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德殿,此時帝乙高坐帝位,背後兩個宮娥各捧一把寶扇。
隻見帝座由黃金鑄就,台階全部白玉鋪成,台階兩旁各有一個沉檀香爐,正冒出嫋嫋熏煙,將整座大殿映襯的宛如人間仙境。
白玉台階之下分立兩班文武,右班為文,俱是高冠娥帶,左班為武,俱都盔甲齊整,一派肅穆之氣。
向下方掃視了一圈,帝乙心中喟歎,台下文武過百,其中也不知幾人忠誠幾人奸。
不光是四鎮諸侯勢力越來越大,朝中官員的勢力也是盤根錯節,明顯有聚集成幾個小集團的趨勢。
按下心中所想,帝乙開口問當駕官:“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言未畢,隻見下方右班文官列裏走出一位老臣,歲數頗大,但看著精神矍鑠。
老臣俯伏金階,高擎牙笏,山唿稱臣:“臣商容有本。”帝乙低沉的聲音響起:“宰相有何本章?”
“臣商容待罪宰相,位列朝綱,侍君二世,不得不啟奏大王:
方今天下太平,四海雍熙,民富財豐,和氣貫於天下,王與百姓共享無窮之福。
唯人皇繼天立極,撫禦還區,必建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無疆之休。
今王年事漸高,至今未立太子,臣鬥膽請早立太子,庶幾上順天意,中延社稷,下不負民望。望王思之。”
商容話音剛落,又有上大夫梅伯、趙啟等人出列道:“臣等附議,望王思之,早立太子。”
帝乙點點頭曰:“準卿等奏章。”停頓了一下轉向當駕官說道:“宣旨:
茲壽王子受文思敏捷,雄辯過人,更兼有偉力,飛雲閣托梁換柱,立有奇功,文足以明理納諫,武足以領將征兵,特立太子之位,日後不可懈怠,唯以蒼生社稷為念。望諸臣工盡心輔佐。”
眾大臣齊聲道:“遵旨。”
於此同時,子受正在房內研讀殷禮。本來是準備先讀殷商法典的,看到綠綺指揮侍者拿來的三尺厚法典,子受默默的選擇了放棄。
將殷禮大略看了一遍,子受才搞清楚幾個基本問題。
一個是穿著,五帝帝舜時期,商人的始祖契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邑(今河南商丘),相傳契是簡狄吞玄鳥蛋而生,所以,商人便以玄鳥為圖騰。
而且商朝尚白,所以帝乙穿白色玄鳥服。
還有一個稱唿問題,昨日在飛雲閣,帝乙明白的叫自己“季辛”,當時沒有反應過來,過後也有點納悶。
以子受原來那薄弱稀少的古文知識,他隻記得兄弟排行是按“伯仲叔季”來的。現在才明白一個人的幼子也就是最小的兒子稱季。
如果一個人有三個兒子,那麽第三子可以稱“叔子”,也可以稱“季子”;如果一個人正好有四個兒子,那麽叔子就是第三子。
如果有四個以上的兒子,那麽除老大、老二及幼子之外的所有兒子,都可以稱為叔子。子受看完隻有一個感覺,好複雜。
看看日頭快到正午,子受休息了一會,等到用過午飯之後,又調戲逗弄了一會綠綺,才拿起殷商法典繼續研讀,這才弄清楚為什麽將身為第三子的自己立為太子是合乎殷禮的。
子受兄弟共有三人,都是同一個母親所生,微子啟是長兄,微子衍居中,子受最小。
但是子受的母親生子啟和中衍的時侯還是妾的身份,所以兩人都算庶出,後來成為正妻後才生下了子受,所以子受算是嫡出,成了嫡長子。
都是一母同胞,僅僅這一點差別就導致日後地位的天差地別,一為君,一為臣。
對於帝位,如果說微子啟沒有丁點想法,不管別人信不信,子受反正是不信的。
站在微子啟的立場,自己是長子,能力也不差,品德方麵也沒有可供人指摘的地方,可以說完美符合太子的條件,結果太子之位落在了自己的三弟頭上,任誰都會感覺不平吧?
