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受歡迎的魚
重生饑荒年代:我重生有掛我怕啥 作者:南丐四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有福穩穩地騎著他那輛聲音轟響的三輪車,車上滿載著他從河邊收獲的魚。車子緩緩停在了他家附近的街道辦門口。
“二姐,我進去問問王主任,看他們要不要魚,咱今天就在這附近把魚賣掉。”
“好嘞,小弟,你進去吧,我在外麵守著。”二姐溫柔地迴應道。
李有福邁著熟悉的步伐走進街道辦,徑直來到王天麗主任的辦公室。“王姨,我今兒個又去河邊釣了些魚,您這兒要不要呀?”他的臉上掛著好看的笑容。
“喲,有福啊,又去釣魚啦!有魚那肯定得要啊。”王天麗主任的聲音裏滿是欣喜。
說著,她便風風火火地在整個街道辦辦公區穿梭起來,仿佛一陣熱情的旋風,將李有福拉魚來賣的消息迅速告知給每一個人。
隨後,王主任又像一隻歡快的小鳥,飛奔向四周的四合院,把消息傳遞給那些相熟的大媽和小媳婦們。
不一會兒,街道辦的大媽們就像一群歡快的蜜蜂,湧向三輪車。
她們你一言我一語,每個人都精心挑選了一條或兩條大魚,那些三五斤到七八斤重的大魚備受青睞,而筐子裏的鯽魚卻無人問津。
畢竟小魚刺多、肉少,隻有國營飯店、公家單位或是家境殷實的人才會偏愛鯽魚。
街道辦沒有秤,大家便提著魚,像一群結伴而行的大雁,朝對麵的收購站走去,準備在那兒稱重付錢。
“二姐,你和小妹在車裏照看一下,我跟著她們去收購站稱魚。”李有福說道。
“行,小弟,你去吧。”二姐點頭應道。李有福又在車裏挑了一條兩斤重的草魚,這才提著魚向收購站走去。
收購站的方大強大爺肯定也會買魚,不過一條魚應該夠了,畢竟方大爺獨自居住,兒女都在外地工作,一個人也吃不了太多。
收購站的方大爺看到街道辦的大媽們提著魚湧進收購站,就知道準是李有福在賣魚了。
“方大爺,又得麻煩您了。”李有福笑著說。
“這有啥麻煩的,我這閑著也是閑著。”方大爺擺了擺手。
如今的收購站,就像被遺忘的角落,十分清閑,因為根本沒有多少廢品可收購。
根本不像那些小說裏寫的有廢舊自行車、收音機甚至電視,還有古董家具,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這些東西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即使是普通木頭做的家具,哪怕少了一條腿,也會被人當作寶貝抬走,哪會送到收購站來呢?
現在的人們,衣服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其他東西亦是如此。
普通人家買一輛自行車,每天騎完後,就像嗬護稀世珍寶一樣,用舊毛巾反複擦拭,保護得那叫一個精心,以至於很多人的自行車騎了一兩年,都看不到一處生鏽的地方,還嶄新如初。
“方大爺,我給您提了條魚來。”李有福上前,將手中的草魚遞給方大爺。
方大爺也不客氣,接過魚放在秤上一稱,兩斤三兩。“方大爺,三兩就算了,您給七毛錢就行。”李有福的魚向來賣三毛五一斤,還不用票。
“那哪行,我給你八毛錢。”方大爺不願占李有福的便宜,他一個人生活,在這物資匱乏、沒什麽可買的情況下,一份工資根本花不完。
李有福也沒再推辭,接過方大爺遞來的八毛錢。
街道辦的大媽們還在收購站稱魚,附近四合院的一些大媽和小媳婦們也聞風而來,到李有福的三輪車裏挑了魚,然後提著魚來到收購站。
等到附近買魚的人來得差不多了,王天麗主任才從一個四合院走出來。
她來到李有福的三輪車前,和二姐打了個招唿,還親昵地逗了逗李佑樂,這才選了一條五斤的鯉魚和一條五斤的草魚,提著去了收購站。
此時,距離收購站不遠處的供銷社裏的人也得到了消息,他們像一群等待檢閱的士兵,全部走出供銷社,在供銷社外麵翹首以盼,眼睛緊緊盯著收購站這邊,就等著李有福趕緊拉魚過去。
隔壁的國營飯店看到收購站這麽多人站在外麵,也好奇地出來查看,結果同樣發現了李有福停在街道辦外麵的三輪車。
看到那些婦女從三輪車裏拎出一條又一條大魚,他們就知道是李有福在賣魚了。
