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張仲景看看明珠手中所持的《素問》書簡,道:“小可自十歲學醫,至今近十年矣,而自覺對《素問》一書收獲頗大。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體表發熱,而表裏風寒,這便是風邪寒氣浸入的緣故。”


    明珠道:“聽張兄一席話,曹某收獲深豐。”


    張仲景大笑:“醫者,最忌之事莫過於患者不信任,昔日,扁鵲便有六不治,不過,小可無此規矩,來者凡有所求,無所不醫也。”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曰:“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髒氣不定,四不治也;形贏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


    明珠麵有愧色,道:“是曹某小看了先生,請勿掛懷。”


    此時,明珠對張仲景的醫學理論已非常佩服,不由得由稱兄道弟改口尊為“先生”。


    張仲景微微一笑,道:“如此也好,醫者救人為本,而患者,疾病為本,醫者手段再高,也需患者配合,《素問湯液醪醴論》曰:精神不進,誌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何者?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弛壞,營泣衛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歧伯曰:病為本,工為標,標本不得,邪氣不服,此之謂也。這句話便是說,醫者要以病人為主,以自己為輔,病者,十有八九需內養,如果患者不能積極配合,醫者所下的工夫多半徒勞。”


    明珠點點頭。醫者是心懷大愛的人。


    很快,藥熬好了,明珠端到丁玉瑛麵前,一口口地喂她喝了。丁玉瑛見張仲景並未跟來,便小聲問:“明珠,那位張先生年紀輕輕,難道真能治玉瑛的病嗎?”明珠想起剛才張仲景所說的話,忙道:“一定能,據明珠觀察,張先生的手段不輸於其師。”丁玉瑛笑道:“你我均為見過其師手段,你怎可如此武斷?”明珠一愕,也笑道:“是明珠的直觀,玉瑛,別多想了。”


    明珠三人迴到客店,休息一晚,到了第二天,丁玉瑛風寒症狀果然輕了許多。明珠大喜,道:“張先生乃小神醫也,我等定要好好重謝。”


    明珠三人用了早飯,然後動身去醫館。路上,他們看到一個婦人,或哭或笑,神誌不清。明珠上前道:“大嫂,你是不是病了,曹某帶你去看郎中可好?”


    那婦人怪怪地看了明珠一眼,猛地推開他,道:“你是誰?是二郎神君?還是牛頭馬麵?”當時,民間有六大神鬼之說,百姓多信之。第一個是狐仙。


    漢代石刻畫像中,九尾狐常與白兔、蟾蜍、三足烏並列於西王母座旁,以示禎祥,民間也多有立牌朝拜之興,以求子孫繁衍。不過,也有將九尾狐當作妖的,《說文解字》便這樣說:“祆獸也,鬼所乘之。”《山海經》中也載有關於九尾狐的描述:“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同樣,《山海經》中的九尾狐,也是一個“吃人”的妖獸。


    第二個是龍女。據傳,龍女是“二十諸天”中第十九天之婆竭羅龍王的女兒,八歲時聽文殊菩薩講“法華經”,豁然覺悟,以龍身成就佛道。


    第三個、四個是牛頭、馬麵。《楞嚴經》中有關於牛頭馬麵的描述:“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獅子,牛頭獄卒,馬麵羅刹,手持槍矛,驅入城內,向無間獄。”


    第五個是二郎神。二郎有“都江堰下,千古英風。二郎在此,波瀾不驚”之稱。


    東漢時民間流傳的“二郎神”,乃戰國時蜀郡太守李冰的兒子,並非後來《封神演義》、《西遊記》等書中所指的楊戩。


    據史載,大約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到蜀郡上任,當時,沿江兩岸山高穀深,水勢浩大,泛濫成災,成百上千的百姓流離失所,或埋骨泥沙。目睹這一現狀,李冰和二郎一起,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治水。首先,他們把阻礙江水東去的玉壘山鑿開了一個“寶瓶口”,然後,又在江心構築都江堰,築成分水大堤。為了控製江水流量,李冰父子在江中豎立石人,當作目測水位的標尺,控製江水“竭不至足,盛不沒肩”。《史記?河渠書》中有一句話曰:“蜀守冰鑿離堆,辟沫水之害”,其中的蜀守便是李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丫鬟出身小姐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天仙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天仙子並收藏丫鬟出身小姐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