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十年代中期,翠穀村的有機農業與核桃加工產業正如火如荼地發展著,村子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


    但王大山並未因此而停下腳步,他深知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固步自封就意味著落後。


    這日清晨,薄霧還未完全散去,王大山便披著一件舊棉襖,在村子裏踱步。


    他路過一片片生機勃勃的有機農田,看著早起勞作的村民,心中既欣慰又有些許憂慮。


    如今村子雖發展得不錯,但外部環境變化太快,翠穀村若想在時代浪潮中站穩腳跟,還需不斷探索新的發展方向。


    “大山叔,起這麽早啊!”


    一個年輕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王大山迴頭一看,是村裏的青年李強。


    李強高中畢業後,就一直積極參與村裏的各項事務,頭腦靈活,對新事物接受度高。


    “是啊,強子,你也不晚啊。”


    王大山笑著迴應。


    李強走到王大山身邊,說道:“大山叔,我最近一直在琢磨,咱們村的產品雖然在周邊有了些名氣,但都是靠咱們自己去跑市場,要是能有更穩定的銷售渠道就好了。我聽說現在有些地方開始搞供銷合作社,咱們能不能也和他們合作呢?”


    王大山眼睛一亮,拍了拍李強的肩膀說:“強子,你這想法不錯!供銷合作社能把咱們的產品集中起來,統一銷售,肯定能打開更大的市場。看來你這書沒白讀,腦袋就是好使。”


    兩人一邊走一邊討論著供銷合作社的相關事宜,不知不覺就來到了村委會。


    王大山決定立刻召集村裏的骨幹成員,商討與供銷合作社合作的可能性。


    會議室內,煙霧繚繞,大家圍坐在一起,氣氛熱烈。


    王大山率先發言:“今天把大夥叫來,是想商量個事兒。強子提出咱們村和供銷合作社合作,我覺得這是個好路子,大家都說說想法。”


    一位中年婦女皺著眉頭說:“大山啊,供銷合作社能靠得住嗎?咱們一直都是自己賣貨,突然和他們合作,要是出了問題咋辦?”


    李強連忙解釋道:“嬸子,供銷合作社是國家支持的,有信譽保證。而且他們有更廣泛的銷售網絡,能幫咱們把產品賣到更遠的地方。咱們隻需要按照他們的要求保證產品質量就行。”


    一位年長的幹部也點頭表示讚同:“我覺得強子說得在理。咱們現在的銷售範圍太局限了,光靠咱們自己去跑,很難有大的突破。和供銷合作社合作,說不定能給咱們村帶來新的機遇。”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十分激烈。


    最終,經過一番權衡利弊,大家達成了共識,決定嚐試與供銷合作社合作。


    接下來的日子裏,王大山和李強等人開始四處打聽供銷合作社的相關信息,並積極與周邊地區的供銷合作社取得聯係。


    經過多次溝通和洽談,終於有一家供銷合作社對翠穀村的產品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這一天,供銷合作社的代表來到了翠穀村。


    王大山帶著村裏的幹部和部分村民,熱情地迎接了他們。


    雙方在村委會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協商,最終達成了合作意向。


    供銷合作社將負責收購翠穀村的核桃加工產品和有機農產品,並通過其銷售網絡推向更廣闊的市場。


    在簽訂合作協議的那天,村裏張燈結彩,村民們都沉浸在喜悅之中。


    王大山握著供銷合作社代表的手,激動地說:“感謝你們對我們翠穀村的信任和支持,我們一定會保證產品質量,不辜負你們的期望。”


    供銷合作社的代表笑著說:“王村長,你們村的產品質量確實不錯,而且你們這種積極向上的發展勁頭也讓我們很欽佩。相信通過我們的合作,一定能實現互利共贏。”


    然而,合作並非一帆風順。


    在合作初期,由於供銷合作社對產品質量的要求非常嚴格,翠穀村的一些產品在檢測中出現了不合格的情況。


    這讓王大山十分著急,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這個問題,不僅會影響與供銷合作社的合作,還會損害翠穀村的聲譽。


    王大山立刻召集村裏的技術人員和農戶,召開了緊急會議。


    他麵色凝重地說:“鄉親們,現在咱們遇到了大問題。咱們的產品因為質量問題,差點被供銷合作社退貨。這不僅關乎咱們村的利益,更關乎咱們村的信譽。大家都說說,這是怎麽迴事?”


    一位技術人員低著頭說:“大山叔,可能是我們在生產過程中,對一些標準的把控還不夠嚴格。比如在有機蔬菜的種植過程中,可能肥料的使用量稍微多了一點。”


    一位農戶也愧疚地說:“是啊,大山,我們想著多施點肥,蔬菜能長得更好,沒想到卻壞了大事。”


    王大山歎了口氣說:“大家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疏忽,就毀了咱們村的前程。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嚴格按照標準進行生產,每一個環節都不能馬虎。技術人員要加強對農戶的指導和監督,確保產品質量萬無一失。”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王大山親自帶領技術人員和農戶,對生產過程進行了全麵的整改。


    他們重新學習了有機農業和核桃加工的標準和規範,嚴格控製每一個環節的質量。


    同時,王大山還增加了產品的檢測次數,確保每一批產品都能符合供銷合作社的要求。


    經過一番努力,翠穀村的產品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


    供銷合作社對翠穀村的產品非常滿意,不僅加大了收購量,還將翠穀村的產品推薦給了更多的客戶。


    翠穀村的產品逐漸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銷量也越來越高。


    隨著與供銷合作社合作的深入,翠穀村的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村裏的收入增加了,王大山開始思考如何改善村民的生活條件。


    他決定利用村裏的一部分資金,修建一條通往外界的水泥路,改善村裏的交通狀況。


    修路的消息一傳開,村民們都紛紛表示支持。


    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積極參與到修路的工程中來。


    王大山每天都在施工現場忙碌著,他和工人們一起搬石頭、運水泥,雖然很累,但他的臉上始終洋溢著笑容。


    在修路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


    比如,資金突然出現了短缺,工程進度一度受到影響。


    王大山四處奔走,向上級政府申請補助,同時發動村民們再次集資。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終於解決了資金問題,修路工程得以順利進行。


    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努力,水泥路終於修好了。


    當第一輛汽車開進村子的時候,村民們都歡唿雀躍。


    一位老人激動地說:“大山啊,多虧了你,咱們村終於有了水泥路,以後出行就方便多了。”


    王大山看著村民們的笑臉,心中感慨萬千。


    他知道,這隻是翠穀村發展的一個新起點,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他們。


    但他堅信,隻要大家團結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在六十年代的風雨中,翠穀村在王大山的帶領下,不斷探索,砥礪前行。


    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書寫著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而王大山,這位翠穀村的領路人,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初心,為了村民們的幸福生活,為了翠穀村的美好未來,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一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看雨1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看雨11並收藏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