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的潮146
“那你現在是什麽境界?”看著胡之賽一臉的憧憬神情,劉昱不得不打斷他的幻想。
“多話!”胡之賽抬手就是一巴掌唿到劉昱頭上,避開這個話題不談。
“你還想不想知道更多的東西了?”胡之賽瞪大著眼睛責問一句,卻更像是一種玩鬧的態度。
“當然想了!剛剛說的是內三境,那外三境呢?”劉昱好奇的問道。
“所謂的外三境就是修煉武功的三種境界,這外三境分別為:定見複轍、歸元複解與自途複明!”
“定見複轍,這個‘複’也可以作覆蓋的‘覆’!每一項武功被創立出來,先天就包含了創立者的意與神,後習者初入武途,或者第一次修習這門武功,在最開始的時候都隻能跟著創立者的神意前行,就好比路上的車轍印,後來者為了不迷路,隻有跟著前麵一輛車的車轍印前進,否者就會迷路,走到不知方向的所在去!”
“一門武功,創立者的神意便是已有的定見,便是那道規劃路途的轍,後學者便要跟著這道轍前進,而車轍的具體表現便是每一門武功所攜帶的、已有的招式!”
“當後學者積累足夠的時候,自身的這架車足以與前輩相比,甚至更勝一籌的時候,原本的車轍便會成為束縛!”
“為了撇開這道束縛,後學者放棄原有招式的使用,轉而用心參悟這門武功的綱要,摒除前輩的一切架構,從基礎另建一輛新車出來。”
“在最開始的時候,建立新車的過程總會有些限製,就好比前輩的招式是一輛馬車,而你得到了這輛馬車卻對這輛馬車不滿意,想要修改它!”
“最簡單的修改無外乎將布簾換成珠簾,多開一扇車窗,將坐墊換成一張太師椅等等,這些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合自己意的修改!”
“如此便是歸元複解,對這部武功原本的注釋基礎上進行自己的理解!”
“而自途複明便是重新理解完成,就好比那些有名的文人總是喜歡將前人所著的典籍自己注釋一遍,從而即便是一本書也能形成各種各樣的學派一樣!”
“完成了自途複明這一境界,你就成了這部武功新的注釋者,而你的注釋就是你從這部武功之中所衍發的,獨屬於你自己,也最適合你自己的招式!”
“這些就是武之三境的外三境!習武者如不能明白這內外三境,就會好像一隻盲狗,雖然憑借靈敏的嗅覺也可以慢慢前進,但是難免會走些彎路,到處碰撞,弄得滿身是傷!”
胡之賽看著劉昱走在密林中,有個說話的伴兒也不會覺得太無聊。
“誒喲!這麽扛著你不舒服我也不舒服,我把你放下來,你自己走!”胡之賽又走了一段之後抱怨著將劉昱放在地上,解開纏遍周身的鐵鏈。
劉昱一陣欣喜,但隨後卻被胡之賽的動作弄得沒了心情。隻見胡之賽解開鐵鏈之後,將劉昱的雙手扭到背後,將雙手拴住。
“這樣就萬無一失了!”胡之賽說著,一下拍到劉昱身上,“走吧!”
“能說說你抓我到底是為了什麽嗎?”劉昱走在前麵,頭也不迴的問到。
“這你就不需要知道了!”胡之賽牽著劉昱一路向東走去,穿林過山趟河,一點不肯繞路。
傳說,有這樣一套武功,這一套武功共有十二本,每一本秘籍都隻有一個字為名,合稱“登天十二字通神靈訣”。
這十二字分別為:通、運、化、納、貫、透、突、閃、震、詭、禦、神。
每一本都代表了一種推演到極致的絕頂武功,如能得到其中一本,便能雄霸一方,若能全部得到,哪怕就是一個癡呆兒也能成為天下無敵的高手。
力量、權勢、財富、美人,凡是世人所追求的一切,都將唾手可得。
“通天徹地貫玄橋,運氣勢明震淩霄。化歸攏源禦真道,納精清氣透靈交。詭意專研突行刀,神之一意蔽閃照。”
不知從何時開始,這樣一則無頭無尾的傳說,伴隨著這樣一首詩不詩偈不偈的辭文在市井中流傳開來。
無人能夠查其源流,就好似這個傳說就這樣憑空出現了,最開始沒人當真,因為沒人見過,直到突然有人在大庭廣眾下宣布。
“我已經在聽風樓確認了,這個消息是真的!真的有這麽一套十二本秘籍的武功!它的名字也確實是那十二個字!”
