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指洛水放誓
我在古代發展航天科技 作者:大活絡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也就在蔡琰心中憂慮的時候,
有一位宮女快步走入了大殿中,來到蔡琰身旁低聲稟告著什麽。
“那司馬懿與一些大族在洛水?”
“在做什麽?”
“是在那裏賞秋景,曲水流觴,休憩養性……”
聽完宮女的稟報,蔡琰額眉微皺,出聲詢問詳細細節。
自從大周出現動亂,尤其是那漢帝起事後,
那司馬一族的行為越發的不老實,蔡琰心中也不由的警惕起來。
因此,在各大士族中,也安插收買了不少諜員。
而這一次,便是有人告密,才得知此事。
聽聞宮女所說,蔡琰冷笑了一聲,
“這麽說來是在遊玩嗎?”
在如此敏感的時間,士族們聚集在一起,怎麽可能是在遊玩。
“來人,召諸葛琪……”
……
洛水邊上,司馬懿甩開了仆人侍從,帶著數位重要的世家領袖來到了洛水邊。
隻見司馬懿指著洛水說到:
“漢祚造竊,牝雞司晨,天罡倒翻。”
“今我司馬懿指洛河為誓言,必定匡扶漢室。”
“汝等雖有投賊之實,但若與我一起,以往之事必定不會追究,亦可建功立業。”
聽到司馬懿的話,那幾名世家領袖神情微動。
洛水在大漢有著獨特的意義。
當年劉秀統一天下時,曾遇到過朱鮋阻礙,為了勸降朱鮋,劉秀便指著洛水為誓,
隻要朱鮋投降,以往之事,便既往不咎。
而之後劉秀也兌現了自己的諾言,
而如今見司馬懿的指著洛水放誓,這幾個大族,也開始搖擺起來。
畢竟司馬一族在朝中的權勢極大,也隻有諸葛一族可以與之對抗。
然而諸葛一族向來清貴,不與他們這些大族結黨。
如今蔡玥帶著孔明再次迴朝,而他們大族日子將更不好過。
因此見這位高權重的司馬一族,竟有重新擁立漢帝的想法,這些大族如何不心動。
而見這些大族還是有些搖擺,司馬懿身旁的大族賈與大族崔,也共同作保司馬懿,
隻要跟著司馬一族舉大事,必定可以成就大業。
話到這一步,終於有人願意出來與司馬一族結盟,而隨著有人帶頭,其他人同樣點頭答應,
就這樣這些世家大族,以司馬懿為首,以洛水為誓,達成了盟約。
……
隨著盟約的達成,眾人在河邊的一處小亭歡聚,一時間推杯換盞,他們似乎充滿了光明的未來。
而這時司馬懿的兄長司馬朗來到了司馬懿的身旁,小聲的說道:
“仲達,我等真的要行此險招嗎?”
“這不是你平時的處事風格啊。”
聽到兄長問話,司馬懿暗自歎息了一聲:
“兄長,我等如今別無選擇。”
“唉……”
司馬朗也是長歎一聲,不再多說什麽,他們兄弟幾人,
司馬懿是最為聰穎之人,平時也最為沉穩,
作為兄長他不得不承認,司馬懿的才華與見識遠在他之上。
而他了解中的司馬仲達從來都不是冒險之人。
其行事作風極為穩重,數年前遼東公孫叛亂。
司馬懿前去領兵平叛。
其進軍穩紮穩打,猶如烏龜殼一般,那遼東公孫一族,偷襲、夜襲、嘲諷、引戰,皆是無可奈何。
最終被司馬懿活活拖死,
便是那朝中有名的諸葛孔明,在聽聞司馬懿這種極為穩重的打法,也是感慨。
若是他如公孫一族割據一處,麵對這種四平八穩的防守反擊,也無多少獲勝的幾率。
而相較於,外人看到的穩重。
作為兄長的司馬朗還知曉這司馬懿的不為人知的另一麵,那便是苟且與陰狠。
司馬懿猶如一條毒蛇一般,可以苟在洞中一動不動,隻等獵物上門,一擊斃命。
而且這種陰狠不但可以對敵人,甚至可以對自己。
當年曹操征辟司馬懿為官,可司馬懿那時已經去過蔡琰治理的三輔,他十分清楚,這曹操已經統一天下無望,
於是故意讓馬車壓斷自己的腿,以躲避曹操的征辟。
而他的拖延,也證明他的做法是對的。
沒多久那蔡琰便用不可思議的方法統一了天下。
而司馬懿作為白身,無其他勢力仕官的幹淨記錄,成功進入了大周朝廷。
