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皇帝隔斷了自己的一縷長發。


    所有人在暗暗鬆了一口氣的同時,


    也紛紛對這位少年天子的敬畏,飛升到了極點。


    看著眾人振奮的目光。


    劉協知道,自己收服人心的壯舉已然起了作用。


    昔日的曹操,就是憑借割發代首的伎倆,不但深得軍心。


    更令其麾下大軍,軍紀嚴明。


    對於曹操收買人心的手段,在劉協看來,不知道要甩出劉備那個貨幾條大街。


    大耳賊除了哭鼻子,就是摔孩子。


    儼然一副老娘們的做派,哪裏有一點點帝王的威嚴。


    相比之下,曹操割發代首的壯舉,可謂是高明至極。


    隻是如今自己穿越而來,在這長安城內先聲奪人。


    這割發代首的伎倆,也至此成為自己的獨家專利。


    日後曹阿瞞馬踏麥田,要是再用這般伎倆。


    除了東施效顰適得其反之外。


    劉協還要告他個侵犯專利的罪名。


    別小看這被隔斷的一縷頭發。


    深知曆史的劉協,絕不是一時興起,衝動為之。


    古人的觀念,和現代人的觀念可是完全不同。


    在他們看來,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如果自己損毀,那可是大不孝。


    更何況,頭發頭發。


    頭既是發,發既是頭。


    斷發與斷頭,在氣節至上的士族大夫眼中,沒什麽兩樣。


    可身為一個穿越者,在劉協看來。


    這最多算是一次簡單的理發。


    小小的舉動,不但能震懾臣子。


    還能收獲軍心民心。


    更能令桀驁不馴的士族大夫就此臣服。


    一舉好幾得,何樂而不為呢?


    將手中的斷發,高舉過頭頂。


    劉協帶著冰冷的語氣怒喝道,


    “朕為天下蒼生,不可自傷。”


    “但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朕今日割發代首,以昭法度!”


    萬歲!


    萬歲!


    萬歲!


    劉協話音一落。


    無論是圍觀的百姓,還是護駕的西涼將士。


    無論是徐庶,還是陳宮。


    無不露出折服的目光,紛紛雙膝跪地,躬身叩拜,齊聲高唿萬歲!


    即便是到了這個時候,徐庶也好,陳宮也好,甚至包括劉備。


    三人都漸漸領會了,天子此舉正是為了借著董承之事樹立帝王威嚴。


    可看透了,又能如何?


    能有這等謀略和膽識的帝王,古往今來,又有幾人?


    身為臣子,得遇明主,那是人生之大幸。


    跟著這樣的老板混,大才得以施展。


    對於徐庶和陳宮這樣的謀士來說,雖死無憾!


    大家都是聰明人,看破,自然永遠也不會說破!


    除了在心底更添幾分對天子的敬畏,再也找不到其他詞匯去修飾這位小皇帝。


    在長安城一片振奮之中。


    劉備在驚歎之餘,也不得不佩服這位少年天子的權謀。


    一時衝動,怒砸了黑店天香樓。


    借著處置董承一事,割發代首大獲人心。


    看似令人捉摸不透的舉動。


    卻每每暗藏玄機。


    哎....


    既生我劉備,何必又生他劉協?


    劉備如何哀歎命運多舛和不公。


    劉協自然不會知曉。


    即便是知曉,也根本不會在意。


    反正在劉協看來,劉備這貨早已是一具可以行走的屍體。


    時機一到,砍了他,不過就是自己一句話的事。


    為了不引起意外。


    當眾處置完董承之後,劉協隨即下令,將圍觀的百姓紛紛遣散。


    待百姓盡皆散去之後。


    劉協在陳宮的引路之下,來到了長安城的太守府衙。


    此時,聽聞陛下駕臨長安的各級官員。


    早已經換好官服,跪在府衙之外恭迎聖駕。


    以他們的官階。


    如果不是祖墳冒了青煙。


    恐怕這輩子都沒有機會見到皇帝一麵。


    董承雖然被誅滅了九族。


    但在這些官員心中。


    還真是要多謝已故的董太守。


    如果不是他天香樓的天價菜惹怒了陛下。


    隻怕陛下駕臨長安城的事,也根本不會有人知道。


    “原長安太守董承,現已伏法。”


    “立刻命人八百裏加急,迴京都洛陽傳旨。”


    “加封楊修為長安太守,旨到即行!”


    楊修為自己尋訪到了諸葛亮。


    按理的確應該有所封賞。


    如今長安太守一職空缺。


    剛剛好由楊修接替。


    楊修那個人,除了嘴欠一點之外,還算有些才能。


    將長安交給楊修管理。


    劉協自然是放心的。


    看著跪在堂下惶恐不安的各階官員。


    劉協很清楚他們到底在怕什麽。


    董承出任長安太守多年。


    手裏那些齷齪的勾當,這些手底下的官員,一定有參與其中之人。


    隻是這等小魚小蝦,劉協根本不屑於處置。


    這些事,留給楊修去做就可以了。


    眼下正是青黃不接之時,沒有必要弄得人人自危。


    思量至此,劉協冷冷地說道,


    “董承一事,就此了結,朕不會再深究。”


    “你們當中如果有人曾經與董承同流合汙的話。”


    “朕就給你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新任長安太守楊修到任之後。”


    “盡心輔佐楊修將長安治理好,朕還會另有封賞!”


    眾人聽到皇帝這話。


    頓時暗暗鬆了一口氣。


    劉協猜的一點都沒錯。


    這些人裏,的確有很多人參與了董承之事。


    如今陛下既往不咎,那些或多或少參與了董承勾當的官員。


    簡直是如獲新生。


    早已經在心底暗下決心,痛改前非。


    一個個紛紛磕頭高唿,“謹遵陛下恩旨!”


    至於他們能否痛改前非,那就不是劉協要關心的事了。


    此番長安之行,收獲了徐庶和陳宮這兩個頂級謀士。


    對於劉協來說,絕對算得上是收獲滿滿。


    至於如何安置兩人,劉協倒是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


    “傳朕旨意,加封陳宮為司州軍區,參謀軍師。”


    “明日趕去潼關,與張遼共同負責司州軍務。”


    “加封徐庶,為光祿大夫,隨朕返迴洛陽就職。”


    兩人聞言,相互對望一眼,皆是麵麵相覷。


    自己從未見過天子,天子也更不可能見過自己。


    就這麽簡簡單單的一道聖旨,對於兩人來說,簡直就是一步登天。


    這位小皇帝,封官都這麽隨便的麽?


    一旁的劉備,看了看目瞪口呆的兩人。


    心中泛起一絲無奈的苦笑。


    少見多怪!


    給你們兩個封官,已經是最不隨便的一次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漢最後一個暴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卷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卷邊並收藏東漢最後一個暴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