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各地勤王兵起,汴梁城頭血氣
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 作者:笑再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迴去告訴你主子,汴梁城中軍民百萬,皆願為國效死!且大宋立國百六十年,政通人和、上下同心,皇命一下,不日便有百萬勤王之師雲集!爾等若不早退,定會葬身汴梁城下!”
金使吳孝民的臉白了,倒不是被李綱幾句話就嚇住了。
他是擔心,擔心迴去後沒法交代。
之前那五條議和條件,可不是完顏斡離不的意思,是他看見宋國皇帝懦弱臨時加了碼。
要真是因為自己的一時興起,反激起了宋人的死戰之心,女真人能饒得了自己?
作為剛剛投降金國的遼地漢官,他太清楚像汴梁這種巨型城市,其中之人若是鐵了心的死守,別說六萬人,就算再多一倍也打不下來!
不死心之下,吳孝民又把目光投向了龍椅上的趙桓。
“那個大宋的新君好像沒那麽硬氣......”
然後他就發現對方的臉色比自己還精彩,青一陣白一陣的。
吳孝民沒有高興,反而心裏咯噔一下,終於明白了過來
李綱的那一番話看似是在罵自己,又何嚐不是在罵趙桓?
己方占優且戰未開打,陛下若是就此服軟、向蠻夷低頭,豈不是比那禽獸還有不如?日後有何麵目去見列祖列宗?!
趙桓也的確聽出了弦外之音,隻得好言打發走了金使,心裏卻更恨李綱了......
三日後,金軍開始攻城。
與此同時,汴梁發出的勤王詔書陸續送達,和各地廂軍才匆忙開始備戰不同,一萬三千武家軍已經開出了梁山縣地界。
這次楊誌堅決不肯再留守後方,上次沒趕上北伐,已經讓他把腸子都悔青了。
最後是方百花站了出來,表示有自己和扈三娘在,定能保證梁山不失。
武從文稍一猶豫便答應了,在他的印象中,此次金軍南侵基本就是在汴梁周邊肆虐,根本沒打到山東。
現在有了自己的加入,山東隻會更加安全。
之所以動作這麽快,不是武從文那麽著急給老趙家賣命,而是他很清楚姓趙的德行和宋軍的不堪戰,能據城死守就算有種了,絕不會去管城外百姓的死活。
能早一天擊退女真人,中原百姓就能少受一天苦!
他的判斷沒錯,完顏斡離不一邊揮軍攻城,一邊還有餘力分兵就地籌糧。
說是籌糧,實際就是燒殺擄掠,所過之處雞犬不留。
僥幸逃脫的難民將金軍的殘暴傳到了各地,立刻激起了百姓們的憤怒,很多地方都自發組織了團練民兵趕往汴梁勤王。
可笑的是,這些人的動作居然要比很多吃皇糧的廂軍還快!
武從文提前行動還有一層目的,就是不受朝廷監軍的挾製。
他才不會傻乎乎的直接衝上去,跟士氣正盛的金軍死磕。
他要和另一個時空的教員學習----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
汴梁攻防戰,幾乎是一開始就直接進入了白熱化,金軍首日就數次攻上了城頭。
之前就說過,大宋能打的就隻有西北邊軍,汴梁禁軍看著光鮮,其實別說和西軍比,就是比之許多二線廂軍都不如。
地方廂軍就算也不操練,至少得為各級軍官當佃戶種地,好歹有把子力氣。
汴梁禁軍呢?
大宋的國都可沒地給他們種!
為了謀生,這些人要麽化身小商小販、要麽給達官顯貴為奴為仆,若論察言觀色、溜須拍馬很多人是把好手,臨陣殺敵?
嗬嗬......
即便其中偶有林衝那般有本事的,想想他的下場吧,林家可是世襲的禁軍武官啊!
有血勇是好事,卻代替不了戰鬥技能,往往兩三個攻上城頭的金兵背靠背,就能殺出好大一片空地。
好在汴梁城牆異常高大,城中儲備的各類守城器械也異常充足,不計成本的撒將下去,到底還是有效果的。
再加上李綱雖是文官卻不怕死,領著臨時組建起的衛隊身先士卒,憑著滿城血勇終於頂過了金軍的三板斧!
開戰第四天,城頭宋軍減員嚴重,汴梁百姓開始登城了,其中就有洪興的幫眾。
燕青是打過仗的,一年多來也訓練出了一支精銳幫眾,戰鬥力甚至比普通禁軍還強,這也是他能迅速稱霸汴梁黑道的本錢之一。
但和金軍一接戰,他就真切體會到了差距。
黑道就是黑道,搶地盤的時候再猛,也就是街頭鬥毆的水準,一對上真正的強軍,立刻就現了原形。
強弓硬弩在他們手裏根本沒準頭,偶爾幾箭也很輕鬆就被對手的盾牌擋下。
花幾條人命砍中敵人一刀,卻發現根本破不了甲,等反應過來要使鈍器的時候,上千洪興幫眾已經損失一大半了!