李有福的這輛三輪車,在這附近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供銷社的售貨員徐豔和李有福的大姐李佑傑站在一起,她的眼神裏滿是羨慕,對李佑傑說道:“佑傑,你家有福可真厲害,每次出去釣魚都能釣這麽多。真羨慕你們家吃魚不用花錢,還能吃個夠。”
李佑傑聽了,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點了點頭說:“我小弟釣魚確實厲害,我就沒見過誰比他釣得多。我跟他出去釣過幾次,每次都收獲滿滿。”
“他釣魚的時候,那些魚就好像爭著往他魚鉤上掛似的,一條接一條,還大多是大魚。”
李有福從收購站出來,走到二姐身邊說:“二姐,收購站裏那些街坊鄰居買魚的錢,你去收一下錢吧,收的錢就給你了。”
“這怎麽行,小弟,我收了錢,一會兒給你。”二姐連忙說道。
“不用了,我難得釣一次魚,這些魚加起來也不到一百斤,你就放心收下吧,我不差錢。”
李佑樂笑著說,“四哥,我也要錢,今天我也去釣魚了。”
“好,等下給你錢,不過你的錢,等下咱們去供銷社買好吃的。二姐,你先提兩條大魚迴家,咱們今天燒一條魚吃。你快去收購站裏麵吧,我先走了。”
說完,李有福將小妹抱到自己大腿上坐好,發動三輪車,緩緩向收購站和國營飯店駛去。
早已等得心急如焚的國營飯店和供銷社的人員,在李有福的三輪車剛一停穩,就像一群饑餓的野狼撲向獵物一般,一哄而上。
李有福大聲喊道:“大家別搶!”可根本沒人理會他。國營飯店的人更是幹脆,直接把那兩筐大大小小的魚抬進了國營飯店。
那些二三兩半斤的鯽魚,普通人雖不喜歡,可在國營飯店吃飯的客人中,卻有不少人偏愛。
供銷社的人買的魚比街道辦的人還多,很多人不僅給自己家買,還幫親戚朋友也帶上一條。
李有福讓大姐去看著供銷社的人挑選的魚稱重收錢,自己則走進了國營飯店。
供銷社的人拿走魚後,三輪車上剩下的魚全都被國營飯店包圓了。
國營飯店的人買魚,不僅是為了自家食用,更多的是用於飯店的經營,他們的用量自然很大。
“二姐,我進去問問王主任,看他們要不要魚,咱今天就在這附近把魚賣掉。”
“好嘞,小弟,你進去吧,我在外麵守著。”二姐溫柔地迴應道。
李有福邁著熟悉的步伐走進街道辦,徑直來到王天麗主任的辦公室。“王姨,我今兒個又去河邊釣了些魚,您這兒要不要呀?”他的臉上掛著好看的笑容。
“喲,有福啊,又去釣魚啦!有魚那肯定得要啊。”王天麗主任的聲音裏滿是欣喜。
說著,她便風風火火地在整個街道辦辦公區穿梭起來,仿佛一陣熱情的旋風,將李有福拉魚來賣的消息迅速告知給每一個人。
隨後,王主任又像一隻歡快的小鳥,飛奔向四周的四合院,把消息傳遞給那些相熟的大媽和小媳婦們。
不一會兒,街道辦的大媽們就像一群歡快的蜜蜂,湧向三輪車。
她們你一言我一語,每個人都精心挑選了一條或兩條大魚,那些三五斤到七八斤重的大魚備受青睞,而筐子裏的鯽魚卻無人問津。
畢竟小魚刺多、肉少,隻有國營飯店、公家單位或是家境殷實的人才會偏愛鯽魚。
街道辦沒有秤,大家便提著魚,像一群結伴而行的大雁,朝對麵的收購站走去,準備在那兒稱重付錢。
“二姐,你和小妹在車裏照看一下,我跟著她們去收購站稱魚。”李有福說道。
“行,小弟,你去吧。”二姐點頭應道。李有福又在車裏挑了一條兩斤重的草魚,這才提著魚向收購站走去。
收購站的方大強大爺肯定也會買魚,不過一條魚應該夠了,畢竟方大爺獨自居住,兒女都在外地工作,一個人也吃不了太多。
收購站的方大爺看到街道辦的大媽們提著魚湧進收購站,就知道準是李有福在賣魚了。
“方大爺,又得麻煩您了。”李有福笑著說。
“這有啥麻煩的,我這閑著也是閑著。”方大爺擺了擺手。
如今的收購站,就像被遺忘的角落,十分清閑,因為根本沒有多少廢品可收購。
根本不像那些小說裏寫的有廢舊自行車、收音機甚至電視,還有古董家具,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這些東西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即使是普通木頭做的家具,哪怕少了一條腿,也會被人當作寶貝抬走,哪會送到收購站來呢?
