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精心嗬護下,翠穀村的核桃樹終於迎來了第一次掛果。


    那一個個青澀的小核桃掛滿了枝頭,村民們看著,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仿佛看到了一遝遝的錢票子和村子更加美好的未來。


    這天,王大山和幾個村民站在核桃林裏,望著滿樹的核桃,臉上都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一位年輕的後生興奮地說:“大山叔,咱這核桃樹總算是沒白種呀,看這結的果子,再過段時間就能收了,到時候肯定能賣個好價錢呢。”


    王大山笑著點點頭說:“是啊,不過這收下來的核桃咋賣,賣給誰,咱還得好好琢磨琢磨。咱不能光等著別人上門來收,得主動去找銷路呀。”


    另一位村民說:“大山叔,那咱是不是還得去城裏跑跑市場呀?可咱這核桃也沒啥名氣,城裏人能認可嗎?”


    王大山沉思了一會兒說:“咱得想辦法把咱翠穀村核桃的名聲打出去呀。我想著,咱可以先帶些樣品去城裏的食品加工廠和供銷社,讓他們嚐嚐咱這核桃的品質,要是質量好,他們肯定願意要。再就是,咱可以在村裏辦個小型的核桃品嚐會,邀請周邊村子的人來嚐嚐,讓大家幫咱宣傳宣傳。”


    大家聽了,都覺得王大山這個主意好,於是便分頭行動起來。


    王大山帶著幾個村民,挑著精心挑選的核桃樣品,又踏上了去往城裏的路。


    到了城裏,他們先是找到了一家比較大的食品加工廠。


    王大山走進廠長辦公室,滿臉堆笑地對廠長說:“廠長啊,您好呀,我們是翠穀村的,我們村裏種了不少核桃,這是我們帶來的樣品,您嚐嚐,品質可好了,都是純天然、無汙染的,您看看能不能收購一些呀?”


    廠長看著他們,有些懷疑地接過核桃,剝開嚐了一顆,頓時眼睛一亮說:“喲,這核桃還挺香的,果仁飽滿,口感也不錯啊。不過,你們這產量能有多少呀?我們廠用量可大著呢,要是供應不上可不行。”


    王大山趕忙說:“廠長,您放心,我們這才剛開始掛果,往後產量肯定會越來越多的。而且我們村都在用心種著呢,保證質量不會差,您要是和我們合作,那對我們村來說可是幫了大忙了呀。”


    廠長想了想,說:“這樣吧,你們先迴去把第一批核桃收了,給我送過來一些,我讓廠裏檢測一下各項指標,如果都合格,咱們再談長期合作的事兒。”


    王大山一聽,連忙道謝,又接著去了幾家供銷社,同樣給他們介紹了翠穀村的核桃。


    而在村裏,舉辦的核桃品嚐會也很熱鬧。


    周邊村子的村民們紛紛趕來,大家品嚐著翠穀村的核桃,都讚不絕口。


    “哎呀,這翠穀村的核桃就是好吃啊,比咱自家種的香多了呢。”


    一位鄰村的大媽笑著說。


    “就是就是,這果仁又大又飽滿,真不錯。”


    其他人也附和著說。


    在品嚐會現場,王大山趁機向大家介紹了翠穀村核桃種植的過程,還說希望大家幫忙宣傳宣傳,有想購買的到時候可以聯係村裏。


    沒過多久,第一批核桃收下來了,王大山按照和食品加工廠廠長的約定,送去了一批樣品。


    經過檢測,各項指標都合格,食品加工廠決定和翠穀村簽訂收購合同,這可把村民們高興壞了。


    隨著核桃的銷路打開,王大山又有了新的想法。


    他想著,光賣核桃原料利潤有限,要是能把核桃進行深加工,做成核桃油、核桃粉之類的產品,那附加值可就高多了。


    於是,王大山又召集村裏的骨幹們商量這件事。


    一位骨幹說:“大山啊,這核桃深加工是好,可咱村裏沒這技術沒這設備呀,這可咋整?”


    王大山說:“技術咱可以再去學嘛,設備的話,咱們看看能不能湊湊錢買一些二手的先試著用用。我聽說鄰村有個出去打工迴來的小夥子,在外麵見識過核桃深加工的流程,我打算去把他請過來,給咱們講講,再一起研究研究。”


    說做就做,王大山找到了那個小夥子,小夥子聽了王大山的想法後,很樂意幫忙,就跟著王大山來到了村裏。


    小夥子給大家詳細講解了核桃油的提取工藝和核桃粉的製作流程,還幫著村裏一起規劃了一個簡易的加工車間。


    王大山又帶著村民們四處籌措資金,購買設備,經過一番努力,村裏的核桃深加工車間終於建起來了。


    剛開始加工的時候,也遇到了不少問題,比如出油率不高,核桃粉的口感不夠細膩等。


    但大家沒有氣餒,不斷地摸索、改進,經過多次試驗,終於生產出了品質優良的核桃油和口感細膩的核桃粉。


    這些深加工產品推向市場後,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價格也比單純的核桃高出了不少,村裏的收入又增加了一大截。


    在翠穀村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王大山始終不忘傳承村子的文化和精神。


    他組織村裏的老人把翠穀村這些年的發展故事編寫成了小冊子,發給村裏的孩子們,讓他們了解村子的奮鬥曆程,激勵他們好好學習,將來為村子的建設出更多的力。


    同時,王大山還利用村裏的核桃林,開發了鄉村旅遊項目,在核桃林裏修建了一些供遊客休息遊玩的設施,舉辦了核桃采摘節等活動,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體驗。


    隨著時間的推移,翠穀村在王大山的帶領下,不僅經濟越來越繁榮,而且文化底蘊也越來越深厚,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文明村,吸引著更多的人來學習取經,而翠穀村的故事,也在這片土地上繼續書寫著新的輝煌篇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為鄉村振興而不懈努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看雨1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看雨11並收藏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