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兩個工作指標
重生饑荒年代:我重生有掛我怕啥 作者:南丐四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事不急,還是以後慢慢再說。李有福發動那輛噪音超大的三輪車,伴隨著一陣突突的轟鳴聲,繼續向著秦家村深處緩緩駛去。
秦家村坐落在一片大山的腳下,村裏的房屋錯落有致,大多數村民都姓秦。
或許是得益於此處優質的水源,村子裏的女子個個生得眉清目秀,麵容姣好,如同一朵朵盛開在山間的野花,散發著質樸的美麗。
還未抵達大姑家,李有福便在路邊的一片田地裏瞧見了大姑李君苗與大姑父劉文喜忙碌的身影。
他大姑與大姑父也同時注意到了李有福,畢竟在這個年代,三輪車可是個稀罕玩意兒,而能出現在秦家村的三輪車更是少之又少。
再加上三輪車那震耳欲聾的巨大聲響,想不引起路邊田地裏村民們的側目都難。
“有福,你怎麽來了?”大姑李君苗率先開口,眼神裏滿是驚喜。
“哇!一段時間沒見,有福你長高了好多啊,都快跟你表哥一般高了。”
說著,大姑便從田地裏快步走了出來,來到大路邊上,細細打量著李有福。心裏卻在琢磨,這孩子平時也不常來,這次來難道是有什麽特別的事情?
“大姑,表哥表姐們在家裏麵嗎?”李有福問道。
“不在,他們也在幹活呢,不過不在這裏,而是去了後山。”大姑迴應道。
“那大姑,您去向你們秦家村的生產隊長請一會兒假,我有事情要跟您說。”李有福的語氣中帶著一絲鄭重。
李君苗聽了李有福的話,轉身又走迴田地裏,來到一個身材魁梧的大漢麵前說道:“秦隊長,我三妹家的有福從城裏來了,我想帶他迴家一趟,我請一會兒假,稍後便迴來。”
此時她心裏有些忐忑,不知道這請假會不會順利,畢竟現在正是農忙時節。
秦隊長抬眼瞧了瞧李有福,隻見這少年年紀雖不大,但眼神中透著一股老練與成熟,全然不似普通的孩子。
再看他的穿著,相較於秦家村的村民們而言,簡直是天壤之別,全身不見一個補丁,而且還是騎著三輪車來到鄉下,這可是燒油的車子,尋常人莫說擁有,就連借都難以借到。
秦隊長心中暗自思忖,這樣的人還是莫要輕易招惹為好,於是爽快地答應道:“沒事,君苗你去吧,文喜你也迴去一下吧。既然你城裏的親戚來了,那肯定是有事情要與你們商議。”
聽到隊長這麽爽快地答應,李君苗鬆了一口氣,同時又對李有福帶來的事情更加好奇起來。
“那謝謝秦隊長了。”李君苗與劉文喜連忙向生產隊隊長道謝,而後從田地裏走了出來,踏上歸家的道路。
“有福,走吧,我們跟隊長請好假了。”大姑說道。
“大姑、大姑父,你們上三輪車來吧,三輪車上有許多幹草,可以坐在上麵。”李有福熱情地招唿著。
“那好。”大姑和大姑父二人依次爬上三輪車的車廂,轉身小心翼翼地坐在那車廂裏堆積得厚厚的幹草之上。
兩人似乎仍不放心,一個人緊緊抓著左邊的欄杆,一個人牢牢握著三輪車右邊的欄杆。
李有福啟動三輪車,伴隨著愈發響亮的轟鳴聲,車速由慢漸快,如同一匹脫韁的野馬,迅速地朝著大姑家疾馳而去。
路邊田地裏幹活的秦家村村民們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眼睜睜地看著劉文喜和李君苗坐上三輪車,隨後李有福駕車揚塵而去。
這些村民們何曾有機會乘坐這種燒油的三輪車,雖說這三輪車行駛起來極為顛簸,但此刻在他們眼中,這顛簸又算得了什麽呢?
