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士轉頭看了自己的徒兒趙日眠一眼。


    半海道人的說法,落在師徒二人耳中,讓趙日眠居中聯係,就等於送趙日眠一份功勞,讓趙日眠擔起一項重要的差事。


    或許,這也算是之前準備襲擊小趙道長的一項補償。


    趙日眠沒有說話,安安靜靜站在那裏,似乎一切都憑自己師父做主的模樣。


    老道士衝著半海道人打了個稽首:“道友信重,是小徒的榮幸,不過小徒年輕識淺,修為尚低,恐難當次大任,若道友不介意,由本觀化主秦雨眠秦師侄引薦道友,想來更為適合。”


    半海道人微笑:“青牛觀高足,想來都信得過,貧道並無異議,隻要你們內部商量好便行。”


    說著,他遞了一張靈符給對方:“既如此,這張靈符,二位帶迴轉交貴派秦道友,若有事聯係貧道,依此靈符即可。”


    “一定,一定。”老道士接過靈符,趙日眠也向著半海道人一禮。


    半海道人言道:“既如此,咱們今日就此別過,二位留步,請代貧道向貴派俞觀主和李青原李道友問好。”


    說罷,他飄然而去。


    老道士同趙日眠則麵麵相覷。


    下一刻,兩個人影,仿佛輕煙一般,無聲無息出現在他們麵前,站在方才半海道人的位置上。


    其中一人,自然是小李王爺。


    另外一個中年道士,赫然正是青牛觀有數的頂尖宿老,第十八境的道門強者“藏神手”李青原。


    李青原望著半海道人消失的方向久久不語。


    其他三人站在一旁,也都沉默。


    過了片刻後,李青原轉身朝小李王爺問道:“剛才他出手,小王爺看在眼裏,關於他龍皇天鋒的修為,可看出什麽端倪嗎?”


    所有人當中,李故城的神情最為嚴肅。


    他徐徐說道:“實不相瞞,其中刀意較之原本的龍皇天鋒,不那麽純正,倒有些像是我父皇改良之後的模樣。”


    李青原微微點頭:“小王爺慧眼如炬,有關其根底,我們不妨以後慢慢觀察,隻是要委屈小王爺暫且按捺怒火。”


    小李王爺的視線也望向方才邋遢道人消失的方向:“道長說哪裏話,他當日出手行刺,明顯手下留情,否則我早沒有命在。


    相較於被他行刺打傷的憤怒和仇恨,我也更好奇他的真實身份和真實目的。”


    “小王爺目光長遠,胸懷遠大,不為一時忿念左右心神,日後前途必然不可限量。”老道士在一旁讚許的說道。


    李故城言道:“道長謬讚,晚輩愧不敢當。”


    老道士搖頭:“小王爺過謙了,大秦皇族需要你這樣冷靜明智的人。”


    李故城言道:“惟願國泰民安。”


    “願大秦國泰民安。”三個道人都點頭說道。


    李故城再向他們謝過。


    老道士衝趙日眠說道:“日眠你再走一趟大秦,護送小王爺返迴政陽。”


    年輕道士恭聲道:“是,師父。”


    等小李王爺和小趙道長離開後,老道士方才轉頭看向李青原:“那位半海道友,竟然清楚知道是李師弟你隱藏於一旁?”


    邋遢道人臨行前讓老道士、趙日眠師徒給青牛觀中高手代問好。


    提及青牛觀主並不意外,但專門提及“藏神手”李青原而不再提第三人,明顯是表示他已經看穿李青原的行蹤。


    “這位半海道友,確實令人看不清底細。”李青原徐徐說道:“他一身修為,也詭異莫測,難以確定根底,好在目前看來,大家不是敵人,並非沒有爭取他的可能。”


    老道士的視線望向西秦皇朝的方向:“你說,他會不會是……”


    “按照西秦那位小王爺的說法,秦帝殘魂在雍月山脈現身的同時,這位半海道友也一並現身了,似是不同的兩人。”李青原言道:“不過他的龍皇天鋒,看著確實像是西秦大帝李策嫡傳,比西秦一眾皇子還要純正,雙方關係還需更進一步查訪,眼下不宜過早下定論。”


    老道士點點頭。


    歸根結底,還是他們青牛觀的觀主被迫離開紅塵界,眼下觀裏沒有武尊境界的巨頭強者坐鎮。


    否則,又哪裏需要這般小心翼翼?


