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陛下提及並無外人一詞。
劉備心中很是振奮。
言外之意,就是陛下已經將自己視作親人看待。
想來自己漢室宗親的血統,還是有用。
雖然陛下沒有給自己加封什麽具體的官職。
但大漢皇叔的尊稱也足以讓自己一躍成為能與各路諸侯比肩的皇室貴胄。
要知道,從前劉備每每逢人便說自己是孝景帝玄孫,中山靖王之後。
那隻不過是他自己在抬高自己的出身。
如袁紹等人忌憚漢室幾分,或許還能給他些許麵子。
要是遇到韓遂馬騰那等土匪出身的軍閥。
管你是什麽皇親國戚。
得到了官方許可老子都不一定給你麵子。
更別說你丫還隻是在這自吹自擂。
可是現在與從前已經截然不同。
有了天子詔書,此時的劉備才算是真正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皇親國戚。
單單是皇叔的名號,
那對於自己日後成就宏圖大業,可謂是有了名正言順的理由。
袁紹那貨,不過是仗著自己袁氏一族四世三公的名望。
才被各路諸侯推舉為聯軍盟主。
而四世三公,終究還是臣子。
怎可與他皇叔的身份相比。
想到此處,一抹得意的笑容劃過劉備的嘴角。
福禍難料,本以為自己被那呂布生擒,必定難逃一死。
卻不曾想劇情竟然如此大反轉。
偷眼觀瞧劉協略顯稚嫩且親切倍至的臉頰。
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即便是貴為天子,那也是個小孩子。
劉備突然覺得,剛剛從天子身上感受到的陰寒之氣,都是自己的錯覺。
劉備也未推辭。
拱了拱手行禮道,“謝陛下賜座!”
言罷,便徑直走到一側的長椅上,坐下。
如果此時張飛若是在場。
必定會發現。
此時的大哥劉備,與從前的坐姿已然不同。
早在十路諸侯聯軍之時,袁紹敬其漢室宗親的身份賜座。
那時的劉備,不過是躬身偏坐一角。
而現在卻是昂首挺胸,端坐其上。
看著劉備春風得意之色。
劉協淡淡一笑,“皇叔可是以為漢室暗軟,朕又年少。”
“正是借匡扶漢室之名成就帝業的機會?”
剛剛挺直了腰杆的劉備,聽到天子一語道破了自己暗藏在心底的宏圖大誌。
頓時嚇得麵色蒼白,大驚失色。
哪裏還坐得住。
慌忙起身跪倒在地。
“陛下此言,臣惶恐萬分。”
“臣雖為漢室宗親,但絕無異心,陛下明鑒!”
哈哈哈哈...
劉協爽朗一笑。
從帥位之上起身,將劉備從地上拉了起來。
雙手剛剛碰觸到劉備的手臂。
隻感到掌心一陣潮濕。
劉備身上的粗布長袍,早已被冷汗浸透。
“皇叔不必如此驚慌。”
“朕說了,沒有外人,皇叔不必如此拘禮。”
“朕不過隨口一問,說笑而已,皇叔何至於這般緊張?”
劉備連忙伸手抹去額頭的冷汗。
對著劉協拱手行禮正色道,“臣惶恐!”
“這種玩笑,臣萬萬不敢與陛下戲言。”
劉協不屑地冷哼一聲。
臉上的笑容瞬間收起。
剛剛還是一片和顏悅色,此時卻已是麵色冰冷。
“前幾日孫文台被生擒。”
“也和皇叔一般,說不知董卓已被朕親手誅殺。”
“更不知道朕禦駕親征至此。”
“對朕表決忠心,誠心歸降之言,相比皇叔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是,朕還是下旨將他斬首祭旗。”
“皇叔可知為何?”
一抹冰冷的殺氣直入心魄。
劉備強忍著內心的恐懼,故作鎮定。
原本以為孫堅虎牢關兵敗被斬首祭旗。
是因為孫堅頂著十八路諸侯之一的頭銜。
可此時看來,似乎並非如此。
“臣不敢揣測聖意!”
別說自己不知道,就算真的知道,劉備也斷然不會說。
“朕之所以殺了孫堅.....”
劉協稍稍停頓。
目光掃過劉備一張蒼白的臉。
“那是因為孫堅暗藏成就帝業的雄心。”
我命休矣!
