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劉備這點軍事水準,劉協是真不敢恭維。
就連徐榮都看出了自己退守虎牢關是誘敵深入之計。
可劉備卻硬是沒看出來。
如果不是看在關羽張飛趙雲三員虎將的麵子上。
就這種貨色,養在身邊劉協都感覺是浪費糧食。
難怪沒有請諸葛亮出山之前,這貨連個安身之地都沒混上。
除了練就一身跑路的本領之外。
一無是處。
為何把給劉備當媳婦排在僅次於給呂布當幹爹的高風險職業之後。
那是因為劉備每次跑路都是丟妻棄子。
除了自己,別人一概不管。
劉備的人生信條就是。
媳婦可以再娶,孩子也可以再生。
但自己的命是萬萬丟不得。
隻怕眼下關羽不知去向。
多半也是趕去平原縣,為劉備保護家小去了。
徐榮雖然看出了自己誘敵深入的計謀。
但卻並不知劉協還有更深層的用意。
引出曹操,隻是目的之一。
而更為重要的目的是,要將十八路諸侯的戰線拉長。
隻有這樣才能迫使袁紹分兵而進。
而貌合神離的各路諸侯。
勢必會因此各自為營,相互提防。
也隻有這樣才能給劉協各個擊破的機會。
以優勢兵力抓住哪個落單的就是一頓暴揍。
總比耗在汜水關前,麵對三十萬聯軍勝算更大。
要知道,即便是各路諸侯各懷鬼胎。
可真的到了生死關頭,難免不會擰在一起奮力抵抗。
如果真的將他們逼到那個地步。
對於劉協來說可絕不是什麽好消息。
說到底,此時那群人共同的敵人還是自己。
水淺王八多,遍地是大哥。
總比強者吞並弱者之後,擁有足以和自己對抗的力量要好得多。
總而言之,天下越是分散,兵力越是分散。
則更利於劉協揮師東進各個擊破。
見陛下似乎對於自己的建議不太感冒。
劉備尷尬地笑了笑。
對著陛下拱手行禮道,“臣不善於用兵。”
“請陛下勿怪!”
算你還有幾分自知之明。
不善於用兵?
那除了哭,請再說出一個你擅長的領域來給老子聽聽!
心裏將劉備各種鄙視一番。
沒有理會劉備所言。
轉過頭對著徐榮說道,“愛卿所言也有幾分道理。”
“隻是.....”
“此次朕並非隻為引出曹操一人而退守虎牢關。”
劉協說著,便將地圖重新遞到徐榮麵前。
“知彼知已,百戰不殆。”
“很好!”
“傳朕旨意,今夜撤離汜水關,由虎賁中郎將徐榮全權負責相關事宜。”
徐榮聞言,連忙捧著地圖退後幾步跪倒叩拜。
“臣徐榮,領旨!”
.......
.......
汜水關外,三英戰呂布。
非但沒能將呂布斬殺,反倒是劉備被那呂布生擒活捉。
呂布就此威震天下。
更是威震了各路諸侯。
可是對於今日的戰敗,袁紹非但沒有在意,反倒是隱隱有幾分喜色。
早在列陣之時,袁紹便采納了謀士田豐的建議。
派出去的兵馬,幾乎各路諸侯都占了些許。
如此一來,別管戰敗還是戰勝,反正隻要公開與朝廷的兵馬開戰。
那這些人也就算是徹底上了賊船。
袁紹的心思,各路諸侯又豈會不知其用意?
哪一個不是抱著擴充實力,割據一方的心思。
倘若隻是自己一人反叛,那必然會引起天下群起討伐。
可是各路諸侯盡皆與朝廷開戰。
那這天下豈不到處都是不聽從朝廷調遣的諸侯。
在這一點上,大家心照不宣。
既然有著共同的目的。
聯軍今日一戰雖然損失了三千兵馬。
但平均到每一個人頭上,簡直不痛不癢。
根本談不上傷筋動骨。
更何況,損失最多的,又不是自己!