司馬懿並不介意蔡琰女子的身份,盡力輔佐蔡琰。
也因為是第一批進入大周的士族子弟,加之的司馬懿才華過人,也漸漸的受到了重用。
然而,隨著司馬懿的地位變高,他們司馬一族卻並無多少改善。
那蔡琰明明也出身於大族,卻不知為何,一直對世家大族打壓。
司馬懿也曾試圖勸諫過蔡琰,
可惜,蔡琰並未理會司馬懿,反而他們司馬一族在溫縣的萬畝良田被朝廷收迴,分給了百姓。
並且,蔡琰還要讓司馬一族出錢出力,資助學校,醫館的建設。
他不能理解蔡琰的做法,甚至說大漢絕大部分都無法理解蔡琰的做法。
雖說數百年前,陳勝吳廣曾呐喊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但王權貴族無論在什麽時候,都是貴族,永遠與黔首不同。
而且隨著光武帝劉秀重用世家之後,外戚專權,大族輪番把持朝政,孺子皇帝已經持續了近百年,
像漢靈帝那樣活了三十歲的皇帝,在光武之後,已經是極為罕見,
可就算已經三十歲的漢靈帝,也無法完全掌握皇權,
隻能通過黨錮之禍,來彰顯自己的一些權威。
世家大族已經是這個時代的主流,那蔡琰逆天而行,必然會遭到毀滅。
司馬朗也十分清楚如今天下的局勢,但想到如今司馬一族在朝中的地位,他還是忍不住問道:
“仲達,這大周真無迴天之力了嗎?”
“自然是有的!”
“若那蔡琰願意接受陳群的九品中正製,也許這大周還有迴天之力。”
見司馬懿提起了陳群,司馬朗不由得看向了亭子中,那陳群也在這次聚會中。
也確實如的司馬懿所說,自光武帝劉秀憑借世家大族光複大漢。
世家便一發不可收拾,也隻有這種完全符合世家利益的九品中正製才能穩定大周的局勢。
那種變相的察舉製,將選拔官員的權利完全交給了大族,
畢竟推舉嘛……大族說孩子有孝心有品德,其他人又該如何衡量。
隻可惜如此好的政策,那蔡琰竟然不同意,這大周活該滅亡
……
此時涼亭中的陳群與眾人交談之中,也說起了九品中正製。
雖然此製來源於過往的察舉製,但他還糅合了一些其他東西。
當初他在徐州仕官,從陶謙,到劉備,在到曹操,他曾輔佐過多人。
而在徐州的那段日子裏,恰逢笮融叛亂,他也曾跟隨一些將領去平定過笮融的佛徒叛亂。
而在平叛的過程中,他發現那些佛徒的信仰十分堅定,一些佛徒即使麵臨刀斧,也是巋然不懼。
因此他對這些佛徒所說的佛經感到興趣。
而在佛經中他看到那身毒孔雀佛國中,有著一種類似於察舉製的東西。
那東西似乎是來自佛徒的敵對勢力婆羅。
他仔細的研究了一番這種製度後,驚喜的發現,
若是將這種製度融合到察舉製中,也許能大大改善如今世家大族混亂的局麵。
因此他開始剔除那身毒製度中的錯誤一麵,再根據自己的施政經驗,嚐試改良察舉製。
他一開始將察舉分為了三品,即上品,中品,下品。
這三品,每個等級所能當的官也不同,
而後他又發現,這三品在大漢似乎有些不適合,
畢竟這裏是能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地方,如此小的固化分化方法可能會遭到詬病。
因此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了更細的劃分。
隨著一步步的完善,自己的九品中正製也終於完善了出來,
在他的提出的新製中,品階也不再是固定,而是每三年評定一次,
而評定的標準先後順序為,家世背景、品德、學識、名聲……
如此製度自然是看起來是偉岸公正,也可以調和朝廷與世家大族的矛盾。
然而,陳群興衝衝的將此製度呈現了上去,迎來的卻是蔡琰的嗬斥。
“那蔡琰如此倒行逆施,枉顧如此良策,可惜可惜。”
聽到涼亭中眾人的感慨,一旁的司馬懿看了一眼天邊的太陽。
“蔡玥將歸,我等也該舉起義旗,昭告天下。”
有一位宮女快步走入了大殿中,來到蔡琰身旁低聲稟告著什麽。
“那司馬懿與一些大族在洛水?”
