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行禮道:“多謝梁國夫人。”說著便去行禮,孫瀅忙避開了。
“三皇子隨意,臣婦去製作護身符。”
顧老太太隨意和三皇子聊些閑話,不知不覺間,已經吃了兩杯茶,孫瀅的護身符也做好了,用一個錦囊裝著,一麵繡了“平安吉祥”,一麵繡了“好運常在。”
“三殿下,一副平安符兩千銀子。”孫瀅拿著平安符說道。
啊……
三皇子去接平安符的手僵在了那裏。
不過他馬上笑起來,“這些年,父皇也賞過本殿一些好東西,待本殿去奇珍坊走一趟,孫夫人不如先將這平安符交與本殿,本殿就拿這個和你換!”
說話間三皇子已經解了身上的九龍玉佩。
孫瀅笑著點頭道:“這玉佩臣婦就不要了,您還是自己帶著,三天之內差人將銀子送過來就成。”
三皇子得了護身符猶如捧著無價之寶那般走了。
等上了轎子,跟著的小太監可就嘀咕開了,“我的好殿下,三千兩銀子哪,您的俸銀才八百兩,孫氏她這是獅子大開口……”
三皇子擺擺手,踢了他一腳,“你這個狗奴才知道什麽?孫夫人前天問皇後娘娘討了兩千兩銀子,路總管親自送來陸府的!你覺得本殿比皇後娘娘更有麵子?”
跟在身邊的芍藥卻在請教孫瀅道:“夫人,為什麽盛芙隻做玉佩不做皇冠呢?”
妙律上來就給了芍藥一記爆栗,沒有皇上的命令,盛芙做玉佩還可以用普通百姓的麒麟模子,做皇冠,上麵的九爪金龍怎麽解釋?活的不耐煩了吧!”
芍藥訕訕地閉上了嘴巴。
孫瀅笑道:“做過這個玉佩就代表皇上認可盛芙師傅的手藝,以後師傅就成了名人了。”
不光盛芙的匠人成了名人,隻要和這事沾邊的,可不都鍍上了一層金?
三皇子進了清心殿,找出了幾個看著就很值錢卻平時不怎麽用得上的物件裝進一條布袋裏,來到奇珍坊,找到了主事人賈啟光,一個個的將物件掏了出來,“老賈,三爺我要寄售幾樣東西,捐給老爺子賑災。”
賈啟光看到寶貝兩眼放光,一聽說是賑災,又恢複了無精打采的模樣,“成,小鋪可先給三爺預支三千兩銀子,你賣掉了寶貝由敝店抽成十份之一。”
三皇子點頭道:“成,就這麽著。迴頭老爺問起,小爺會幫你們美言幾句。”他清點了銀子直奔鎮北侯府,“你們應該知道我是誰吧?我是陸大人的忘年之交,出去辦點事迴來了!”說著大搖大擺地進了專門的會客室“望舒”。
外院的總管康伯招待了他,使人往裏麵遞話給了孫瀅。
孫瀅想了想道:“我自己去見他好了。”
不知道這小祖宗是來做什麽的,難道是還銀子?
孫瀅還真的猜對了,她一過去,三皇子就道:“梁國夫人,這是兩千兩銀票。”
孫瀅接了過去,當真當著三皇子的麵點起了銀票,然後點頭道:“錢貨兩訖。三皇子以後如果有物件要出手,可以找我幫你賣。七號鋪麵是我的。”
“梁國夫人真厲害,連內務府的鋪麵你都有份!”三皇子羨慕地道。
孫瀅傲然道:“連內務府蓋奇珍坊的銀子都是找我借的!收一間鋪子當利息不是挺正常?”
三皇子立刻滿崇拜地道:“如果父皇讓我出銀子,我肯定會去當東西也要將這銀子出了,沒想到還可以這樣,父皇竟然同意了?”
“皇上也是心係天下百姓,怕百姓餓肚子,急需銀兩賑災,要不然也不會出此下策。”孫瀅樂得給皇上高帽子戴,反正鋪麵已經到手了,彭革連鑰匙都送來了。
三皇子愉快地告辭了。
孫瀅剛出來,便看到了桑慶豐背著個麻袋,見到孫瀅他急忙打招唿,孫瀅點頭道,走進去說,進入了會客室,孫瀅讓芍藥在外麵看著,她則仔細的看了桑慶豐拿出來的三塊寶石,一塊大致上有雞蛋那麽大,內部像紫葡萄那般顏色,另一塊比巴掌略大一些。
“天意啊!”孫瀅道:“再麻煩桑管事將這寶石送入盛芙,這一小塊就交於陸家的總管康伯,由他送給內務府,給皇上製做皇冠。”
桑慶豐卻沒有馬上走,而是麵露難色,一副欲言又止的神色。
孫瀅忙道:“難道匠人們開采出現在了什麽問題不成?”桑慶豐一副心餘悸的樣子,“現在匠人們已經向下挖了十餘丈,,但是每逢到了午夜,就沒有匠人願意呆在下麵……”
桑慶豐說到這裏,便露出了恐懼之色,“每到午夜,底部就會發出類似野獸的低吼聲,攝人心魂魄。匠人全嚇得手發抖,多出一倍的工錢,也沒人願意下去幹。有經驗的匠人說,再往下,就不是石頭了,但也不是土壤。”
那會是什麽呢?
