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的潮264
苗疆,那坡寨中
夜幕降臨,寨中所有人都各自安眠,不像漢越城建,各有豐富的夜晚活動場所。
不大的兵營之中,突然有一人急匆匆衝向尹玉琪所在的營帳。
一番拉扯之後,來人終於將事情掰扯清楚,將來意表達出來,營帳門口的侍衛才同意進入內中通稟。
帳外的動靜不小,常年習武再加上身為將帥的警覺性,尹玉琪不等侍衛進入帳中便已經穿上衣服走了出來。
來者是望江樓的弟子,武者身份能與普通的侍衛隻有言語衝突已經難能可貴,尹玉琪勉勵他們兩句之後,將來者帶進了營帳之中。
隨後不過少時,營帳中傳出尹玉琪的聲音,傳令將軍中所有統領階層全都召喚前來,有緊急軍情商議。
而在耿長發等一眾軍中統領進入尹玉琪的帥帳之時,三派紫瓊、穀直與伍筆也都一起來到,一眾人互相見禮之後,各自落座。
見人都到齊,尹玉琪才讓身邊的那名望江樓弟子出列再把情報重新述說一次。
“越理城以西三百裏的元平城中在入夜之時有一隊苗軍東進,自情報傳迴之時他們已經出了元平城約有五十裏,苗軍人數不下五萬,且軍中多有糧草輜重,事關重大,還不及查探他們的真實目的便派小的迴來稟報將軍!”
望江樓弟子說到這裏便已經結束,尹玉琪也適時出聲說道:“諸位聽完之後可有想法?”
“這隊苗軍肯定就是給英源縣那班苗軍運送物資補給的輜重隊!用不著多想!直接打就完了!”一名百夫長聽完之後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身邊的幾個相熟的百夫長還都紛紛認同的點頭。
有莽夫,自然也就有心思細膩的人,就是這個百夫長的頂頭上司怒斥一聲,隨後責問到:“打!怎麽打?你沒聽到麽?苗軍至少也有五萬之數,咱們才多少人?打下四個寨,新建的清苗軍總共才三千多人,即便他們是運糧的輜重隊,那也是正規苗軍出身,清苗軍新建,戰力如何,你們難道心中沒數嗎?”
“將軍!”不理會廳中那些粗人的互相較勁,紫瓊突然說話了,這一開口,酥媚媚的聲音將所有人的目光全部吸引住。
“將軍,如果這一隊苗軍的目的真的是英源縣,那人數眾多的他們前進必定隻走大道!從元平方向東進的大道一共有三條,一條往北,過白苗,穿黑苗通往大漢,有一條岔路能往西域;另一條隻用在苗疆境內,方便來往;最後一條便是通往越國的大道,這一條直接連通英源縣,而且也是最方便將軍行動的一條!”
紫瓊一邊說一邊離開了座位走到了尹玉琪桌案旁邊的立屏地圖旁邊,將三條大道都指了出來,同時著重點在了最後一條大道上麵。
“這條大道直接從元平城中穿過,經開蒙、北山、廣富、鳳林、河羅、荔山、恭州直抵英源!而在這裏麵,我們唯一有機會的就是北山!”紫瓊此時仿佛就是一個巾幗女將,豪情萬丈的在地圖上揮斥方遒。
“繼續說!”見紫瓊點在地圖上看著自己,尹玉琪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在這一路上能對苗軍進行埋伏的地方有很多,但唯有北山最合適,因為,北山大道就在越理城的北方五十裏左右的位置上,是直接掘開山穀,填平山溝修建的一段大道,從地形上看,這裏具備了所有埋伏所需的要點。
同時,這個地方也是我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安全到達的地方,時間的盈餘便能做到更好的布置!其他地方,太遠的大軍前進太久容易暴露行蹤,近的可能會與苗軍直接撞上,根本來不及準備埋伏!
唯有北山,將軍率軍趕到之後時間不會太緊,而且這周邊都已經落入我們的手中,能夠更好的為將軍的清苗軍提供掩護,甚至是各種物質!”
說到這裏,紫瓊突然鬆了一口氣,向尹玉琪做了一個萬福,道聲謝:“多謝將軍容許小女子班門弄斧!真是獻醜了!”
