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東升,晨鍾傳遍三山五嶽,拜月宗各峰弟子紛紛從自己房舍洞府飛出,爭先恐後的往主峰臨月峰飛來。


    數千道劍光如同炫麗的流星雨,年輕的弟子們神色憧憬而興奮,互相談笑交流,一派喜氣洋洋如同過節一般的景象。


    “太上長老開壇論劍,這恐怕是咱們拜月宗數十年來最浩大的盛事了!”


    “對啊。”


    更多的人談論的不是講壇之事,而是李文樓本人,特別是那些情竇初開的少女們。


    “聽說太上長老是個和咱們年紀差不多的翩翩公子呢。”


    “我昨日在雲層上遠遠的見到過他,模樣還俊俏得很呢!”


    “嘻嘻,青琳你動心了?”


    “我哪有?!”另一個少女俏臉通紅,連忙辯駁,惹得一眾少女嬌笑不止。


    盛會伊始,臨月峰廣場之上已站滿了人,現場喧鬧嘈雜,主峰上下布滿了歡快的氣息。


    “肅靜!”若憂長老飛臨台上,淡淡開口,聲音傳遍八方,場中頓時寂靜無聲。


    “恭迎太上長老!”若憂朗聲吩咐,場中上萬人紛紛拜倒,山唿恭迎:


    “恭迎太上長老!!!”


    一道身影從天而降,一個白袍男子已站立台上,與若憂長老並肩而立。


    “諸位不必多禮,請起罷。”


    場中應答聲整齊一致,眾弟子紛紛起身,很多沒見過李文樓的弟子忍不住向他看去。


    看清李文樓的模樣,場中一陣驚豔的低唿聲,太上長老實力高得一批的同時還長的俊朗高挑,人中龍鳳不過如此。


    李文樓不清楚眾弟子的心思,與若憂長老對視點頭,各自就坐在台上,李文樓整理了一下思路,朗聲道:


    “劍者,心之刃也,殺與護隻在一念之間……”


    李文樓的聲音不疾不徐,傳徹迴蕩天地,數萬弟子開始還交頭接耳,低聲談論,到得後來,均都沉浸在李文樓對劍的深刻高遠的理解思想之中。


    晨鍾暮鼓,來來去去,三日時間匆匆而過,這三日時間臨月峰頂從始至終都隻有李文樓清越嘹亮的聲音,原本在處理宗中事物的各長老,到後麵也紛紛來到論壇外圍,側耳傾聽,不時讚歎低唿,麵色恍然。


    而星遙從始至終都偷偷的靠在最外圍的鬆樹之上聆聽,剛開始他是持著懷疑的態度的,李先生實力是強,但對於劍道的理解未必就能超過自己,畢竟自己可是從小就受到太霜天的名師指導,論對劍的理解,李先生恐怕有些淺顯。


    而從李文樓第一句話就闡述劍的本質開始,星遙就徹底轉變了自己愚昧的想法,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李先生對劍之理解,特別是對劍心的感悟,同境界中隻怕難有望其項背者,而自己比起他,隻不過是螢火之光與皓月之輝而已。


    可以想見,李文樓這次講壇,對一眾劍修對於劍意的理解,對於劍心的感悟,是幫助巨大的,甚至於對推動整個拜月宗的崛起,劍道的發展,都有著十分長遠的奠基意義!


    甚至於李文樓都講完了,場中都還是一片寂靜,場中上萬人或是低頭沉思,或是麵色恍然,或是興奮難抑,或是雙眼放光,皆沉浸在李文樓切點獨特,立意高遠的劍道理解之中,難以自拔。


    李文樓淡然一笑,此番講壇他也得以完整係統的梳理了一遍自己對於劍的完整認知,對自己而言同樣是受益匪淺的,眼下眾人還未迴過神來,李文樓負手禦風去了。


    之後眾人逐漸迴過神來,少部分人直接就選擇迴住處閉關,大部分人則是就自己對於太上長老的看法熱議起來,宗門一派蒸蒸日上的氣象,可以預見,這樣一個蓬勃向上的宗門,它的潛力將會有多麽的巨大。


    三日後,李文樓和若聞掌門並肩而立,眺望雲海翻騰,若聞踟躕片刻,終於忍不住道:


    “先生真的要離開了?”


    李文樓點頭,“我的存在,隻不過為宗門的崛起播下一顆火種,至於它是否能繁榮興盛,鼎立一方,還得看你們幾個的努力。”


    若聞掌門躊躇滿誌道:


    “先生放心,此正值萬法興盛之大世,我拜月宗天才如雲,又得先生點撥,如今藥丹充盈,靈寶足備,萬事俱全!金鱗勢起,隻帶風雨來潮,便可騰飛蒼穹!”


    李文樓微笑點頭,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一手好牌,可別給我打砸了。”


    若聞單膝拜倒,認真道:


    “先生放心,待先生下次迴來之時,我定會給先生看到一個強盛繁榮的拜月宗!”


    “很好,拭目以待吧。”李文樓。


    “先生!”一道聲音自後方傳來,是若隱長老。


    若隱長老來到李文樓近前,恭聲道:


    “先生,您要的巨石已經準備好了。”


    李文樓轉身笑道:


    “走,隨我看看去!”


    “先生要一個巨石做什麽?”若聞好奇道。


    李文樓神秘兮兮道:


    “到了你就知道了。”


    三人從後峰下來,轉息之間已來到臨月峰頂的廣場之上。


    李文樓看著廣場中央的巨石,滿意道:


    “挺不錯。”


    說著提起臨淵劍,飛到巨石旁,揮劍往巨石削去。


    若聞兩人隱約猜到什麽,一同來到李文樓身後。


    “啊!”若聞低唿一聲,連忙移開視線,驚唿道:


    “好淩厲的劍意!”


    若隱長老驚歎道:


    “先生劍意竟淩厲如斯,若隱實在佩服!”


    李文樓不理會兩人的奉承之言,隻是專心刻字,不一時,一個巨大的遒勁有力的劍字已躍然於巨石之上,側邊還標注著兩行小字。


    若聞兩人上前閱讀那兩行字,並將之念了出來:


    “劍有九畫,九為數之極,亦為天地之極,但,劍道無極。”


    第二行由若隱頌念:


    “前四畫如求道者之前半生,求鋒芒畢露;後四畫如求道者之後半生,求穩重內斂,然人生如劍,收發由心,方可逍遙物外。”


    兩人對視一眼,眼中滿是震驚和興奮,想不到先生對劍的理解,竟已經上升到人生和求道的層次!


    “你們多多觀摩,或對劍道修行有幫助。”李文樓悠悠道。


    “是!”兩人紛紛躬身應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一個不靠譜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葳蕤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葳蕤子並收藏我有一個不靠譜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