既然皆大歡喜,袁紹便於盟主帥帳之內大擺宴席。
各路諸侯齊聚暢飲。
可是唯有一人此時麵色陰沉似水。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袁術袁公路。
看著袁紹以盟主的姿態接受各路諸侯的敬酒。
袁術更是怒火難平。
列陣之時,袁紹刻意將袁術所部兵馬排在最前。
這在袁術看來,本是好事。
一旦發起衝鋒,那自己的兵馬勢必會搶在他人前頭攻入汜水關。
那這首功也自然會歸屬自己。
他日分割戰果的時候,也能仗著首功多撈些好處。
可是袁術萬萬沒想到,三十萬聯軍麵對幾萬西涼軍。
身為盟主的袁紹,竟然下令鳴金收兵。
袁術隻想到了衝鋒時自己的兵馬是排在最前。
恰恰忘記了逃跑的時候,自己的兵馬同樣也是排在最後。
袁紹收兵的命令一下不要緊。
著實坑哭了袁術。
自己精挑細選的兩千精銳步兵。
被西涼騎兵當成了西瓜,砍得那叫一個慘。
最後打掃戰場的時候,連一具完整的屍體都找不到。
袁術此時對袁紹算是恨到了極點。
此番各路諸侯會盟,還是自己損失慘重。
眼下戰敗還要大擺宴席。
吃的還是自己供應的糧草。
袁術越想越氣,越想越恨。
心中暗暗下定決心。
絕不會再為聯軍供應一粒糧食。
正在眾人開懷暢飲之時。
曹操手下兵丁從快步走到曹操身旁輕聲嘀咕了幾句。
剛剛端起酒杯的曹操聽到兵丁傳來的情報。
頓時舉杯仰頭大笑。
“探馬來報,汜水關守軍趁夜逃出關,向虎牢關方向退去。”
“沿途到處丟棄造飯所用器具。”
“想必是軍中糧草不足,被破退守虎牢關。”
曹操振奮之餘。
將手中杯酒一飲而盡。
借著幾分醉意緩緩起身來到袁紹身旁。
拍著袁紹的肩頭笑道,“此時正是揮師西進乘勝追擊的大好時機。”
“本初應當立刻下令由廣陵太守張超,濟北相鮑信率領所部兵馬鎮守汜水關以為後援。”
“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為右路。”
“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西涼太守馬騰、徐州刺史陶謙為左路。”
“我與公路、本初、為中路。”
“進兵追之。”
“一戰,可定乾坤!”
袁紹聞言,頓時麵露極為不悅之色。
曹阿瞞呀曹阿瞞。
你還真拿自己當盤菜了?
你行你上啊!
就連徐榮都看出了自己退守虎牢關是誘敵深入之計。
可劉備卻硬是沒看出來。
如果不是看在關羽張飛趙雲三員虎將的麵子上。
就這種貨色,養在身邊劉協都感覺是浪費糧食。
難怪沒有請諸葛亮出山之前,這貨連個安身之地都沒混上。
除了練就一身跑路的本領之外。
一無是處。
為何把給劉備當媳婦排在僅次於給呂布當幹爹的高風險職業之後。
那是因為劉備每次跑路都是丟妻棄子。
除了自己,別人一概不管。
劉備的人生信條就是。
媳婦可以再娶,孩子也可以再生。
但自己的命是萬萬丟不得。
隻怕眼下關羽不知去向。
多半也是趕去平原縣,為劉備保護家小去了。
徐榮雖然看出了自己誘敵深入的計謀。
但卻並不知劉協還有更深層的用意。
引出曹操,隻是目的之一。
而更為重要的目的是,要將十八路諸侯的戰線拉長。
隻有這樣才能迫使袁紹分兵而進。
而貌合神離的各路諸侯。
勢必會因此各自為營,相互提防。
也隻有這樣才能給劉協各個擊破的機會。
以優勢兵力抓住哪個落單的就是一頓暴揍。
總比耗在汜水關前,麵對三十萬聯軍勝算更大。
要知道,即便是各路諸侯各懷鬼胎。
可真的到了生死關頭,難免不會擰在一起奮力抵抗。
如果真的將他們逼到那個地步。
對於劉協來說可絕不是什麽好消息。
說到底,此時那群人共同的敵人還是自己。
水淺王八多,遍地是大哥。
總比強者吞並弱者之後,擁有足以和自己對抗的力量要好得多。
總而言之,天下越是分散,兵力越是分散。
則更利於劉協揮師東進各個擊破。
見陛下似乎對於自己的建議不太感冒。
劉備尷尬地笑了笑。
對著陛下拱手行禮道,“臣不善於用兵。”
“請陛下勿怪!”
算你還有幾分自知之明。
不善於用兵?
那除了哭,請再說出一個你擅長的領域來給老子聽聽!
