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宛城侯及時率領大軍趕到,隻怕國賊董卓的陰謀詭計,早就已經得逞。”


    “屆時,我大漢江山將不複存在。”


    “宛城侯於大漢,有這潑天的功勞,如此天大的功勞,若是不封賞還要治罪宛城侯,如何能讓天下人信服。”


    百官聽到王允的話,也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正如王允所言。


    倘若趙雍沒有及時趕到,大漢的江山社稷,肯定已經保不住了。


    畢竟天子當時為了保住性命,將天子印信,都要交到了董卓的手中。


    天子印信,象征著天子的無上權力。


    在傳國玉璽沒有找到之前,天子印信就是大漢天子的象征。


    一旦給予了董卓,就相當於承認董卓大漢天子的身份。


    就表示大漢皇權,全部都交到了董卓的手中。


    若非趙雍及時阻止,董卓早就已經改朝換代成功。


    有了王允的出麵,也讓現場的一眾文武百官,反應過來。


    不少的人已經不願意,跟土孫瑞以及劉博同流合汙。


    反而縮了縮腳,返迴自己的位置。


    低著腦袋,不敢多說什麽。


    劉博的眼神中,閃爍出幾分頗有深意的光芒。


    他也清楚。趙雍功勞之大。


    可既然已經出言,得罪了趙雍。


    此時又豈能半途而廢。


    隻好咬著牙,強硬的說道:“不管如何,哪怕趙雍立下天大的功勞。”


    “可不要忘記了,趙雍率領大軍私自闖進長安,如今更是闖進了皇宮當中,這一點也是不爭的事實。”


    “按照我大漢的律法,外官無詔私自率軍闖進皇城,按罪應當誅滅九族。”


    說著,劉博又將目光放在王允的身上,冷哼一聲說道:“縱然宛城侯立下了天大的功勞,司徒公真的以為,宛城侯立下的功勞,能夠淩駕於大漢律法之上嗎?”


    此言一出,也引起了不少大臣的共鳴,讓眾人不由的議論紛紛起來。


    “大漢律法,乃是我大漢帝國的根本,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功勞,能夠淩駕於大漢律法之上。”


    “不錯,大漢律法乃我大漢之根本,絕對不能夠有絲毫的動搖。”


    “縱然宛城侯立下功勞,也不可無視大漢的律法。”


    “對極對極!”


    ……


    聽到眾人的議論紛紛,王允不由的發出一陣冷笑之聲。


    “侍中大人,難道你以為,宛城侯率領大軍進入長安,乃是私自帶兵。”


    “你想憑借這一點,治宛城侯的罪嗎?”


    “可你是否知曉,宛城侯率領大軍進入長安,乃是奉了陛下的詔書,才會起兵勤王的。”


    “什麽?奉了陛下的詔書?”劉博聞言,滿臉不屑道:“陛下所有的詔書,全部都是出自下官之手。”


    “陛下何時下詔,讓宛城侯率大軍勤王,為何下官從不知曉。”


    此番話語一出,讓現場的文武百官,再次沸騰起來。


    “陛下居然下過詔書,讓宛城侯出兵勤王,這是什麽時候的事。”


    “就是,我也未曾聽說,從來沒有聽到過,陛下下詔書給宛城侯啊。”


    “所謂的天子詔書,隻怕是司徒公為了保住宛城侯,胡編亂造的吧。”


    ……


    眼見絕大部分的朝中大臣,都是支持自己。


    也讓劉博的氣焰,愈發的囂張。


    他原本就跟王允不對付。


    正好可以趁此機會。將王允一並除掉。


    若是能夠奪取司徒的寶座。


    那他劉博就能夠一步登天,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


    “王允,你作為當朝的司徒,居然胡編亂造,還敢汙蔑陛下寫過詔書,簡直是豈有此理。”


    “誣蔑陛下寫過詔書?”


    聽到這裏。在旁邊看戲的趙雍,都不由的發出一陣冷笑之聲。


    “本侯手中,有天子的血詔。”


    “難道這封血詔,也是假的不成。”


    說話之時,趙雍從懷中,掏出一塊布帛。


    這塊布薄不是其他,正是劉協這位大漢天子,咬破手指頭。


    用他的鮮血,寫成的一份詔書。


    趙雍直接將布帛打開。


    劉協親筆書寫的詔書,也隨之展開。


    王允趕緊走上前來,指著血詔說道:“這份詔書,乃是天子咬破手指,一字一句,親筆書寫而成的。”


    “詔書上的意思,也明明白白,所有的一切,皆是奉的天子的旨意。”


    群臣看到詔書的內容,又聽到王允的解釋,


    一個個全部都傻眼了。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趙雍此次出兵,居然還有著天子的血詔。


    就連劉博,此時也滿臉震驚,一臉的不可置信。


    作為侍中,專門負責書寫天子詔書。


    由於跟劉協時常有來往,對於劉協的字跡,劉博一清二楚。


    從字跡上來看,這貌似的確是天子親筆書寫的詔書。


    若是承認這份詔書的真實性,豈不是說。


    他剛才所言,全部都是子虛烏有。


    得罪了趙雍,又不能夠置趙雍的罪。


    趙雍斬殺董卓,立下天大的功勞。


    手中又掌握著一定的兵權。


    即將被天子封王,風光無限。


    王允作為百官之首,統帥群臣。


    他劉博同時得罪王允,以及趙雍兩大實權人物。


    若此次不能夠扳倒趙雍與王允,隻怕等待他劉博的,將會是死無葬身之地。


    想到此處,劉博咬著牙,強硬支撐道:


    “宛城侯,這封血詔,分明就是你偽造的。”


    “你居然敢偽造天子詔書。等同謀逆。”


    “本官勸你還是趕緊懸崖勒馬,向天子以及文武百官,交代你的罪行。”


    “如若不然,偽造天子詔書,可是滿門抄斬的大罪,屆時悔之晚矣。”


    “好一個滿門抄斬。”


    趙雍不由的笑出聲來。


    他原本都懶得跟這等無名小卒計較,


    誰曾想到,對方居然一而再,再而三的跳出來,挑釁自己。


    他們隻知董卓手中的刀鋒利,不敢與董卓正麵交鋒。


    在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威震天下之時。


    這些個文武百官,一個個縮手縮腳,不敢多說一個字。


    生怕一不小心,招惹到了董卓。


    落得死於非命,全家被殺的下場。


    現在董卓一死,這些蛇蟲鼠蟻,全部跳出來,想要針對趙雍。


    卻不知,趙雍手中的刀,也未嚐不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始皇後裔,開局屠戮南匈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悅誠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悅誠服並收藏三國:始皇後裔,開局屠戮南匈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