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穀村的水果罐頭廠日益紅火,訂單如雪片般飛來,整個村子都沉浸在忙碌又喜悅的氛圍之中。


    可王大山卻沒有滿足於當下的成績,他心裏清楚,要想讓村子的產業長久穩固地發展下去,還得不斷尋求新的突破,進行產業升級才行。


    這天,王大山又把彼得洛夫村長、張技術員以及村裏的幾位骨幹召集到了村委會,準備商討下一步的計劃。


    王大山清了清嗓子,率先開口說道:“村長,技術員,還有各位同誌啊,咱這罐頭廠現在雖說幹得挺不錯,銷路也好,可咱不能光守著現在的這些產品和生產方式啊。我琢磨著,咱得搞點創新,提升一下產品的檔次,往更高端的方向發展發展。”


    彼得洛夫村長微微皺眉,疑惑地問:“大山啊,你這話是啥意思呀?咱這罐頭不就是把水果做成罐頭賣出去嘛,咋個往高端發展法呢?”


    王大山笑了笑,耐心地解釋道:“村長,您想啊,現在城裏人的生活水平也在慢慢提高,對吃的東西要求也越來越高了。咱可以從原料的挑選上更嚴格些,隻選那些品相最好、味道最純正的水果來做罐頭。然後啊,在包裝上也再下下功夫,弄點更精致、更有咱翠穀村特色的包裝。另外,咱還可以研發一些新口味的罐頭,像混合水果口味的,或者是添加一些咱村裏自己種的蜂蜜,讓罐頭的味道更獨特。”


    張技術員聽了,眼睛一亮,連連點頭說:“大山這想法好啊!我之前也在想,咱不能老是做那些普通常見的罐頭,是得有點差異化。不過這研發新口味和改進包裝,可得花不少心思,還得有專業的人來指導指導才行呢。”


    王大山接著說:“是啊,技術員說得對。我想著咱可以派幾個年輕機靈的娃子去城裏的大廠子裏學習學習,看看人家是咋搞研發、咋設計包裝的。迴來之後,也好帶著咱村裏的人一起幹。”


    這時,大柱站出來說:“大山哥,那派誰去好呢?我覺得二牛和翠花家的小妹都挺聰明的,學東西也快,要不就讓他們去吧。”


    王大山想了想,點頭道:“嗯,大柱說得有道理,二牛踏實肯幹,翠花小妹腦子靈活,就讓他們去。不過這一去啊,可得好好學,這關係到咱村子以後的發展呢。”


    於是,二牛和翠花小妹就肩負著全村人的期望,去城裏的大廠學習了。


    在他們走後的日子裏,王大山也沒閑著,他帶著村裏的幾個手巧的婦女,開始琢磨起包裝的改進。


    “嬸子們,咱這罐頭包裝啊,得體現出咱翠穀村的特色來。咱村那山清水秀的美景,還有那漫山遍野的果樹,都可以畫到包裝上嘛。”


    王大山一邊比劃著,一邊對婦女們說。


    一位年長些的嬸子笑著說:“大山啊,你說得倒是好,可咱這畫畫的本事有限呀,怕畫出來不好看呢。”


    王大山鼓勵道:“嬸子,您別擔心,咱慢慢來嘛。咱先畫個草圖,多改改,總能畫出滿意的來。再說了,這包裝上不光是畫,還可以寫點咱村裏的故事呀,像咱這水果都是咋種出來的,大家平時有多用心照料果樹,讓城裏人一看,就覺得咱這罐頭有濃濃的鄉土情,吃著也放心。”


    婦女們聽了,都覺得挺有意思,紛紛動手畫了起來。


    而另一邊,張技術員也帶著幾個年輕後生,在廠裏研究起新口味罐頭的事兒。


    “咱先試著把這蘋果和梨混在一起,看看味道咋樣,再加點咱村裏的蜂蜜,看看能不能調出獨特的風味。”


    張技術員指揮著大家說道。


    一個小夥子撓撓頭說:“技術員,這比例咋掌握呀,萬一調出來不好吃咋辦呢?”


    張技術員笑著說:“這就是要咱反複試驗嘛,一迴不行就兩迴,兩迴不行就三迴,總能找到最合適的比例。咱現在多費點心思,以後產品就能更受歡迎了呀。”


    過了些日子,二牛和翠花小妹學成迴來了。


    他們一到村裏,就被大家圍了起來。


    “二牛,快說說,在城裏都學到啥好本事了呀?”


    一位村民急切地問道。


    二牛興奮地說:“哎呀,可學了不少呢!人家城裏的大廠,那研發可有一套了,從原料的檢測到最後的成品試驗,每個環節都特別嚴格。還有那包裝設計,都是專門請的畫師來畫圖案,再配上好看的字體,可講究了。”


    翠花小妹也接著說:“是啊,我們還帶迴來一些人家的樣品,給大家看看,咱可以照著學學呢。”


    說著,她就從包裏拿出了幾個城裏大廠的罐頭樣品,大家傳看著,都不禁嘖嘖稱讚。


    王大山拿著樣品看了看,說:“確實好啊,不過咱也不用完全照搬,咱得結合咱翠穀村自己的特色來搞。二牛、小妹,你們給大家詳細講講,具體咋操作,咱好盡快把咱的新罐頭弄出來。”