李師師也沒藏在鎮安坊裏旁觀,不但拿出私房錢犒賞軍士,還組織了許多姐妹幫著照顧傷員。
......
開戰第七天,金軍力疲,攻勢稍緩,守軍的情況卻更加糟糕。
正規軍早已站不滿城頭,無數隻坐布衣的百姓夾在其中。
李綱的衛隊也損失殆盡,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卻一步也不肯離開城牆。
拉不開強弓,他就擂鼓助威;揮不動戰刀,他就舉著一麵大旗來迴奔跑激勵士氣。
“將士們!爾等家人都在城中,死戰!死戰!”
完顏斡離不在城外看見一個幹瘦的身影跑來跑去,手中舉著的“宋”字大旗所過之處,守軍紛紛士氣大振,竟開始有人抱著己方勇士跳下城牆。
“放箭!給我射死他!射死他!”
完顏斡離不縱聲怒吼,聲音裏居然夾雜了一絲恐懼。
一隊女真弓兵結陣前衝,在盾牌手的保護下靠近了城牆。
“嘣”的弦響好似隻有一聲,兩百支長箭衝天而起。
李綱手中的戰旗霎時千瘡百孔,危急時刻一個身影猛地衝到,將他死死壓在了身下。
李綱晃了晃腦袋,發現救自己的是一個獨眼青年,滿臉血汙也掩不住清秀的相貌。
“李大人快下城!這裏太危險了!”
燕青拽過一麵圓盾護在身後,衝著李綱大聲喊道。
李綱眼中的感激一閃而逝,隨即怒吼:“誰敢言退,即刻誅殺!”
言畢一把推開壓在身上的燕青,再次舉起了那麵殘破不堪的“宋”字戰旗。
燕青用力捶了下地麵,一邊爬起一邊大喊:“來人!護住李大人!護住李大人!”
幾個洪興幫眾衝了過來,護著李綱一起跑,隻是有兩人手中的盾牌根本就是一塊門板。
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這玩意兒別看簡陋,可防護麵積大啊!
隻要不被床弩之類的遠程重武器射中,效果竟然比製式的盾牌好很多。
幾個禁軍也衝了過來,其中一人也舉著一麵戰旗,跟在李綱身後邊跑邊喊。
隻可惜沒跑幾步,就被兩支箭同時射中,一箭被鐵盔擋住,一箭卻直接穿透了脖頸,還沒倒地就已經氣絕。
燕青那隻獨目徹底紅了,衝過去一把接住即將倒下的大旗,原地揮舞著大喊:“弓箭手!來一隊弓箭手!”
十幾個宋軍弓手衝了過來,全部將上身探出了城垛,放箭後卻隻有一半退了迴來......
金使吳孝民的臉白了,倒不是被李綱幾句話就嚇住了。
他是擔心,擔心迴去後沒法交代。
之前那五條議和條件,可不是完顏斡離不的意思,是他看見宋國皇帝懦弱臨時加了碼。
要真是因為自己的一時興起,反激起了宋人的死戰之心,女真人能饒得了自己?
作為剛剛投降金國的遼地漢官,他太清楚像汴梁這種巨型城市,其中之人若是鐵了心的死守,別說六萬人,就算再多一倍也打不下來!
不死心之下,吳孝民又把目光投向了龍椅上的趙桓。
“那個大宋的新君好像沒那麽硬氣......”
然後他就發現對方的臉色比自己還精彩,青一陣白一陣的。
吳孝民沒有高興,反而心裏咯噔一下,終於明白了過來
李綱的那一番話看似是在罵自己,又何嚐不是在罵趙桓?
己方占優且戰未開打,陛下若是就此服軟、向蠻夷低頭,豈不是比那禽獸還有不如?日後有何麵目去見列祖列宗?!
趙桓也的確聽出了弦外之音,隻得好言打發走了金使,心裏卻更恨李綱了......
三日後,金軍開始攻城。
與此同時,汴梁發出的勤王詔書陸續送達,和各地廂軍才匆忙開始備戰不同,一萬三千武家軍已經開出了梁山縣地界。
這次楊誌堅決不肯再留守後方,上次沒趕上北伐,已經讓他把腸子都悔青了。
最後是方百花站了出來,表示有自己和扈三娘在,定能保證梁山不失。
武從文稍一猶豫便答應了,在他的印象中,此次金軍南侵基本就是在汴梁周邊肆虐,根本沒打到山東。
現在有了自己的加入,山東隻會更加安全。
之所以動作這麽快,不是武從文那麽著急給老趙家賣命,而是他很清楚姓趙的德行和宋軍的不堪戰,能據城死守就算有種了,絕不會去管城外百姓的死活。
能早一天擊退女真人,中原百姓就能少受一天苦!
他的判斷沒錯,完顏斡離不一邊揮軍攻城,一邊還有餘力分兵就地籌糧。
說是籌糧,實際就是燒殺擄掠,所過之處雞犬不留。
僥幸逃脫的難民將金軍的殘暴傳到了各地,立刻激起了百姓們的憤怒,很多地方都自發組織了團練民兵趕往汴梁勤王。
可笑的是,這些人的動作居然要比很多吃皇糧的廂軍還快!
