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索一邊運用技巧挑飛從天而降的斧頭,一邊嚐試著以各種方式接近德萊文。
隻要讓他近身,他有信心能夠在五招之內重傷德萊文,可對方那狡猾的戰鬥方式根本不給他一絲的機會。
不得不說,德萊文是一個十分難纏的對手,能夠將那笨重的飛斧像雜耍一樣精確地投擲到目標身上,這可不是任何人通過簡單的訓練就能夠做到的。
本身飛斧就是一種極難掌控的武器,也是十分地冷門,幾乎沒有幾個人願意在這樣的武器上耗費大量的精力去練習。
然而德萊文就是將這樣一件奇特的武器運用的爐火純青,亞索相信,這個世界上恐怕不會有人在飛斧上的控製能夠超越德萊文。
就在亞索再次挑飛迎麵而來的飛斧之後,頭頂上方又傳來一陣破空聲,另一柄飛斧以極短的攻擊間隔,直衝他的腦門襲來。
此時亞索剛挑飛上一柄飛斧,正處於短暫的空擋狀態,來不及做出更多的應對技巧,隻能在間不容發之際,勉強抬起右手,將長劍橫檔於頭頂上方。
下一瞬,高速旋轉的飛斧帶著強大的衝擊力,撞上了亞索手中的長劍。
劍刃上頓時迸射出大量的火花,高速旋轉帶來的強大衝擊力使得亞索的手臂微微顫抖著。
因為未及時做出充分的準備,亞索手臂上的力氣還沒完全用上,就被高速旋轉的飛斧蕩開,腦門直接就暴露在鋒利的斧刃之下。
德萊文睜大了雙眼,一臉興奮的看著即將要切開亞索頭頂的飛斧,他沒想到會這麽輕易就得手了。
不過轉念一想,確實也應該會得手的。
他這突然出現的第三柄飛斧具備足夠的突然性,再加上他時機把握的恰到好處。
正好處於亞索攻擊的空擋,再加上高速旋轉的飛斧具備有足夠的殺傷力,對方幾乎沒有擋下這一擊的理由。
之所以一開始沒有直接動用第三柄飛斧,就是在觀察亞索的攻擊方式,為的就是做到一擊必殺。
畢竟,在以一敵二的情況下,要是不耍點小心機,德萊文相信,或許堅持不了太長時間,他就會落敗。
不停甩動飛斧的他,在體能的消耗上,肯定比對方更快,當他的攻擊無法完美銜接的那一刻,就是對方抓住他破綻的時候。
所以德萊文一開始就很清楚這場戰鬥應該怎麽打,他選擇亞索作為首個目標,也不是胡亂選擇的。
亞索手中的長劍是輕兵器,而他手中的斧子是重型飛斧,在重量上占有一定的優勢,憑借飛斧本身的重量能夠帶來更大的衝擊力。
若是他將目標選作銳雯,那麽很有可能會被對方憑借著黑石符文之刃這柄巨劍,擋下這突發性的一擊。
在戰略上,德萊文可以說是沒有出現任何的失誤,每一步的判斷與選擇都十分正確。
但是,他忽略了一件很嚴重的事,那就是他不了解亞索。
原本應該要劈開亞索腦門的飛斧,突然停止了俯衝的動作,被一道風牆束縛在空中,劇烈地震顫著。
“你的斧頭很不錯,是我見過的人裏麵,最擅長運用這種武器的,我相信以後也不會再見到比你更擅長的人,但是你今天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把我們留在這裏。”
亞索一邊說著,一邊提著手中的長劍快速地奔向德萊文,與此同時,他手中的劍刃上,已經充盈著強盛的劍意。
德萊文見狀,立馬甩出手中的飛斧,企圖阻攔住亞索前進的步伐,另一隻手嚐試召迴第三柄飛斧,卻沒有得到任何的迴應。
隻見那柄飛斧仍舊被束縛在風牆之中,斧身劇烈地震顫著,可還是無法突破那道強勁的風牆。
即便如此,德萊文的臉上也不曾出現一絲的慌亂,快速地召迴了飛向銳雯的那柄飛斧。
如果他所料不差,第二柄投向亞索的飛斧估計也迴不來了。
所以他必須要保證手中至少留有一柄飛斧,否則,失去武器的他,被對方近身後,幾乎沒有多少反抗的餘地。
事實也正如他所想的那般,在第二柄飛斧即將抵擋亞索身前之時,又一堵風牆將其束縛住。
而亞索本人,則是快速地繞過那堵風牆,繼續朝著德萊文衝去。
德萊文此時能夠做的,就是保住手中最後一柄飛斧,向後撤退,拉開雙方的距離。
“哈撒給!麵對疾風吧!”