有心人自然很謹慎,有人抓了那個叫嚷的人,嚴刑逼供,才知道那個人確實是閑著無聊去了聽風樓買消息,但是他隻花了一百兩問了這個傳說是不是真的!得到肯定答複之後,這個人就跑進當地最繁華的酒樓中叫嚷了起來。
這下,有了聽風樓的承認,這十二字訣的事情便是進入了大漢的視野中,但是,最遺憾的是這十二本秘籍的下落不明,連聽風樓中都買不到。
原因很簡單,有人為這十二本秘籍的事情下了保,分別用十萬兩銀為這十二本秘籍的下落加了封條,一共就是一百二十萬兩銀的手筆。
要想在聽風樓買出加封的消息,買消息的人除開要付出消息本來的價值,還需要交納十倍的解封費,解封費的五成會返還給加封人,另外五成自然進了聽風樓的囊中。
這樣算來,任何一本秘籍的下落都需要一百萬兩銀的價格才能解封,於是,無數人付出了一百兩銀的代價就得到了這樣一條消息。
越大的城中,聽風樓的護衛力量就越強,浪費一百兩的人感覺自己被聽風樓玩弄之後,大城中無人敢於當場翻臉,但小城中卻有人當街殺了說書人。
不過隻是在第二天,殺人者的屍首就掛在了當地最顯眼的位置,並將其一家所做的所有事情,無論好壞,都寫成告示,貼在屍體的旁邊。
如此威懾之下,在無人敢與聽風樓為難。不過這一連串慘案的原因也被揭露出來,所有人都知道了聽風樓的又一條隱藏的規則。
一百萬兩銀,十萬兩金,就算是豪門大富之家也得考慮其中得失。消息買到之後,會不會為他人做了嫁衣?沒有強大武力的威嚇,就算拿到了秘籍又如何能保守得住?還有,就算買到了消息,又能不能拿得到秘籍?
這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本章完)
“那你現在是什麽境界?”看著胡之賽一臉的憧憬神情,劉昱不得不打斷他的幻想。
“多話!”胡之賽抬手就是一巴掌唿到劉昱頭上,避開這個話題不談。
“你還想不想知道更多的東西了?”胡之賽瞪大著眼睛責問一句,卻更像是一種玩鬧的態度。
“當然想了!剛剛說的是內三境,那外三境呢?”劉昱好奇的問道。
“所謂的外三境就是修煉武功的三種境界,這外三境分別為:定見複轍、歸元複解與自途複明!”
“定見複轍,這個‘複’也可以作覆蓋的‘覆’!每一項武功被創立出來,先天就包含了創立者的意與神,後習者初入武途,或者第一次修習這門武功,在最開始的時候都隻能跟著創立者的神意前行,就好比路上的車轍印,後來者為了不迷路,隻有跟著前麵一輛車的車轍印前進,否者就會迷路,走到不知方向的所在去!”
“一門武功,創立者的神意便是已有的定見,便是那道規劃路途的轍,後學者便要跟著這道轍前進,而車轍的具體表現便是每一門武功所攜帶的、已有的招式!”
“當後學者積累足夠的時候,自身的這架車足以與前輩相比,甚至更勝一籌的時候,原本的車轍便會成為束縛!”
“為了撇開這道束縛,後學者放棄原有招式的使用,轉而用心參悟這門武功的綱要,摒除前輩的一切架構,從基礎另建一輛新車出來。”
“在最開始的時候,建立新車的過程總會有些限製,就好比前輩的招式是一輛馬車,而你得到了這輛馬車卻對這輛馬車不滿意,想要修改它!”
“最簡單的修改無外乎將布簾換成珠簾,多開一扇車窗,將坐墊換成一張太師椅等等,這些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合自己意的修改!”
“如此便是歸元複解,對這部武功原本的注釋基礎上進行自己的理解!”
“而自途複明便是重新理解完成,就好比那些有名的文人總是喜歡將前人所著的典籍自己注釋一遍,從而即便是一本書也能形成各種各樣的學派一樣!”
