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建在如此險要之處!”


    “周圍也無道路!”


    “定非凡間之物啊!”


    跟隨著宋應星爬上山巔的師爺是累的氣喘籲籲,還不忘感慨一句。


    而此時的宋應星也好不到哪裏去,雖然此時的宋應星還是年富力強,但他也是滿頭大汗,喘著粗氣。


    如今正是入夏時節,著實不是爬山的好時間。


    所幸那奇怪的學堂就在眼前。


    ……


    “老爺,我等該如何進去?”


    看著這學堂緊閉的鐵門,師爺發出了疑問。


    也就在這時,那鐵門竟然自己打開了,如此情況頓時讓眾人一驚。


    “走!進去看看!”


    隨著宋應星踏入學堂內,一股冰涼而又愜意的風吹拂而來。


    在這夏日能感受到這種涼爽,眾人也是驚訝不已。


    而更令眾人驚訝的是,在著學堂的裏麵,他們看到了一張巨大的畫卷,


    這畫卷中竟然有一個女子,這女子生的十分美麗,其容無瑕,不似人間該有的女子。


    女子見到眾人,竟然躬身施禮道:


    “歡迎來到天工學堂。”


    “今日打算學些什麽?”


    這女子說的乃是地地道道的京城口音,這當官的宋應星自然是能聽懂的。


    而這天工兩字,也觸動了宋應星的心緒,他帶著某種別樣的心情,出聲問道:


    “你是何人?”


    “為何出現在此地?”


    聽到宋應星的詢問,屏幕中的女子笑著迴應到:


    “我乃天工講師。”


    “到此地正是為了傳授天工知識而來?”


    “傳授知識?”


    “可知四書五經?”


    “知曉!”


    作為科舉取士,並經過八股文拷打的宋應星,自然時難以逃脫科舉樊籠。


    於是便下意識的詢問起了關於科舉的問題。


    而經過宋應星詢問,他發現這天工講師對科舉的造詣,比那些專攻考試的老儒生還要強上許多。


    就在宋應星還想在科舉問題上繼續追問下去的時候,


    那天工講師突然出聲提醒道:


    “你如今已為官員,科舉之事已經成過往,不如討論其他問題,你看如何?”


    原本還在科試海洋暢遊的宋應星,此時也終於反應過來什麽。


    他早已上岸,已經不需要在學海中蹉跎,此時的他已經是一方父母官,更需要考慮的是百姓的民生。


    想到民生,那混亂的絲紡問題,頓時湧現了出來。


    “可傳授紡絲的知識?”


    “自然可以!”


    隨著宋應星的詢問,眼前的畫麵,再次發生了變化,那名美麗的女子消失不見了。


    不過在場的眾人已經無暇關心那位女子去了什麽地方,他們都被這畫卷上的一台設備所吸引,


    作為江浙之人,在場的人皆是辨認出了,出現在畫卷上的那東西,那是一台紡紗機。


    隻見這紡紗機快速運轉,以他們難以想象的速度紡織出了絲布。


    “這……天下竟有如此快的紡紗機!”


    也就在眾人驚訝的時候,這紡紗機突然分解開來,而後變為了一個個零件飄蕩在空中,


    每個零件都標注著名字,展示著零件的結構,而後零件又緩緩的組合,成為了剛才的紡紗機。


    看到這奇異的畫麵,


    宋應星率先迴過神來,向周圍人唿喊道:


    \"快快記錄下來。\"


    聽到宋應星的唿喊,周圍的官吏也反應過來什麽,想盡辦法記錄。


    “江浙要變天了啊!”


    一邊記錄什麽的宋應星,心中感慨了一聲,


    自從當年嚐試毀堤淹田,改稻為桑後,江浙地區的手工業一日比一日繁榮,


    到了如今,憑借出海的絲織業,江浙已經邁過了糧食自給的紅線。


    這裏也第一次出現了,手工業超越農業,成為百姓命脈的情況,


    既然是命脈,已經熟悉嘉興產業結構的宋應星,十分清楚這項技術流傳出去的風波。


    ……


    學堂內十分安靜,這天工學堂貼心的提供了紙筆。


    所有人都在記錄,甚至那些粗通文筆的小吏也在嚐試著記錄下來。


    所謂流官固吏,這些小吏從生到死,都會釘在當地,也使得他們與當地的利益方深深綁定。


    他們的家人親屬也或多或少參與著相關產業,


    因此這些平時喜歡偷奸耍滑的小吏,記錄的格外認真。


    ……


    然而,這些人剛剛放下令人不適的炭筆,眼前的畫卷再次發生了變化.


