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浮沉拋出的方案恰恰是尼克正想朝著優化的方向,他隻是有這個念頭之後嚐試了很久。


    遲遲沒有進展,今天在acs的學術報告現場,麵前的這個年輕人將他的混合量子蒙特卡洛方法用和他類似但卻更先進的思路優化出來。


    “這個想法我根本就沒和別人說過,因為太難實現我自己都把它當做天方夜譚。可他怎麽是怎麽想到的?”


    原本尼克教授以為自己的混合量子蒙特卡洛方法要等新的數學工具被發明出來之後,才有可能做出突破。


    沒想到陳浮沉創造性地加入了代數拓撲的內容,將其在更高的維度對其中的某些對象進行概述,然後構造新的變量,重新優化了混合量子蒙特卡洛方法。


    尼克將手機掏出來,對著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內容進行拷貝。


    “原來還能用這個思路來做。”


    在他如癡如醉的時候,旁邊其他沒看過這篇文章的教授隻能通過尼克教授的表情來判斷——陳浮沉又有卓越的成果出現。


    畢竟能讓mit的尼克露出心悅誠服的表情的人可是寥寥無幾。


    “當然這隻是技巧上的優化,想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理論化學家在擴展構型上麵有更深刻的認識。”


    陳浮沉在將黑板寫滿之後看著尼克說道。


    尼克點頭大腦瘋狂運轉中,“如何能在擴展構型上有更深刻的認識呢?“


    這種本質性的問題研究一旦有所突破,都屬於諾貝爾獎級的成果,尼克自詡甚高也不認為這種成果是自己能隨隨便便做出來的。


    他期待陳浮沉拋出更多幹貨出來,耳朵已經豎起來精神也高度集中,試圖將麵前這位年齡上可以做他兒子的華國人的每一句話記下來。


    不過陳浮沉沒有如他所願,下一秒將視線轉到尼克教授旁邊的年輕許多的男子身上:


    “加韋利教授,你的合成碳環的實驗相當驚豔,這種結構比石墨烯具體更加強的化學反應活性,因此容易導致其穩定性較差,尤其在彎曲的時候。如果你想合成穩定的碳環的話,需要加入一些其他元素。”


    之前出現在尼克教授臉上同樣的表情出現在了加韋利的臉上。


    他和他的團隊剛剛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個純碳的環狀分子c18,其中過程相當複雜,他們先合成了包含4個碳的正方形環狀分子,這些正方形上連接著氧原子。


    然後研究團隊們將樣品運到瑞士蘇黎世的ibm實驗室,他們將這些氧-碳分子置於單層氯化鈉上,並且放在高真空室內部,利用電流進行逐環操作,無數次嚐試才成功。


    在成功之前,他們自己都沒想過能做出十八個碳原子組成的‘純’碳分子。


    眼下陳浮沉一語道破該碳原子的缺點,他們發表的文章中隻寫了製造過程和顯微鏡成像具體圖片,並沒有更多信息泄露。


    加韋利用疑惑地眼神看著對方,試圖從陳浮沉眼中看出神奇的華國人是如何猜到的。


    陳浮沉輕描淡寫地來了一句:“我想往它的四周添加鐵元素會穩定許多。”


    加韋利此時恨不得立即迴到自己的實驗室,嚐試陳浮沉提出的方案。


    這種需要大量實驗才能知道的信息,自然不是靠陳浮沉自己大腦憑空猜想出來的。


    1729在看到這篇論文之後相當激動,藍星居然有人能做出這種東西來,雖然是實驗室產物但也相當了不起了。


    純碳環的化學鍵是三鍵雙鍵交替的,它具有半導體的特性。而如果碳鏈采取相同的化學鍵鏈結構連接起來,那就是半導體中分子級晶體管的組成元件。


    “穩定這種結構的穩定劑的核心元素就是鐵元素。”


    1729直接將答案告訴陳浮沉。


    如果真的能研究出分子級的鐵元素,那麽虛擬現實技術也就不遙遠了。


    眼前的加韋利教授也是陳浮沉此次挖人的重要目標之一。


    關鍵性的話語往往一句就夠了。


    “hiromitsu教授,你最近在jcp雜誌上發表的玻璃態二氧化矽表麵的多尺度動力學我同樣看了。”


    hiromitsu,高山博光,1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鈴木章的關門弟子,研究方向很廣。


    高山突然意識到。“他認識我們每個人?”


    陳浮沉在此之前從未參加過任何的學術會議或學術活動。


    他對於陳浮沉不太感冒,可聽到對方說到自己的文章還是全神貫注,想聽聽對方的高見。


    “你在論文中隻討論了部分玻璃態二氧化矽表麵的可能結構,從而找出一個統一的多尺度動力模型將它們統一起來。”


    “我在計算之後發現,可以用一個更加具體的多尺度模型描繪所有的玻璃態二氧化矽表麵結構。”


    說完陳浮沉將之前的式子擦去,又重新寫滿他對這個問題的更高層次的結果。


    高山博光在聽完之後內心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雖然自己可能也能做到這一步,但是要花的時間至少是半年以上。陳浮沉輕輕鬆鬆就將他的理論完善,高山自愧不如。


    陳浮沉接著將會場裏第一排七個人每一位最近發表的論文都點評了個遍,少則幾句話,多則一整麵黑板的式子。


    像是給他們上課一樣。


    在座的化學學者內心十分地不平靜,從陳浮沉已經展現出來的成果來看,這至少是一個非常優秀化學家四年的成果。


    但是他們發表的論文最遠的隻不過是半年前發表的而已,這意味著陳浮沉半年時間做了別人四年的工作量。


    這半年時間還是最多的估計。


    “由於這是第一次參加學術報告,在座很多人,不,應該說所有人和我互相都不了解。“


    ”剛剛的環節隻是為了拉近和大家的距離,我自我認知是一名科學家而不是企業家。”


    坐在第一排被陳浮沉點到名的人們,心中不約而同地想到,“誰想和你互相了解,這太打擊自信了。”


    陳浮沉將屏幕上的演示文檔放出來,“一種模擬電子結構的全新模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域外生命寄生日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烏鴉一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烏鴉一號並收藏域外生命寄生日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