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看著士孫瑞命人從京都洛陽送來的近期工作總結報告。
一雙劍眉緊鎖。
因為這份報告之中,還附帶著此時朝廷所掌控的土地和人口數量。
天下十三州,目前劉協真正控製在手裏的,連一州之地尚且不足。
而眼下勢力範圍之內。
雖然人口數量還算說得過去。
但京都之地,多為商賈。
連年戰亂,土地也大多荒廢。
時值亂世,相比之下,待甲之眾和糧食就顯得尤為重要。
軍餉短缺尚且可以再想辦法。
但士兵若是沒有了一口飽飯,那可是絕對挺不過三天。
就算是百萬雄兵。
餓上三天,恐怕也會瞬間土崩瓦解。
人是鐵飯是鋼。
糧食對於此時的劉協來說,已成為了當前的頭等大事。
畢竟有相當一部分士兵,之所以選擇從軍,也是為了能有一口飯吃。
而董卓留下來的糧食,如果單單維持劉協眼下手裏的二十萬西涼軍。
倒是可以撐上個三年五載。
可自己畢竟不是割據一方的諸侯。
身為天子,身為大漢王朝的皇帝。
劉協還要考慮百姓的死活。
禦駕親征到現在,不過短短月餘。
僅是楊彪救濟災民這一項,就已經消耗了二十萬大軍半年的糧食。
這樣下去,恐怕董卓留下來的那些存貨,也維持不了太久。
如果不能從根本上去解決糧食的問題。
隻怕其他辦法都是治標不治本。
此時劉協著實甚是想念袁隆平爺爺。
要是袁爺爺穿越到了古代,那絕對是天下諸侯競相爭奪的大才。
得袁隆平者得天下!
真真的!
畢竟對於古人來說,最難解決的就是吃飯問題。
“陛下,大司馬段煨求見!”
正當劉協為糧食的問題發愁之時。
帥帳外的守衛突然迴稟。
劉協將手中的奏章收好。
“宣!”
話音剛落,隻見段煨穿著一身嶄新的鎧甲,從帥帳之外快步走了進來。
雙膝跪倒在地叩拜。
“臣段煨,拜見陛下,萬歲,萬萬歲!”
看著段煨甲胄在身,還是不忘君臣大禮。
劉協滿意的點了點頭。
指著一旁的長椅笑道,“起來坐下說話。”
“朕正要命人傳你覲見,你就來了。”
段煨起身站到一旁的長椅前,並未坐下。
“前方探馬來報,袁紹率領十八路諸侯聯軍距離汜水關已經不足百裏。”
“不出意外的話,恐怕明日一早便可抵達汜水關外。”
“臣特來請命,率軍迎戰。”
劉協聞言,淡淡一笑。
從懷中取出早已經寫好的聖旨。
遞到段煨麵前。
“帶著朕的聖旨,立刻啟程趕赴華陰以南,代替皇甫嵩接管李傕郭汜所部西梁軍。”
這.....
段煨聽到劉協的話,頓時麵露幾分擔憂之色。
看著麵前的聖旨,半天沒有伸手去接。
劉協見狀,似笑非笑地說道,“怎麽,舍不得眼下汜水關內的幾萬兵馬?”
段煨聞言,連忙後退幾步,再次雙膝跪倒在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臣絕無擁兵自重的異心!”
“隻是.....”
對於段煨的話,劉協自然深信不疑。
不然劉協先前也斷然不會把一切都賭在段煨一個人身上。
劉協淡淡一笑,“你是朕親封的大司馬,安陽侯。”
“有什麽話,但說無妨!”
段煨看著劉協堅定的目光。
思量再三,還是忍不住說道,“呂布此人,勇猛舉世無雙。
“但其反複無常,更是見利忘義之輩。”
“眼下十八路諸侯三十萬大軍兵進汜水關。”
“此時臣若是離開,一旦呂布有異心,後果不堪設想。”
“請陛下準許臣大破十八路諸侯之後,再去接替皇甫老將軍也不遲!”
“畢竟相比十八路諸侯,李傕郭汜二人,不足為懼!”
