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一趟地府,得到海量的信息,關鍵還在於幾乎顛覆了羅天陽的信念,一場破邪陣救贖家族之旅,變為一場與上天相抗爭的命運之戰。
一切都變了。
當天陽返迴蘇公館後,一連三天沒出房間,他將所有的信息理了一遍,苦苦思索破解之策,隱隱找到問題關鍵時,卻又有許多難以想象的新問題出現。
於是,他決定返迴羅門鎮,與羅太公等商議此事,畢竟羅氏為此作了上千年的拯救努力,對事情的本質應該看得更透。
這天早上,他老早就起床下樓,與蘇柔等人打過招唿,匆匆用過早飯,開著車就往迴趕。
得到羅天陽通知,羅太公等一應人也早早等在那,一看到他開車進院子,便急忙將他迎進屋裏。
在場的除了他父親羅榮海外,便是羅氏輩分最高的三人,羅太公、三爺爺羅宇剛和七爺爺羅宇鋒,他們都是羅氏拯救行動的主持者,對一此事情有更深的了解。
羅天陽連茶都沒喝,便急急說了下地府的事,令場內諸人臉色大變,這與他們目前掌握的截然相反,同樣顛覆了他們的信念。
說完事情經過,羅天陽沉重地長籲一口氣,輕歎道:“我至今想不明白,巫靈教的命運,為何與我們羅氏係在同一條繩上了?或者說,羅氏一亡,邪陣怎麽也會告破?若是這點搞不明白的話,那我們羅氏的命運就不可逆轉,高祖奶奶的巫靈教也將是全教覆滅。”
他提出核心問題,羅太公三人卻沒有急著迴答,他們現在還在消化這令人震駭的信息,對這個問題自然一時無法迴答,屋內頓時陷入可怕的寂靜之中。
三人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好似老僧入定般,目光呆滯地直盯著腳下,眼皮都沒抬一下,連唿吸聲都很難聽到。
羅天陽此行是需要這答案,因為他已經想了三天三夜,依然沒法得到這答案,在沒有更多的信息之前,再想也是白搭。於是,他什麽都沒想,也沒再開口說話,目光在三人身上掃來掃去,希望從他們的表情上看到解讀的希望。
整整半個小時過去了,陷入沉思中的羅太公三人,幾乎同時抬起頭,而後對視幾眼,由羅太公出麵說道:“天陽,我想來想去,覺得答案應該在五行聚陽大陣上。這座大法陣的部署,表麵上是遠山公用來對抗高祖奶奶那邪陣的,實際上卻是我們羅氏的命運所在,它強則羅氏強,它弱則羅氏弱,這與我們目前所遇到的困境相同。”
聽得答案的五行聚陽大陣上,而且其還與羅氏命運相輔相成,羅三陽腦海中閃過一道明光,一切似乎豁然貫通,脫口便說道:“太公,您是說,五行聚陽大陣羅氏提供充裕的天地靈氣,反過來卻是以羅氏命運為陣眼的?”
