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瀅忍不住落下淚來。
“是母親,她說夢見你狀況不太好,我就想著來看一看。”
幸虧她來了,如果不來,在密室裏,天氣又熱,後果不堪想象。
“你中了毒,不過不是什麽大問題,我給你調理身體,不出半年就好了。”
“你真的是我的姐姐?”周正又確認似的問了一遍。
孫瀅答道:“你看我的手背,是不是有塊和你一模一樣的胎記?這件事說來話長,有當年出事的丫頭,她在莊子上,改天接迴來,讓你見見她,你就明白了。”
她那鄭重其事的模樣,讓人想不相信都難,況且還有人證,周正心底的最後一絲疑慮也消失了。
他緩緩地靠在孫瀅身上,抬起眼皮,喃喃地喊了一聲“姐姐”。
孫瀅知他是太累了,就親自將他抱迴了自己的床上。
他長得身型高大,相貌堂堂,難怪當時第一眼看到他的時候會覺得他有十三四歲,王五娘給她說是淮王收養的義子,她就沒往弟弟那個方麵想,也沒想到今天會和他相認。
有弟弟的感覺真好,從此以後她便再也不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
程子安和馮益經過對這些關押又放出人的問話,確認了一件事,關押他們確實是金側妃手筆。但金側妃和王府的長史,內外院管家卻不在關押之列。
想必是有人通風報信,當他們看到紙終於包不住火,就直接逃了。
不過,太妃也經常舉辦宴會,看到過他們的人很多,相信要不了多久就會被找出來。
程子安和馮益問完了話,就離開了鎮南王府,孫瀅則是一直等到周正又醒過來,和她一起見了太妃。
太妃拉著孫瀅的手,眼淚簌簌落了下來,“好孩子,今天多虧了你,如果不是你,我怕撐不到皇兒迴來了,這幫天殺的狗奴才!”
孫瀅便安慰她道:“您安心養病,我迴頭請示皇後娘娘,讓給您派個用得上的人過來這邊伺候,順便幫您看著點。”
本來依孫瀅的性子,是不準備管王府的私事的,奈何對方又拿紫徵山做文章,想給陸家潑髒水,身為陸家的管事人這就不能坐視不理了。
太妃一聽她說請示皇後娘娘便苦了一張臉,“唉,還是不用煩麻皇後娘娘吧,宮裏事情也多,她哪有精力管這些。就讓你這個丫頭在我府裏當一段時間的差吧。”
孫瀅痛快地答應了。
又和她說起周正:“臣妾在錦華殿下麵的密室裏找到他的時候,他縮在角落裏,差點窒息,如果您不介意,我將他帶到孫氏學堂去,那邊大都是他這般年紀的孩童,有十二個嬤嬤在那裏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
孫瀅一說起孫氏學堂,太妃的眼睛就亮了起來,“你們族學裏麵今年不是中了三個進士,還有一個是探花?西州居士也在被你給請到了那裏?”
孫瀅點點頭。
太妃就緾著孫瀅偏問她是怎麽請到西州居士的,孫瀅抿嘴一笑,“我告訴了太妃,太妃可不許告訴別人。”
“好。”太妃幹脆利落地應了。
孫瀅不好意思地道:“我就跟西州先生講了我做的一個夢。我的那個夢有點奇怪,我夢到京都發生了蝗災,我答應西州居士如果京城發生蝗災、旱災等天災,陸家將免費為西州居士和他的族人提供糧食、蔬菜魚肉等一些食材。”
孫瀅現在每月給西州居士送一百隻鴨、羊、豬,十擔魚和大米三十擔,二十擔麵,十擔雜糧。
西州居士本家姓謝,落魄士族,京城大約有五百多族人。
當時孫瀅就說了這個夢,若他不答應,就等於置謝氏的死活於不顧。答應她則等於挽救了五百多謝氏族人的性命。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唉,就是西州居士這樣的大儒都逃脫不了被世俗羈絆的命運,何況是哀家。”太妃歎道。她朝周正招招手,慈祥地看著他道:“你隨孫夫人去學堂吧,有空記得迴來看看哀家。”
周正忙跪了下去,“孫兒想留下來伺候太妃,太妃大好了,阿正再去學堂讀書不遲,要不然,王爺不在,郡主也不在,隻留太妃一人,阿正沒心情讀書。”