“哪裏!紫瓊姑娘說的句句在理,分析的十分透徹,隻可惜不是男兒身,如若不然,從軍報國定能功勳加身,安邦鎮國!”尹玉琪欣賞的目送紫瓊迴到她原本的座位上去,口中也盡是誇讚之辭。
“你們都聽清楚了嗎?”待到紫瓊迴到座位上坐好之後,尹玉琪向耿長發等軍中統領喝問道。
“是!”眾將官齊聲應答。
“聽到了那就趕快下去準備,未免夜長夢多,也為了減少自身的損失,我們連夜出發!早一步到達位置,就多一個殺.人的陷阱!”尹玉琪直接說道,廳中將官瞬間四散。
營帳之外還傳來嘖嘖稱奇的聲音:“那娘們怎麽懂這麽多呢?說的頭頭是道,有板有眼的,將軍看著都傻了!”
營帳之中,紫瓊等幾人還沒來得及離開的人正好聽了個正著,尹玉琪坐在主位上也頗有些尷尬,也幸好這聲音隻傳來一句,否則還真不知道該怎麽辦。
這個時候正準備離開的穀直迴身一句話倒是解了這份氣氛。
“那將軍,我們三派中可有能用得上的地方?”
“繼續觀察,保持情報的暢通的實時,此外,如果能支援一些高手就更好了!”
“我等必不辱命!”
大漢,盧得方等人沿著郡道直直走到了半夜去,時間上至少也是亥時左右。
終於在郡道的旁邊看到了一條岔路,這樣的道路存在就說明在岔路的那一端絕對有一個百姓的聚集地,至少也是一個村莊。
夜色下,眾人抬頭望望郡道的另一頭,又看向岔路的那一端,楊光宗看向身邊眾人問到:“我們走哪邊?”
“進岔道吧!像這種長距離的郡道旁邊的岔道,連接的村子一般都不遠,很多地方都有那種為了方便長途旅客而專門建設的客棧並以此發展出來的村鎮,最開始看到的三鄉集,再到剛剛路過的通安鎮!”盧得方建議到。
“那為什麽這裏的沒有直接建在路邊?”劉昱迴想著剛剛提到的兩個地方都是直接在大路旁邊,而這裏卻還要沿著岔路走一截。
“能建在路邊的,基本都是在道路修通之後才開始聚集而成的,至於沒在路邊的這種情況,那就是原本就有一個距離這條路不遠的村落,那些村民也就不用專門再為了這種事情搬一次家!”盧得方解釋道。
(本章完)
苗疆,那坡寨中
夜幕降臨,寨中所有人都各自安眠,不像漢越城建,各有豐富的夜晚活動場所。
不大的兵營之中,突然有一人急匆匆衝向尹玉琪所在的營帳。
一番拉扯之後,來人終於將事情掰扯清楚,將來意表達出來,營帳門口的侍衛才同意進入內中通稟。
帳外的動靜不小,常年習武再加上身為將帥的警覺性,尹玉琪不等侍衛進入帳中便已經穿上衣服走了出來。
來者是望江樓的弟子,武者身份能與普通的侍衛隻有言語衝突已經難能可貴,尹玉琪勉勵他們兩句之後,將來者帶進了營帳之中。
隨後不過少時,營帳中傳出尹玉琪的聲音,傳令將軍中所有統領階層全都召喚前來,有緊急軍情商議。
而在耿長發等一眾軍中統領進入尹玉琪的帥帳之時,三派紫瓊、穀直與伍筆也都一起來到,一眾人互相見禮之後,各自落座。
見人都到齊,尹玉琪才讓身邊的那名望江樓弟子出列再把情報重新述說一次。
“越理城以西三百裏的元平城中在入夜之時有一隊苗軍東進,自情報傳迴之時他們已經出了元平城約有五十裏,苗軍人數不下五萬,且軍中多有糧草輜重,事關重大,還不及查探他們的真實目的便派小的迴來稟報將軍!”
望江樓弟子說到這裏便已經結束,尹玉琪也適時出聲說道:“諸位聽完之後可有想法?”
“這隊苗軍肯定就是給英源縣那班苗軍運送物資補給的輜重隊!用不著多想!直接打就完了!”一名百夫長聽完之後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身邊的幾個相熟的百夫長還都紛紛認同的點頭。
有莽夫,自然也就有心思細膩的人,就是這個百夫長的頂頭上司怒斥一聲,隨後責問到:“打!怎麽打?你沒聽到麽?苗軍至少也有五萬之數,咱們才多少人?打下四個寨,新建的清苗軍總共才三千多人,即便他們是運糧的輜重隊,那也是正規苗軍出身,清苗軍新建,戰力如何,你們難道心中沒數嗎?”