而且別人都是因為長子繼承大位,自己因為長子丟掉大位,想想都覺得滑稽心酸。
而且子受想起昨日在飛雲閣,自己的父親身邊還站立著兩位年輕人,同樣頭紮發髻,額束玉帶,猜測應該就是自己的那兩位兄長了。
此時再以腹黑的角度迴想兩位兄長的表情,他們的緊張可是和別人的緊張不一樣的。
再想起昨日折磨綠綺的時候,她可一丁點覺得自己會成為太子的想法都沒有。
以綠綺心裏藏不住事的性格,如果子受早就是公認的太子人選,昨日絕對會表現出一些不同來的。
而且今日跟帝乙的對話,帝乙明確說太史則依據法典為此事爭辯,認為有正妻的兒子在,就不可立妾的兒子做太子。帝乙自己覺得有理,才準備冊立子受為太子。
這說明其實帝乙原本就是想要立長子子啟為太子,隻是按照法典及殷禮,被太史據理力爭,子啟才沒有成為商王的繼承人。
想到這,子受為子啟的命運默哀一秒。
但同時他又發現,按照殷商之繼統法,以弟及為主,而以子繼輔之,無弟然後傳子。
那這麽說曆史上那位著名的大忠臣比幹也是有機會繼承大位的。不過當下比幹的歲數也不小了,而且兄終弟及也不是絕對,按理說比幹對帝位應該沒有什麽野望。
而且按照封神演義書中的描述,比幹還是很忠心的,隻不過自己對這位皇叔比幹也還是要留個心眼才是。
就在子受迴憶封神情節時,傳旨的奉禦官到了,子受在前,綠綺在後,恭敬跪在地上接旨。
子受在前麵,沒有看到綠綺那震驚、喜悅、而後又略帶失落的表情。
震驚當然是因為沒想到子受被立為太子,喜悅是替子受高興,而失落,則是因為自己與子受的身份差距更大了。
奉禦官宣旨畢,子受伸雙手接過聖旨,剛準備開口叩謝聖恩,突然之間,天空一道驚雷,仿佛就在子受耳邊炸響。
隨後就是傾盆大雨落下,頃刻之間,在場三人全被淋成了落湯雞一般,綠綺一下躥起跑迴殿內,奉禦官張大嘴,目瞪口呆的望向天空,渾不管雨水都落在口中快溢滿了。
而子受則一副呆滯模樣,伸出的雙手仍保持高舉姿勢,內心慢慢的被恐懼的情緒填滿。
隻見帝座由黃金鑄就,台階全部白玉鋪成,台階兩旁各有一個沉檀香爐,正冒出嫋嫋熏煙,將整座大殿映襯的宛如人間仙境。
白玉台階之下分立兩班文武,右班為文,俱是高冠娥帶,左班為武,俱都盔甲齊整,一派肅穆之氣。
向下方掃視了一圈,帝乙心中喟歎,台下文武過百,其中也不知幾人忠誠幾人奸。
不光是四鎮諸侯勢力越來越大,朝中官員的勢力也是盤根錯節,明顯有聚集成幾個小集團的趨勢。
按下心中所想,帝乙開口問當駕官:“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言未畢,隻見下方右班文官列裏走出一位老臣,歲數頗大,但看著精神矍鑠。
老臣俯伏金階,高擎牙笏,山唿稱臣:“臣商容有本。”帝乙低沉的聲音響起:“宰相有何本章?”