太妃忍不住拿帕子擦拭著眼角道:“你這孩子倒是個重情義的。”說罷拉著他的手笑道:“哀家也舍不得你走,好在這裏離學堂也近,悟真道長前些時候和我商量過了,想招你為學徒,我一直沒答應,等這次大好了就把她請過來,你先拜悟真道長為師再說。”
孫瀅覺得,太妃現在在病中,並不是和盤托出周正是孫家血脈的好時機,且再等等,等到太妃的病好了再說。
“有人敢對王府不利,你就直接打殺,不然難以服眾,以太妃的健康為第一要務。其他事先留著,等到王爺迴來了一並收拾。再有造謠再殺無赦。”孫瀅當著太妃的麵叮囑妙律道。
太妃心裏暗暗可惜,唉,多好的女孩兒,可惜和王爺無緣。要不然鎮北王府何至於淪落到此等境地。
老話說得好,亂世用重典,像鎮南王府現在的這種情況,寬容不得。
妙律孫瀅是知道的,雷厲風行,做事果斷狠決,不拖泥帶水,但太妃就不一定了,估計很容易心軟,要不王府也不會是現在這般亂糟糟的。
孫瀅要告辭了,太妃竟然像孩童那般拉住了她的手,可憐兮兮地道:“你什麽時候再來看哀家?郡主走的時候可是把哀家托付給你了。”
孫瀅心底一軟,“我隔個兩三天再來。您要乖乖吃藥,到時候……”
孫瀅話未說完,已經被太妃截了過去,“到時候你會帶著哀家玩是不是?”
孫瀅想了想,笑道“是呢,等您大好了,咱們去皇上賞我那個別院,君蘭瓦舍裏麵玩,那裏有溫泉水,剛好可以去泡。”
太妃哈哈大笑起來,“大夏天泡什麽溫泉?冬天才泡溫泉水。”
孫瀅苦笑道:“太妃也知道我自幼生活在道觀,很少有機會接觸到這些,夏天也可泡溫泉,師父這樣說的,我也不太懂。”
太妃的笑就有點掛不住了,竟是悟真說的?
悟真這個賊丫頭,知道五花八門的東西最多,當年那麽同齡的孩子,就她這個庶妹能獨占鼇頭。
孫瀅又到沈氏那裏,想了想就說道:“女兒去王府看了,弟弟就是有點發高熱,已經吃了藥,這兩天太妃也生病了,等弟弟伺奉完太妃,就去孫氏學堂念書了。”
至於鎮南王府發生的事孫瀅根本沒跟沈氏說,怕她擔心。
沈氏聽了孫瀅的話,複又鬆口氣,撫了撫胸口道:“沒事就好,可能是我做噩夢了。”孫瀅順勢道:“那娘下次睡覺的時候記得手不要壓在心口上。”
等孫瀅迴到藕香院,天已經完全黑透了。
屋子裏麵已經點了琉璃八寶宮燈,整個屋子在桔光中顯得特別柔和,陸虞正愜意地靠在太師椅上喝茶,見她進來,重新給她沏了一杯新茶,“累了吧,我吩咐人做了羊肉茴香餃子,你試試愛吃不。”然後又吩吩丫鬟們擺飯。
等孫瀅將茶吃完,下人將飯也擺好了。
除了羊肉茴香餡的水餃還有爆炒雞雜、酸豆角炒肉末,豆角茄子,脆皮烤鴨,蒸雞蛋羹青椒炒肉。
夫妻倆坐下來吃飯的時候,陸虞才不緊不慢的問道:“王府事情都處理完了?”
“沒呢,管事長史還有側妃都失蹤了。”孫瀅笑道,“太妃將我身邊的丫頭要過去,說是幫著管理一下王府的事務。我想著這件事畢竟是對方借著陸家的名義生事。不出力未免落人口實。”
陸虞點頭,表示理解。又歎道:“這樣你身邊就沒有可用之人了,要不我再送倆個人給你。”
妙律和梵音的能力孫瀅已經領教過了。孫家培養出這樣人肯定不是那麽容易,“我不要,我的人夠用了。”
前段時間因孫清孫湘她們住在陸家,她也買了好些人過來,現在妙律也會抽空教她們一些打鬥的經驗,估計過些時候就能帶出去,應付些普通人一點問題也沒。
剛吃完飯,杜嬤嬤就來了,帶來了老太太的口訊:“現在天太熱了,我這把老骨頭也去不了太多的地方。明天就由你和二太太帶著姑娘們前去安國公府上赴宴。”
婆婆特意交待下來,那就是任務了。
孫瀅笑道:“太晚了我就不過去打擾老太太了,請嬤嬤帶話給老太太,“兒媳謝謝她老人家有什麽事都想著兒媳。”
杜嬤嬤笑道:“老奴定把話給四夫人帶到。”
正說著話,湯圓進來迴話道:“二門上傳話婆子今天擺了酒席,嫁給了種花的花匠叫鄔舟的,現在拿了一大包貽糖過來,夫人要不要見?”
