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新君繼位的消息傳到金營,完顏斡離不的第一反應就是退兵。


    在他想來,這尼瑪是覺得老皇帝不行,準備換個新皇帝和我拚命啊!


    結果他剛露出一點退兵的意思,郭藥師更加了解宋國內情的降將董才趕緊一起勸說。


    郭藥師拉住完顏斡離不的袖子說道:“南朝未必就有準備,二王子兵行神速,可乘此破竹之勢急趨汴梁,定可一戰定鼎!”


    董才更不要臉,從另一個角度誘惑道:“汴京富庶及宮禁中事非燕山可比,其內金銀如山、絹帛似海、美女如雲!我大金勇士天下無敵,破城後統統唾手可得!”


    他這話一出,帳中一幹女真將領直接就高潮了,貪婪的精光直往外冒。


    不過郭藥師顯然要比董才更懂完顏斡離不,見他仍在猶豫,再次開口勸道:“就算打不下汴梁城,我軍也可耀兵城下、虎視南朝、以示國威,歸之未晚矣!”


    “對對對!”董才也反應過來了,立刻出聲附和,“到時讓汴京送糧、送錢、送女人,大軍也不算白白南下一趟!”


    這倆人這也是沒辦法。


    漢奸嘛!


    最怕的就是新主子失敗,那樣自己的惡名可就白背了啊!


    兩人一唱一和,終於說動了完顏斡離不,當即下令直撲汴梁。


    同時派人向西通知粘罕,催他盡快打下太原前來匯合。


    ......


    金軍動向傳迴汴梁,新繼位的欽宗趙桓也是慫貨,立刻就麻爪了。


    不少沒骨頭的大臣也勸他“往襄陽南狩”,說白了就是棄城逃跑!


    趙桓頗為意動。


    太常少卿李綱衝上大殿,對著他大喊道:“道君皇帝把宗社授給陛下,您卻打算棄而去之,這合適嗎?”


    這位主戰派的領袖也是急了,不稱趙佶為“先皇”,直接改叫“道君皇帝”。


    趙桓也被他的氣勢所震懾,默然不答。


    主張逃跑的宰相白時中、李邦彥見狀,立刻跪地大喊:“官家!汴梁城外一馬平川、無險拒敵,根本守不住啊!”


    意思就是:趁著女真人還沒到,趕緊跑吧!


    李綱氣得須發皆張,指著兩人厲聲喝道:“這天下的城池哪個能有都城堅固?而且宗廟、社稷、百官、萬民都在這裏,怎能丟棄!”


    兩人也被他這副模樣震住了,一時張口結舌。


    李綱又轉向趙桓:“官家,今日之計,應當整頓軍馬、團結軍民、堅守都城,等待天下勤王之師!”


    趙桓似乎被說動了,猶豫著問道:“誰能擔任統帥,指揮抗金?”


    李綱答:“白時中、李邦彥雖然未必熟悉軍事,然而身為宰相,撫慰將士、抵抗金兵,乃是兩人的職責!”


    白時中一聽就怒了,心說:“我操你姥姥的李伯紀【李綱的字】!好話都讓你說了,結果卻要我來頂缸!”


    於是也顧不上先從地上爬起,就那麽跪著大喊:“李綱莫非不能率兵出戰嗎?”


    小人就是小人,軟骨頭就是軟骨頭,這種人天生就以為所有人都和自己一樣!


    下一秒李綱就用實際行動打了他的臉。


    隻見李綱沒有半分猶豫的衝趙桓跪倒叩拜,語氣堅定的說道:“陛下如不嫌我懦弱無能,讓臣負責軍事,臣願以死相報!”


    正在這時,一個內侍急慌慌的跑來報告,說皇後朱氏已經準備好了動身出城。


    慫貨就是慫貨,本來已經有些迴心轉意的趙桓一聽,臉色立刻就變了,從龍椅上一躍而起大喊:“朕不能留在這裏了!卿等不要留我,朕要與皇後一同啟程!”


