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世子爺要換利刃了
手握良妾鐵飯碗,鹹魚當的正正香 作者:翁翁識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此,沈慧如隻規規矩矩地說。
“後宅內院,本就該平和相處,身為世子爺的大娘子,也是妾身的職責所在。”
孟昱把玩著那個瓷杯,微微一笑,也不再說什麽話。
他並沒有留在這裏過夜,而是在用完了晚膳之後便迴了他自己的書房。
看著世子爺決然的背影,聞秋那是又氣又急。
忍不住在沈慧如麵前嘟囔起來:“大娘子,世子爺已經許久沒有留宿了,這樣下去,有些人又該成長舌婦了。”
“如今何姨娘懷胎,宋姨娘又逐漸受寵,眼看那薛姨娘都要被世子爺忘記,咱們可不能……”
“聞秋。”
沈慧如無奈地看了她一眼:“這種事又不是第一次發生,但是你難道沒發現,世子爺和以前有些不一樣了嗎?”
聞秋一愣,疑惑地看過去:“不一樣嗎?奴婢沒有看出來。”
好像也和以前沒有哪裏不一樣啊。
見此,沈慧如也不細說了,隻是她明顯感覺出來,有些不一樣了。
如果說以前的世子爺,真是簡單到沒什麽心思的人,現在的世子爺,就如被雲浮所遮,心思藏於身底,一般人還真是無法輕易看出來。
也不知道他的轉變,對他們二房來說,是好是壞。
與此同時,書房裏。
孟昱寫下一封信,交到嶽七手裏,隨後又多問了一句:“藥方的事情可是解決了?”
嶽七知道他指的是什麽,連忙點頭如實說道。
“恩,世子爺放心,咱們薛姨娘也不是那麽容易中計的人,更何況還有大娘子相信她,此事雖然還沒查出來到底是誰在背後算計,但應該也掀不起什麽風波來。”
孟昱擰眉,棱角分明的臉上臉色並不好看。
沉吟片刻後,隻苦笑了一句:“暗處的人已經按捺不住了。等秋闈一過,三皇子怕是也要動手,屆時我恐怕要離府,至於她……”
“此刻她越是離我近,交道深,那就越危險。”
“嶽七,這些日子,不管吟霜院那邊如何來找你,一概不理會。”
嶽七一聽,又納悶了。
想了好一會後,才忍不住反問世子爺:“爺,此前……此前您不是覺得薛姨娘聰慧,是一顆能好好利用的棋子嗎?”
“而且爺不已經決定要讓薛姨娘助你一臂之力,讓她去和太子……”
“那是以前。”
孟昱打斷他的話,麵不改色,仿佛此前說這話的人根本不是自己。
嶽七一看,真是為自己這世子爺的雙標而震驚道瞠目結舌啊。
明明那日都決定利用薛姨娘辦事了,這會怎麽反過來,說不要就不要了?
而且還因為顧及到薛姨娘的安危,寧可要做做樣子冷落她……
如果沒猜錯的話,世子爺這是……這是真喜歡上薛姨娘了吧?因為隻有把薛姨娘真正放在心上,他才會這樣做。
可是有一點他還是想提醒世子爺。
“爺,若這段時間真要冷落薛姨娘的話,薛姨娘怕是會傷心啊。離秋闈還有一個月,秋闈過後還有一些時間。”
“本來薛姨娘在府內的處境好,全仰仗世子爺你的寵愛和照拂,若你沒由來的冷落,也許會讓她落到難處。”
孟昱淺笑:“你到底還沒看透她,沒我的照拂和寵愛,她在府內就活不下去嗎?在你心裏,薛姨娘就是這麽一個沒用的人?萬事隻能靠男人?”
這麽一說,倒是讓嶽七醍醐灌頂。
好像也是哦,薛姨娘一直以來都不是這種人啊。
“那……既然如此,世子爺想讓誰來當你的利刃?薛姨娘不來的話還能有哪個女子呢?”
