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楚州城下雙雄會
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 作者:笑再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楚州城頭。
甲胄整齊的李綱,和仍舊一身黑袍的周繡娘並肩而立,一起看向城下對陣的兩支人馬。
“楊兄別來無恙。”嶽飛橫槍立馬,身後同樣僅隨一千輕騎。
他忽然瞥見對方戰袍下擺繡著朵歪斜的蓮花。
那是曹成舊部的標記,楊再興歸順韓世忠兩年竟未拆去。
“少廢話!“楊再興銀槍前指,“今日你要麽引軍退去,要麽就與我大戰一場!”
這兩人雖然隻在多年前見過一麵,彼此卻並不陌生。
南北對峙,誰都知道兩淮諸城隻是緩衝,怎會不相互打探情報?
而對方軍中能打的將領,自然是情報搜集的重點。
嶽飛自不必說,當年隨宗澤勤王,在汴梁城下獨闖金軍大纛,少年英雄之名便已鵲起。
其後更是追隨武從文一戰擊敗十幾萬南征金軍,威名傳遍天下!
相比之下,楊再興的名氣就小多了,還有個隨曹成叛亂的汙點。
不過自從歸降韓世忠後,其每戰必為先鋒,東征西討屢立戰功,端的是鎮江軍中最能打的將軍!
眼看曾經在自己手下不是三合之敵的嶽飛,如今已經成了獨領一軍的大將,心高氣傲的楊再興要說沒有羨慕和嫉妒,那絕對是騙人的。
嶽飛此時也就二十多歲,雖然生性沉穩,畢竟血氣方剛。
想起當年敗在對方手下的事情,不免有些手癢。
但千古名將之所以是千古名將,對自身的控製力絕對是必備素質,很快就壓下了心底的衝動。
“楊兄可知韓將軍為何一路緩行?”
不等對方答話,嶽飛便自問自答道:“他是敬重李相公為人,更不願我漢家兒郎自相殘殺!“
作為韓世忠最看重的心腹,楊再興自然知道自家主將的心思,可聽了嶽飛這話,卻更加惱火。
“你還有臉說這話?李相公忠義之名傳於天下,爾等何敢率兵來攻?!”
嶽飛知道他誤會了,卻又沒法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解釋,隻得反駁道:“此次可是臨安先發兵北上的,難道隻許我軍看著?”
楊再興俊臉一紅,強辯道:“那還不是因為武賊要行大逆不道,我軍奉詔討賊天經地義......”
楚州城頭。
周繡娘似乎沒看見城下的劍拔弩張,反倒是身邊的李綱急得不得了。
“周娘子,我雖與韓將軍素無來往,卻也聽說過其人忠勇。你為何不將燕王北上之事如實告知?李某想來韓將軍必會以大局為重。如今兩軍真要是打將起來,損的可都是我漢家骨血啊!”
周繡娘微微一笑,輕聲安慰道:“李相公放心,嶽將軍乃是燕王殿下最看重的大將,必不會做那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李綱好懸沒嗬斥出聲,心說:“女人就是女人,見識還是短!難道不知這世上有種情況叫‘擦槍走火’嗎?那楊再興要是先發起進攻,嶽飛還能隻挨打不還手不成?”
周繡娘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再次開口道:“我猜韓將軍臨行前,必然交代過不許主動與我軍交戰。”
李綱脫口道:“那也保不準啊!”
周繡娘突然笑了,看著對方的眼睛道:“那就要看李相公您的了。”
李綱一愣,瞬間苦笑。
有些坎兒,不是那麽容易過去的。
楊再興果然不敢任性進攻,但這不代表他不敢動手。
城下,銀袍銀甲的楊再興突然縱馬向前,口中大喊:“休要逞那口舌之利,先與我大戰三百迴合再說!也讓我看看你這些年可有長進?”
嶽飛身邊一員副將見狀便要迎戰,正是同樣性烈如火的湯懷。
可他剛剛一夾馬腹,便感覺戰袍被人抓住了,一迴頭看見發小眼中同樣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還是那句話,嶽飛畢竟年輕,性格中的棱角尚未完全磨平,也想報一報六年前輸給對手的恥辱。
“張憲!”紅袍紅纓的嶽飛一邊策馬向前,一邊頭也不迴的大喊,“你暫且代我掌軍,切記不可與敵廝殺!”
“倉啷”間金鐵交鳴,嶽、楊二人齊齊心裏一驚。
楊再興是千古一遇的武學奇才,當年一招敗給年邁的周侗後更是刻苦磨煉,此時已是半步超凡之境。
滿以為嶽飛絕對不是自己對手,若能趁機生擒了他,敵方大軍豈不是不戰自潰?
沒想到對方竟然絲毫不落下風,武功進境比自己還快!