孫瀅想了下笑道:“二門上傳話的婆子姓魯的那個?”
湯圓掩嘴笑道:“正是,以後要叫鄔舟家的了。”
魯婆子隻怕快五十的人了,居然一直沒成親,看來又是一個有故事的人了。
“請她進堂屋。”孫瀅說著漱了口,又洗了手,將帕子遞給小丫頭。
魯婆子笑著走了進來,道:“老奴又找了一個,給大家發喜糖。”
她說完頗為不好意思的揉揉鼻子。
孫瀅笑道:“明日去帳房支取二十兩銀子,算是各位主子給你道喜了。”
魯婆子愣了半天沒反應,孫瀅將她拍了下,笑道:“剛成親就變傻了?”
魯婆子忙跪下謝了恩,眉開眼笑地道:“老婆子是高興傻了,大夫人那個時候已經規定過了,要頭婚才有,二婚不做數。”
孫瀅歎道:“如果頭婚女好,誰願意二婚!那二十兩是宮中送你的,我私人再送你幾匹布料,裁幾件新衣服。”
魯婆子忙又跪下叩首,“夫人您送老奴東西,這些已經不單單是賞老奴衣裳,這些都是您給老奴的臉麵。”
孫瀅笑笑,“你有幾件差事都辦的都令人比較滿意,這幾匹布算是賞賜。”
魯婆子千謝萬謝地去了。
孫瀅第二天早上去請安的時候,問老太太道:“母親,咱們今日赴宴,帶什麽禮物比較好?”
顧老太太道:“今天是老安國公夫人的壽辰,算了,我還是隨你們一道去吧。”
若是其他宴會倒也罷了,安國公老夫人今年已經七十九歲,門牙全掉光了,今年不去,明年去興許就去不用去了。
顧老太太尋思了好一會兒,突然開口道:“你們都迴去換衣裳,我看過之後才能出發。”
眾人一道留在鬆鶴堂吃了早飯,便迴去換衣裳了。
孫瀅想了想,便穿了件豆綠色的繡著梅花的葛布小衫,配了一條同樣的裙子,外麵披了件白色的披帛。
等她來的時候,幾個未婚的女孩都還未到。
老夫人笑道:“昨個兒我讓金玉記送了些首飾,你先挑挑。”
孫瀅道了謝,便挑了一對珍珠耳環戴了上去。
無論是什麽樣的宴會,她一個成了親婦人無意在上麵爭輸贏。
無所謂的事,還是將首飾留給府上那些等待說親的女孩吧。
陸鳶陸芷陸清池已經到了說親的年紀,自己又何必過去搶她們的風采?