從這片田地到大姑家的路程大約僅有六百米,以三輪車的速度,很快便抵達了目的地。
李有福穩穩地停下三輪車,大姑和大姑父從車上緩緩爬了下來,劉文喜不禁讚歎道:“不愧是燒油的車子,這速度就是快。”
秦家村的景象映入眼簾,不難看出這裏的日子過得並不輕鬆。
一些聽到三輪車轟鳴聲的孩子們,如同好奇的小麻雀一般,紛紛從家中跑了出來,圍聚在三輪車旁,眼睛裏閃爍著好奇的光芒,目不轉睛地打量著這輛稀罕的交通工具。
李有福放眼望去,這些孩子們一個個麵黃肌瘦,頭發稀疏且打著卷兒,手臂和雙腿纖細如柴,顯然是長期營養不良的模樣。
不過這也是當下農村孩子的普遍現狀,若不是李有福的幫助,像他大表哥家的王小敏和她妹妹,現在也會與這些孩子一般無二。
大姑打開房間的大門,熱情地招唿李有福進屋。李有福抬腳邁入屋內,入目之處,四麵牆壁皆是斑駁不堪的灰白顏色,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這棟房子悠久的曆史。
堂屋裏擺放著一張破舊的八仙桌,其中一條腿的顏色與另外三條腿明顯不同,不難看出那是近期才重新更換的。
“大姑,我東西忘了拿進來,我去取一下。”李有福轉身走到三輪車旁,掀起坐墊,從下方的空箱子裏拽出一個袋子。
袋子裏裝著的是他剛剛從空間裏取出的十一二斤野豬肉,那肉塊肥瘦相間,甚是誘人。
“大姑,這是我從家裏帶來的,你們拿去吃吧。”李有福將袋子遞到大姑手中。
“這孩子,來就來了,還帶什麽東西呀。”大姑一邊說著,一邊接過袋子,瞬間,一股濃鬱的野豬味兒撲鼻而來。
心裏卻想著,這孩子還挺有心,現在家裏正缺肉呢。
“有福,你這帶的是什麽呀?”大姑覺得重量不輕,好奇地打開袋子,當看到袋子裏那一大塊野豬肉時,臉色驟變,“有福,你怎麽拿這麽多肉來呀?這太多了,大姑不能收。”
大姑連忙推辭道,她深知這肉在城裏也不是那麽容易得到的,李有福大老遠帶來,肯定費了不少心思,可這禮太重了,讓她有些惶恐。
“大姑,沒事,放心吧,我家裏現在不缺肉吃。您快把肉放好,我有正事要和你們說。”李有福一臉鄭重地說道。
見李有福這般嚴肅的模樣,大姑和大姑父二人緩緩坐在八仙桌旁,大姑也將裝肉的袋子輕輕放在八仙桌上,說道:“有福,你坐下來說吧,我去給你倒碗水。”
“不用了,大姑,我不渴。”李有福說完,便將手伸進自己的口袋裏,摸索了一陣,掏出兩張紙條,也就是那兩張珍貴的工作指標,然後小心翼翼地放在八仙桌上。
大姑和大姑父的目光瞬間被這兩張紙條吸引,眼神裏滿是好奇,他們緊緊盯著紙條,又將疑惑的目光投向李有福,靜靜地等待著他繼續開口。
此時李君苗心跳不禁加快了幾分,心裏猜想著這會不會是和工作有關的事情,可又不敢往那方麵想,畢竟工作指標在農村太稀罕了。
“大姑、大姑父,這是兩張工作指標,一張是清河區那邊的北平毛紡織廠的質檢員工作指標,還有一張是北平製呢廠的質檢員工作指標。”
“這是我老爸老媽叫我帶過來的,他們說一個工作指標給大表姐小梅姐,一個工作指標給二表姐小菊姐。”李有福緩緩說道。
“什麽?工作指標?還是兩張?”大姑李君苗和大姑父劉文喜震驚得瞪大了眼睛,身體不由自主地微微顫抖,嘴裏結結巴巴地問道。
心裏猶如掀起了驚濤駭浪,這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工作指標意味著能跳出農門,改變一家人的命運。
這也怪不得他們如此驚愕,畢竟這可是工作指標啊,他們平日裏連見都未曾見過。
雖說大姑也曾聽聞前段時間李君豪帶了七張工作指標去上河村,李家分了四個工作,三妹的娘家也分了三個工作,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也從未奢望過,有朝一日竟會有兩個工作指標送到自己家中。
“有福,這兩個工作指標太貴重了,我們不能收。”
大姑李軍苗雖然眼中滿是對工作指標的渴望,但嘴裏還是堅定地說出了拒絕的話。
她心裏很矛盾,一方麵是對這份厚禮的心動,另一方麵又覺得這太貴重,不能平白接受。
大姑父劉文喜也跟著點了點頭,說道:“不錯,這兩張工作指標太過貴重了,想必你父母也是費盡周折才弄到的。我們農村人雖然不懂其中的門道,但也知曉這工作指標的珍貴。”
“大姑、大姑父,沒事,你們放心吧。若是需要工作指標,我老爸他還是有辦法去弄到的。你們就安心地收下吧。”
“這是兩張不記名的工作指標,明天你們讓小梅姐和小菊姐去城裏的街道辦辦理手續,到時候我帶她們去。等她們在街道辦辦好手續,我再把她們送到廠子裏去,這兩個廠距離並不遠。”
“家裏有兩個人去工廠上班,這樣你們家裏的日子也能輕鬆一些,不是嗎?”李有福耐心地解釋道。
秦家村坐落在一片大山的腳下,村裏的房屋錯落有致,大多數村民都姓秦。
或許是得益於此處優質的水源,村子裏的女子個個生得眉清目秀,麵容姣好,如同一朵朵盛開在山間的野花,散發著質樸的美麗。
還未抵達大姑家,李有福便在路邊的一片田地裏瞧見了大姑李君苗與大姑父劉文喜忙碌的身影。
他大姑與大姑父也同時注意到了李有福,畢竟在這個年代,三輪車可是個稀罕玩意兒,而能出現在秦家村的三輪車更是少之又少。
再加上三輪車那震耳欲聾的巨大聲響,想不引起路邊田地裏村民們的側目都難。
“有福,你怎麽來了?”大姑李君苗率先開口,眼神裏滿是驚喜。
“哇!一段時間沒見,有福你長高了好多啊,都快跟你表哥一般高了。”
說著,大姑便從田地裏快步走了出來,來到大路邊上,細細打量著李有福。心裏卻在琢磨,這孩子平時也不常來,這次來難道是有什麽特別的事情?