心裏將劉備各種鄙視一番。
沒有理會劉備所言。
轉過頭對著徐榮說道,“愛卿所言也有幾分道理。”
“隻是.....”
“此次朕並非隻為引出曹操一人而退守虎牢關。”
劉協說著,便將地圖重新遞到徐榮麵前。
“知彼知已,百戰不殆。”
“很好!”
“傳朕旨意,今夜撤離汜水關,由虎賁中郎將徐榮全權負責相關事宜。”
徐榮聞言,連忙捧著地圖退後幾步跪倒叩拜。
“臣徐榮,領旨!”
.......
.......
汜水關外,三英戰呂布。
非但沒能將呂布斬殺,反倒是劉備被那呂布生擒活捉。
呂布就此威震天下。
更是威震了各路諸侯。
可是對於今日的戰敗,袁紹非但沒有在意,反倒是隱隱有幾分喜色。
早在列陣之時,袁紹便采納了謀士田豐的建議。
派出去的兵馬,幾乎各路諸侯都占了些許。
如此一來,別管戰敗還是戰勝,反正隻要公開與朝廷的兵馬開戰。
那這些人也就算是徹底上了賊船。
袁紹的心思,各路諸侯又豈會不知其用意?
哪一個不是抱著擴充實力,割據一方的心思。
倘若隻是自己一人反叛,那必然會引起天下群起討伐。
可是各路諸侯盡皆與朝廷開戰。
那這天下豈不到處都是不聽從朝廷調遣的諸侯。
在這一點上,大家心照不宣。
既然有著共同的目的。
聯軍今日一戰雖然損失了三千兵馬。
但平均到每一個人頭上,簡直不痛不癢。
根本談不上傷筋動骨。
更何況,損失最多的,又不是自己!
既然皆大歡喜,袁紹便於盟主帥帳之內大擺宴席。
各路諸侯齊聚暢飲。
可是唯有一人此時麵色陰沉似水。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袁術袁公路。
看著袁紹以盟主的姿態接受各路諸侯的敬酒。
袁術更是怒火難平。
列陣之時,袁紹刻意將袁術所部兵馬排在最前。
這在袁術看來,本是好事。
一旦發起衝鋒,那自己的兵馬勢必會搶在他人前頭攻入汜水關。
那這首功也自然會歸屬自己。
他日分割戰果的時候,也能仗著首功多撈些好處。
可是袁術萬萬沒想到,三十萬聯軍麵對幾萬西涼軍。
身為盟主的袁紹,竟然下令鳴金收兵。
袁術隻想到了衝鋒時自己的兵馬是排在最前。
恰恰忘記了逃跑的時候,自己的兵馬同樣也是排在最後。
袁紹收兵的命令一下不要緊。
著實坑哭了袁術。
自己精挑細選的兩千精銳步兵。
被西涼騎兵當成了西瓜,砍得那叫一個慘。
最後打掃戰場的時候,連一具完整的屍體都找不到。
袁術此時對袁紹算是恨到了極點。
此番各路諸侯會盟,還是自己損失慘重。
眼下戰敗還要大擺宴席。
吃的還是自己供應的糧草。
袁術越想越氣,越想越恨。
心中暗暗下定決心。
絕不會再為聯軍供應一粒糧食。
正在眾人開懷暢飲之時。
曹操手下兵丁從快步走到曹操身旁輕聲嘀咕了幾句。
剛剛端起酒杯的曹操聽到兵丁傳來的情報。
頓時舉杯仰頭大笑。
“探馬來報,汜水關守軍趁夜逃出關,向虎牢關方向退去。”
“沿途到處丟棄造飯所用器具。”
“想必是軍中糧草不足,被破退守虎牢關。”
曹操振奮之餘。
將手中杯酒一飲而盡。
借著幾分醉意緩緩起身來到袁紹身旁。
拍著袁紹的肩頭笑道,“此時正是揮師西進乘勝追擊的大好時機。”
“本初應當立刻下令由廣陵太守張超,濟北相鮑信率領所部兵馬鎮守汜水關以為後援。”
“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為右路。”
“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西涼太守馬騰、徐州刺史陶謙為左路。”
“我與公路、本初、為中路。”
“進兵追之。”
“一戰,可定乾坤!”
袁紹聞言,頓時麵露極為不悅之色。
曹阿瞞呀曹阿瞞。
你還真拿自己當盤菜了?
你行你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