孟昱並不迴答,隻是交代他:“去把信交給殿下。”
嶽七聞言,連忙點頭。
……
吟霜院。
秋闈將至,宋姨娘那事即便梁氏有所耳聞,也不想管了。
她目前有的是她忙的。
孟奎接連兩月都是閉門不出,整日苦讀,她這個當母親的,甚至每日三餐都親自為他下廚。
再者孟月兒與永平侯爺的婚事也定了,忙完了兒子這邊的活,還要去忙女兒的。
雖說永平侯爺雙親已經不在,可他還有個姑姑,是宮內的貴妃娘娘。
成親那日,娘娘肯定會代替雙親,親臨現場。
孟月兒一個世家貴女,在規矩禮儀上可不能有半點差池。
所以她早早喊來了從宮裏出來的老嬤嬤,專門為孟月兒教規矩。
這孟月兒自由美好的日子也算是走到頭了,每天都有學不完的規矩,讀不完的書,偶爾能放著出去,本想找薛姨娘說說體己的話,卻被告知薛姨娘閉門不見人。
外麵傳言是被世子爺厭棄了,所以閉門不出,心生怨念。
她甚至還托小廝想辦法給薛元菱送去書信,在書信裏給她打氣。
沒她的迴信,她三天兩頭就是送。
薛元菱看到這些信件內容哭笑不得,天知道,這段時間她有多麽清閑啊。
因為這就是她理想的躺平生活!!
沒有任何人來打擾,在吟霜院這一隅天地裏,吃香喝辣,想做什麽就做什麽,都不需要加班啊。
簡直就是帶薪休假,而且假期長到她躺平都覺得有些無聊了。
隻有明香,越來越著急。
興許是她經常在其他下人嘴裏聽到一些唱衰的言論,世子爺又許久沒出麵,這心裏自然是著急。
相對於明香,秦嬤嬤倒是被薛元菱安撫得很好。
要說打算吧,薛元菱也不是完全沒有打算。
孟昱這段時間的反常,她明顯感覺出來了。
便暗地找人去打聽了下外麵的局勢,不過也沒什麽多大的信息。
直覺告訴她,孟昱也許是有什麽重要事去做,而宋暮雲如今被孟昱越來越看重,劇情似乎又朝著她記憶裏的情節去發展了。
原書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劇情點,那就是在秋闈之後,孟奎高中,正式襲爵,三皇子與太子發生了衝突,小侯爺也參與其中。
孟昱被牽連入獄,梁氏佯裝被氣病,老太君也是突發疾病離世。
梁氏便用孟昱氣死老太君的借口,將孟昱徹底趕出國公府。
“後宅內院,本就該平和相處,身為世子爺的大娘子,也是妾身的職責所在。”
孟昱把玩著那個瓷杯,微微一笑,也不再說什麽話。
他並沒有留在這裏過夜,而是在用完了晚膳之後便迴了他自己的書房。
看著世子爺決然的背影,聞秋那是又氣又急。
忍不住在沈慧如麵前嘟囔起來:“大娘子,世子爺已經許久沒有留宿了,這樣下去,有些人又該成長舌婦了。”
“如今何姨娘懷胎,宋姨娘又逐漸受寵,眼看那薛姨娘都要被世子爺忘記,咱們可不能……”
“聞秋。”
沈慧如無奈地看了她一眼:“這種事又不是第一次發生,但是你難道沒發現,世子爺和以前有些不一樣了嗎?”
聞秋一愣,疑惑地看過去:“不一樣嗎?奴婢沒有看出來。”
好像也和以前沒有哪裏不一樣啊。
見此,沈慧如也不細說了,隻是她明顯感覺出來,有些不一樣了。
如果說以前的世子爺,真是簡單到沒什麽心思的人,現在的世子爺,就如被雲浮所遮,心思藏於身底,一般人還真是無法輕易看出來。
也不知道他的轉變,對他們二房來說,是好是壞。
與此同時,書房裏。
孟昱寫下一封信,交到嶽七手裏,隨後又多問了一句:“藥方的事情可是解決了?”
嶽七知道他指的是什麽,連忙點頭如實說道。
“恩,世子爺放心,咱們薛姨娘也不是那麽容易中計的人,更何況還有大娘子相信她,此事雖然還沒查出來到底是誰在背後算計,但應該也掀不起什麽風波來。”
孟昱擰眉,棱角分明的臉上臉色並不好看。
沉吟片刻後,隻苦笑了一句:“暗處的人已經按捺不住了。等秋闈一過,三皇子怕是也要動手,屆時我恐怕要離府,至於她……”
“此刻她越是離我近,交道深,那就越危險。”
“嶽七,這些日子,不管吟霜院那邊如何來找你,一概不理會。”
嶽七一聽,又納悶了。
想了好一會後,才忍不住反問世子爺:“爺,此前……此前您不是覺得薛姨娘聰慧,是一顆能好好利用的棋子嗎?”