    李綱見狀一咬牙,衝到殿門口從禁衛腰間搶過一柄佩刀。


    趙桓嚇得一哆嗦,好懸沒尿了一褲子,顫聲道:“卿......卿想幹什麽?”


    李綱撕破左袖,用鋼刀猛地一剌,頓時血流如注。


    趙桓被這一幕驚得跌坐迴龍椅,心裏卻暗暗鬆了口氣。


    “看來這李綱不是要對朕不利......”


    李綱又扯下內衣白襯,鋪在地上以手蘸血,一揮而就。


    趙桓和殿中眾臣看著李綱手中高舉的血書,境界駭然,一時無人出聲。


    內侍將血書呈給趙桓,上麵的字跡甚至還在暈染。


    李綱跪在原地,高喊血書內容。


    “其一,正己以收人心!”


    “其二,聽言以收士用?!”


    “其三,蓄財穀以足軍儲?!”


    “其四,審號令以尊國勢!”


    “其五,施惠澤以弭民怨?!”


    “此為《禦戎五策》,陛下若能納諫,汴梁定保無虞,大宋定能中興!”


    言畢,李綱一邊流淚一邊磕頭。


    老趙家耳朵根子軟是遺傳,趙桓心下也有些感動,便又稍稍安定了些,顫著聲音說道:“朕今接受卿的請求留下來,治兵禦敵之事,由你全權負責,萬萬不可稍有疏忽!”


    隨即下詔禦駕親征,並任命李綱為尚書右丞,全權負責汴梁防務。


    說是禦駕親征,其實就是不逃跑而已,老趙家除了開頭的兩位,就沒有敢上戰場的主!


    就這趙老二還來了個臨陣脫逃,落了個“高梁河車神”的千古雅號......


    趙桓比他那位先人差得還遠,當天晚上就又變卦了。


    宰相白時中、李邦彥根本沒有死心,連夜進宮再勸,這位欽宗皇帝很快決定天一亮就動身出城。


    第二天早上,忙了一夜的李綱上朝途徑午門,看見禁衛軍整裝待發,皇上的乘輿也準備好了,便知道官家又改了主意。


    於是大聲質問禁衛軍:“你等究竟是願意留下守衛宗廟社稷,還是願意隨皇上逃跑?”


    這些平日裏隻是樣子貨的禁衛軍聞言,表現得要比大宋皇帝和重臣有血性的多,齊聲答道:“我等父母妻子都在這裏,願死守京城!”


    李綱熱淚盈眶,當即進宮堵住趙桓,半勸半逼道:“陛下已答應留下,怎麽忽然又要啟程?!”


    “六軍父母妻子都在汴梁,人人願以死守城。陛下強迫他們護駕出走,萬一中途四散迴都,誰來保衛陛下?!”


    “況且金兵已經很近,探知乘輿尚未走遠,用健馬快追,怎麽抵擋得住?!”


    軟耳根趙桓一聽,的確是這麽個理兒,便又下令召迴皇後。


    為了穩定汴梁人心,也為了斷絕所有人的逃跑之心,李綱立即曉諭全城軍民:“聖上主意已定,決心守城,敢有再說離開京師、擾亂人心者,斬!”


    禁衛六軍一聽,立刻山唿萬歲,聲浪直衝天際!


    ......


    鎮安坊。


    半年之期早就過了,燕青和李師師卻沒有埋怨武從文。


    在幫武家軍買糧的同時,武從文也把從北邊得到的情報送了一份給他們。


    兩人不是不曉事的,明白這世上沒人是算無遺策的神仙,有所偏差在所難免,“大變”這不就來了嗎?!


    可二人卻又有些猶豫了。


    汴梁上下百萬軍民全都願意誓死堅守,自己難道要苟且偷生嗎?


    有人問,這皇後都出不了城,燕青和李師師怎麽有機會?這不是被逼無奈的嗎?


    那就“嗬嗬”了!


    李綱和趙桓管得了別個,卻唯獨管不了一人----太上皇趙佶!


    咱們這位徽宗皇帝也是個“有情有義”的,臨了還沒忘記相好的李師師,想要把美人兒一起帶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再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再笑並收藏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