果然陸芷來了之後老太太便送了她好幾件首飾,又送了她兩套頭麵才做罷。
果然人要衣裝,陸芷穿了件藕荷色的上衣,又穿了件藕荷色的裙子。
陸清池看著就更漂亮了,五彩絲線繡在玫瑰紫的裙子上麵繡成了花開富貴的圖案。
老太太也很喜歡,又賞了好多首飾,兩套頭麵,並要求她今日一定要帶著。陸清池選了一套珍珠頭麵讓她非得戴著。
陸瀅便露出了然的表情,今天的主角便是陸四娘子了,也不知道男方是誰。
就算孫瀅再厲害,也不能隻看一眼麵相,算出陸四娘子的相親對象。
“等下進了國公以府,你們不要走開,要跟在我和二夫人四夫人身邊。無論到什麽地方,都必須有年長的嬤嬤跟著。多帶兩個丫頭,不要落下自己一個人獨處。”
孫瀅笑道:“自己多長個心眼,五娘跟我說過,每年都有落湖的,現在可能落下去隻能弄一身泥了。”
。
“是母親,她說夢見你狀況不太好,我就想著來看一看。”
幸虧她來了,如果不來,在密室裏,天氣又熱,後果不堪想象。
“你中了毒,不過不是什麽大問題,我給你調理身體,不出半年就好了。”
“你真的是我的姐姐?”周正又確認似的問了一遍。
孫瀅答道:“你看我的手背,是不是有塊和你一模一樣的胎記?這件事說來話長,有當年出事的丫頭,她在莊子上,改天接迴來,讓你見見她,你就明白了。”
她那鄭重其事的模樣,讓人想不相信都難,況且還有人證,周正心底的最後一絲疑慮也消失了。
他緩緩地靠在孫瀅身上,抬起眼皮,喃喃地喊了一聲“姐姐”。
孫瀅知他是太累了,就親自將他抱迴了自己的床上。
他長得身型高大,相貌堂堂,難怪當時第一眼看到他的時候會覺得他有十三四歲,王五娘給她說是淮王收養的義子,她就沒往弟弟那個方麵想,也沒想到今天會和他相認。
有弟弟的感覺真好,從此以後她便再也不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
程子安和馮益經過對這些關押又放出人的問話,確認了一件事,關押他們確實是金側妃手筆。但金側妃和王府的長史,內外院管家卻不在關押之列。
想必是有人通風報信,當他們看到紙終於包不住火,就直接逃了。
不過,太妃也經常舉辦宴會,看到過他們的人很多,相信要不了多久就會被找出來。
程子安和馮益問完了話,就離開了鎮南王府,孫瀅則是一直等到周正又醒過來,和她一起見了太妃。
太妃拉著孫瀅的手,眼淚簌簌落了下來,“好孩子,今天多虧了你,如果不是你,我怕撐不到皇兒迴來了,這幫天殺的狗奴才!”
孫瀅便安慰她道:“您安心養病,我迴頭請示皇後娘娘,讓給您派個用得上的人過來這邊伺候,順便幫您看著點。”
本來依孫瀅的性子,是不準備管王府的私事的,奈何對方又拿紫徵山做文章,想給陸家潑髒水,身為陸家的管事人這就不能坐視不理了。
太妃一聽她說請示皇後娘娘便苦了一張臉,“唉,還是不用煩麻皇後娘娘吧,宮裏事情也多,她哪有精力管這些。就讓你這個丫頭在我府裏當一段時間的差吧。”
孫瀅痛快地答應了。
又和她說起周正:“臣妾在錦華殿下麵的密室裏找到他的時候,他縮在角落裏,差點窒息,如果您不介意,我將他帶到孫氏學堂去,那邊大都是他這般年紀的孩童,有十二個嬤嬤在那裏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
孫瀅一說起孫氏學堂,太妃的眼睛就亮了起來,“你們族學裏麵今年不是中了三個進士,還有一個是探花?西州居士也在被你給請到了那裏?”
孫瀅點點頭。
太妃就緾著孫瀅偏問她是怎麽請到西州居士的,孫瀅抿嘴一笑,“我告訴了太妃,太妃可不許告訴別人。”
“好。”太妃幹脆利落地應了。
孫瀅不好意思地道:“我就跟西州先生講了我做的一個夢。我的那個夢有點奇怪,我夢到京都發生了蝗災,我答應西州居士如果京城發生蝗災、旱災等天災,陸家將免費為西州居士和他的族人提供糧食、蔬菜魚肉等一些食材。”
孫瀅現在每月給西州居士送一百隻鴨、羊、豬,十擔魚和大米三十擔,二十擔麵,十擔雜糧。
西州居士本家姓謝,落魄士族,京城大約有五百多族人。
