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準備出發
重生饑荒年代:我重生有掛我怕啥 作者:南丐四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有福一路風塵仆仆。
終於抵達下河村。
他的首要任務。
便是找到生產隊長蘇學文。
在村裏一番打聽後。
很快便與蘇學文見上麵。
兩人就養鴨計劃的諸多細節展開深入討論。
蘇學文對李有福的想法十分認可。
全力配合他推進各項事宜。
僅僅兩天時間。
下河村的鴨舍便順利修建完成。
這鴨舍規模不小。
足足有兩百多平方米。
寬敞明亮。
通風良好。
而且周邊預留了充足的空地。
等日後鴨子養殖規模擴大。
隨時能進行擴建。
按照規劃。
鴨子將實行放養模式。
每天清晨。
村子是會安排專人將鴨子從鴨舍中趕出來。
讓它們前往清水河以及外麵的大河河畔。
自由自在地覓食。
清水河水質清澈。
河岸邊水草豐茂。
魚蝦眾多。
是鴨子們天然的美食天堂。
當然。
除了讓鴨子自行覓食。
村裏每天也需要定時投喂一些糧食和菜葉。
糧食主要以穀糠、麥麩為主。
這些都是當地常見且成本較低的飼料。
村裏種植的紅薯。
成熟後也會被剁碎用來喂鴨子。
既能充分利用村裏的農作物資源。
又能讓鴨子吃得營養豐富。
李有福帶去的這批鴨子品質極佳。
兩百隻大鴨子中。
有四十隻公鴨。
一百六十隻母鴨。
下河村首次養殖就以這兩百隻鴨子為起點。
後續再利用鴨子下的蛋進行繁殖。
逐步擴大養殖規模。
這批鴨子按四塊錢一斤的價格成交。
每隻鴨子平均重量在五斤左右。
一番計算下來。
兩百隻鴨子。
李有福一共賣了四千塊錢。
這在當時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也讓下河村的村民們看到了養鴨致富的希望。
從下河村離開後。
沒過多久。
李有福又拉了一車同樣數量的鴨子。
送往了上河村。
同樣是兩百隻鴨子。
同樣的價格。
他再次收入四千塊錢。
上河村的村民們對這些鴨子也十分滿意。
養鴨計劃在上河村也順利開啟。
忙完這些。
李有福還惦記著家中的長輩。
下午。
他分別前往爺爺奶奶家、外公外婆家。
送去了兩百斤大米和兩百斤麵粉。
雖說上河村和下河村如今年年糧食豐收。
特別是育種換來的糧食數量可觀。
但李有福要離開了。
心裏總是放心不下。
多送些糧食。
希望長輩們能生活無憂。
迴到自己家中。
李有福也放置了兩百斤大米、兩百斤麵粉。
除此之外。
還準備了兩百斤臘肉、五十隻臘雞、五十隻臘鴨和一百斤海魚幹。
這些可都是他精心準備的。
足夠家人吃上一段時間。
他甚至在自己房間裏。
堆放了五百斤大米和五百斤麵粉。
以備不時之需。
隨後。
他又來到大姐家和二姐家。
送去了兩百斤大米、兩百斤麵粉。
還有一些臘肉、熏雞和熏鴨。
親人們收到這些禮物。
都十分感動。
感受到了李有福深深的關愛。
晚上。
一家人再次相聚在李有福家中。
飯桌上。
氣氛有些凝重。
李有福決定向父母坦白自己的計劃。
他神色認真地說。
“爸,媽,我打算出國去一段時間。
我想去外國開公司。
大概要三年左右才能迴來。”
母親王秀清一聽。
眉頭立刻皺了起來。
滿臉擔憂地說。
“老四,你都這麽有錢了。
還出國去折騰啥呀?
早點找個媳婦成家才是正事。”
父親李君豪也開口問道。
“你出國去。
那你的工作咋辦?”
李有福毫不猶豫地迴答。
“爸,我準備辭工了。
這份工作我不要了。”
“什麽,你要辭工?
你連鐵飯碗都不要了?”
父親瞪大了眼睛。
滿臉震驚。
“這工作別人看重。
可在我心裏。
這份工作並沒有那麽重要。”
李有福解釋道。
“你都已經是軋鋼廠的采購部主任了。
你還嫌工作不好?”
父親有些不解。
李有福耐心地說。
“放心吧,老爸老媽。
你們相不相信。
我出國去。
一天時間就能賺在軋鋼廠一年甚至十年的錢。”
“先不說你能不能賺到這麽多錢。
你要賺那麽多錢幹什麽?”
母親還是一臉疑惑。
“好玩唄。
誰還會嫌錢多啊。
多賺一點不好嗎?”
李有福笑著說。
“可是現在你能出得去嗎?”
