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翠穀村鄉村旅遊的蓬勃發展,村裏的人氣越來越旺。


    然而,新的問題也接踵而至。


    這一天,王大山正在村裏巡查,突然聽到一陣爭吵聲。


    他順著聲音走去,隻見一群遊客圍在一家農家樂門口,與農家樂的老板爭執不休。


    “你們這飯菜怎麽這麽貴,而且味道也不好,這不是坑人嗎?”


    一位遊客氣憤地說道。


    農家樂老板也一臉委屈:“我這都是按成本定價的,哪有坑你們呀?”


    王大山趕緊走上前去,了解情況後,他笑著對遊客們說:“各位遊客,實在不好意思,給你們帶來不好的體驗了。這樣吧,今天這頓飯算我請了,你們先消消氣。”


    遊客們見王大山態度誠懇,氣也消了幾分。


    王大山又對農家樂老板說:“老張啊,咱們做生意得講誠信,不能隻想著賺錢,也要考慮遊客的感受。這飯菜價格要合理,味道也要做好,不然遊客下次就不來了。”


    老張慚愧地低下了頭,說:“大山,我知道錯了,我以後一定改正。”


    處理完這件事情後,王大山意識到,村裏的旅遊服務質量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他決定組織一次全體村民大會,專門討論如何提升旅遊服務品質。


    大會上,王大山站在台上,神情嚴肅地說:“鄉親們,咱們村的鄉村旅遊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大家的努力。但是,我們不能滿足於現狀,現在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服務質量不高、價格不合理等。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我們的鄉村旅遊就很難持續發展下去。”


    一位村民站起來說:“大山,我們也想把服務做好,可是我們沒有經驗啊。”


    王大山點點頭,說:“這沒關係,我們可以請專業的老師來給我們培訓,教我們如何提高服務水平和烹飪技能。同時,我們也要建立一個監督機製,對農家樂的價格和服務質量進行監督,一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大家紛紛表示讚同。


    會後,王大山邀請了一些旅遊專家和烹飪大師來村裏,為村民們進行培訓。


    在專家和大師的指導下,村民們的服務水平和烹飪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除了旅遊服務質量的問題,村裏的基礎設施也麵臨著巨大的壓力。


    隨著遊客的增多,村裏的停車場、公共廁所等設施顯得不夠用了。


    王大山決定再次發動村民,籌集資金改善村裏的基礎設施。


    “鄉親們,現在咱們村的遊客越來越多,可咱們的停車場和公共廁所都不夠用了。這不僅影響遊客的體驗,也不利於咱們村的發展。我想咱們再一起出點力,把這些基礎設施改善一下。”


    王大山在村民大會上說道。


    村民們紛紛響應,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王大山也積極向上級政府申請了一些資金支持。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裏新建了一個大型停車場,增加了多個公共廁所,還對村裏的道路進行了拓寬和修繕。


    然而,就在翠穀村的鄉村旅遊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給村子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連續幾天的暴雨導致河水上漲,淹沒了村裏的部分農田和房屋,一些旅遊設施也遭到了破壞。


    看著被洪水淹沒的村莊,王大山心急如焚。


    他迅速組織村民們開展抗洪救災工作,轉移受災群眾,搶救農作物和財產。


    “大家不要慌,我們先把老人和孩子轉移到安全的地方,然後再去搶救農田和房屋裏的東西。”


    王大山一邊指揮著,一邊和村民們一起搬運物品。


    在抗洪救災的過程中,王大山始終衝在最前麵。


    他的衣服濕透了,鞋子也沾滿了泥巴,但他絲毫沒有怨言。


    “大山,你休息一下吧,你已經累了一天了。”


    村民們心疼地勸道。


    王大山搖搖頭,說:“不行,現在正是關鍵時刻,我不能休息。我們要盡快把受災群眾轉移好,把損失降到最低。”


    經過幾天幾夜的奮戰,洪水終於退去了。


    但村子裏一片狼藉,農田被毀,房屋倒塌,旅遊設施也損壞嚴重。


    王大山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滿了悲痛。


    但他沒有被困難打倒,他知道,現在最重要的是帶領村民們重建家園。


    王大山召開了村民大會,鼓勵大家振作起來。


    “鄉親們,這次洪水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損失,但我們不能被困難打倒。我們要團結一心,重建家園。我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度過難關。”


    在王大山的帶領下,村民們開始了艱苦的重建工作。


    他們清理淤泥,修複房屋,補種農作物,修複旅遊設施。


    王大山每天都和村民們一起幹活,他的雙手磨出了水泡,肩膀也被壓得紅腫,但他依然堅持著。


    “大山,你是我們的好村長,有你在,我們什麽都不怕。”


    村民們感動地說。


    王大山笑著說:“咱們是一家人,一家人就要團結一心,共同努力。我相信,我們的村子一定會比以前更加美麗。”


    在重建家園的過程中,王大山還積極爭取上級政府的支持和幫助。


    政府部門為翠穀村提供了一些救災物資和資金,幫助村裏恢複生產和建設。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翠穀村終於重建好了。


    村裏的農田又恢複了生機,房屋也煥然一新,旅遊設施比以前更加完善。


    當遊客們再次來到翠穀村時,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哇,沒想到翠穀村經過洪水的洗禮後,變得更加美麗了。”


    一位遊客讚歎道。


    “是啊,這裏的村民真了不起,他們的團結和堅韌讓人感動。”


    另一位遊客說道。


    聽到遊客們的讚美,王大山和村民們的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們知道,這一切都來之不易,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在六十年代的風雨中,翠穀村在王大山的帶領下,不斷地迎接挑戰,克服困難。


    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和堅定的信念,書寫著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王大山也深知,未來的路還很長,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他們,但他堅信,隻要村民們團結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翠穀村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看雨1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看雨11並收藏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