“在做什麽?”
“是在那裏賞秋景,曲水流觴,休憩養性……”
聽完宮女的稟報,蔡琰額眉微皺,出聲詢問詳細細節。
自從大周出現動亂,尤其是那漢帝起事後,
那司馬一族的行為越發的不老實,蔡琰心中也不由的警惕起來。
因此,在各大士族中,也安插收買了不少諜員。
而這一次,便是有人告密,才得知此事。
聽聞宮女所說,蔡琰冷笑了一聲,
“這麽說來是在遊玩嗎?”
在如此敏感的時間,士族們聚集在一起,怎麽可能是在遊玩。
“來人,召諸葛琪……”
……
洛水邊上,司馬懿甩開了仆人侍從,帶著數位重要的世家領袖來到了洛水邊。
隻見司馬懿指著洛水說到:
“漢祚造竊,牝雞司晨,天罡倒翻。”
“今我司馬懿指洛河為誓言,必定匡扶漢室。”
“汝等雖有投賊之實,但若與我一起,以往之事必定不會追究,亦可建功立業。”
聽到司馬懿的話,那幾名世家領袖神情微動。
洛水在大漢有著獨特的意義。
當年劉秀統一天下時,曾遇到過朱鮋阻礙,為了勸降朱鮋,劉秀便指著洛水為誓,
隻要朱鮋投降,以往之事,便既往不咎。
而之後劉秀也兌現了自己的諾言,
而如今見司馬懿的指著洛水放誓,這幾個大族,也開始搖擺起來。
畢竟司馬一族在朝中的權勢極大,也隻有諸葛一族可以與之對抗。
然而諸葛一族向來清貴,不與他們這些大族結黨。
如今蔡玥帶著孔明再次迴朝,而他們大族日子將更不好過。
因此見這位高權重的司馬一族,竟有重新擁立漢帝的想法,這些大族如何不心動。
而見這些大族還是有些搖擺,司馬懿身旁的大族賈與大族崔,也共同作保司馬懿,
隻要跟著司馬一族舉大事,必定可以成就大業。
話到這一步,終於有人願意出來與司馬一族結盟,而隨著有人帶頭,其他人同樣點頭答應,
就這樣這些世家大族,以司馬懿為首,以洛水為誓,達成了盟約。
……
隨著盟約的達成,眾人在河邊的一處小亭歡聚,一時間推杯換盞,他們似乎充滿了光明的未來。
而這時司馬懿的兄長司馬朗來到了司馬懿的身旁,小聲的說道:
“仲達,我等真的要行此險招嗎?”
“這不是你平時的處事風格啊。”
聽到兄長問話,司馬懿暗自歎息了一聲:
“兄長,我等如今別無選擇。”
“唉……”
司馬朗也是長歎一聲,不再多說什麽,他們兄弟幾人,
司馬懿是最為聰穎之人,平時也最為沉穩,
作為兄長他不得不承認,司馬懿的才華與見識遠在他之上。
而他了解中的司馬仲達從來都不是冒險之人。
其行事作風極為穩重,數年前遼東公孫叛亂。
司馬懿前去領兵平叛。
其進軍穩紮穩打,猶如烏龜殼一般,那遼東公孫一族,偷襲、夜襲、嘲諷、引戰,皆是無可奈何。
最終被司馬懿活活拖死,
便是那朝中有名的諸葛孔明,在聽聞司馬懿這種極為穩重的打法,也是感慨。
若是他如公孫一族割據一處,麵對這種四平八穩的防守反擊,也無多少獲勝的幾率。
而相較於,外人看到的穩重。
作為兄長的司馬朗還知曉這司馬懿的不為人知的另一麵,那便是苟且與陰狠。
司馬懿猶如一條毒蛇一般,可以苟在洞中一動不動,隻等獵物上門,一擊斃命。
而且這種陰狠不但可以對敵人,甚至可以對自己。
當年曹操征辟司馬懿為官,可司馬懿那時已經去過蔡琰治理的三輔,他十分清楚,這曹操已經統一天下無望,
於是故意讓馬車壓斷自己的腿,以躲避曹操的征辟。
而他的拖延,也證明他的做法是對的。
沒多久那蔡琰便用不可思議的方法統一了天下。
而司馬懿作為白身,無其他勢力仕官的幹淨記錄,成功進入了大周朝廷。
司馬懿並不介意蔡琰女子的身份,盡力輔佐蔡琰。
也因為是第一批進入大周的士族子弟,加之的司馬懿才華過人,也漸漸的受到了重用。
然而,隨著司馬懿的地位變高,他們司馬一族卻並無多少改善。