    偏偏在外人麵前,他們還必須要打腫臉充胖子,隱瞞觀主不在的事實。


    所以有些事,該管必須要管,不能低調封山了事,要不然是個人都知道他們外強中幹了。


    到時候不用別人,東周皇朝就先擠壓他們喘不過氣來。


    可惜畢竟是在唱空城計,觀主本人不在。


    有些事情的火候拿捏,著實讓人費心思。


    “但不管怎麽說,在西秦皇朝能有此意外之喜,都是一件好事。”老道士歎息:“東周這邊,局麵越來越難了。”


    那位女皇陛下成長勢頭太快太猛。


    其人又好惡隨心,任性妄為,對青牛觀充滿敵意。


    前些年青牛觀在東周皇朝客強主弱的局麵,已經完全逆轉。


    眼下青牛觀主又不在,青牛觀的日子自然越來越難過。


    萬幸女皇現在忙著給天河老劍仙護法,為免節外生枝,所以沒有搞什麽大動作。


    否則她一旦心血來潮駕臨青牛山,觀主不在的事實立刻大白於天下,青牛觀怕也很難繼續支撐。


    “還是要小心,西秦現在的局麵很亂。”李青原說道:“本觀先前好不容易從西秦抽身,短時間內要避免再陷進去。”


    老道士頷首:“或許,這位半海道友,能給我們更多驚喜。”


    “但願如此。”李青原言道:“眼下重中之重,是本觀盡快新湧現出一位新的支柱,否則始終都如履薄冰,受製於人。”


    老道士聞言,便看向李青原:“那李師弟你……”


    李青原輕輕搖頭歎息:“你我都銳氣已失,氣血迴落,如果沒有特殊的天大機緣,否則很難再向上前進,還是年輕人們更有希望。”


    老道士默默點頭。


    他是第十七境,能否衝上第十八境都不好說。


    李青原第十八境,但想要衝擊武尊境界的巨頭之位,如今也已經是希望渺茫,哪怕相較於其壽數而言,他年紀還算年輕。


    但李青原在第十八境也已經停留了近百年。


    對於講究一鼓作氣,勇猛精進的武道修行來說,這一停下來,想再重新起步繼續向上,可就太難了……


    希望,還是在真正的年輕人身上。


    但他們還需要時間。


    兩位道門宿老對視一眼,都發出一聲長歎。


    李青原歎息過後,神色很快恢複如常,同老道士說道:“倒是要恭喜師兄,得一佳徒,雖然年輕,但冷靜幹練,實乃可造之材。”


    “日眠還嫩的很呢,需要多多鍛煉。”老道士笑道:“請李師弟不吝提點指教於他。”


    …………


    陳洛陽的半海道人分身離開炎月穀,消失在紅塵天地間。


    他迴望炎月穀方向,不禁微微一笑。


    “藏神手”李青原,曾經同葉蠶眠一起來給他陳洛陽助拳,平定鄭池之亂,也算是打過交道的老熟人了。


    能肯定對方藏身一旁,自然是白玉瓶的功勞。


    不管是是查趙日眠的信息還是查李故城的信息,都能清楚看到李青原與他們同行,暗中看護,來到炎月穀。


    此老,乃是青牛觀權位實力最頂尖的幾大長老之一,說話分量十足。


    青牛觀現任五主之一的化主秦雨眠,正是李青原的親傳弟子。


    他也是趙日眠在爭取的靠山。


    趙日眠自己的師父,那個老道士,雖然也是青牛觀宿老,但比起李青原,uu看書 w無論實力還是威望,無疑都略遜一籌。


    趙日眠將接引半海道人的主要功勞讓給秦雨眠,李青原不會虧待他。


    小趙道長漸漸表現出更優異的天資潛質,又如此上路,李青原自然會關照培養,拉攏老道士、趙日眠師徒靠攏自身。


    青牛觀主不在,直觀影響之一,便是青牛觀內部的小山頭劃分,比先前要明顯。


    接引掌握龍皇天鋒,實力至少是武聖且深不可測的半海道人成為觀中新的奧援,秦雨眠這一功立下,李青原便可以給他爭取更好的待遇更高的位置。


    協助秦雨眠建功的小趙道長,也有了順勢接班化主之位的機會。


    當然,有機會不等於一定能成功。


    盯著秦雨眠空出來位置的人,不在少數。


    有底氣競爭者,自然也都各有依仗。


    最終化主之位花落誰家,還要看大家博弈的結果。


    但除了自己師父外,有李青原幫襯的趙日眠,已經可以說是熱門人選之一了。


    辛苦周折,兜兜轉轉一大圈,小趙道長總算可以看見希望的曙光。


    陳洛陽幾乎都想要跟對方道一聲辛苦了。


    他接下來,便以半海道人的分身,同秦雨眠、趙日眠以及青牛觀不遠不近的打交道。


    有所克製,控製距離,對雙方來說,都最好不過。


    星宮主人給趙日眠限定的三個月時限,眼看就要到期。


    一日,陳洛陽心中一動,“星宮”中象征趙日眠的那枚“星辰”,光輝裏透出黑氣,標誌著對方完成任務。


    白玉瓶信息一查,果然小趙道長成功登上青牛觀五主之一的位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奪舍了魔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月飛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月飛鷹並收藏我奪舍了魔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