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修好了,翠穀村的農產品運輸更加順暢,生意越發紅火,手工藝品的訂單也越來越多,整個村子都沉浸在一片忙碌又喜悅的氛圍中。


    但村長彼得洛夫和張技術員又開始琢磨起新的發展方向,他們想著要讓村子不僅富起來,還要美起來,讓村民們的精神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


    這天,村裏來了一位下鄉寫生的畫家,他被翠穀村的美景深深吸引,支起畫板就在村頭畫了起來。


    不少村民好奇地圍過去觀看,畫家一邊畫一邊讚歎著:“你們這村子真美啊,這山水、這田園,處處都是好景致,要是能開發一下,搞成個寫生基地,肯定能吸引不少城裏的畫家、學生來呢。”


    這話被路過的一位村民聽到了,趕忙跑去告訴了村長彼得洛夫和張技術員。


    兩人一聽,覺得這是個好點子,便趕忙去找那位畫家了解情況。


    “畫家同誌,您剛說的搞寫生基地,具體咋弄啊?我們這農村人,不太懂這些呀。”


    村長彼得洛夫誠懇地問道。


    畫家放下畫筆,笑著說:“村長,你們村自然風光好,有山有水有田園,這就是最大的優勢。可以先收拾出幾處合適的地方,搭建一些簡易的寫生亭,提供些畫畫的桌椅啥的,再安排幾戶村民家作為接待點,給來寫生的人提供食宿,慢慢把名聲傳出去就行。”


    “聽起來是挺好,可咱這接待的條件啥的,能符合人家城裏人的要求不?”


    張技術員有些疑慮地說。


    “這剛開始肯定不能要求太高,但隻要幹淨整潔、飯菜可口就行。而且你們可以讓村民們把自家的院子收拾得有特色些,種點花花草草的,看著也舒心呀。”


    畫家耐心地解釋道。


    村長彼得洛夫和張技術員一合計,覺得這事值得一試,便召集村民們開了個會,把這個想法跟大夥一說,沒想到村民們都挺支持。


    “村長,我家院子大,能接待不少人呢,我願意把院子收拾出來。”


    一位大叔主動說道。


    “我家那口子做飯好吃,咱可以給大夥做地道的農家菜。”


    一位大媽也笑著說道。


    說幹就幹,村民們紛紛行動起來,打掃院子、種花種草,把家裏布置得溫馨又有特色。


    村裏還組織了幾個手巧的年輕人,在風景秀麗的河邊、山坡上搭建起了一個個古色古香的寫生亭,擺上了桌椅。


    沒過多久,村裏就迎來了第一批來寫生的客人,是縣城裏一所學校的美術老師帶著學生們。


    “哇,這地方真美啊,太適合畫畫了。”


    學生們一下車就興奮地叫了起來。


    美術老師找到村長彼得洛夫,說道:“村長,你們這地方真不錯,我們以後可得常來呀。就是不知道這收費咋樣,還有吃飯住宿這些安排得過來不?”


    村長彼得洛夫笑著說:“老師,您放心,收費都是按成本來的,保證合理。住宿吃飯我們都安排好了,保證讓孩子們吃得好、住得舒服。”


    在村民們的熱情招待下,這批寫生的師生在翠穀村度過了愉快的時光,迴去後還把翠穀村的好推薦給了身邊的人。


    慢慢地,來村裏寫生的人越來越多,村子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隨著寫生基地的發展,村裏又想著能不能借著這股文化風,辦個民俗文化節,把村裏的傳統民俗、手工藝品、特色美食都展示出來,吸引更多的遊客。


    “張技術員,你覺得咱辦這個民俗文化節咋樣?”


    村長彼得洛夫問道。


    “村長,我覺得挺好啊,既能宣傳咱村的文化,又能帶動旅遊,就是這規模、活動內容啥的,得好好策劃策劃。”


    張技術員迴應道。


    於是,村裏又召集了幾個有文化的年輕人,一起商量民俗文化節的事兒。


    “我覺得可以搞個手工藝品大賽,讓村民們都把自己的得意作品拿出來展示展示,還能評選出優秀的,獎勵點獎品啥的。”


    一位年輕人提議道。


    “對呀,還有民俗表演,像舞龍舞獅、踩高蹺這些,咱村裏老一輩都會,讓他們帶著年輕人一起表演,肯定熱鬧。”


    另一位年輕人也興奮地說。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把民俗文化節的方案漸漸完善了起來。


    為了辦好這個文化節,村民們又是排練節目,又是準備美食和手工藝品展覽。


    終於,到了民俗文化節開幕的那天,村子裏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歡迎大家來參加我們翠穀村的民俗文化節呀,這裏有精美的手工藝品,有好吃的特色美食,還有精彩的民俗表演,希望大家玩得開心。”


    村長彼得洛夫站在台上熱情地致辭。


    台下的遊客們紛紛鼓掌,然後湧入各個活動區域。


    在手工藝品展覽區,遊客們看著那些精美的剪紙、刺繡、木雕等作品,讚不絕口。


    “這剪紙剪得真好啊,活靈活現的,太厲害了。”


    一位遊客誇讚道。


    “可不是嘛,這都是咱村民們自己做的,平時農閑的時候就琢磨這些呢。”


    負責講解的村民自豪地說。


    在民俗表演區,舞龍舞獅的隊伍龍騰虎躍,踩高蹺的演員們技藝高超,引得觀眾們陣陣喝彩。


    “哎呀,這表演太精彩了,好久沒看到這麽地道的民俗表演了。”


    一位城裏來的遊客笑著說道。


    而在美食區,各種香氣撲鼻的農家美食讓人垂涎欲滴,遊客們品嚐著,不停地稱讚著味道好。


    “這紅燒肉燉得太入味了,還有這野菜團子,真好吃,全是小時候的味道啊。”


    一位遊客邊吃邊說。


    民俗文化節的成功舉辦,讓翠穀村的名聲傳遍了周邊地區,來旅遊的人更多了,村民們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看著熱鬧又繁榮的村子,村長彼得洛夫感慨地對張技術員說:“張技術員呀,咱翠穀村能有今天,全靠大夥一起努力,一起出主意想辦法啊。咱可不能停步,還得接著帶著大夥往更好的日子奔呢。”


    張技術員看著滿村的歡聲笑語,眼中滿是堅定:“村長,您說得對,隻要咱翠穀村人心不散,勁兒不鬆,以後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紅火,咱這村子的未來啊,肯定是一片光明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看雨1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看雨11並收藏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