又是一記旋風烈斬從劍刃上飛出,uu看書ww.uanshu.co其中還蘊含著方才亞索積攢的劍意。
德萊文見狀,第一時間向一旁閃躲,小腿上爆發出來的力量,讓他順利地躲過了疾馳而來的旋風。
不得不說,無論是反應能力,還是身體的素質,之前的赫斯特都差了德萊文一大截,兩人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存在。
與此同時,亞索釋放出來的第一堵風牆,也因為沒有魔法能量的後續支撐,耗盡了所有的能量,終於在空中消散開,飛斧也隨之擺脫了束縛。
然而,一切都已經為時已晚,德萊文此時正麵臨著巨大的危機,根本沒有時間去召迴那柄飛斧。
因為銳雯已經趁著這個機會,衝到了他的麵前,揮舞起手中的黑石符文之刃,灌注上全身的力量,一劍劈向德萊文的胸膛。
而德萊文前一刻為了躲避亞索的旋風烈斬,此時恰巧也是處於短暫的空擋時間。
眼看著銳雯的攻擊即將抵達,時間上根本容不得他做太多的思考,情急之下,隻來得及架起手中的飛斧橫檔在胸前。
當黑石符文之刃與飛斧觸碰到一起的霎那,德萊文隻感到一股難以匹敵的巨力透過斧麵衝擊向他的胸口。
他沒想到,銳雯的力量已經達到了這等地步,遠比他第一次見到她時,要強大的多。
看來戰爭的磨礪,確實使得這位意誌堅定的女戰士成長了不少。
胸前的甲胄瞬間凹陷,伴隨著清脆的胸骨斷裂聲響起,德萊文的身體也隨之被巨力擊飛,連續撞倒了數棵大樹,才止住了身形。
隻要讓他近身,他有信心能夠在五招之內重傷德萊文,可對方那狡猾的戰鬥方式根本不給他一絲的機會。
不得不說,德萊文是一個十分難纏的對手,能夠將那笨重的飛斧像雜耍一樣精確地投擲到目標身上,這可不是任何人通過簡單的訓練就能夠做到的。
本身飛斧就是一種極難掌控的武器,也是十分地冷門,幾乎沒有幾個人願意在這樣的武器上耗費大量的精力去練習。
然而德萊文就是將這樣一件奇特的武器運用的爐火純青,亞索相信,這個世界上恐怕不會有人在飛斧上的控製能夠超越德萊文。
就在亞索再次挑飛迎麵而來的飛斧之後,頭頂上方又傳來一陣破空聲,另一柄飛斧以極短的攻擊間隔,直衝他的腦門襲來。
此時亞索剛挑飛上一柄飛斧,正處於短暫的空擋狀態,來不及做出更多的應對技巧,隻能在間不容發之際,勉強抬起右手,將長劍橫檔於頭頂上方。
下一瞬,高速旋轉的飛斧帶著強大的衝擊力,撞上了亞索手中的長劍。
劍刃上頓時迸射出大量的火花,高速旋轉帶來的強大衝擊力使得亞索的手臂微微顫抖著。
因為未及時做出充分的準備,亞索手臂上的力氣還沒完全用上,就被高速旋轉的飛斧蕩開,腦門直接就暴露在鋒利的斧刃之下。
德萊文睜大了雙眼,一臉興奮的看著即將要切開亞索頭頂的飛斧,他沒想到會這麽輕易就得手了。
不過轉念一想,確實也應該會得手的。
他這突然出現的第三柄飛斧具備足夠的突然性,再加上他時機把握的恰到好處。
正好處於亞索攻擊的空擋,再加上高速旋轉的飛斧具備有足夠的殺傷力,對方幾乎沒有擋下這一擊的理由。
之所以一開始沒有直接動用第三柄飛斧,就是在觀察亞索的攻擊方式,為的就是做到一擊必殺。
畢竟,在以一敵二的情況下,要是不耍點小心機,德萊文相信,或許堅持不了太長時間,他就會落敗。
不停甩動飛斧的他,在體能的消耗上,肯定比對方更快,當他的攻擊無法完美銜接的那一刻,就是對方抓住他破綻的時候。