“將軍!”不理會廳中那些粗人的互相較勁,紫瓊突然說話了,這一開口,酥媚媚的聲音將所有人的目光全部吸引住。
“將軍,如果這一隊苗軍的目的真的是英源縣,那人數眾多的他們前進必定隻走大道!從元平方向東進的大道一共有三條,一條往北,過白苗,穿黑苗通往大漢,有一條岔路能往西域;另一條隻用在苗疆境內,方便來往;最後一條便是通往越國的大道,這一條直接連通英源縣,而且也是最方便將軍行動的一條!”
紫瓊一邊說一邊離開了座位走到了尹玉琪桌案旁邊的立屏地圖旁邊,將三條大道都指了出來,同時著重點在了最後一條大道上麵。
“這條大道直接從元平城中穿過,經開蒙、北山、廣富、鳳林、河羅、荔山、恭州直抵英源!而在這裏麵,我們唯一有機會的就是北山!”紫瓊此時仿佛就是一個巾幗女將,豪情萬丈的在地圖上揮斥方遒。
“繼續說!”見紫瓊點在地圖上看著自己,尹玉琪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在這一路上能對苗軍進行埋伏的地方有很多,但唯有北山最合適,因為,北山大道就在越理城的北方五十裏左右的位置上,是直接掘開山穀,填平山溝修建的一段大道,從地形上看,這裏具備了所有埋伏所需的要點。
同時,這個地方也是我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安全到達的地方,時間的盈餘便能做到更好的布置!其他地方,太遠的大軍前進太久容易暴露行蹤,近的可能會與苗軍直接撞上,根本來不及準備埋伏!
唯有北山,將軍率軍趕到之後時間不會太緊,而且這周邊都已經落入我們的手中,能夠更好的為將軍的清苗軍提供掩護,甚至是各種物質!”
說到這裏,紫瓊突然鬆了一口氣,向尹玉琪做了一個萬福,道聲謝:“多謝將軍容許小女子班門弄斧!真是獻醜了!”
“哪裏!紫瓊姑娘說的句句在理,分析的十分透徹,隻可惜不是男兒身,如若不然,從軍報國定能功勳加身,安邦鎮國!”尹玉琪欣賞的目送紫瓊迴到她原本的座位上去,口中也盡是誇讚之辭。
“你們都聽清楚了嗎?”待到紫瓊迴到座位上坐好之後,尹玉琪向耿長發等軍中統領喝問道。
“是!”眾將官齊聲應答。
“聽到了那就趕快下去準備,未免夜長夢多,也為了減少自身的損失,我們連夜出發!早一步到達位置,就多一個殺.人的陷阱!”尹玉琪直接說道,廳中將官瞬間四散。
營帳之外還傳來嘖嘖稱奇的聲音:“那娘們怎麽懂這麽多呢?說的頭頭是道,有板有眼的,將軍看著都傻了!”
營帳之中,紫瓊等幾人還沒來得及離開的人正好聽了個正著,尹玉琪坐在主位上也頗有些尷尬,也幸好這聲音隻傳來一句,否則還真不知道該怎麽辦。
這個時候正準備離開的穀直迴身一句話倒是解了這份氣氛。
“那將軍,我們三派中可有能用得上的地方?”
“繼續觀察,保持情報的暢通的實時,此外,如果能支援一些高手就更好了!”
“我等必不辱命!”
大漢,盧得方等人沿著郡道直直走到了半夜去,時間上至少也是亥時左右。
終於在郡道的旁邊看到了一條岔路,這樣的道路存在就說明在岔路的那一端絕對有一個百姓的聚集地,至少也是一個村莊。
夜色下,眾人抬頭望望郡道的另一頭,又看向岔路的那一端,楊光宗看向身邊眾人問到:“我們走哪邊?”
“進岔道吧!像這種長距離的郡道旁邊的岔道,連接的村子一般都不遠,很多地方都有那種為了方便長途旅客而專門建設的客棧並以此發展出來的村鎮,最開始看到的三鄉集,再到剛剛路過的通安鎮!”盧得方建議到。
“那為什麽這裏的沒有直接建在路邊?”劉昱迴想著剛剛提到的兩個地方都是直接在大路旁邊,而這裏卻還要沿著岔路走一截。
“能建在路邊的,基本都是在道路修通之後才開始聚集而成的,至於沒在路邊的這種情況,那就是原本就有一個距離這條路不遠的村落,那些村民也就不用專門再為了這種事情搬一次家!”盧得方解釋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