劉備暗叫一聲。
瞬間癱倒在地。
“天下諸侯,何人想擁兵自重割據一方,逃不出朕的眼睛。”
劉協彎下腰,將臉貼近劉備,冷冷地說道,
“而何人想借匡扶漢室之名成就自己的皇帝霸業,同樣也逃不出朕的眼睛。”
“何人忠於漢室,何人陰奉陽違,朕....一清二楚!”
“皇叔以為,這些人該不該殺呢?”
此時的劉備哪裏還顧得上什麽儀容,爬起來翻身跪在劉協腳下。
渾身顫抖卻終究沒能說出一個字。
這哪裏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
分明就是活了千年的妖孽。
自己的心思,在這位少年天子麵前,宛如透明。
這哪裏是在說孫堅?
分明就是借孫文台在提醒自己!
見劉備不再出言狡辯。
顯然是內心防線已經全部崩塌。
“朕不會殺你!”
“但你要永遠記住。”
“朕可以讓一個人榮光萬丈,也可以讓一個人粉身碎骨。”
“與忠臣而言,朕是明君,與奸佞而言,朕就是殺人不眨眼的暴君。”
“朕也很想做個明君。”
“皇叔覺得呢?”
劉備麵色慘白,徹底崩潰。
是誰說當今天子年少暗弱的?
短短不過一炷香的時間。
劉備卻經曆了從生到死,從春風得意到絕望崩潰的大起大落。
自己從起兵響應征討黃巾叛逆開始。
便處處小心,謹言慎行。
雖有宏圖大誌,卻始終暗藏在心底,從未對任何人展露。
莫說是旁人。
就連與自己朝夕相處的兩個結義兄弟,也不曾得知自己的心思。
可是眼前的天子,不過是短短片刻。
就已經將自己徹底看透。
一個十幾歲的少年。
手段竟如此老辣。
從誅殺董卓,到斬首孫堅,足以見得皇帝的手段是何等的狠辣。
劉備見識過袁紹的小人得誌。
也見識過曹操的借刀殺人。
更見識過天下諸侯間的爾虞我詐。
可是與麵前天子誅心的手段相比。
根本不值一提。
劉備善於刁買人心,是因為他深知人心。
能看透一個人,才會知道該如何收服人心。
可是麵對這個不過十幾歲的少年天子。
劉備卻無法看透分毫。
時而和顏悅色,時而陰寒刺骨。
就連那原本應該天真無邪的笑容。
現在卻讓劉備,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劉備心中很是振奮。
言外之意,就是陛下已經將自己視作親人看待。
想來自己漢室宗親的血統,還是有用。
雖然陛下沒有給自己加封什麽具體的官職。
但大漢皇叔的尊稱也足以讓自己一躍成為能與各路諸侯比肩的皇室貴胄。
要知道,從前劉備每每逢人便說自己是孝景帝玄孫,中山靖王之後。
那隻不過是他自己在抬高自己的出身。
如袁紹等人忌憚漢室幾分,或許還能給他些許麵子。
要是遇到韓遂馬騰那等土匪出身的軍閥。
管你是什麽皇親國戚。
得到了官方許可老子都不一定給你麵子。
更別說你丫還隻是在這自吹自擂。
可是現在與從前已經截然不同。
有了天子詔書,此時的劉備才算是真正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皇親國戚。
單單是皇叔的名號,
那對於自己日後成就宏圖大業,可謂是有了名正言順的理由。
袁紹那貨,不過是仗著自己袁氏一族四世三公的名望。
才被各路諸侯推舉為聯軍盟主。
而四世三公,終究還是臣子。
怎可與他皇叔的身份相比。
想到此處,一抹得意的笑容劃過劉備的嘴角。
福禍難料,本以為自己被那呂布生擒,必定難逃一死。
卻不曾想劇情竟然如此大反轉。
偷眼觀瞧劉協略顯稚嫩且親切倍至的臉頰。
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即便是貴為天子,那也是個小孩子。
劉備突然覺得,剛剛從天子身上感受到的陰寒之氣,都是自己的錯覺。
劉備也未推辭。
拱了拱手行禮道,“謝陛下賜座!”
言罷,便徑直走到一側的長椅上,坐下。
如果此時張飛若是在場。
必定會發現。
此時的大哥劉備,與從前的坐姿已然不同。
早在十路諸侯聯軍之時,袁紹敬其漢室宗親的身份賜座。
那時的劉備,不過是躬身偏坐一角。
而現在卻是昂首挺胸,端坐其上。
看著劉備春風得意之色。
劉協淡淡一笑,“皇叔可是以為漢室暗軟,朕又年少。”
“正是借匡扶漢室之名成就帝業的機會?”