當時孫瀅就說了這個夢,若他不答應,就等於置謝氏的死活於不顧。答應她則等於挽救了五百多謝氏族人的性命。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唉,就是西州居士這樣的大儒都逃脫不了被世俗羈絆的命運,何況是哀家。”太妃歎道。她朝周正招招手,慈祥地看著他道:“你隨孫夫人去學堂吧,有空記得迴來看看哀家。”
周正忙跪了下去,“孫兒想留下來伺候太妃,太妃大好了,阿正再去學堂讀書不遲,要不然,王爺不在,郡主也不在,隻留太妃一人,阿正沒心情讀書。”
太妃忍不住拿帕子擦拭著眼角道:“你這孩子倒是個重情義的。”說罷拉著他的手笑道:“哀家也舍不得你走,好在這裏離學堂也近,悟真道長前些時候和我商量過了,想招你為學徒,我一直沒答應,等這次大好了就把她請過來,你先拜悟真道長為師再說。”
孫瀅覺得,太妃現在在病中,並不是和盤托出周正是孫家血脈的好時機,且再等等,等到太妃的病好了再說。
“有人敢對王府不利,你就直接打殺,不然難以服眾,以太妃的健康為第一要務。其他事先留著,等到王爺迴來了一並收拾。再有造謠再殺無赦。”孫瀅當著太妃的麵叮囑妙律道。
太妃心裏暗暗可惜,唉,多好的女孩兒,可惜和王爺無緣。要不然鎮北王府何至於淪落到此等境地。
老話說得好,亂世用重典,像鎮南王府現在的這種情況,寬容不得。
妙律孫瀅是知道的,雷厲風行,做事果斷狠決,不拖泥帶水,但太妃就不一定了,估計很容易心軟,要不王府也不會是現在這般亂糟糟的。
孫瀅要告辭了,太妃竟然像孩童那般拉住了她的手,可憐兮兮地道:“你什麽時候再來看哀家?郡主走的時候可是把哀家托付給你了。”
孫瀅心底一軟,“我隔個兩三天再來。您要乖乖吃藥,到時候……”
孫瀅話未說完,已經被太妃截了過去,“到時候你會帶著哀家玩是不是?”
孫瀅想了想,笑道“是呢,等您大好了,咱們去皇上賞我那個別院,君蘭瓦舍裏麵玩,那裏有溫泉水,剛好可以去泡。”
太妃哈哈大笑起來,“大夏天泡什麽溫泉?冬天才泡溫泉水。”
孫瀅苦笑道:“太妃也知道我自幼生活在道觀,很少有機會接觸到這些,夏天也可泡溫泉,師父這樣說的,我也不太懂。”
太妃的笑就有點掛不住了,竟是悟真說的?
悟真這個賊丫頭,知道五花八門的東西最多,當年那麽同齡的孩子,就她這個庶妹能獨占鼇頭。
孫瀅又到沈氏那裏,想了想就說道:“女兒去王府看了,弟弟就是有點發高熱,已經吃了藥,這兩天太妃也生病了,等弟弟伺奉完太妃,就去孫氏學堂念書了。”
至於鎮南王府發生的事孫瀅根本沒跟沈氏說,怕她擔心。
沈氏聽了孫瀅的話,複又鬆口氣,撫了撫胸口道:“沒事就好,可能是我做噩夢了。”孫瀅順勢道:“那娘下次睡覺的時候記得手不要壓在心口上。”
等孫瀅迴到藕香院,天已經完全黑透了。
屋子裏麵已經點了琉璃八寶宮燈,整個屋子在桔光中顯得特別柔和,陸虞正愜意地靠在太師椅上喝茶,見她進來,重新給她沏了一杯新茶,“累了吧,我吩咐人做了羊肉茴香餃子,你試試愛吃不。”然後又吩吩丫鬟們擺飯。
等孫瀅將茶吃完,下人將飯也擺好了。
除了羊肉茴香餡的水餃還有爆炒雞雜、酸豆角炒肉末,豆角茄子,脆皮烤鴨,蒸雞蛋羹青椒炒肉。
夫妻倆坐下來吃飯的時候,陸虞才不緊不慢的問道:“王府事情都處理完了?”
“沒呢,管事長史還有側妃都失蹤了。”孫瀅笑道,“太妃將我身邊的丫頭要過去,說是幫著管理一下王府的事務。我想著這件事畢竟是對方借著陸家的名義生事。不出力未免落人口實。”
陸虞點頭,表示理解。又歎道:“這樣你身邊就沒有可用之人了,要不我再送倆個人給你。”
妙律和梵音的能力孫瀅已經領教過了。孫家培養出這樣人肯定不是那麽容易,“我不要,我的人夠用了。”
前段時間因孫清孫湘她們住在陸家,她也買了好些人過來,現在妙律也會抽空教她們一些打鬥的經驗,估計過些時候就能帶出去,應付些普通人一點問題也沒。
剛吃完飯,杜嬤嬤就來了,帶來了老太太的口訊:“現在天太熱了,我這把老骨頭也去不了太多的地方。明天就由你和二太太帶著姑娘們前去安國公府上赴宴。”
婆婆特意交待下來,那就是任務了。
孫瀅笑道:“太晚了我就不過去打擾老太太了,請嬤嬤帶話給老太太,“兒媳謝謝她老人家有什麽事都想著兒媳。”
杜嬤嬤笑道:“老奴定把話給四夫人帶到。”
正說著話,湯圓進來迴話道:“二門上傳話婆子今天擺了酒席,嫁給了種花的花匠叫鄔舟的,現在拿了一大包貽糖過來,夫人要不要見?”