“沒錯。”羅太公迴得有些有氣無力,神情寥落。身為羅氏族長的天然繼承者,他從小便以拯救家族為己任,嘔心瀝血一輩子,好不容易培養出羅天陽這名逆天強者,到頭來卻是當頭一棒,上天就是要亡羅氏,而且還要搭上高祖奶奶所創的巫靈教。
羅宇剛同樣神情寥落,深深地歎息一聲,說道:“天陽,五行聚陽大陣的強弱,決定我們羅氏命運,這點你不難想象。你沒想到的,那邪陣的存亡,也是與其相承相關的。經曆千餘年的相爭,五行聚陽大陣與邪陣已經達成微妙平衡,每當它要強過五行聚陽大陣時,我們羅氏便會有一名拯救者入陣,將其輕微的優勢抵消,這就是羅氏千年來仍能繁衍不息的原因。”
他停頓一下,羅宇鋒便接著說:“真正打破微妙平衡的,就是你這個最後拯救者衝破邪陣之後,尤其是隨著你修為的突飛猛進,兩陣間的強弱更有加劇之勢。這應該就是上天刻意所為,就是要讓整個家族滅亡,順便還搭上同樣逆天而為的高祖奶奶。”
從黯然中緩過神來的羅太公,深深地歎息一聲,接上話題道:“羅逸公得到的消息應該不會有錯,高祖奶奶現在已是中級鬼王,天陽你即使修到金符修為,再加你強悍的戰力和天殘刀相助,最多也隻能與她打個平局,結局以同歸於盡的可能性最大。而一旦高祖奶奶死亡,沒有她作陣眼的邪陣法力便會陡降,在五行聚陽大陣的反製之下,邪陣自然告破,而沒了反製力的五行聚陽大陣同樣會被告破。結局依然是同歸於盡,羅氏全族滅亡,巫靈教教徒也是死得幹幹淨淨,上天得到了它所想的結果。”
“這老天還真狠呐!”羅天陽咬牙切齒地說著,拳頭捏得咯咯作響,氣憤填膺好一陣子,然後發發狠道,“我不服,我一定要與它鬥到底,將我們羅氏給拯救出來。”
對羅天陽的堅定心性,羅太公三人是非常欣賞的,不過上天不是那麽容易鬥的,或者說沒誰能鬥得過上天。畢竟,“天道難違”這句話,不是隨口說說的。
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邪道和妖邪,費盡心力想躲過天劫,從而跳出三界之外,可從來沒誰成功過。
長生教追求長生,幾乎將這邪術發揮到極致,那林複生差不多已踏進成功的門檻,可最後卻是敗在羅天陽手上,那門長生的邪術便又失傳。類似的邪道不知其數,但一個個皆倒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之路上,不是自個繞不開天然死亡,就是死在正道的圍剿之下,沒誰能例外。
羅天陽雖是正道,可身背羅氏的天譴之咒,按理說上天是絕對不會放過他的,他要想與上天抗爭,與螻蟻跟大象抗爭一般無致,絕難有成功的可能。
羅太公不想他因此走入邪道,便連連擺手,讓他保持冷靜,而後才說道:“天陽,與上天明著對抗,殊為不智。你必須牢記一點:天道難違!我們要的不是跟它相抗,而是要順應天道,將我們羅氏從天譴之咒中給撇開,如此才是正確之法,而不是憑借自己修為蠻幹。記住:是順應天道,而不是違抗天道!”
一切都變了。
當天陽返迴蘇公館後,一連三天沒出房間,他將所有的信息理了一遍,苦苦思索破解之策,隱隱找到問題關鍵時,卻又有許多難以想象的新問題出現。
於是,他決定返迴羅門鎮,與羅太公等商議此事,畢竟羅氏為此作了上千年的拯救努力,對事情的本質應該看得更透。
這天早上,他老早就起床下樓,與蘇柔等人打過招唿,匆匆用過早飯,開著車就往迴趕。
得到羅天陽通知,羅太公等一應人也早早等在那,一看到他開車進院子,便急忙將他迎進屋裏。
在場的除了他父親羅榮海外,便是羅氏輩分最高的三人,羅太公、三爺爺羅宇剛和七爺爺羅宇鋒,他們都是羅氏拯救行動的主持者,對一此事情有更深的了解。
羅天陽連茶都沒喝,便急急說了下地府的事,令場內諸人臉色大變,這與他們目前掌握的截然相反,同樣顛覆了他們的信念。
說完事情經過,羅天陽沉重地長籲一口氣,輕歎道:“我至今想不明白,巫靈教的命運,為何與我們羅氏係在同一條繩上了?或者說,羅氏一亡,邪陣怎麽也會告破?若是這點搞不明白的話,那我們羅氏的命運就不可逆轉,高祖奶奶的巫靈教也將是全教覆滅。”
他提出核心問題,羅太公三人卻沒有急著迴答,他們現在還在消化這令人震駭的信息,對這個問題自然一時無法迴答,屋內頓時陷入可怕的寂靜之中。
三人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好似老僧入定般,目光呆滯地直盯著腳下,眼皮都沒抬一下,連唿吸聲都很難聽到。
羅天陽此行是需要這答案,因為他已經想了三天三夜,依然沒法得到這答案,在沒有更多的信息之前,再想也是白搭。於是,他什麽都沒想,也沒再開口說話,目光在三人身上掃來掃去,希望從他們的表情上看到解讀的希望。
整整半個小時過去了,陷入沉思中的羅太公三人,幾乎同時抬起頭,而後對視幾眼,由羅太公出麵說道:“天陽,我想來想去,覺得答案應該在五行聚陽大陣上。這座大法陣的部署,表麵上是遠山公用來對抗高祖奶奶那邪陣的,實際上卻是我們羅氏的命運所在,它強則羅氏強,它弱則羅氏弱,這與我們目前所遇到的困境相同。”
聽得答案的五行聚陽大陣上,而且其還與羅氏命運相輔相成,羅三陽腦海中閃過一道明光,一切似乎豁然貫通,脫口便說道:“太公,您是說,五行聚陽大陣羅氏提供充裕的天地靈氣,反過來卻是以羅氏命運為陣眼的?”