武從文提前行動還有一層目的,就是不受朝廷監軍的挾製。
他才不會傻乎乎的直接衝上去,跟士氣正盛的金軍死磕。
他要和另一個時空的教員學習----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
汴梁攻防戰,幾乎是一開始就直接進入了白熱化,金軍首日就數次攻上了城頭。
之前就說過,大宋能打的就隻有西北邊軍,汴梁禁軍看著光鮮,其實別說和西軍比,就是比之許多二線廂軍都不如。
地方廂軍就算也不操練,至少得為各級軍官當佃戶種地,好歹有把子力氣。
汴梁禁軍呢?
大宋的國都可沒地給他們種!
為了謀生,這些人要麽化身小商小販、要麽給達官顯貴為奴為仆,若論察言觀色、溜須拍馬很多人是把好手,臨陣殺敵?
嗬嗬......
即便其中偶有林衝那般有本事的,想想他的下場吧,林家可是世襲的禁軍武官啊!
有血勇是好事,卻代替不了戰鬥技能,往往兩三個攻上城頭的金兵背靠背,就能殺出好大一片空地。
好在汴梁城牆異常高大,城中儲備的各類守城器械也異常充足,不計成本的撒將下去,到底還是有效果的。
再加上李綱雖是文官卻不怕死,領著臨時組建起的衛隊身先士卒,憑著滿城血勇終於頂過了金軍的三板斧!
開戰第四天,城頭宋軍減員嚴重,汴梁百姓開始登城了,其中就有洪興的幫眾。
燕青是打過仗的,一年多來也訓練出了一支精銳幫眾,戰鬥力甚至比普通禁軍還強,這也是他能迅速稱霸汴梁黑道的本錢之一。
但和金軍一接戰,他就真切體會到了差距。
黑道就是黑道,搶地盤的時候再猛,也就是街頭鬥毆的水準,一對上真正的強軍,立刻就現了原形。
強弓硬弩在他們手裏根本沒準頭,偶爾幾箭也很輕鬆就被對手的盾牌擋下。
花幾條人命砍中敵人一刀,卻發現根本破不了甲,等反應過來要使鈍器的時候,上千洪興幫眾已經損失一大半了!
李師師也沒藏在鎮安坊裏旁觀,不但拿出私房錢犒賞軍士,還組織了許多姐妹幫著照顧傷員。
......
開戰第七天,金軍力疲,攻勢稍緩,守軍的情況卻更加糟糕。
正規軍早已站不滿城頭,無數隻坐布衣的百姓夾在其中。
李綱的衛隊也損失殆盡,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卻一步也不肯離開城牆。
拉不開強弓,他就擂鼓助威;揮不動戰刀,他就舉著一麵大旗來迴奔跑激勵士氣。
“將士們!爾等家人都在城中,死戰!死戰!”
完顏斡離不在城外看見一個幹瘦的身影跑來跑去,手中舉著的“宋”字大旗所過之處,守軍紛紛士氣大振,竟開始有人抱著己方勇士跳下城牆。
“放箭!給我射死他!射死他!”
完顏斡離不縱聲怒吼,聲音裏居然夾雜了一絲恐懼。
一隊女真弓兵結陣前衝,在盾牌手的保護下靠近了城牆。
“嘣”的弦響好似隻有一聲,兩百支長箭衝天而起。
李綱手中的戰旗霎時千瘡百孔,危急時刻一個身影猛地衝到,將他死死壓在了身下。
李綱晃了晃腦袋,發現救自己的是一個獨眼青年,滿臉血汙也掩不住清秀的相貌。
“李大人快下城!這裏太危險了!”
燕青拽過一麵圓盾護在身後,衝著李綱大聲喊道。
李綱眼中的感激一閃而逝,隨即怒吼:“誰敢言退,即刻誅殺!”
言畢一把推開壓在身上的燕青,再次舉起了那麵殘破不堪的“宋”字戰旗。
燕青用力捶了下地麵,一邊爬起一邊大喊:“來人!護住李大人!護住李大人!”
幾個洪興幫眾衝了過來,護著李綱一起跑,隻是有兩人手中的盾牌根本就是一塊門板。
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這玩意兒別看簡陋,可防護麵積大啊!
隻要不被床弩之類的遠程重武器射中,效果竟然比製式的盾牌好很多。
幾個禁軍也衝了過來,其中一人也舉著一麵戰旗,跟在李綱身後邊跑邊喊。
隻可惜沒跑幾步,就被兩支箭同時射中,一箭被鐵盔擋住,一箭卻直接穿透了脖頸,還沒倒地就已經氣絕。
燕青那隻獨目徹底紅了,衝過去一把接住即將倒下的大旗,原地揮舞著大喊:“弓箭手!來一隊弓箭手!”
十幾個宋軍弓手衝了過來,全部將上身探出了城垛,放箭後卻隻有一半退了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