孫瀅想了下笑道:“二門上傳話的婆子姓魯的那個?”
湯圓掩嘴笑道:“正是,以後要叫鄔舟家的了。”
魯婆子隻怕快五十的人了,居然一直沒成親,看來又是一個有故事的人了。
“請她進堂屋。”孫瀅說著漱了口,又洗了手,將帕子遞給小丫頭。
魯婆子笑著走了進來,道:“老奴又找了一個,給大家發喜糖。”
她說完頗為不好意思的揉揉鼻子。
孫瀅笑道:“明日去帳房支取二十兩銀子,算是各位主子給你道喜了。”
魯婆子愣了半天沒反應,孫瀅將她拍了下,笑道:“剛成親就變傻了?”
魯婆子忙跪下謝了恩,眉開眼笑地道:“老婆子是高興傻了,大夫人那個時候已經規定過了,要頭婚才有,二婚不做數。”
孫瀅歎道:“如果頭婚女好,誰願意二婚!那二十兩是宮中送你的,我私人再送你幾匹布料,裁幾件新衣服。”
魯婆子忙又跪下叩首,“夫人您送老奴東西,這些已經不單單是賞老奴衣裳,這些都是您給老奴的臉麵。”
孫瀅笑笑,“你有幾件差事都辦的都令人比較滿意,這幾匹布算是賞賜。”
魯婆子千謝萬謝地去了。
孫瀅第二天早上去請安的時候,問老太太道:“母親,咱們今日赴宴,帶什麽禮物比較好?”
顧老太太道:“今天是老安國公夫人的壽辰,算了,我還是隨你們一道去吧。”
若是其他宴會倒也罷了,安國公老夫人今年已經七十九歲,門牙全掉光了,今年不去,明年去興許就去不用去了。
顧老太太尋思了好一會兒,突然開口道:“你們都迴去換衣裳,我看過之後才能出發。”
眾人一道留在鬆鶴堂吃了早飯,便迴去換衣裳了。
孫瀅想了想,便穿了件豆綠色的繡著梅花的葛布小衫,配了一條同樣的裙子,外麵披了件白色的披帛。
等她來的時候,幾個未婚的女孩都還未到。
老夫人笑道:“昨個兒我讓金玉記送了些首飾,你先挑挑。”
孫瀅道了謝,便挑了一對珍珠耳環戴了上去。
無論是什麽樣的宴會,她一個成了親婦人無意在上麵爭輸贏。
無所謂的事,還是將首飾留給府上那些等待說親的女孩吧。
陸鳶陸芷陸清池已經到了說親的年紀,自己又何必過去搶她們的風采?
果然陸芷來了之後老太太便送了她好幾件首飾,又送了她兩套頭麵才做罷。
果然人要衣裝,陸芷穿了件藕荷色的上衣,又穿了件藕荷色的裙子。
陸清池看著就更漂亮了,五彩絲線繡在玫瑰紫的裙子上麵繡成了花開富貴的圖案。
老太太也很喜歡,又賞了好多首飾,兩套頭麵,並要求她今日一定要帶著。陸清池選了一套珍珠頭麵讓她非得戴著。
陸瀅便露出了然的表情,今天的主角便是陸四娘子了,也不知道男方是誰。
就算孫瀅再厲害,也不能隻看一眼麵相,算出陸四娘子的相親對象。
“等下進了國公以府,你們不要走開,要跟在我和二夫人四夫人身邊。無論到什麽地方,都必須有年長的嬤嬤跟著。多帶兩個丫頭,不要落下自己一個人獨處。”
孫瀅笑道:“自己多長個心眼,五娘跟我說過,每年都有落湖的,現在可能落下去隻能弄一身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