    二牛便開始詳細地講起了原料挑選的標準、研發的流程以及包裝設計的一些要點,大家都聽得格外認真,還不時地提出問題,二牛和翠花小妹都一一耐心解答。


    有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後,整個村子又投入到了緊張的生產改進中。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新的高端水果罐頭終於研製出來了。


    那包裝上印著翠穀村美麗的田園風光,還有生動的村民勞作畫麵,旁邊配上了質樸又感人的翠穀村故事,看著就讓人覺得親切又有品質。


    打開罐頭,一股混合著水果清香和蜂蜜甜蜜的獨特味道撲鼻而來,嚐一口,更是讓人讚不絕口。


    王大山帶著新罐頭又去了城裏的市場,找到了之前合作的那些商家。


    食品店老板一看到新罐頭,就眼前一亮,驚訝地說:“大山啊,你們這罐頭變化可真大呀!這包裝看著太精美了,這味道聞著也不一樣了,肯定下了不少功夫吧。”


    王大山笑著說:“老板,那可不,為了這新罐頭,我們全村人可都沒少忙活呢。您嚐嚐,看看咋樣。”


    食品店老板嚐了一口,連連點頭說:“好吃啊,這味道太獨特了,我敢說在市麵上都少見。你們這罐頭肯定好賣,我得多進點貨,而且我覺得這價格也可以適當提高些,走高端路線嘛。”


    供銷社李經理也有同樣的看法,他說:“大山啊,你們這罐頭確實升級了,我看不光是在咱城裏,就是拿到更大的城市去,那也有競爭力啊。我建議你們可以試著往省城的市場拓展拓展呢。”


    王大山聽了,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他感激地說:“李經理,多虧您一直這麽支持我們,您這建議好啊,我們迴去就商量商量咋往省城拓展市場。”


    迴到村裏後,王大山把城裏商家的反饋和拓展省城市場的建議跟大家一說,村民們又激動又有些擔憂。


    一位村民說:“省城那麽大的地方,咱這小村子的罐頭能賣得動嗎?人家會不會瞧不上咱呀?”


    王大山趕忙說:“鄉親們,咱可不能自己先沒了信心呀。咱這罐頭有質量、有特色,隻要咱好好宣傳,肯定能打開銷路的。我想著咱可以先聯係省城的一些供銷社和大的食品商店,給他們寄點樣品過去,看看他們的反應。要是有感興趣的,咱再派人去談合作。”


    彼得洛夫村長也說:“大山說得對,咱得勇敢邁出這一步。咱翠穀村能發展到今天,不就是靠著大家齊心協力,不斷嚐試嘛。這次往省城拓展市場,不管遇到啥困難,咱們一起克服就是了。”


    在大家的支持下,王大山開始著手準備往省城拓展市場的事宜。


    他和村裏幾個能說會道又見過些世麵的人,精心挑選了一批新罐頭,附上詳細的產品介紹和翠穀村的宣傳資料,寄給了省城的多家供銷社和食品商店。


    日子一天天過去,終於等來了省城那邊的迴複。


    有幾家供銷社和食品商店對翠穀村的水果罐頭很感興趣,邀請王大山他們去省城麵談合作。


    王大山帶著滿心的期待,踏上了去往省城的路。


    到了省城,麵對那些大商家,王大山心裏雖然有些緊張,但還是落落大方地介紹起了翠穀村的水果罐頭。


    “各位領導,咱翠穀村的水果罐頭那可都是用咱村裏最好的水果,加上傳統又獨特的工藝製作出來的。這包裝也是融入了咱村的風土人情,每一瓶罐頭都飽含著咱村民的心血和誠意啊。而且咱這罐頭口味獨特,在我們當地的市場已經很受歡迎了,相信在省城也一定能得到大家的喜愛。”


    王大山誠懇地說道。


    省城的商家們聽了王大山的介紹,又品嚐了罐頭,都紛紛表示認可。


    其中一家大食品商店的負責人說:“你們這罐頭確實不錯,很有特色。不過省城的市場競爭也激烈,你們得保證供貨量和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啊。要是能做到這些,我們很願意和你們合作,而且可以幫你們把產品推廣到更多的地方去。”


    王大山趕忙保證道:“您放心,我們翠穀村現在有完善的生產體係,果園的種植麵積也在不斷擴大,貨源充足,質量更是嚴格把控,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就這樣,翠穀村的水果罐頭成功打進了省城的市場。


    隨著省城市場的打開,翠穀村的名聲也越來越響亮,周邊村子的人都紛紛來取經學習,王大山和翠穀村的村民們也毫不吝嗇,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帶著周邊村子一起發展,共同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在一次村子的集體大會上,彼得洛夫村長激動地說:“鄉親們,咱們翠穀村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村子,發展到現在能把產品賣到省城,這一路走來不容易啊。這都多虧了大山,還有每一位為村子付出努力的同誌啊。咱們以後還要繼續努力,讓咱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讓更多的人知道咱們翠穀村的好東西!”


    王大山也感慨萬千地說:“村長,這都是大家一起奮鬥的成果呀。咱們隻要團結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實現不了的目標。咱還要繼續加油,讓咱翠穀村成為大家都羨慕的富裕村呢!”


    台下的村民們都熱烈地鼓起掌來,那掌聲在翠穀村的上空久久迴蕩,仿佛在訴說著這個小村子充滿希望與美好的未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看雨1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看雨11並收藏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