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福的爺爺瞧了瞧其他幾個孫子,緩言道:“這捕魚籠乃有福帶來的,故而,有福家應該分得最多,你們可有什麽意見?”


    “爺爺您說了算,便是這些魚不分給我們,我們也毫無意見啊。明日生產隊會統一捕魚,到時候我們就都有魚可分了。”


    “如今眾人的日子皆過得艱難,老大家、老二家、老四家,還有你們大姑家,此次每家各分二十斤魚。至於剩下的一百斤,有福自個兒帶迴五十斤魚迴家,我們自己留下五十斤魚,以後有福來鄉下也有魚吃。”


    “爺爺,您作主,我們都聽您的!”眾人趕忙表態。


    “爺爺,我不要,我提著魚迴去多麻煩。”就是怕你帶多了拿不動,不然就不止讓你帶迴五十斤魚了。”


    “爺爺,我真的不要,我在城裏一天都可以弄二三百斤魚去賣,這點魚我就不要了。”


    “既然乖孫子這麽厲害,那就聽你的吧,你不帶迴便不帶迴。”


    他奶奶發話了,因為她相信她乖孫子不會騙她。


    “行,既然有福說不要,那你們每家再多分十斤魚。”


    此刻,每人都上前挑選,各種魚皆挑了一些,沒有人敢耍小聰明專挑大的,好吃的,畢竟他們的命爺爺奶奶都在旁邊盯著呢。


    大堂哥佑恆先將自家的魚挑出來,再將自家的魚送迴去,很快他又再次迴來,接著挑出三十斤魚,找了個袋子裝起,給大姑家送去。


    其他幾個堂兄也提著分給自家的魚,向李有福,爺爺奶奶感謝後,便高高興興地提著魚迴去了。


    而這一幕,此時同樣發生在李有福的外公家。此刻,他的外公外婆亦正在給幾個舅舅家分魚。


    他們也同樣給李有福留了幾十斤魚,準備叫他去拿走。


    李有福他爺爺家中的魚方才分好,他大舅家的四表姐王國麗便跑來了他爺爺家。


    “有福表弟,我爺爺奶奶叫你去我家一趟,今日咱家的三個竹籠捕了好多的魚。”


    “爺爺奶奶說讓你去帶幾十斤魚迴去。”


    “表姐,你迴去給外公外婆說,我不要魚,我們家裏魚多得是,連爺爺奶奶分給我的魚,我都沒要。我迴去空手迴去,不帶魚的。誰家分給我的魚,我都不要。”


    “你們能抓到魚,還是我告知你們的方法,你們想想,我在城中怎可能抓不到魚?”


    “老頭子,趕緊把魚殺掉,這夏日天無氣熱,魚最容易死亡。咱們殺了,用鹽醃起來,再將其曬成鹹魚幹,如此存放的時間便可更長一些。”


    李有福爺爺開始殺魚,李有福則趕忙去灶房拿出粗鹽塊,和他奶奶一起將殺掉的魚抹上粗鹽,而後拿去放到大太陽底下暴曬。


    李有福外公家此時也是如此操作,同樣也是在曬鹹魚幹。


    當日,整個上河村的村民皆熱情高漲,家家戶戶都率先開始編織捕魚籠。


    全村加上那些剛結婚分家出去單過的,總計四十戶左右,近乎兩百人,總共編織了五十個捕魚籠。


    全村人都出動去挖蚯蚓,李有福爺爺家和他叔叔伯伯家,還有他外公家這些殺魚的人家,把殺魚的魚腸子這些貢獻了出來。魚腸子串在捕魚籠裏麵的竹簽上,它的腥臭味同樣可起到誘魚的作用。


    今日殺的魚多,魚腸子這些魚類內髒也很多。


    所以,今日的蚯蚓挖了許多,然而用的卻很少。一個地籠裏麵,差不多便是兩根竹簽串魚的內髒,還有一根竹簽穿的是蚯蚓。


    五十個地籠,除卻李有福爺爺奶奶家、外公外婆家的六個地籠以外,其餘的皆由生產隊統一指揮安排,放置在了清水河的兩岸。


    捕魚籠下到河裏去以後,當天晚上,生產隊裏還安排了兩個民兵,沿著河道巡邏,以防有人偷偷地去收捕魚籠。


    捕魚籠編織好以後,村民們又投入到熱火朝天的編織種植水稻的竹架中。


    其中按李君文的安排,手藝好的全部集中起來編織放泥土,栽秧苗的竹兜。


    其於竹編手藝一般的人,通通編織竹架子。實在連竹架子也不會編的人,則專門安排其去山上砍竹子,並將竹子運輸迴來。


    同時,村裏還派出人手,到下河村以及附近兩三個村子裏,去尋找那些別人扔在河岸邊、田埂上的不要的秧苗。


    隻要是秧苗沒死,還活著的,統統運迴上河村。


    有些其他村的村民看到上河村的人挑著他們扔掉不要的秧苗迴去,好奇問道:“你們怎麽來撿這些不要的秧苗啊?這有的秧苗已經扔了一兩天了。”


    “我們的秧苗有一處因沒水幹涸死掉了,所以現在秧苗不夠了,隻得出來到處找,有村民解釋道。


    “那是村裏麵開會討論後統一對外的說辭,隻要是有人問,就說一塊田的秧苗全部幹涸死掉了,然後秧苗不夠,去撿一點別人扔掉的迴去補種。”


    這讓不少其他村的村民都笑話他們,難怪上河村生產隊每年上交的公糧都是最少的,都是墊底的。優秀,先進更是一次都沒有評上,看來不是沒有道理的。


    “今年他們用了這些黃不拉嘰的秧苗,估計產量更是要下降了。”


    那些堆在田埂上兩天甚至三天的秧苗,早就因太陽的暴曬變得半死不活,葉片都發黃了。


    而上河村出去尋找秧苗的人根本不顧他人的嘲諷,任隨別人怎麽嘲笑,依然將他們隻要是發現的、看到的,別人沒要的,全部通通撿了挑迴上河村去。


    今晚,五十個捕魚籠在河裏麵過夜,許多村民都在夜裏失眠了,他們都在興奮地算計著這五十個地籠大概能捕到多少魚。這些魚拉出去賣掉之後,可以買些什麽東西迴來,自己家能夠分到多少。


    天空中剛剛露出魚肚白,上河村的人基本上已經早就起來了。


    不論是壯勞力,還是老人孩子,通通都湧向河邊,去見證這一曆史性的時刻。


    上河村生產隊隊長李君文將村民們分成了十隊人馬,每一隊人馬去負責五個捕魚籠。


    圍觀的村民差不多快鋪滿了整條河岸線,大家都懷著期待激動的心情,想親眼看著這一個個帶他們全村人期望的捕魚籠出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饑荒年代:我重生有掛我怕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丐四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丐四爺並收藏重生饑荒年代:我重生有掛我怕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