父親又提出了疑問。
“放心吧,老爸老媽。
我有路子。”
李有福信心滿滿。
父親無奈地擺了擺手。
說。
“算了,你的事懶得操心。
也管不了你。
隨你去折騰吧。”
李有福自然也沒忘記留下許多長壽藥酒。
這藥酒對身體大有益處。
希望能讓家人健健康康的。
第二天。
李有福將三輪車開到軋鋼廠。
他私下找到廠長蕭大龍。
把三輪車鑰匙遞過去。
說。
“蕭廠長,這是咱們廠裏的三輪車鑰匙。
我還給廠裏了。
三輪車也在樓下麵。”
蕭大龍看著李有福。
滿臉不解。
問道。
“有福,你這是幹啥子啊!”
李有福神色堅定地說。
“蕭廠長,我準備把工作辭了。
所以來通知你一聲。”
見蕭廠長準備說話。
李有福連忙說道。
“蕭廠長,先聽我說完。
這份工作我不做了。
這工作名額送給你。
你可以安排一個你自己的人來做采購員。”
蕭大龍一臉驚訝。
忙問。
“等一下,有福。
你是不是在廠裏做的不開心。
是有什麽原因你不做了?”
“蕭廠長,沒有。
在廠裏我做得很開心。
不過現在我不想在廠裏做了。”
李有福迴答。
“你先不要聲張我辭職的事。
過一段時間我沒來。
就當是我自動離職算了。”
李有福接著說。
“不用勸我了。
我有我的去處。
放心吧,蕭廠長。
我也不可能去幹什麽犯法的事。
因為我根本就不缺錢用。”
李有福表明決心。
蕭大龍又問。
“這事你爸媽知道嗎?”
“知道,我給他們說過了。
我是想要趁年輕。
出去好好的闖一闖。”
李有福迴答。
蕭大龍拍了拍李有福的肩膀。
說。
“憑你的能力。
肯定能夠出人頭地的。
我看好你。”
“謝廠長吉言,告辭了。”
李有福說完。
轉身離開。
現在該安排的都已經安排妥當。
李有福覺得自己也該踏上新的征程了。
他思量再三。
決定還是去香港。
在那邊成立企業。
以後再到內地來進行投資。
港商的身份在很多方麵都有優勢。
雖然去美麗國也可行。
但路途遙遠。
諸多不便。
去美國隻能以後再做打算了。
不過他的第一站並非直接前往香港。
而是準備去小日子國家。
他這些年積攢的本錢。
要出去辦企業。
並不算多。
而且國內的人民幣帶到外麵去使用並不方便。
他的空間裏雖有兩箱黃金。
但還是覺得不夠。
既然決定出國闖蕩。
那便是海闊憑魚躍。
天高任鳥飛。
他心想。
何不去小日子國家搜刮一番。
多賺些本錢。
帶到香港再大展拳腳。
當天晚上。
李有福沒有和家人告別。
他偷偷溜出家門。
騎著自行車來到郊外。
離開前。
他在父母的房間裏留了一張紙條。
告訴他們自己走了。
並叮囑他們將紙條燒掉。
來到郊外時。
天色已晚。
夜幕籠罩。
正是行動的好時機。
他施展催眠之力。
四處觀察。
確定無人後。
心念一動。
瞬間進入空間裏麵。
如今空間裏。
他養殖的各種動物數量相比以前。
有了驚人的增長。
空間裏的野豬總數不下三萬頭。
那些剛出生的小野豬。
他已經很久沒有去催生過了。
就讓它們自然成長。
野兔是他這些年賣得最多的品種之一。
即便如此。
空間裏的野兔數量也已經達到了上百萬隻。
在食物豐富的空間裏麵,野兔的繁殖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讓人驚歎。
野雞如今也有上萬隻。
家雞也有幾千隻。
空間裏數量最少的當屬野牛群。
到目前為止還不到一百頭。
李有福想著。
這次去小日子國家。
可以多抓一些和牛進空間。
然後與野牛群進行混養。
說不定雜交出來的小牛品質會更上一層樓。
小金的兩個孩子也已經成年好幾年了。
由於它們從小在空間裏就有充足的食物。
所以兩個小家夥的體型一點不比小金小。
這兩隻小金雕。
估計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金雕。
自從進入李有福的空間後。
它們從未挨過餓。
也從未缺過水喝。
李有福偶爾也會帶著小金一家三口。
去上河村後山的森林深處打獵。
這幾年。
上河村、下河村和秦家村後山的森林中。
野獸數量比以前多了許多。
以前。