“完成了自途複明這一境界,你就成了這部武功新的注釋者,而你的注釋就是你從這部武功之中所衍發的,獨屬於你自己,也最適合你自己的招式!”
“這些就是武之三境的外三境!習武者如不能明白這內外三境,就會好像一隻盲狗,雖然憑借靈敏的嗅覺也可以慢慢前進,但是難免會走些彎路,到處碰撞,弄得滿身是傷!”
胡之賽看著劉昱走在密林中,有個說話的伴兒也不會覺得太無聊。
“誒喲!這麽扛著你不舒服我也不舒服,我把你放下來,你自己走!”胡之賽又走了一段之後抱怨著將劉昱放在地上,解開纏遍周身的鐵鏈。
劉昱一陣欣喜,但隨後卻被胡之賽的動作弄得沒了心情。隻見胡之賽解開鐵鏈之後,將劉昱的雙手扭到背後,將雙手拴住。
“這樣就萬無一失了!”胡之賽說著,一下拍到劉昱身上,“走吧!”
“能說說你抓我到底是為了什麽嗎?”劉昱走在前麵,頭也不迴的問到。
“這你就不需要知道了!”胡之賽牽著劉昱一路向東走去,穿林過山趟河,一點不肯繞路。
傳說,有這樣一套武功,這一套武功共有十二本,每一本秘籍都隻有一個字為名,合稱“登天十二字通神靈訣”。
這十二字分別為:通、運、化、納、貫、透、突、閃、震、詭、禦、神。
每一本都代表了一種推演到極致的絕頂武功,如能得到其中一本,便能雄霸一方,若能全部得到,哪怕就是一個癡呆兒也能成為天下無敵的高手。
力量、權勢、財富、美人,凡是世人所追求的一切,都將唾手可得。
“通天徹地貫玄橋,運氣勢明震淩霄。化歸攏源禦真道,納精清氣透靈交。詭意專研突行刀,神之一意蔽閃照。”
不知從何時開始,這樣一則無頭無尾的傳說,伴隨著這樣一首詩不詩偈不偈的辭文在市井中流傳開來。
無人能夠查其源流,就好似這個傳說就這樣憑空出現了,最開始沒人當真,因為沒人見過,直到突然有人在大庭廣眾下宣布。
“我已經在聽風樓確認了,這個消息是真的!真的有這麽一套十二本秘籍的武功!它的名字也確實是那十二個字!”
有心人自然很謹慎,有人抓了那個叫嚷的人,嚴刑逼供,才知道那個人確實是閑著無聊去了聽風樓買消息,但是他隻花了一百兩問了這個傳說是不是真的!得到肯定答複之後,這個人就跑進當地最繁華的酒樓中叫嚷了起來。
這下,有了聽風樓的承認,這十二字訣的事情便是進入了大漢的視野中,但是,最遺憾的是這十二本秘籍的下落不明,連聽風樓中都買不到。
原因很簡單,有人為這十二本秘籍的事情下了保,分別用十萬兩銀為這十二本秘籍的下落加了封條,一共就是一百二十萬兩銀的手筆。
要想在聽風樓買出加封的消息,買消息的人除開要付出消息本來的價值,還需要交納十倍的解封費,解封費的五成會返還給加封人,另外五成自然進了聽風樓的囊中。
這樣算來,任何一本秘籍的下落都需要一百萬兩銀的價格才能解封,於是,無數人付出了一百兩銀的代價就得到了這樣一條消息。
越大的城中,聽風樓的護衛力量就越強,浪費一百兩的人感覺自己被聽風樓玩弄之後,大城中無人敢於當場翻臉,但小城中卻有人當街殺了說書人。
不過隻是在第二天,殺人者的屍首就掛在了當地最顯眼的位置,並將其一家所做的所有事情,無論好壞,都寫成告示,貼在屍體的旁邊。
如此威懾之下,在無人敢與聽風樓為難。不過這一連串慘案的原因也被揭露出來,所有人都知道了聽風樓的又一條隱藏的規則。
一百萬兩銀,十萬兩金,就算是豪門大富之家也得考慮其中得失。消息買到之後,會不會為他人做了嫁衣?沒有強大武力的威嚇,就算拿到了秘籍又如何能保守得住?還有,就算買到了消息,又能不能拿得到秘籍?
這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