所以德萊文一開始就很清楚這場戰鬥應該怎麽打,他選擇亞索作為首個目標,也不是胡亂選擇的。
亞索手中的長劍是輕兵器,而他手中的斧子是重型飛斧,在重量上占有一定的優勢,憑借飛斧本身的重量能夠帶來更大的衝擊力。
若是他將目標選作銳雯,那麽很有可能會被對方憑借著黑石符文之刃這柄巨劍,擋下這突發性的一擊。
在戰略上,德萊文可以說是沒有出現任何的失誤,每一步的判斷與選擇都十分正確。
但是,他忽略了一件很嚴重的事,那就是他不了解亞索。
原本應該要劈開亞索腦門的飛斧,突然停止了俯衝的動作,被一道風牆束縛在空中,劇烈地震顫著。
“你的斧頭很不錯,是我見過的人裏麵,最擅長運用這種武器的,我相信以後也不會再見到比你更擅長的人,但是你今天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把我們留在這裏。”
亞索一邊說著,一邊提著手中的長劍快速地奔向德萊文,與此同時,他手中的劍刃上,已經充盈著強盛的劍意。
德萊文見狀,立馬甩出手中的飛斧,企圖阻攔住亞索前進的步伐,另一隻手嚐試召迴第三柄飛斧,卻沒有得到任何的迴應。
隻見那柄飛斧仍舊被束縛在風牆之中,斧身劇烈地震顫著,可還是無法突破那道強勁的風牆。
即便如此,德萊文的臉上也不曾出現一絲的慌亂,快速地召迴了飛向銳雯的那柄飛斧。
如果他所料不差,第二柄投向亞索的飛斧估計也迴不來了。
所以他必須要保證手中至少留有一柄飛斧,否則,失去武器的他,被對方近身後,幾乎沒有多少反抗的餘地。
事實也正如他所想的那般,在第二柄飛斧即將抵擋亞索身前之時,又一堵風牆將其束縛住。
而亞索本人,則是快速地繞過那堵風牆,繼續朝著德萊文衝去。
德萊文此時能夠做的,就是保住手中最後一柄飛斧,向後撤退,拉開雙方的距離。
“哈撒給!麵對疾風吧!”
又是一記旋風烈斬從劍刃上飛出,uu看書ww.uanshu.co其中還蘊含著方才亞索積攢的劍意。
德萊文見狀,第一時間向一旁閃躲,小腿上爆發出來的力量,讓他順利地躲過了疾馳而來的旋風。
不得不說,無論是反應能力,還是身體的素質,之前的赫斯特都差了德萊文一大截,兩人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存在。
與此同時,亞索釋放出來的第一堵風牆,也因為沒有魔法能量的後續支撐,耗盡了所有的能量,終於在空中消散開,飛斧也隨之擺脫了束縛。
然而,一切都已經為時已晚,德萊文此時正麵臨著巨大的危機,根本沒有時間去召迴那柄飛斧。
因為銳雯已經趁著這個機會,衝到了他的麵前,揮舞起手中的黑石符文之刃,灌注上全身的力量,一劍劈向德萊文的胸膛。
而德萊文前一刻為了躲避亞索的旋風烈斬,此時恰巧也是處於短暫的空擋時間。
眼看著銳雯的攻擊即將抵達,時間上根本容不得他做太多的思考,情急之下,隻來得及架起手中的飛斧橫檔在胸前。
當黑石符文之刃與飛斧觸碰到一起的霎那,德萊文隻感到一股難以匹敵的巨力透過斧麵衝擊向他的胸口。
他沒想到,銳雯的力量已經達到了這等地步,遠比他第一次見到她時,要強大的多。
看來戰爭的磨礪,確實使得這位意誌堅定的女戰士成長了不少。
胸前的甲胄瞬間凹陷,伴隨著清脆的胸骨斷裂聲響起,德萊文的身體也隨之被巨力擊飛,連續撞倒了數棵大樹,才止住了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