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劉協,諸葛亮聽到黃門官上奏的最新戰報之後。


    更是滿臉懵逼。


    兩人相互對望一眼,皆是一腦瓜子問號。


    兩軍對壘,就算是兩敗俱傷,那也終究有失敗之分。


    可公孫瓚和袁紹這兩個貨到是一對奇葩。


    竟然整出來個雙雙慘敗。


    那誰贏了?


    看熱鬧的贏了?


    劉協麵露幾分不悅之色,冷冷地怒斥道,


    “瞎說八道!”


    “兩軍對壘,自當有勝敗之分,何來雙雙慘敗?”


    對於曆史上的界橋之戰,劉協自然不會陌生。


    鞠義以不足千餘先登死士,大破公孫瓚的精銳奇兵,白馬義從。


    開創了以步兵克製騎兵的先河。


    鞠義也因此一戰,威震天下。


    因界橋之戰,公孫瓚的主力遭受重創,元氣大傷。


    就此踏上滅亡之路。


    如果曆史記載不錯的話,界橋之戰,自然是袁紹大勝才對。


    見陛下震怒,黃門官連忙叩拜迴稟道,


    “迴稟陛下,袁紹與公孫瓚的確是雙雙慘敗。”


    “原本是袁紹麾下戰將鞠義,以八百死士擊潰了三萬白馬義從,大獲全勝。”


    “可不知為何,雙方隨後竟然同時向一支千餘人的小隊伍發起了圍攻。”


    “據探馬迴報,好像是因為公孫瓚麾下一個叫趙雲的校尉,臨陣之時脫離公孫瓚所部。”


    “遭到公孫瓚嚴令斬殺。”


    “因趙雲想要借道冀州之地,改道洛陽,而遭到袁紹所部圍攻。”


    “沒想到那趙雲異常驍勇。”


    “憑借一己之力,斬殺了公孫瓚和袁紹麾下戰將近百餘。”


    “更恐怖的是,那趙雲竟然在雙方十萬大軍合圍之下,殺得三進三出。”


    “最終殺出一條血路,率部從容而去。”


    “眼下,常山趙子龍的威名,已震驚天下,一戰封神!”


    聽到黃門官的話,諸葛亮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與十萬大軍之中來去自如。


    三進三出斬殺百餘戰將。


    天下間真的會有如此驍勇善戰之人?


    顧不得其他,諸葛亮幾乎想都沒想便躬身跪地叩拜。


    “陛下,此等悍將,應想方設法招致麾下。”


    “陛下若得此將,則天下可定!”


    諸葛亮一番慷慨陳詞之後,卻沒有聽到陛下任何迴應。


    忍不住抬頭看向龍椅之上。


    卻發現,向來不會因任何事而表露震驚之色的天子。


    此時竟然被黃門官迴報的最新戰報,驚得目瞪口呆。


    趙雲?


    趙子龍?


    常山趙子龍?


    石家莊趙子龍?


    此時的劉協,豈是單單震驚那麽簡單?


    界橋之戰,本是鞠義一戰成名的經典戰役。


    子龍啊子龍,你跑去湊什麽熱鬧?


    湊熱鬧也行。


    怎麽可以大打出手?


    大打出手也就罷了。


    還他喵的三進三出,斬殺敵將近百餘員。


    界橋又不是長阪坡,這般拚命幹嘛?


    現在就一戰封了神,你讓曹操麾下戰將情何以堪?


    你又讓長阪坡情何以堪?


    顧不得天子威嚴,劉協立刻從龍椅之上起身。


    幾步便踏至黃門官身前厲聲問道,“趙雲現在何處?”


    “借冀州之地改道洛陽,可有說,是何目的?”


    一時情急,劉協的語氣難免有些嚴厲。


    對於天子的暴脾氣,黃門官可是早有耳聞,險些當場嚇尿。


    連忙跪地磕頭,哀求道,


    “陛下恕罪!”


    “探馬傳迴來的消息說。”


    “趙雲曾揚言,立誓要匡扶漢室。”


    “擋他者....死!”


    匡扶漢室....


    好一個匡扶漢室!


    劉協忍不住暗讚幾聲。


    不愧是老子最為看重的上將!


    如果說五虎上將劉協最看好的是誰。


    那絕對非趙子龍莫屬。


    忠肝義膽,驍勇善戰,一生未嚐敗績的趙子龍。


    不爭功勞,不奪名利。


    絕對是古往今來稱得上不屈軍魂的第一人。


    隻是曆史上的趙雲,跟著劉備混了一輩子。


    戰功卓著,數次救主。


    可到死,連個重號將軍的頭銜都沒得到一個。


    而死後,劉備的寶貝兒子劉禪,卻連個死後哀榮都舍不得給。


    劉備父子對趙雲的苛待,簡直令人發指。


    不過.....


    思量至此,劉協欣慰一笑。


    你趙子龍追隨劉備一生未曾得到的榮耀,老子給你!


    不但要給,朕還要讓你趙雲,名垂青史!


    見黃門官被自己嚇得渾身打顫。


    劉協轉身迴到龍案前,在一張紙上快速寫下幾個字。


    用力抖了抖手中的紙張,劉協厲聲喝道。


    “這是朕的親筆詔書。”


    “即刻命人攜帶朕的授予傳旨冀州到洛陽的所有關隘。”


    “凡是趙雲所過,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攔。”


    “但凡敢有阻攔子龍將軍改道洛陽者....”


    “死!”


    最後一字,劉協說的異常冰冷而又堅定。


    別說是一個小小的黃門官。


    就連跪在地上被晾在一旁的丞相諸葛亮。


    在聽到陛下最後一個字的語氣之時,也忍不住打了一個冷戰。


    如果說之前諸葛亮震驚的是趙雲的驍勇。


    那此時震驚的,卻是趙雲的身份。


    到底是什麽人?


    竟然會被陛下如此看重?


    親筆手書傳令沿途所有關隘!


    明知這所謂的手諭,出了司州之地,還能有幾分重量都說不準。


    可陛下卻偏偏為了這趙雲,不惜以天子之尊,威嚇沿途各路諸侯。


    這般重視程度,隻怕是相比當初親至隆中居,攜自己同乘龍攆也不差分毫了。


    諸葛亮自然不是嫉賢妒能之人。


    隻是對於陛下如此大費周章,感到一絲顧慮。


    如果沿途諸侯奉詔尊了手諭放行趙雲,還好。


    倘若一旦真的有人敢阻攔。


    以天子的脾氣,恐怕會再起戰事。


    那樣一來,便會徹底打破自己規劃的戰略布局。


    先取荊襄,再圖漢中,將會徹底破滅。


    “陛下,趙雲既然能與十萬大軍之中來去自如。”


    “沿途關隘,自然無人敢阻攔。”


    “陛下何須親筆手諭.....”


    沒等諸葛亮的話說完。


    劉協便輕輕揮手打斷。


    眼下諸葛亮還不知道趙雲的驍勇。


    至於諸葛亮在擔憂什麽,劉協自然心知肚明。


    “並非朕大張旗鼓,而是趙雲對於朕來說,太過重要。”


    “此人驍勇堪比呂布。”


    “而忠義,卻可比丞相,你!”


    四目相對。


    諸葛亮俯首再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漢最後一個暴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卷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卷邊並收藏東漢最後一個暴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