“而且爺不已經決定要讓薛姨娘助你一臂之力,讓她去和太子……”
“那是以前。”
孟昱打斷他的話,麵不改色,仿佛此前說這話的人根本不是自己。
嶽七一看,真是為自己這世子爺的雙標而震驚道瞠目結舌啊。
明明那日都決定利用薛姨娘辦事了,這會怎麽反過來,說不要就不要了?
而且還因為顧及到薛姨娘的安危,寧可要做做樣子冷落她……
如果沒猜錯的話,世子爺這是……這是真喜歡上薛姨娘了吧?因為隻有把薛姨娘真正放在心上,他才會這樣做。
可是有一點他還是想提醒世子爺。
“爺,若這段時間真要冷落薛姨娘的話,薛姨娘怕是會傷心啊。離秋闈還有一個月,秋闈過後還有一些時間。”
“本來薛姨娘在府內的處境好,全仰仗世子爺你的寵愛和照拂,若你沒由來的冷落,也許會讓她落到難處。”
孟昱淺笑:“你到底還沒看透她,沒我的照拂和寵愛,她在府內就活不下去嗎?在你心裏,薛姨娘就是這麽一個沒用的人?萬事隻能靠男人?”
這麽一說,倒是讓嶽七醍醐灌頂。
好像也是哦,薛姨娘一直以來都不是這種人啊。
“那……既然如此,世子爺想讓誰來當你的利刃?薛姨娘不來的話還能有哪個女子呢?”
孟昱並不迴答,隻是交代他:“去把信交給殿下。”
嶽七聞言,連忙點頭。
……
吟霜院。
秋闈將至,宋姨娘那事即便梁氏有所耳聞,也不想管了。
她目前有的是她忙的。
孟奎接連兩月都是閉門不出,整日苦讀,她這個當母親的,甚至每日三餐都親自為他下廚。
再者孟月兒與永平侯爺的婚事也定了,忙完了兒子這邊的活,還要去忙女兒的。
雖說永平侯爺雙親已經不在,可他還有個姑姑,是宮內的貴妃娘娘。
成親那日,娘娘肯定會代替雙親,親臨現場。
孟月兒一個世家貴女,在規矩禮儀上可不能有半點差池。
所以她早早喊來了從宮裏出來的老嬤嬤,專門為孟月兒教規矩。
這孟月兒自由美好的日子也算是走到頭了,每天都有學不完的規矩,讀不完的書,偶爾能放著出去,本想找薛姨娘說說體己的話,卻被告知薛姨娘閉門不見人。
外麵傳言是被世子爺厭棄了,所以閉門不出,心生怨念。
她甚至還托小廝想辦法給薛元菱送去書信,在書信裏給她打氣。
沒她的迴信,她三天兩頭就是送。
薛元菱看到這些信件內容哭笑不得,天知道,這段時間她有多麽清閑啊。
因為這就是她理想的躺平生活!!
沒有任何人來打擾,在吟霜院這一隅天地裏,吃香喝辣,想做什麽就做什麽,都不需要加班啊。
簡直就是帶薪休假,而且假期長到她躺平都覺得有些無聊了。
隻有明香,越來越著急。
興許是她經常在其他下人嘴裏聽到一些唱衰的言論,世子爺又許久沒出麵,這心裏自然是著急。
相對於明香,秦嬤嬤倒是被薛元菱安撫得很好。
要說打算吧,薛元菱也不是完全沒有打算。
孟昱這段時間的反常,她明顯感覺出來了。
便暗地找人去打聽了下外麵的局勢,不過也沒什麽多大的信息。
直覺告訴她,孟昱也許是有什麽重要事去做,而宋暮雲如今被孟昱越來越看重,劇情似乎又朝著她記憶裏的情節去發展了。
原書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劇情點,那就是在秋闈之後,孟奎高中,正式襲爵,三皇子與太子發生了衝突,小侯爺也參與其中。
孟昱被牽連入獄,梁氏佯裝被氣病,老太君也是突發疾病離世。
梁氏便用孟昱氣死老太君的借口,將孟昱徹底趕出國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