“大姑,表哥表姐們在家裏麵嗎?”李有福問道。
“不在,他們也在幹活呢,不過不在這裏,而是去了後山。”大姑迴應道。
“那大姑,您去向你們秦家村的生產隊長請一會兒假,我有事情要跟您說。”李有福的語氣中帶著一絲鄭重。
李君苗聽了李有福的話,轉身又走迴田地裏,來到一個身材魁梧的大漢麵前說道:“秦隊長,我三妹家的有福從城裏來了,我想帶他迴家一趟,我請一會兒假,稍後便迴來。”
此時她心裏有些忐忑,不知道這請假會不會順利,畢竟現在正是農忙時節。
秦隊長抬眼瞧了瞧李有福,隻見這少年年紀雖不大,但眼神中透著一股老練與成熟,全然不似普通的孩子。
再看他的穿著,相較於秦家村的村民們而言,簡直是天壤之別,全身不見一個補丁,而且還是騎著三輪車來到鄉下,這可是燒油的車子,尋常人莫說擁有,就連借都難以借到。
秦隊長心中暗自思忖,這樣的人還是莫要輕易招惹為好,於是爽快地答應道:“沒事,君苗你去吧,文喜你也迴去一下吧。既然你城裏的親戚來了,那肯定是有事情要與你們商議。”
聽到隊長這麽爽快地答應,李君苗鬆了一口氣,同時又對李有福帶來的事情更加好奇起來。
“那謝謝秦隊長了。”李君苗與劉文喜連忙向生產隊隊長道謝,而後從田地裏走了出來,踏上歸家的道路。
“有福,走吧,我們跟隊長請好假了。”大姑說道。
“大姑、大姑父,你們上三輪車來吧,三輪車上有許多幹草,可以坐在上麵。”李有福熱情地招唿著。
“那好。”大姑和大姑父二人依次爬上三輪車的車廂,轉身小心翼翼地坐在那車廂裏堆積得厚厚的幹草之上。
兩人似乎仍不放心,一個人緊緊抓著左邊的欄杆,一個人牢牢握著三輪車右邊的欄杆。
李有福啟動三輪車,伴隨著愈發響亮的轟鳴聲,車速由慢漸快,如同一匹脫韁的野馬,迅速地朝著大姑家疾馳而去。
路邊田地裏幹活的秦家村村民們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眼睜睜地看著劉文喜和李君苗坐上三輪車,隨後李有福駕車揚塵而去。
這些村民們何曾有機會乘坐這種燒油的三輪車,雖說這三輪車行駛起來極為顛簸,但此刻在他們眼中,這顛簸又算得了什麽呢?