剛剛挺直了腰杆的劉備,聽到天子一語道破了自己暗藏在心底的宏圖大誌。
頓時嚇得麵色蒼白,大驚失色。
哪裏還坐得住。
慌忙起身跪倒在地。
“陛下此言,臣惶恐萬分。”
“臣雖為漢室宗親,但絕無異心,陛下明鑒!”
哈哈哈哈...
劉協爽朗一笑。
從帥位之上起身,將劉備從地上拉了起來。
雙手剛剛碰觸到劉備的手臂。
隻感到掌心一陣潮濕。
劉備身上的粗布長袍,早已被冷汗浸透。
“皇叔不必如此驚慌。”
“朕說了,沒有外人,皇叔不必如此拘禮。”
“朕不過隨口一問,說笑而已,皇叔何至於這般緊張?”
劉備連忙伸手抹去額頭的冷汗。
對著劉協拱手行禮正色道,“臣惶恐!”
“這種玩笑,臣萬萬不敢與陛下戲言。”
劉協不屑地冷哼一聲。
臉上的笑容瞬間收起。
剛剛還是一片和顏悅色,此時卻已是麵色冰冷。
“前幾日孫文台被生擒。”
“也和皇叔一般,說不知董卓已被朕親手誅殺。”
“更不知道朕禦駕親征至此。”
“對朕表決忠心,誠心歸降之言,相比皇叔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是,朕還是下旨將他斬首祭旗。”
“皇叔可知為何?”
一抹冰冷的殺氣直入心魄。
劉備強忍著內心的恐懼,故作鎮定。
原本以為孫堅虎牢關兵敗被斬首祭旗。
是因為孫堅頂著十八路諸侯之一的頭銜。
可此時看來,似乎並非如此。
“臣不敢揣測聖意!”
別說自己不知道,就算真的知道,劉備也斷然不會說。
“朕之所以殺了孫堅.....”
劉協稍稍停頓。
目光掃過劉備一張蒼白的臉。
“那是因為孫堅暗藏成就帝業的雄心。”
我命休矣!
劉備暗叫一聲。
瞬間癱倒在地。
“天下諸侯,何人想擁兵自重割據一方,逃不出朕的眼睛。”
劉協彎下腰,將臉貼近劉備,冷冷地說道,
“而何人想借匡扶漢室之名成就自己的皇帝霸業,同樣也逃不出朕的眼睛。”
“何人忠於漢室,何人陰奉陽違,朕....一清二楚!”
“皇叔以為,這些人該不該殺呢?”
此時的劉備哪裏還顧得上什麽儀容,爬起來翻身跪在劉協腳下。
渾身顫抖卻終究沒能說出一個字。
這哪裏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
分明就是活了千年的妖孽。
自己的心思,在這位少年天子麵前,宛如透明。
這哪裏是在說孫堅?
分明就是借孫文台在提醒自己!
見劉備不再出言狡辯。
顯然是內心防線已經全部崩塌。
“朕不會殺你!”
“但你要永遠記住。”
“朕可以讓一個人榮光萬丈,也可以讓一個人粉身碎骨。”
“與忠臣而言,朕是明君,與奸佞而言,朕就是殺人不眨眼的暴君。”
“朕也很想做個明君。”
“皇叔覺得呢?”
劉備麵色慘白,徹底崩潰。
是誰說當今天子年少暗弱的?
短短不過一炷香的時間。
劉備卻經曆了從生到死,從春風得意到絕望崩潰的大起大落。
自己從起兵響應征討黃巾叛逆開始。
便處處小心,謹言慎行。
雖有宏圖大誌,卻始終暗藏在心底,從未對任何人展露。
莫說是旁人。
就連與自己朝夕相處的兩個結義兄弟,也不曾得知自己的心思。
可是眼前的天子,不過是短短片刻。
就已經將自己徹底看透。
一個十幾歲的少年。
手段竟如此老辣。
從誅殺董卓,到斬首孫堅,足以見得皇帝的手段是何等的狠辣。
劉備見識過袁紹的小人得誌。
也見識過曹操的借刀殺人。
更見識過天下諸侯間的爾虞我詐。
可是與麵前天子誅心的手段相比。
根本不值一提。
劉備善於刁買人心,是因為他深知人心。
能看透一個人,才會知道該如何收服人心。
可是麵對這個不過十幾歲的少年天子。
劉備卻無法看透分毫。
時而和顏悅色,時而陰寒刺骨。
就連那原本應該天真無邪的笑容。
現在卻讓劉備,毛骨悚然,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