他哪裏知道,嶽飛這些年也沒閑著。
武從文深知再有天賦也得真刀真槍的磨煉,因此時不時就讓他領著小股遊騎去金國地盤上晃蕩一圈。
誰規定隻有女真人才能南下打草穀的?
自身天賦,加上殺敵經驗,再有武從文的“體質突破藥劑”管夠,嶽飛這些年可謂是丁點兒時間也沒浪費!
兩人最初還隻是試探,打著打著便不由自主的上了頭,戰馬交錯間青芒陣陣,彼此用盡了全力。
這可把城上的李綱看得膽戰心驚。
老相公這幾年也沒閑著,南北兩邊的情報也沒少收集,自然知道正在廝殺的兩人都是年輕一代中的翹楚,那可都是漢家的希望啊!
“周娘子......”
李綱喊了一聲,聲音有些發顫。
周繡娘一瞬不瞬的盯著他,沒再繼續製造壓力,主動開口道:“燕王殿下北上前便有交代,楚州若降,仍可交由李相公執掌。若李相公不願留在楚州,也可赴汴梁入閣。”
李綱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緩緩搖頭。
“李某老了,自當歸隱。”
周繡娘卻突然似笑非笑的說道:“燕王殿下說了,就是這一樁不能答應。”
李綱再次一愣,眼神複雜的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江南如何?那也是我漢家子民......”
周繡娘目光驀地變得淩厲,“若降,一視同仁!若戰,風卷殘雲!”
李綱隻感覺心底什麽東西碎了,痛苦的呻吟道:“燕王就不能......”
周繡娘知道距離徹底突破對方心防隻差一線,不等李綱把話說完便提高了音量打斷。
“李相公,您錯了。燕王所求,並非一己之私利,而是天下太平。南北分裂,隻會讓外族有機可乘。您難道願意看到金人卷土重來,或是西夏趁虛而入?”
李綱沉默,仿佛一瞬之間又老了十歲。
半晌後突然對身邊親兵說道:“取紙筆來。”
城下鬥將還在繼續,隱隱風雷城頭都能聽得清楚。
李綱手腕顫抖,墨跡暈開如同淚痕。
他知道這封降表寫成之刻,便是自己一生信仰崩塌之時。
突然,逐漸模糊的眼前浮現出三年前汴梁城頭的一幕幕,然後是來這楚州路上看見的無數流民。
“那些百姓能活下來,盡是汴梁的功勞......”
筆鋒突然變得淩厲,手腕也不再顫抖,漂亮的草書一蹴而就!
甲胄整齊的李綱,和仍舊一身黑袍的周繡娘並肩而立,一起看向城下對陣的兩支人馬。
“楊兄別來無恙。”嶽飛橫槍立馬,身後同樣僅隨一千輕騎。
他忽然瞥見對方戰袍下擺繡著朵歪斜的蓮花。
那是曹成舊部的標記,楊再興歸順韓世忠兩年竟未拆去。
“少廢話!“楊再興銀槍前指,“今日你要麽引軍退去,要麽就與我大戰一場!”
這兩人雖然隻在多年前見過一麵,彼此卻並不陌生。
南北對峙,誰都知道兩淮諸城隻是緩衝,怎會不相互打探情報?
而對方軍中能打的將領,自然是情報搜集的重點。
嶽飛自不必說,當年隨宗澤勤王,在汴梁城下獨闖金軍大纛,少年英雄之名便已鵲起。
其後更是追隨武從文一戰擊敗十幾萬南征金軍,威名傳遍天下!
相比之下,楊再興的名氣就小多了,還有個隨曹成叛亂的汙點。
不過自從歸降韓世忠後,其每戰必為先鋒,東征西討屢立戰功,端的是鎮江軍中最能打的將軍!
眼看曾經在自己手下不是三合之敵的嶽飛,如今已經成了獨領一軍的大將,心高氣傲的楊再興要說沒有羨慕和嫉妒,那絕對是騙人的。
嶽飛此時也就二十多歲,雖然生性沉穩,畢竟血氣方剛。
想起當年敗在對方手下的事情,不免有些手癢。
但千古名將之所以是千古名將,對自身的控製力絕對是必備素質,很快就壓下了心底的衝動。
“楊兄可知韓將軍為何一路緩行?”
不等對方答話,嶽飛便自問自答道:“他是敬重李相公為人,更不願我漢家兒郎自相殘殺!“
作為韓世忠最看重的心腹,楊再興自然知道自家主將的心思,可聽了嶽飛這話,卻更加惱火。
“你還有臉說這話?李相公忠義之名傳於天下,爾等何敢率兵來攻?!”
嶽飛知道他誤會了,卻又沒法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解釋,隻得反駁道:“此次可是臨安先發兵北上的,難道隻許我軍看著?”
楊再興俊臉一紅,強辯道:“那還不是因為武賊要行大逆不道,我軍奉詔討賊天經地義......”