段煨將聲音壓至最低,以防隔牆有耳。
陛下如此看重呂布。
段煨這些話,憋在心底多時。
如果不是陛下突然在這個時候命令自己去接替皇甫嵩。
恐怕段煨一時半刻也不會說。
畢竟此時的呂布,可謂是春風得意,風頭正盛。
先有協助陛下誅殺國賊董卓,前翻又與兩軍陣前大敗江東猛虎孫堅。
而接下來麵對十八路諸侯,還要指望呂布與陣前大展神威。
段煨雖是一心忠於漢室。
但和天子不過接觸短短月餘。
這位少年天子雖然用兵鬼道奇謀。
可終究還是年少,經曆的人有限。
看人的眼光通透程度,自然和自己這個閱人無數的臣子有一定差距。
自己能看出呂布反複無常的小人本性。
可是天子卻未必看得出來。
萬一皇帝對呂布極其信任和倚重。
自己這般背地裏進言,勢必會引起陛下的猜忌。
弄不好,自己在皇帝的眼中,還會落得個嫉賢妒能的壞印象。
權衡再三,段煨還是冒著巨大的風險說了出來。
實屬萬般無奈之舉。
身為忠臣,有的時候就是明知會被皇帝厭惡和猜忌,甚至是會因此招致殺身之禍。
但忠言逆耳,還是不得不說。
事實證明,段煨是幸運的。
一個忠臣能夠得遇明君,絕對是一個幸運的忠臣。
曆史上被昏君誅殺的忠臣,數不勝數。
但,段煨是個例外。
因為他遇到了劉協。
聽到段煨一番進言,劉協欣慰的笑了。
緩緩起身,走到段煨身前。
拉過段煨的手,將聖旨塞到段煨掌心。
“朕問你兩個問題。”
“第一,孫堅人稱江東猛虎,其勇武雖不及呂布,但也絕對算得上是當世頂級猛將。”
“他有心歸降,但朕還是用他的人頭祭了旗,你可知這是為何?”
段煨托著聖旨,躬身再拜。
“臣不敢揣測聖意,請陛下明示!”
陛下所說的第一個問題,恰恰是這些時日段煨沒有想通的地方。
如孫堅那等猛將,既然已經誠心歸降。
陛下非但不接受,反而將他斬首祭旗。
段煨不是不解,而是十分不解。
隻不過是身為臣子,無法當麵質問天子而已。
劉協淡淡一笑,並沒有迴答段煨。
轉過身背手而立。
“朕與你素未謀麵,卻以血詔授予你節製天下兵馬大權。”
“這.....又是為何?”
段煨聞言,瞬間冷汗直流....
一雙劍眉緊鎖。
因為這份報告之中,還附帶著此時朝廷所掌控的土地和人口數量。
天下十三州,目前劉協真正控製在手裏的,連一州之地尚且不足。
而眼下勢力範圍之內。
雖然人口數量還算說得過去。
但京都之地,多為商賈。
連年戰亂,土地也大多荒廢。
時值亂世,相比之下,待甲之眾和糧食就顯得尤為重要。
軍餉短缺尚且可以再想辦法。
但士兵若是沒有了一口飽飯,那可是絕對挺不過三天。
就算是百萬雄兵。
餓上三天,恐怕也會瞬間土崩瓦解。
人是鐵飯是鋼。
糧食對於此時的劉協來說,已成為了當前的頭等大事。
畢竟有相當一部分士兵,之所以選擇從軍,也是為了能有一口飯吃。
而董卓留下來的糧食,如果單單維持劉協眼下手裏的二十萬西涼軍。
倒是可以撐上個三年五載。
可自己畢竟不是割據一方的諸侯。
身為天子,身為大漢王朝的皇帝。
劉協還要考慮百姓的死活。
禦駕親征到現在,不過短短月餘。
僅是楊彪救濟災民這一項,就已經消耗了二十萬大軍半年的糧食。
這樣下去,恐怕董卓留下來的那些存貨,也維持不了太久。
如果不能從根本上去解決糧食的問題。
隻怕其他辦法都是治標不治本。
此時劉協著實甚是想念袁隆平爺爺。
要是袁爺爺穿越到了古代,那絕對是天下諸侯競相爭奪的大才。
得袁隆平者得天下!
真真的!
畢竟對於古人來說,最難解決的就是吃飯問題。
“陛下,大司馬段煨求見!”
正當劉協為糧食的問題發愁之時。
帥帳外的守衛突然迴稟。
劉協將手中的奏章收好。
“宣!”
話音剛落,隻見段煨穿著一身嶄新的鎧甲,從帥帳之外快步走了進來。
雙膝跪倒在地叩拜。
“臣段煨,拜見陛下,萬歲,萬萬歲!”