現在的人們,衣服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其他東西亦是如此。
普通人家買一輛自行車,每天騎完後,就像嗬護稀世珍寶一樣,用舊毛巾反複擦拭,保護得那叫一個精心,以至於很多人的自行車騎了一兩年,都看不到一處生鏽的地方,還嶄新如初。
“方大爺,我給您提了條魚來。”李有福上前,將手中的草魚遞給方大爺。
方大爺也不客氣,接過魚放在秤上一稱,兩斤三兩。“方大爺,三兩就算了,您給七毛錢就行。”李有福的魚向來賣三毛五一斤,還不用票。
“那哪行,我給你八毛錢。”方大爺不願占李有福的便宜,他一個人生活,在這物資匱乏、沒什麽可買的情況下,一份工資根本花不完。
李有福也沒再推辭,接過方大爺遞來的八毛錢。
街道辦的大媽們還在收購站稱魚,附近四合院的一些大媽和小媳婦們也聞風而來,到李有福的三輪車裏挑了魚,然後提著魚來到收購站。
等到附近買魚的人來得差不多了,王天麗主任才從一個四合院走出來。
她來到李有福的三輪車前,和二姐打了個招唿,還親昵地逗了逗李佑樂,這才選了一條五斤的鯉魚和一條五斤的草魚,提著去了收購站。
此時,距離收購站不遠處的供銷社裏的人也得到了消息,他們像一群等待檢閱的士兵,全部走出供銷社,在供銷社外麵翹首以盼,眼睛緊緊盯著收購站這邊,就等著李有福趕緊拉魚過去。
隔壁的國營飯店看到收購站這麽多人站在外麵,也好奇地出來查看,結果同樣發現了李有福停在街道辦外麵的三輪車。
看到那些婦女從三輪車裏拎出一條又一條大魚,他們就知道是李有福在賣魚了。
李有福的這輛三輪車,在這附近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供銷社的售貨員徐豔和李有福的大姐李佑傑站在一起,她的眼神裏滿是羨慕,對李佑傑說道:“佑傑,你家有福可真厲害,每次出去釣魚都能釣這麽多。真羨慕你們家吃魚不用花錢,還能吃個夠。”
李佑傑聽了,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點了點頭說:“我小弟釣魚確實厲害,我就沒見過誰比他釣得多。我跟他出去釣過幾次,每次都收獲滿滿。”
“他釣魚的時候,那些魚就好像爭著往他魚鉤上掛似的,一條接一條,還大多是大魚。”
李有福從收購站出來,走到二姐身邊說:“二姐,收購站裏那些街坊鄰居買魚的錢,你去收一下錢吧,收的錢就給你了。”
“這怎麽行,小弟,我收了錢,一會兒給你。”二姐連忙說道。
“不用了,我難得釣一次魚,這些魚加起來也不到一百斤,你就放心收下吧,我不差錢。”
李佑樂笑著說,“四哥,我也要錢,今天我也去釣魚了。”
“好,等下給你錢,不過你的錢,等下咱們去供銷社買好吃的。二姐,你先提兩條大魚迴家,咱們今天燒一條魚吃。你快去收購站裏麵吧,我先走了。”
說完,李有福將小妹抱到自己大腿上坐好,發動三輪車,緩緩向收購站和國營飯店駛去。
早已等得心急如焚的國營飯店和供銷社的人員,在李有福的三輪車剛一停穩,就像一群饑餓的野狼撲向獵物一般,一哄而上。
李有福大聲喊道:“大家別搶!”可根本沒人理會他。國營飯店的人更是幹脆,直接把那兩筐大大小小的魚抬進了國營飯店。
那些二三兩半斤的鯽魚,普通人雖不喜歡,可在國營飯店吃飯的客人中,卻有不少人偏愛。
供銷社的人買的魚比街道辦的人還多,很多人不僅給自己家買,還幫親戚朋友也帶上一條。
李有福讓大姐去看著供銷社的人挑選的魚稱重收錢,自己則走進了國營飯店。
供銷社的人拿走魚後,三輪車上剩下的魚全都被國營飯店包圓了。
國營飯店的人買魚,不僅是為了自家食用,更多的是用於飯店的經營,他們的用量自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