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穀村在王大山的帶領下,雖然各項事業都取得了不錯的發展,但在那個風雲變幻的 60 年代,新的挑戰總是接踵而至。


    這一天,王大山像往常一樣早早地來到了村裏的核桃加工廠。


    最近核桃油的訂單越來越多,他心裏既高興又擔憂。


    高興的是村裏的產業發展得越來越好,擔憂的是生產規模的擴大帶來了一係列新的問題。


    剛走進加工廠,負責生產的老李就一臉愁容地走了過來:“大山啊,這可咋辦呀?最近原材料供應有點跟不上了,核桃的收購價格也漲了不少,咱們的成本增加了好多。”


    王大山皺了皺眉頭,沉思片刻後說:“老李,你先別急。咱們得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我覺得咱們可以和周邊的村子合作,看看能不能擴大核桃的種植麵積,增加原材料的供應。”


    老李聽了,有些猶豫地說:“可是周邊的村子也都有自己的產業,他們願意和咱們合作嗎?”


    王大山拍了拍老李的肩膀,堅定地說:“試試總沒壞處吧。咱們可以和他們商量,給他們提供技術支持和市場渠道,互利共贏嘛。”


    於是,王大山決定親自去周邊的村子走一趟。


    他騎著那輛老舊的自行車,穿梭在各個村莊之間。


    每到一個村子,他都耐心地向村長和村民們介紹翠穀村的核桃產業,以及合作的前景和好處。


    然而,事情並不像王大山想象的那麽順利。


    有些村子擔心合作會影響自己原有的產業,有些村子則對翠穀村的技術和市場渠道不太信任。


    王大山跑了好幾個村子,都沒有談成合作。


    這一天,王大山來到了一個距離翠穀村較遠的村子 —— 石嶺村。


    石嶺村的村長姓張,是一個比較保守的人。


    王大山向張村長詳細地介紹了合作的方案後,張村長搖了搖頭說:“王村長,你們翠穀村的產業發展得確實不錯,但是我們石嶺村一直都是種糧食,對核桃種植一竅不通,而且我們也不敢輕易改變現有的種植結構啊。”


    王大山微笑著說:“張村長,我理解你的顧慮。但是現在時代在發展,咱們不能一直守著老一套啊。核桃種植的收益比種糧食高很多,而且我們翠穀村可以給你們提供全程的技術指導,保證你們能種出好核桃。”


    張村長還是有些猶豫:“話是這麽說,但是萬一核桃種出來賣不出去怎麽辦?我們可承擔不起這個風險。”


    王大山連忙說:“張村長,這個你不用擔心。我們翠穀村有穩定的市場渠道,核桃一收下來,我們就會全部收購,保證你們不會有損失。”


    在王大山的耐心勸說下,張村長終於有些心動了:“王村長,你說的這些確實很有吸引力。但是這件事我一個人做不了主,我得和村裏的幹部和村民們商量商量。”


    王大山高興地說:“好啊,張村長。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迴到翠穀村後,王大山一直在等待石嶺村的迴複。


    幾天過去了,石嶺村那邊終於傳來了消息。


    張村長告訴王大山,村裏的幹部和村民們經過討論,決定和翠穀村合作,劃出一部分土地來種植核桃。


    王大山得知這個消息後,非常高興。


    他立刻組織村裏的技術人員,準備去石嶺村進行核桃種植技術培訓。


    就在王大山忙著和石嶺村合作的時候,村裏又傳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原來,最近有一些遊客在翠穀村旅遊時,反映村裏的環境衛生不太好,垃圾到處都是,廁所也不幹淨。


    這讓王大山非常重視,他知道,旅遊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村裏旅遊產業的發展。


    王大山馬上召集村裏的幹部和負責旅遊的工作人員開會。


    會上,王大山嚴肅地說:“咱們村的旅遊產業好不容易發展起來了,可不能因為環境衛生的問題砸了招牌。大家說說,該怎麽解決這個問題?”


    一位幹部說:“大山,我覺得咱們可以增加一些垃圾桶,把垃圾集中起來處理。”


    另一位工作人員說:“還有廁所,咱們得安排專人負責打掃,保持廁所的清潔。”


    王大山點了點頭說:“這些都很重要。但是我覺得還不夠,咱們得提高村民們的環保意識,讓大家都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


    於是,王大山組織了一次村民大會,在會上他向村民們強調了環境衛生的重要性:“鄉親們,咱們村現在靠旅遊產業發展起來了,但是如果咱們的環境不好,遊客就不會再來了。所以,咱們每個人都要行動起來,愛護村裏的環境。垃圾要扔到垃圾桶裏,不能隨便亂丟。”


    村民們聽了王大山的話,紛紛表示會支持村裏的工作,愛護環境。


    在王大山的帶領下,翠穀村的村民們開始行動起來。


    他們增加了垃圾桶,安排了專人打掃廁所,還定期組織衛生檢查。


    村裏的環境衛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然而,就在翠穀村的核桃產業和旅遊產業逐漸走上正軌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又給村裏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那是一個狂風暴雨的夜晚,翠穀村的核桃園遭受了嚴重的破壞。


    許多核桃樹被連根拔起,核桃也掉了一地。


    第二天早上,王大山來到核桃園,看著眼前的一片狼藉,心痛不已。


    村民們也紛紛趕到核桃園,看著被破壞的核桃樹,大家都沉默不語。


    一位老農民忍不住哭了起來:“大山啊,這可怎麽辦呀?咱們辛苦種了這麽多年的核桃樹,就這麽毀了。”


    王大山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安慰大家說:“鄉親們,大家別太傷心。雖然這次核桃園遭受了很大的損失,但是咱們不能放棄。咱們一起想辦法,把核桃園重新建起來。”


    於是,王大山組織村民們開始清理核桃園裏的斷枝和落葉,對受損的核桃樹進行搶救和修剪。


    同時,他還向鄉裏和縣裏匯報了村裏的情況,希望能得到一些支持和幫助。


    在王大山和村民們的共同努力下,核桃園的情況逐漸好轉。


    雖然這次自然災害給村裏帶來了很大的損失,但是也讓翠穀村的村民們更加團結,更加堅定了發展產業的信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看雨1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看雨11並收藏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