楚州城頭。
周繡娘似乎沒看見城下的劍拔弩張,反倒是身邊的李綱急得不得了。
“周娘子,我雖與韓將軍素無來往,卻也聽說過其人忠勇。你為何不將燕王北上之事如實告知?李某想來韓將軍必會以大局為重。如今兩軍真要是打將起來,損的可都是我漢家骨血啊!”
周繡娘微微一笑,輕聲安慰道:“李相公放心,嶽將軍乃是燕王殿下最看重的大將,必不會做那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李綱好懸沒嗬斥出聲,心說:“女人就是女人,見識還是短!難道不知這世上有種情況叫‘擦槍走火’嗎?那楊再興要是先發起進攻,嶽飛還能隻挨打不還手不成?”
周繡娘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再次開口道:“我猜韓將軍臨行前,必然交代過不許主動與我軍交戰。”
李綱脫口道:“那也保不準啊!”
周繡娘突然笑了,看著對方的眼睛道:“那就要看李相公您的了。”
李綱一愣,瞬間苦笑。
有些坎兒,不是那麽容易過去的。
楊再興果然不敢任性進攻,但這不代表他不敢動手。
城下,銀袍銀甲的楊再興突然縱馬向前,口中大喊:“休要逞那口舌之利,先與我大戰三百迴合再說!也讓我看看你這些年可有長進?”
嶽飛身邊一員副將見狀便要迎戰,正是同樣性烈如火的湯懷。
可他剛剛一夾馬腹,便感覺戰袍被人抓住了,一迴頭看見發小眼中同樣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還是那句話,嶽飛畢竟年輕,性格中的棱角尚未完全磨平,也想報一報六年前輸給對手的恥辱。
“張憲!”紅袍紅纓的嶽飛一邊策馬向前,一邊頭也不迴的大喊,“你暫且代我掌軍,切記不可與敵廝殺!”
“倉啷”間金鐵交鳴,嶽、楊二人齊齊心裏一驚。
楊再興是千古一遇的武學奇才,當年一招敗給年邁的周侗後更是刻苦磨煉,此時已是半步超凡之境。
滿以為嶽飛絕對不是自己對手,若能趁機生擒了他,敵方大軍豈不是不戰自潰?
沒想到對方竟然絲毫不落下風,武功進境比自己還快!
他哪裏知道,嶽飛這些年也沒閑著。
武從文深知再有天賦也得真刀真槍的磨煉,因此時不時就讓他領著小股遊騎去金國地盤上晃蕩一圈。
誰規定隻有女真人才能南下打草穀的?
自身天賦,加上殺敵經驗,再有武從文的“體質突破藥劑”管夠,嶽飛這些年可謂是丁點兒時間也沒浪費!
兩人最初還隻是試探,打著打著便不由自主的上了頭,戰馬交錯間青芒陣陣,彼此用盡了全力。
這可把城上的李綱看得膽戰心驚。
老相公這幾年也沒閑著,南北兩邊的情報也沒少收集,自然知道正在廝殺的兩人都是年輕一代中的翹楚,那可都是漢家的希望啊!
“周娘子......”
李綱喊了一聲,聲音有些發顫。
周繡娘一瞬不瞬的盯著他,沒再繼續製造壓力,主動開口道:“燕王殿下北上前便有交代,楚州若降,仍可交由李相公執掌。若李相公不願留在楚州,也可赴汴梁入閣。”
李綱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緩緩搖頭。
“李某老了,自當歸隱。”
周繡娘卻突然似笑非笑的說道:“燕王殿下說了,就是這一樁不能答應。”
李綱再次一愣,眼神複雜的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江南如何?那也是我漢家子民......”
周繡娘目光驀地變得淩厲,“若降,一視同仁!若戰,風卷殘雲!”
李綱隻感覺心底什麽東西碎了,痛苦的呻吟道:“燕王就不能......”
周繡娘知道距離徹底突破對方心防隻差一線,不等李綱把話說完便提高了音量打斷。
“李相公,您錯了。燕王所求,並非一己之私利,而是天下太平。南北分裂,隻會讓外族有機可乘。您難道願意看到金人卷土重來,或是西夏趁虛而入?”
李綱沉默,仿佛一瞬之間又老了十歲。
半晌後突然對身邊親兵說道:“取紙筆來。”
城下鬥將還在繼續,隱隱風雷城頭都能聽得清楚。
李綱手腕顫抖,墨跡暈開如同淚痕。
他知道這封降表寫成之刻,便是自己一生信仰崩塌之時。
突然,逐漸模糊的眼前浮現出三年前汴梁城頭的一幕幕,然後是來這楚州路上看見的無數流民。
“那些百姓能活下來,盡是汴梁的功勞......”
筆鋒突然變得淩厲,手腕也不再顫抖,漂亮的草書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