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罕最後的判斷沒錯,來的的確不是武從文提前布置的伏兵。


    血紅色的晚霞之下,兩麵大旗衝出天際。


    一麵上書“耶律”,一麵是個大大的“方”字旗!


    女真人絕望了。


    就像一個衝進別人家裏的強盜,正準備大發淫威,突然看見屋子的男主人端著槍迴來了,手指還扣在了扳機上!


    零星的追擊戰又持續了三天,金軍主帥完顏粘罕僅以身免。


    宣和四年十一月初,武從文占據燕京第十九天,燕京之戰正式落下帷幕。


    此戰雙方參戰總兵力七萬五千人,其中金軍六萬,包括女真兵四萬,遼兵兩萬;武家軍正規戰兵一萬五,外加數十萬百姓。


    最終結果:


    金軍幾乎全軍覆沒,逃走的不足千人,戰死三萬多,被俘兩萬,六千遼兵陣前反正。


    武家軍戰兵傷亡過半,僅剩七千出頭;燕京百姓傷亡近十萬,絕大多數都是前期城牆攻防戰時戰死的。


    對了,完成最後一擊的援兵是兩支,其中一支是方七佛率領的飛狐口步軍,另一支讓人非常意外,居然是耶律大石!


    他的到來也終於揭開了燕京城破的真相。


    古北口失陷消息傳迴燕京的當日,太後蕭普賢女便被嚇得連夜逃出了燕京城。


    這位隻是名義上臨朝攝政的大遼太後,雖然平時沒什麽存在感,可一旦沒了,燕京城裏的三大勢力頓時便沒了粘合劑。


    以耶律大石為首的宗室派大多傾向去投天祚帝;以蕭幹為首的奚人卻想退往奚王府【奚族故地,景州西部】立國;左企弓等漢臣則是一言不發,心裏暗自打算金兵一到就投降。


    金軍正自古北口急速南下,燕京城內卻差點爆發內訌,契丹、奚軍列陣相拒。


    最後還是耶律大石妥協了,帶著願意跟隨的軍隊離開燕京城,找到蕭普賢女後向西而去。


    耶律大石講到這裏有些卡頓,偷偷拿眼去看耶律丹。


    這位天香國色,如今又威名赫赫的燕國長公主卻始終麵無表情,似乎對母親的結局毫不關心。


    坐在次席的武從文暗歎口氣,用不著耶律大石細講,甚至都不用猜,他就能知道最終的結局。


    無論到了什麽時候,也都是天無二日、國無二主,這就是人性的貪婪!


    耶律延禧能饒過耶律大石,卻絕對不會留下蕭普賢女,就算她隻是一個毫無威脅的女人也不例外,誰讓她曾經臨朝攝政呢?


    找到天祚帝後,耶律大石勸說他暫避女真人的兵鋒,應當率軍前往西北軍事重鎮可敦城。


    那裏自遼開國以來便受曆代遼帝的重視,專門設有建安軍節度使司,還是大遼西北路招討司的駐地,即使到了此時也仍然相對安定,有軍兩萬餘,戰馬數十萬匹。


    可是耶律延禧這人怎麽說呢?


    隻要打了敗仗肯定第一個逃跑,丁點兒也沒有殺身成仁的決心和勇氣,可偏偏又不願意偏安,總想著反敗為勝!


    恰在此時,完顏粘罕率軍掃蕩草原,激起了漠南蒙古各部的仇恨,謨葛失部率軍來投。


    這下好了,連得兩支援軍,耶律延禧立馬感覺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自己又他媽的行了,決定東出夾山與金軍決戰,一舉收複失地!


    新任金國大汗完顏吳乞買為啥一直按著主力不動?


    等的就是這貨自投羅網!


    結果可想而知,奄遏下水一場大戰,遼軍再敗,天祚帝再次逃亡。


    吳乞買哪能放過他,當即派大將完顏婁室領兵疾追。


    耶律大石就是在這個時候,率五百殘兵徹底拋棄了天祚帝。


    女真人的注意力都在天祚帝身上,根本沒在意這支沒什麽威脅的殘兵敗將。


    按另一個時空的曆史發展,耶律大石應該逃向一直心心念念的可敦城,然後在那裏整合力量後再次西去,最終建立西遼。


    可惜在這個時空裏,他沒有那麽做的條件!


    他再戰功赫赫,終究也隻是個普通宗室。


    這個時代講究血統和威望,兩者缺一不可。


    已經人心喪盡的天祚帝不足為慮,即便僥幸也逃到了可敦城,耶律大石自認都能和他爭一爭。


    可偏偏又橫空出世了一個燕國長公主耶律丹!


    論身份血統,耶律丹是正經皇室嫡脈,女子的身份也不是阻礙,大名鼎鼎的蕭太後珠玉在前。


    論威望,耶律大石所有的軍功都是在宋軍身上刷的,而耶律丹則是實打實在薊州擊敗了女真人!


    而且還有傳聞說,女真大汗完顏阿骨打也是死在她的手中......


    這讓他怎麽爭?


    想在可敦城立足,就必須想辦法帶上這麵大旗!


    至於方七佛,那就簡單了。


    收到武從文傳去的訊息後,他立刻率軍撤離了飛狐口,向東的路上恰好碰見了耶律大石。


    兩人都是用兵的行家,商量後一致決定暫時不去燕京。


    一是因為很可能沒有金軍快,二是兩人手下那三千來人也起不了太大作用,不如隱蔽在燕京周邊伺機而動。


    他倆也是好忍性,一直熬到那日燕京南城失守。


    武從文為什麽會在城外一根筋的死戰不退?


    就是因為在雷達地圖上看見了這支援軍!


    當然,他當時隻以為來的是方七佛,沒想到居然還有曾經交過手的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的加入,仿佛化學反應中的催化劑,名將+明主的組合,再加上輝煌的戰績,瞬間就讓燕京成為了遼人心中的聖地!


    各地活不下去的百姓扶老攜幼,部分不願再給女真人當炮灰的遼軍也紛紛反正,從四麵八方向這裏匯聚,剛剛經曆過戰火的燕京城很快便聚集了百萬人口,軍隊數量也超過了三萬。


    與此同時,平州方麵也傳來了好消息。


    鎮守平州的原遼國降將張覺,沒有難為二十萬薊州百姓,不過也沒有提供太多幫助。


    他隻是讓開了一條路,讓這些人自己去攻打西麵的營州城。


    打下來了,就暫時在那落腳,打不下來......


    耶律孛牙成功了,在二十萬百姓的配合下強攻營州城得手。


    立國兩百多年的大遼,似乎一下子喜事連連,突然就讓人看見了中興的曙光。


    可惜,這一切隻是表麵,真正的局中之人才知道,此時的形勢宛若烈火烹油,火熱之下隱藏著巨大且致命的危機!


    危機並不來自女真人。


    金軍主力即便迴師,也未必再會來攻。


    因為按照宋金盟約,燕京是大宋的地盤,為了幾個贖金犯不為他人著火中取栗,女真人又不傻!


    一切的根源就兩個字----糧食!


    持續了數年的戰爭,早就把燕京打空了、周邊打爛了。


    眼看就要入冬,城裏的存糧勉強夠三萬大軍過冬,可城裏城外的百萬難民怎麽辦?


    而且聞訊趕來的難民越來越多,第一場雪降下之前,如果沒有外部補充,這些人半點活下來的可能都沒有!


    武從文和耶律大石都很清楚,燕京,待不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再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再笑並收藏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