從這片田地到大姑家的路程大約僅有六百米,以三輪車的速度,很快便抵達了目的地。
李有福穩穩地停下三輪車,大姑和大姑父從車上緩緩爬了下來,劉文喜不禁讚歎道:“不愧是燒油的車子,這速度就是快。”
秦家村的景象映入眼簾,不難看出這裏的日子過得並不輕鬆。
一些聽到三輪車轟鳴聲的孩子們,如同好奇的小麻雀一般,紛紛從家中跑了出來,圍聚在三輪車旁,眼睛裏閃爍著好奇的光芒,目不轉睛地打量著這輛稀罕的交通工具。
李有福放眼望去,這些孩子們一個個麵黃肌瘦,頭發稀疏且打著卷兒,手臂和雙腿纖細如柴,顯然是長期營養不良的模樣。
不過這也是當下農村孩子的普遍現狀,若不是李有福的幫助,像他大表哥家的王小敏和她妹妹,現在也會與這些孩子一般無二。
大姑打開房間的大門,熱情地招唿李有福進屋。李有福抬腳邁入屋內,入目之處,四麵牆壁皆是斑駁不堪的灰白顏色,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這棟房子悠久的曆史。
堂屋裏擺放著一張破舊的八仙桌,其中一條腿的顏色與另外三條腿明顯不同,不難看出那是近期才重新更換的。
“大姑,我東西忘了拿進來,我去取一下。”李有福轉身走到三輪車旁,掀起坐墊,從下方的空箱子裏拽出一個袋子。
袋子裏裝著的是他剛剛從空間裏取出的十一二斤野豬肉,那肉塊肥瘦相間,甚是誘人。
“大姑,這是我從家裏帶來的,你們拿去吃吧。”李有福將袋子遞到大姑手中。
“這孩子,來就來了,還帶什麽東西呀。”大姑一邊說著,一邊接過袋子,瞬間,一股濃鬱的野豬味兒撲鼻而來。
心裏卻想著,這孩子還挺有心,現在家裏正缺肉呢。
“有福,你這帶的是什麽呀?”大姑覺得重量不輕,好奇地打開袋子,當看到袋子裏那一大塊野豬肉時,臉色驟變,“有福,你怎麽拿這麽多肉來呀?這太多了,大姑不能收。”
大姑連忙推辭道,她深知這肉在城裏也不是那麽容易得到的,李有福大老遠帶來,肯定費了不少心思,可這禮太重了,讓她有些惶恐。
“大姑,沒事,放心吧,我家裏現在不缺肉吃。您快把肉放好,我有正事要和你們說。”李有福一臉鄭重地說道。
見李有福這般嚴肅的模樣,大姑和大姑父二人緩緩坐在八仙桌旁,大姑也將裝肉的袋子輕輕放在八仙桌上,說道:“有福,你坐下來說吧,我去給你倒碗水。”
“不用了,大姑,我不渴。”李有福說完,便將手伸進自己的口袋裏,摸索了一陣,掏出兩張紙條,也就是那兩張珍貴的工作指標,然後小心翼翼地放在八仙桌上。
大姑和大姑父的目光瞬間被這兩張紙條吸引,眼神裏滿是好奇,他們緊緊盯著紙條,又將疑惑的目光投向李有福,靜靜地等待著他繼續開口。
此時李君苗心跳不禁加快了幾分,心裏猜想著這會不會是和工作有關的事情,可又不敢往那方麵想,畢竟工作指標在農村太稀罕了。
“大姑、大姑父,這是兩張工作指標,一張是清河區那邊的北平毛紡織廠的質檢員工作指標,還有一張是北平製呢廠的質檢員工作指標。”
“這是我老爸老媽叫我帶過來的,他們說一個工作指標給大表姐小梅姐,一個工作指標給二表姐小菊姐。”李有福緩緩說道。
“什麽?工作指標?還是兩張?”大姑李君苗和大姑父劉文喜震驚得瞪大了眼睛,身體不由自主地微微顫抖,嘴裏結結巴巴地問道。
心裏猶如掀起了驚濤駭浪,這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工作指標意味著能跳出農門,改變一家人的命運。
這也怪不得他們如此驚愕,畢竟這可是工作指標啊,他們平日裏連見都未曾見過。
雖說大姑也曾聽聞前段時間李君豪帶了七張工作指標去上河村,李家分了四個工作,三妹的娘家也分了三個工作,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也從未奢望過,有朝一日竟會有兩個工作指標送到自己家中。
“有福,這兩個工作指標太貴重了,我們不能收。”
大姑李軍苗雖然眼中滿是對工作指標的渴望,但嘴裏還是堅定地說出了拒絕的話。
她心裏很矛盾,一方麵是對這份厚禮的心動,另一方麵又覺得這太貴重,不能平白接受。
大姑父劉文喜也跟著點了點頭,說道:“不錯,這兩張工作指標太過貴重了,想必你父母也是費盡周折才弄到的。我們農村人雖然不懂其中的門道,但也知曉這工作指標的珍貴。”
“大姑、大姑父,沒事,你們放心吧。若是需要工作指標,我老爸他還是有辦法去弄到的。你們就安心地收下吧。”
“這是兩張不記名的工作指標,明天你們讓小梅姐和小菊姐去城裏的街道辦辦理手續,到時候我帶她們去。等她們在街道辦辦好手續,我再把她們送到廠子裏去,這兩個廠距離並不遠。”
“家裏有兩個人去工廠上班,這樣你們家裏的日子也能輕鬆一些,不是嗎?”李有福耐心地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