那蔡琰明明也出身於大族,卻不知為何,一直對世家大族打壓。
司馬懿也曾試圖勸諫過蔡琰,
可惜,蔡琰並未理會司馬懿,反而他們司馬一族在溫縣的萬畝良田被朝廷收迴,分給了百姓。
並且,蔡琰還要讓司馬一族出錢出力,資助學校,醫館的建設。
他不能理解蔡琰的做法,甚至說大漢絕大部分都無法理解蔡琰的做法。
雖說數百年前,陳勝吳廣曾呐喊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但王權貴族無論在什麽時候,都是貴族,永遠與黔首不同。
而且隨著光武帝劉秀重用世家之後,外戚專權,大族輪番把持朝政,孺子皇帝已經持續了近百年,
像漢靈帝那樣活了三十歲的皇帝,在光武之後,已經是極為罕見,
可就算已經三十歲的漢靈帝,也無法完全掌握皇權,
隻能通過黨錮之禍,來彰顯自己的一些權威。
世家大族已經是這個時代的主流,那蔡琰逆天而行,必然會遭到毀滅。
司馬朗也十分清楚如今天下的局勢,但想到如今司馬一族在朝中的地位,他還是忍不住問道:
“仲達,這大周真無迴天之力了嗎?”
“自然是有的!”
“若那蔡琰願意接受陳群的九品中正製,也許這大周還有迴天之力。”
見司馬懿提起了陳群,司馬朗不由得看向了亭子中,那陳群也在這次聚會中。
也確實如的司馬懿所說,自光武帝劉秀憑借世家大族光複大漢。
世家便一發不可收拾,也隻有這種完全符合世家利益的九品中正製才能穩定大周的局勢。
那種變相的察舉製,將選拔官員的權利完全交給了大族,
畢竟推舉嘛……大族說孩子有孝心有品德,其他人又該如何衡量。
隻可惜如此好的政策,那蔡琰竟然不同意,這大周活該滅亡
……
此時涼亭中的陳群與眾人交談之中,也說起了九品中正製。
雖然此製來源於過往的察舉製,但他還糅合了一些其他東西。
當初他在徐州仕官,從陶謙,到劉備,在到曹操,他曾輔佐過多人。
而在徐州的那段日子裏,恰逢笮融叛亂,他也曾跟隨一些將領去平定過笮融的佛徒叛亂。
而在平叛的過程中,他發現那些佛徒的信仰十分堅定,一些佛徒即使麵臨刀斧,也是巋然不懼。
因此他對這些佛徒所說的佛經感到興趣。
而在佛經中他看到那身毒孔雀佛國中,有著一種類似於察舉製的東西。
那東西似乎是來自佛徒的敵對勢力婆羅。
他仔細的研究了一番這種製度後,驚喜的發現,
若是將這種製度融合到察舉製中,也許能大大改善如今世家大族混亂的局麵。
因此他開始剔除那身毒製度中的錯誤一麵,再根據自己的施政經驗,嚐試改良察舉製。
他一開始將察舉分為了三品,即上品,中品,下品。
這三品,每個等級所能當的官也不同,
而後他又發現,這三品在大漢似乎有些不適合,
畢竟這裏是能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地方,如此小的固化分化方法可能會遭到詬病。
因此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了更細的劃分。
隨著一步步的完善,自己的九品中正製也終於完善了出來,
在他的提出的新製中,品階也不再是固定,而是每三年評定一次,
而評定的標準先後順序為,家世背景、品德、學識、名聲……
如此製度自然是看起來是偉岸公正,也可以調和朝廷與世家大族的矛盾。
然而,陳群興衝衝的將此製度呈現了上去,迎來的卻是蔡琰的嗬斥。
“那蔡琰如此倒行逆施,枉顧如此良策,可惜可惜。”
聽到涼亭中眾人的感慨,一旁的司馬懿看了一眼天邊的太陽。
“蔡玥將歸,我等也該舉起義旗,昭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