“沒錯。”羅太公迴得有些有氣無力,神情寥落。身為羅氏族長的天然繼承者,他從小便以拯救家族為己任,嘔心瀝血一輩子,好不容易培養出羅天陽這名逆天強者,到頭來卻是當頭一棒,上天就是要亡羅氏,而且還要搭上高祖奶奶所創的巫靈教。
羅宇剛同樣神情寥落,深深地歎息一聲,說道:“天陽,五行聚陽大陣的強弱,決定我們羅氏命運,這點你不難想象。你沒想到的,那邪陣的存亡,也是與其相承相關的。經曆千餘年的相爭,五行聚陽大陣與邪陣已經達成微妙平衡,每當它要強過五行聚陽大陣時,我們羅氏便會有一名拯救者入陣,將其輕微的優勢抵消,這就是羅氏千年來仍能繁衍不息的原因。”
他停頓一下,羅宇鋒便接著說:“真正打破微妙平衡的,就是你這個最後拯救者衝破邪陣之後,尤其是隨著你修為的突飛猛進,兩陣間的強弱更有加劇之勢。這應該就是上天刻意所為,就是要讓整個家族滅亡,順便還搭上同樣逆天而為的高祖奶奶。”
從黯然中緩過神來的羅太公,深深地歎息一聲,接上話題道:“羅逸公得到的消息應該不會有錯,高祖奶奶現在已是中級鬼王,天陽你即使修到金符修為,再加你強悍的戰力和天殘刀相助,最多也隻能與她打個平局,結局以同歸於盡的可能性最大。而一旦高祖奶奶死亡,沒有她作陣眼的邪陣法力便會陡降,在五行聚陽大陣的反製之下,邪陣自然告破,而沒了反製力的五行聚陽大陣同樣會被告破。結局依然是同歸於盡,羅氏全族滅亡,巫靈教教徒也是死得幹幹淨淨,上天得到了它所想的結果。”
“這老天還真狠呐!”羅天陽咬牙切齒地說著,拳頭捏得咯咯作響,氣憤填膺好一陣子,然後發發狠道,“我不服,我一定要與它鬥到底,將我們羅氏給拯救出來。”
對羅天陽的堅定心性,羅太公三人是非常欣賞的,不過上天不是那麽容易鬥的,或者說沒誰能鬥得過上天。畢竟,“天道難違”這句話,不是隨口說說的。
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邪道和妖邪,費盡心力想躲過天劫,從而跳出三界之外,可從來沒誰成功過。
長生教追求長生,幾乎將這邪術發揮到極致,那林複生差不多已踏進成功的門檻,可最後卻是敗在羅天陽手上,那門長生的邪術便又失傳。類似的邪道不知其數,但一個個皆倒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之路上,不是自個繞不開天然死亡,就是死在正道的圍剿之下,沒誰能例外。
羅天陽雖是正道,可身背羅氏的天譴之咒,按理說上天是絕對不會放過他的,他要想與上天抗爭,與螻蟻跟大象抗爭一般無致,絕難有成功的可能。
羅太公不想他因此走入邪道,便連連擺手,讓他保持冷靜,而後才說道:“天陽,與上天明著對抗,殊為不智。你必須牢記一點:天道難違!我們要的不是跟它相抗,而是要順應天道,將我們羅氏從天譴之咒中給撇開,如此才是正確之法,而不是憑借自己修為蠻幹。記住:是順應天道,而不是違抗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