“臣商容待罪宰相,位列朝綱,侍君二世,不得不啟奏大王:
方今天下太平,四海雍熙,民富財豐,和氣貫於天下,王與百姓共享無窮之福。
唯人皇繼天立極,撫禦還區,必建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無疆之休。
今王年事漸高,至今未立太子,臣鬥膽請早立太子,庶幾上順天意,中延社稷,下不負民望。望王思之。”
商容話音剛落,又有上大夫梅伯、趙啟等人出列道:“臣等附議,望王思之,早立太子。”
帝乙點點頭曰:“準卿等奏章。”停頓了一下轉向當駕官說道:“宣旨:
茲壽王子受文思敏捷,雄辯過人,更兼有偉力,飛雲閣托梁換柱,立有奇功,文足以明理納諫,武足以領將征兵,特立太子之位,日後不可懈怠,唯以蒼生社稷為念。望諸臣工盡心輔佐。”
眾大臣齊聲道:“遵旨。”
於此同時,子受正在房內研讀殷禮。本來是準備先讀殷商法典的,看到綠綺指揮侍者拿來的三尺厚法典,子受默默的選擇了放棄。
將殷禮大略看了一遍,子受才搞清楚幾個基本問題。
一個是穿著,五帝帝舜時期,商人的始祖契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邑(今河南商丘),相傳契是簡狄吞玄鳥蛋而生,所以,商人便以玄鳥為圖騰。
而且商朝尚白,所以帝乙穿白色玄鳥服。
還有一個稱唿問題,昨日在飛雲閣,帝乙明白的叫自己“季辛”,當時沒有反應過來,過後也有點納悶。
以子受原來那薄弱稀少的古文知識,他隻記得兄弟排行是按“伯仲叔季”來的。現在才明白一個人的幼子也就是最小的兒子稱季。
如果一個人有三個兒子,那麽第三子可以稱“叔子”,也可以稱“季子”;如果一個人正好有四個兒子,那麽叔子就是第三子。
如果有四個以上的兒子,那麽除老大、老二及幼子之外的所有兒子,都可以稱為叔子。子受看完隻有一個感覺,好複雜。
看看日頭快到正午,子受休息了一會,等到用過午飯之後,又調戲逗弄了一會綠綺,才拿起殷商法典繼續研讀,這才弄清楚為什麽將身為第三子的自己立為太子是合乎殷禮的。
子受兄弟共有三人,都是同一個母親所生,微子啟是長兄,微子衍居中,子受最小。
但是子受的母親生子啟和中衍的時侯還是妾的身份,所以兩人都算庶出,後來成為正妻後才生下了子受,所以子受算是嫡出,成了嫡長子。
都是一母同胞,僅僅這一點差別就導致日後地位的天差地別,一為君,一為臣。
對於帝位,如果說微子啟沒有丁點想法,不管別人信不信,子受反正是不信的。
站在微子啟的立場,自己是長子,能力也不差,品德方麵也沒有可供人指摘的地方,可以說完美符合太子的條件,結果太子之位落在了自己的三弟頭上,任誰都會感覺不平吧?
而且別人都是因為長子繼承大位,自己因為長子丟掉大位,想想都覺得滑稽心酸。
而且子受想起昨日在飛雲閣,自己的父親身邊還站立著兩位年輕人,同樣頭紮發髻,額束玉帶,猜測應該就是自己的那兩位兄長了。
此時再以腹黑的角度迴想兩位兄長的表情,他們的緊張可是和別人的緊張不一樣的。
再想起昨日折磨綠綺的時候,她可一丁點覺得自己會成為太子的想法都沒有。
以綠綺心裏藏不住事的性格,如果子受早就是公認的太子人選,昨日絕對會表現出一些不同來的。
而且今日跟帝乙的對話,帝乙明確說太史則依據法典為此事爭辯,認為有正妻的兒子在,就不可立妾的兒子做太子。帝乙自己覺得有理,才準備冊立子受為太子。
這說明其實帝乙原本就是想要立長子子啟為太子,隻是按照法典及殷禮,被太史據理力爭,子啟才沒有成為商王的繼承人。
想到這,子受為子啟的命運默哀一秒。
但同時他又發現,按照殷商之繼統法,以弟及為主,而以子繼輔之,無弟然後傳子。
那這麽說曆史上那位著名的大忠臣比幹也是有機會繼承大位的。不過當下比幹的歲數也不小了,而且兄終弟及也不是絕對,按理說比幹對帝位應該沒有什麽野望。
而且按照封神演義書中的描述,比幹還是很忠心的,隻不過自己對這位皇叔比幹也還是要留個心眼才是。
就在子受迴憶封神情節時,傳旨的奉禦官到了,子受在前,綠綺在後,恭敬跪在地上接旨。
子受在前麵,沒有看到綠綺那震驚、喜悅、而後又略帶失落的表情。
震驚當然是因為沒想到子受被立為太子,喜悅是替子受高興,而失落,則是因為自己與子受的身份差距更大了。
奉禦官宣旨畢,子受伸雙手接過聖旨,剛準備開口叩謝聖恩,突然之間,天空一道驚雷,仿佛就在子受耳邊炸響。
隨後就是傾盆大雨落下,頃刻之間,在場三人全被淋成了落湯雞一般,綠綺一下躥起跑迴殿內,奉禦官張大嘴,目瞪口呆的望向天空,渾不管雨水都落在口中快溢滿了。
而子受則一副呆滯模樣,伸出的雙手仍保持高舉姿勢,內心慢慢的被恐懼的情緒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