看著段煨甲胄在身,還是不忘君臣大禮。
劉協滿意的點了點頭。
指著一旁的長椅笑道,“起來坐下說話。”
“朕正要命人傳你覲見,你就來了。”
段煨起身站到一旁的長椅前,並未坐下。
“前方探馬來報,袁紹率領十八路諸侯聯軍距離汜水關已經不足百裏。”
“不出意外的話,恐怕明日一早便可抵達汜水關外。”
“臣特來請命,率軍迎戰。”
劉協聞言,淡淡一笑。
從懷中取出早已經寫好的聖旨。
遞到段煨麵前。
“帶著朕的聖旨,立刻啟程趕赴華陰以南,代替皇甫嵩接管李傕郭汜所部西梁軍。”
這.....
段煨聽到劉協的話,頓時麵露幾分擔憂之色。
看著麵前的聖旨,半天沒有伸手去接。
劉協見狀,似笑非笑地說道,“怎麽,舍不得眼下汜水關內的幾萬兵馬?”
段煨聞言,連忙後退幾步,再次雙膝跪倒在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臣絕無擁兵自重的異心!”
“隻是.....”
對於段煨的話,劉協自然深信不疑。
不然劉協先前也斷然不會把一切都賭在段煨一個人身上。
劉協淡淡一笑,“你是朕親封的大司馬,安陽侯。”
“有什麽話,但說無妨!”
段煨看著劉協堅定的目光。
思量再三,還是忍不住說道,“呂布此人,勇猛舉世無雙。
“但其反複無常,更是見利忘義之輩。”
“眼下十八路諸侯三十萬大軍兵進汜水關。”
“此時臣若是離開,一旦呂布有異心,後果不堪設想。”
“請陛下準許臣大破十八路諸侯之後,再去接替皇甫老將軍也不遲!”
“畢竟相比十八路諸侯,李傕郭汜二人,不足為懼!”
段煨將聲音壓至最低,以防隔牆有耳。
陛下如此看重呂布。
段煨這些話,憋在心底多時。
如果不是陛下突然在這個時候命令自己去接替皇甫嵩。
恐怕段煨一時半刻也不會說。
畢竟此時的呂布,可謂是春風得意,風頭正盛。
先有協助陛下誅殺國賊董卓,前翻又與兩軍陣前大敗江東猛虎孫堅。
而接下來麵對十八路諸侯,還要指望呂布與陣前大展神威。
段煨雖是一心忠於漢室。
但和天子不過接觸短短月餘。
這位少年天子雖然用兵鬼道奇謀。
可終究還是年少,經曆的人有限。
看人的眼光通透程度,自然和自己這個閱人無數的臣子有一定差距。
自己能看出呂布反複無常的小人本性。
可是天子卻未必看得出來。
萬一皇帝對呂布極其信任和倚重。
自己這般背地裏進言,勢必會引起陛下的猜忌。
弄不好,自己在皇帝的眼中,還會落得個嫉賢妒能的壞印象。
權衡再三,段煨還是冒著巨大的風險說了出來。
實屬萬般無奈之舉。
身為忠臣,有的時候就是明知會被皇帝厭惡和猜忌,甚至是會因此招致殺身之禍。
但忠言逆耳,還是不得不說。
事實證明,段煨是幸運的。
一個忠臣能夠得遇明君,絕對是一個幸運的忠臣。
曆史上被昏君誅殺的忠臣,數不勝數。
但,段煨是個例外。
因為他遇到了劉協。
聽到段煨一番進言,劉協欣慰的笑了。
緩緩起身,走到段煨身前。
拉過段煨的手,將聖旨塞到段煨掌心。
“朕問你兩個問題。”
“第一,孫堅人稱江東猛虎,其勇武雖不及呂布,但也絕對算得上是當世頂級猛將。”
“他有心歸降,但朕還是用他的人頭祭了旗,你可知這是為何?”
段煨托著聖旨,躬身再拜。
“臣不敢揣測聖意,請陛下明示!”
陛下所說的第一個問題,恰恰是這些時日段煨沒有想通的地方。
如孫堅那等猛將,既然已經誠心歸降。
陛下非但不接受,反而將他斬首祭旗。
段煨不是不解,而是十分不解。
隻不過是身為臣子,無法當麵質問天子而已。
劉協淡淡一笑,並沒有迴答段煨。
轉過身背手而立。
“朕與你素未謀麵,卻以血詔授予你節製天下兵馬大權。”
“這.....又是為何?”
段煨聞言,瞬間冷汗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