將人帶上禦輦來。
帝辛對伯邑考好感頗多,是個有情有義之人,所以也不難為他。
帝辛端坐,伯邑考大禮拜伏,獻上禮物,又為西岐文武、百姓求情。
“既然公子前來,又獻上如此寶物,孤既往不咎。隻是沿途不得再有百姓圍觀,這件事你派人處理。”
說完讓伯邑考返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