    上麵出現了一個結構更為精密的織布機,


    看到這織布效率恐怖的設備,眾人倒吸了一口冷氣,便不約而同的繼續抄錄,


    因結構精密程度遠超剛才的紡紗機,眾人的抄錄過程極為緩慢。


    現場隻有紙筆摩擦的聲音,好像在經曆著一場考試。


    ……


    終於,在眾人手腕酸痛,將眼前東西的抄錄完成後,


    麵前的畫卷卻又發生了變化,然而這一次眾人卻沒有動筆,隻見畫卷上出現了聯排的設備,


    這些設備前都有人操作,隨著人員操作,機器運轉,隻消片刻,絲布便如流水一般產出。


    “這……如此效率,幾乎抵的上我嘉興府一日產量。”


    “老爺若此物現世,這天下都會動蕩啊!”


    “立刻迴去!”


    聽到宋應星要立刻返迴桐鄉,師爺有些不解。


    但他隻得聽從宋應星的命令。


    ……


    宋應星畢竟是一縣長官,無法在這山中長時間停留,在留下了看守之人後,


    他便帶人急衝衝的返迴了桐鄉縣。


    原本便有著書《天工開物》製定手工業統一規範的他,立刻命人將這圖紙擴散開來。


    那師爺麵對宋應星如此行為,是極力阻攔。


    要知道紡織業乃是整個江浙的命脈,他如此行為定然會引起極大的爭議,並且會招來禍患。


    然而麵對師爺的勸說,宋應星哪裏會聽,


    他此番返迴,也就是趁著沒人反應過來前,盡可能的將此物擴散出去,


    原本對自己紡織技術還敝帚自珍的各大手工作坊,因此產生的各種糾紛,因此對經濟的壓製作用,也會瞬間捆綁。


    擴散圖紙,對整個的嘉興,整個江浙,乃至整個大明有利而無害。


    而隨著圖紙的流傳,整個縣城都沸騰了,一股無形的風暴以桐鄉為中心擴散開來。


    而也如師爺預料的那般,各大絲坊背後之人也找上門來,他們要求宋應星不要擴散圖紙,也不要上報。


    為此眾人或是的利誘,或是威脅,一時間對宋應星使用了百般手段。


    而作為風暴的原點,那天工學堂,更是成為了焦點中的焦點。


    然而令眾人震驚的是,那天工學堂竟然消失了。


    如此情況,更是坐實了人們的猜測,那天工學堂,乃是天人降臨為傳授知識而來。


    ……


    在天工學堂消失的時候,位於空間站中的鵬舉,卻通過監控設備,查看著宋應星的情況,


    自從有了聚變裝置可以產出一些元素外。


    很多以前不敢想象的事情,鵬舉也能通過打印設備快速實現。


    而那天工學堂,便是鵬舉通過,火星臨時基地展開艙複刻過來的一種設備。


    在2030年人類實現登陸火星後,便計劃在火星建立基地,快速展開艙技術作為成熟的技術也被應用到了火星上。


    等到了他所在的2042年,也是依照這種設備建立了火星基地。


    對於技術的事情,隻是在鵬舉的腦海中一閃而過,他的注意力便再次放到了那宋應星的身上。


    “將推動科技突破的目標放在他身上的確是個好的選擇!”


    看著現在一臉愁容的宋應星,鵬舉也在思索著接下來的計劃。


    如今宋應星公布圖紙的行為,已經觸動了各方利益,


    而隨著圖紙的流傳,產業的升級,這桐鄉縣未來幾年的政績必定是上上,


    在如此政績之下,這宋應星的縣令怕是坐不安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發展航天科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活絡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活絡丸並收藏我在古代發展航天科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