這三個村子還有人進山打獵。
可自從遇到李有福後。
村民們忙得不可開交。
根本沒人再去後山冒險打獵了。
李有福看著小金一家三口。
笑著說。
“小金,走。
今天我帶你們出去。
好好飛個夠。”
終於抵達下河村。
他的首要任務。
便是找到生產隊長蘇學文。
在村裏一番打聽後。
很快便與蘇學文見上麵。
兩人就養鴨計劃的諸多細節展開深入討論。
蘇學文對李有福的想法十分認可。
全力配合他推進各項事宜。
僅僅兩天時間。
下河村的鴨舍便順利修建完成。
這鴨舍規模不小。
足足有兩百多平方米。
寬敞明亮。
通風良好。
而且周邊預留了充足的空地。
等日後鴨子養殖規模擴大。
隨時能進行擴建。
按照規劃。
鴨子將實行放養模式。
每天清晨。
村子是會安排專人將鴨子從鴨舍中趕出來。
讓它們前往清水河以及外麵的大河河畔。
自由自在地覓食。
清水河水質清澈。
河岸邊水草豐茂。
魚蝦眾多。
是鴨子們天然的美食天堂。
當然。
除了讓鴨子自行覓食。
村裏每天也需要定時投喂一些糧食和菜葉。
糧食主要以穀糠、麥麩為主。
這些都是當地常見且成本較低的飼料。
村裏種植的紅薯。
成熟後也會被剁碎用來喂鴨子。
既能充分利用村裏的農作物資源。
又能讓鴨子吃得營養豐富。
李有福帶去的這批鴨子品質極佳。
兩百隻大鴨子中。
有四十隻公鴨。
一百六十隻母鴨。
下河村首次養殖就以這兩百隻鴨子為起點。
後續再利用鴨子下的蛋進行繁殖。
逐步擴大養殖規模。
這批鴨子按四塊錢一斤的價格成交。
每隻鴨子平均重量在五斤左右。
一番計算下來。
兩百隻鴨子。
李有福一共賣了四千塊錢。
這在當時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也讓下河村的村民們看到了養鴨致富的希望。
從下河村離開後。
沒過多久。
李有福又拉了一車同樣數量的鴨子。
送往了上河村。
同樣是兩百隻鴨子。
同樣的價格。
他再次收入四千塊錢。
上河村的村民們對這些鴨子也十分滿意。
養鴨計劃在上河村也順利開啟。
忙完這些。
李有福還惦記著家中的長輩。
下午。
他分別前往爺爺奶奶家、外公外婆家。
送去了兩百斤大米和兩百斤麵粉。
雖說上河村和下河村如今年年糧食豐收。
特別是育種換來的糧食數量可觀。
但李有福要離開了。
心裏總是放心不下。
多送些糧食。
希望長輩們能生活無憂。
迴到自己家中。
李有福也放置了兩百斤大米、兩百斤麵粉。
除此之外。
還準備了兩百斤臘肉、五十隻臘雞、五十隻臘鴨和一百斤海魚幹。
這些可都是他精心準備的。
足夠家人吃上一段時間。
他甚至在自己房間裏。
堆放了五百斤大米和五百斤麵粉。
以備不時之需。
隨後。
他又來到大姐家和二姐家。
送去了兩百斤大米、兩百斤麵粉。
還有一些臘肉、熏雞和熏鴨。
親人們收到這些禮物。
都十分感動。
感受到了李有福深深的關愛。
晚上。
一家人再次相聚在李有福家中。
飯桌上。
氣氛有些凝重。
李有福決定向父母坦白自己的計劃。
他神色認真地說。
“爸,媽,我打算出國去一段時間。
我想去外國開公司。
大概要三年左右才能迴來。”
母親王秀清一聽。
眉頭立刻皺了起來。
滿臉擔憂地說。
“老四,你都這麽有錢了。
還出國去折騰啥呀?
早點找個媳婦成家才是正事。”
父親李君豪也開口問道。
“你出國去。
那你的工作咋辦?”
李有福毫不猶豫地迴答。
“爸,我準備辭工了。
這份工作我不要了。”
“什麽,你要辭工?
你連鐵飯碗都不要了?”
父親瞪大了眼睛。
滿臉震驚。
“這工作別人看重。
可在我心裏。
這份工作並沒有那麽重要。”
李有福解釋道。
“你都已經是軋鋼廠的采購部主任了。
你還嫌工作不好?”
父親有些不解。
李有福耐心地說。
“放心吧,老爸老媽。
你們相不相信。
我出國去。
一天時間就能賺在軋鋼廠一年甚至十年的錢。”
“先不說你能不能賺到這麽多錢。
你要賺那麽多錢幹什麽?”
母親還是一臉疑惑。
“好玩唄。
誰還會嫌錢多啊。
多賺一點不好嗎?”
李有福笑著說。
“可是現在你能出得去嗎?”
