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山民俗文化旅遊區” 的日益繁榮,讓翠穀村以及周邊村子的村民們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村裏的孩子們都能穿上新衣裳,去學堂裏安心讀書了,老人們也不用再為生計發愁,每天樂嗬嗬地坐在村口曬太陽,看著村子裏人來人往的熱鬧景象。


    可彼得洛夫村長和張技術員並沒有滿足於此,他們知道,村子要想持續發展,就得不斷開拓新的道路,不能守著現有的成績停滯不前。


    這天,兩人坐在村委會的辦公室裏,對著桌上的賬本和村裏的發展規劃圖,陷入了沉思。


    彼得洛夫村長率先開口說:“張技術員呀,咱這旅遊是搞得挺紅火,可咱不能光靠這一項呀,萬一哪天遊客不來了,咱村子可不能就沒了收入來源。得琢磨琢磨,再發展點別的產業才行。”


    張技術員點點頭說:“村長,您說得對。我這陣子也在想呢,咱們村裏不是有不少年輕人心靈手巧嘛,我聽說現在城裏對那種有創意的手工編織品、木雕啥的需求量挺大,咱們可以引導年輕人往這方麵發展發展,把咱村的手工藝品做出特色,往城裏的市場去銷一銷。”


    彼得洛夫村長眼睛一亮,說:“這倒是個好主意,可咱這手工藝品雖說做得也不錯,但要往城裏賣,那得符合城裏人的口味呀,樣式啥的可得新穎些。”


    張技術員笑著說:“村長,這個我也考慮到了。咱可以派幾個有想法的年輕人去城裏的工藝品店看看,學學人家的樣式和設計思路,迴來再結合咱們村裏的傳統手藝,搞出點新花樣來。”


    兩人正說著,村裏的幾個年輕人走了進來,帶頭的是村裏手工藝品做得最好的大強。


    大強說:“村長、張技術員,我們聽說你們在商量手工藝品往城裏賣的事兒,我們幾個都挺感興趣的,也想跟著摻和摻和,就是不知道具體咋弄呀。”


    彼得洛夫村長看著他們,高興地說:“哎呀,你們來得正好啊!我們正說這事兒呢,就是想找你們這些手巧的年輕人帶頭幹。你們先去城裏的工藝品店考察考察,看看人家現在流行啥樣的款式,學學人家的包裝、設計,迴來咱再一起研究研究,怎麽把咱們村的手工藝品做出特色來。”


    大強一拍胸脯說:“村長,您放心吧,我們肯定好好學,爭取把咱村的手工藝品打出名堂來。”


    過了幾天,大強他們幾個年輕人從城裏迴來了,帶迴了不少城裏工藝品的樣品,還有一些設計圖冊。


    他們把村裏喜歡做手工藝品的人都召集到了一起,開始分享自己在城裏學到的東西。


    大強拿著一個精致的木雕擺件說:“大夥看看,人家城裏這木雕,雕的不光是傳統的花鳥魚蟲啥的,還有好多現代的元素,像小汽車、小飛機啥的,看著可新穎了。而且這包裝也講究,用的是那種帶花紋的紙盒,看著就高檔。咱們也得學學人家,在傳統的基礎上加點新東西,把包裝也弄得好看點。”


    村裏的一位老藝人摸著胡子說:“嗯,是這個理兒呀,咱不能老是守著老一套,得跟上時代的步伐。不過這加新東西也得講究個度,不能把咱老祖宗的手藝給丟了。”


    大夥紛紛點頭表示讚同,然後就開始討論起怎麽把新元素融入到手工藝品中。


    有的說可以在編織品裏加入一些彩色的珠子,做出不同的圖案;有的說木雕可以雕一些村裏的風景,既有特色又新穎。


    張技術員在一旁聽著,不時地提出一些建議,他說:“咱還可以根據不同的節日、季節,設計一些主題手工藝品,像過年的時候就做一些帶有福字、生肖元素的,肯定受歡迎。”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翠穀村的手工藝品有了新的模樣,樣式新穎,又不失傳統韻味。


    彼得洛夫村長聯係了城裏的一些工藝品店,帶著樣品去談合作。


    一開始,不少店家還有些猶豫,覺得這農村來的手工藝品不知道質量咋樣,能不能賣得出去。


    彼得洛夫村長就誠懇地說:“老板呀,您先看看我們這手藝,都是村裏的老藝人帶著年輕人精心做出來的,質量絕對有保證。而且我們這手工藝品有咱農村的特色,現在城裏人不就喜歡這種原汁原味又有創意的東西嘛,您給個機會試試,要是賣得不好,我們也不勉強。”


    終於,有幾家店被彼得洛夫村長的誠意打動,同意先拿一些樣品擺著試試。


    沒想到,沒過多久,這些手工藝品就受到了城裏顧客的喜愛,訂單紛紛而來。


    隨著手工藝品在城裏打開了銷路,翠穀村的年輕人幹勁更足了,他們成立了手工藝品合作社,擴大了生產規模,還注冊了自己的品牌。


    而另一邊,彼得洛夫村長和張技術員又把目光投向了村裏的農產品深加工上。


    他們想著,能不能把村裏的水果加工成果醬、果幹,把蔬菜做成醃菜、脫水蔬菜等,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


    彼得洛夫村長找到村裏的幾位大媽,這些大媽都是做醃菜的好手,他說:“嬸兒們,咱們村裏的蔬菜這麽好,光賣新鮮的有點可惜了,我想著咱能不能把這些蔬菜做成醃菜,往外麵銷一銷呀,你們覺得咋樣?”


    一位大媽笑著說:“村長,這醃菜咱做了多少年了,那味道肯定沒問題,就是不知道城裏人愛不愛吃咱這口味呀。”


    張技術員說:“嬸兒,咱可以先做一些不同口味的樣品,拿去城裏讓人嚐嚐,根據大家的反饋再調整調整嘛。”


    於是,大媽們忙活起來,用村裏的新鮮蔬菜,做了各種口味的醃菜,有酸辣的、醬香的、甜辣的等等。


    彼得洛夫村長帶著這些醃菜樣品,又去城裏找銷路了。


    經過一番努力,翠穀村的醃菜也在城裏的一些超市上架了,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喜愛。


    翠穀村在不斷堅守初心的同時,一次又一次地開拓著新的發展道路,村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美好,大家都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憧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子會迎來更加燦爛的明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看雨1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看雨11並收藏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