父親又提出了疑問。
“放心吧,老爸老媽。
我有路子。”
李有福信心滿滿。
父親無奈地擺了擺手。
說。
“算了,你的事懶得操心。
也管不了你。
隨你去折騰吧。”
李有福自然也沒忘記留下許多長壽藥酒。
這藥酒對身體大有益處。
希望能讓家人健健康康的。
第二天。
李有福將三輪車開到軋鋼廠。
他私下找到廠長蕭大龍。
把三輪車鑰匙遞過去。
說。
“蕭廠長,這是咱們廠裏的三輪車鑰匙。
我還給廠裏了。
三輪車也在樓下麵。”
蕭大龍看著李有福。
滿臉不解。
問道。
“有福,你這是幹啥子啊!”
李有福神色堅定地說。
“蕭廠長,我準備把工作辭了。
所以來通知你一聲。”
見蕭廠長準備說話。
李有福連忙說道。
“蕭廠長,先聽我說完。
這份工作我不做了。
這工作名額送給你。
你可以安排一個你自己的人來做采購員。”
蕭大龍一臉驚訝。
忙問。
“等一下,有福。
你是不是在廠裏做的不開心。
是有什麽原因你不做了?”
“蕭廠長,沒有。
在廠裏我做得很開心。
不過現在我不想在廠裏做了。”
李有福迴答。
“你先不要聲張我辭職的事。
過一段時間我沒來。
就當是我自動離職算了。”
李有福接著說。
“不用勸我了。
我有我的去處。
放心吧,蕭廠長。
我也不可能去幹什麽犯法的事。
因為我根本就不缺錢用。”
李有福表明決心。
蕭大龍又問。
“這事你爸媽知道嗎?”
“知道,我給他們說過了。
我是想要趁年輕。
出去好好的闖一闖。”
李有福迴答。
蕭大龍拍了拍李有福的肩膀。
說。
“憑你的能力。
肯定能夠出人頭地的。
我看好你。”
“謝廠長吉言,告辭了。”
李有福說完。
轉身離開。
現在該安排的都已經安排妥當。
李有福覺得自己也該踏上新的征程了。
他思量再三。
決定還是去香港。
在那邊成立企業。
以後再到內地來進行投資。
港商的身份在很多方麵都有優勢。
雖然去美麗國也可行。
但路途遙遠。
諸多不便。
去美國隻能以後再做打算了。
不過他的第一站並非直接前往香港。
而是準備去小日子國家。
他這些年積攢的本錢。
要出去辦企業。
並不算多。
而且國內的人民幣帶到外麵去使用並不方便。
他的空間裏雖有兩箱黃金。
但還是覺得不夠。
既然決定出國闖蕩。
那便是海闊憑魚躍。
天高任鳥飛。
他心想。
何不去小日子國家搜刮一番。
多賺些本錢。
帶到香港再大展拳腳。
當天晚上。
李有福沒有和家人告別。
他偷偷溜出家門。
騎著自行車來到郊外。
離開前。
他在父母的房間裏留了一張紙條。
告訴他們自己走了。
並叮囑他們將紙條燒掉。
來到郊外時。
天色已晚。
夜幕籠罩。
正是行動的好時機。
他施展催眠之力。
四處觀察。
確定無人後。
心念一動。
瞬間進入空間裏麵。
如今空間裏。
他養殖的各種動物數量相比以前。
有了驚人的增長。
空間裏的野豬總數不下三萬頭。
那些剛出生的小野豬。
他已經很久沒有去催生過了。
就讓它們自然成長。
野兔是他這些年賣得最多的品種之一。
即便如此。
空間裏的野兔數量也已經達到了上百萬隻。
在食物豐富的空間裏麵,野兔的繁殖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讓人驚歎。
野雞如今也有上萬隻。
家雞也有幾千隻。
空間裏數量最少的當屬野牛群。
到目前為止還不到一百頭。
李有福想著。
這次去小日子國家。
可以多抓一些和牛進空間。
然後與野牛群進行混養。
說不定雜交出來的小牛品質會更上一層樓。
小金的兩個孩子也已經成年好幾年了。
由於它們從小在空間裏就有充足的食物。
所以兩個小家夥的體型一點不比小金小。
這兩隻小金雕。
估計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金雕。
自從進入李有福的空間後。
它們從未挨過餓。
也從未缺過水喝。
李有福偶爾也會帶著小金一家三口。
去上河村後山的森林深處打獵。
這幾年。
上河村、下河村和秦家村後山的森林中。
野獸數量比以前多了許多。
以前。
這三個村子還有人進山打獵。
可自從遇到李有福後。
村民們忙得不可開交。
根本沒人再去後山冒險打獵了。
李有福看著小金一家三口。
笑著說。
“小金,走。
今天我帶你們出去。
好好飛個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