“你們莫慌張,我明天就請師父去看看怎麽迴事。今天晚上先休息一晚,不去下去。”孫瀅吩咐道。
桑慶豐得了主意,匆忙去了。
孫瀅想了想,取了六千兩銀票,連同十壇瀘州老窖一起帶著去了悟真那裏。
她剛好又看到三孫從師父這裏出去了。
師傅正在看書,見到她來,隻抬了下眼皮,“師父,徒兒剛才看到三叔了?”
悟真不耐地擺擺手,“對,他有求於我!”
孫瀅氣得要命,師父肯定是又給三叔銀子了,要不然憑借三嬸那種又懶又刻薄的女人,哪裏能支撐到現在?
“為師的事,你少插手。不然勿怪師傅不講情麵!”悟真沒好氣地說道。
師父居然為了三叔要和她這個徒兒翻臉?
真是越來越想不通師父的想法了。
孫瀅無奈地應了聲,將酒命妙律提了進來,又掏出六千兩銀票道:“師父,您要的馬場已經建好了,你什麽時候收周正為徒呢?”
悟真懶懶地道:“估計要等到九月以後,這天幹得火燒火燎的,就是舉行拜師儀式也沒有人觀禮啊!”
這就是她的師父,愛出風頭,喜歡當顯眼包。
唉,沒救了!
悟真看孫瀅一副不想搭理人的樣子,故意道:“周正這個孩子,師父幫他算過了,他以後厲害著呢。你放心,等他拜師之後,為師定會好好的教導他。”
孫瀅想問問師父周正以後怎麽個厲害法,但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師父不想說的事,你別想撬開她的嘴。
算了還是不問了。
“師父,徒兒有些懷疑,周正是徒兒一母同胞的弟弟,他手的胎記徒兒看了,跟趙氏身邊的丫鬟杜鵑畫的一樣,他就是徒兒的弟弟。”
悟真掐著手指算了一下,點頭道:“那恭喜你們一家三口團聚了。
孫瀅苦笑著搖頭道:“徒兒還要等您收他這徒後就告訴他真相,您遲遲不做為,徒兒光有心而力不足啊。”
“那為師不收他為徒了。免得被你給賴上!你個蠢物!師父教了你十年的本令,如今你認個親,也瞻前顧後的,真是丟我的臉!以後別說是我徒弟了!為師丟不起這個人。”
孫瀅傻眼了。
“我怕弟弟他心裏……一時半會兒……接受了不了。從高高在上的淮王義子變成流放罪人的兒子……”
悟真隨手給她一記爆栗,道:“你趕緊走,為師被你這蠢物給蠢哭了!”
“我問你,被誰撿去由不由周正決定?”悟真問道。
他那時還剛出生,怎麽可能決定誰撿到他?
“師父,您是不是想說,弟弟如果想認迴我這個姐姐和娘親,根本不會在意我們的身份?”孫瀅討好地問道。
她現在有點後悔,沒早點來問師父了。
“師父,您怎麽看問題這麽透徹?”仿佛就是無所不能。
“師父,我們的師祖是哪位?”孫瀅問道。
悟真無奈地歎了口氣道:“崆峒派曆代掌門。”
孫瀅明顯的不相信。
悟真收起嬉笑之色,道:“為師是一名修道之人,但不是你們這個世界上的人,不要再追根刨底,對你沒有任何好處。”
“不是這個世界之人,難道您是神明?”孫瀅實在太好奇了。
“不是,你忘記吧。以後休要在人前提起!你今天來找我所為何事?”悟真主動轉移了話題。”
“師父,您會降妖除魔嗎?”
“會,哪裏有妖魔?”
“徒兒也隻是聽管事的說,並未親眼見到,但是匠人在說每逢午夜,采石的底端就會傳來怪獸的斯吼聲,十分嚇人。”孫瀅將她從桑管事那裏聽來的和盤托出。
悟真念念有詞了好一會兒,才道:“天地有異象,說不準有不世出的寶物等著咱師徒。走,出發,為師這就去除妖斬魔!”
悟真比孫瀅還迫不及待。
很快,她們就到了山腳下,下了馬,妙律將馬牽到了長春觀,師徒二人直奔山頂而去。
之前是荒山的時候,並沒有台階,但自從修道觀開始,孫瀅就吩咐了從下至上都要有台階。
台階是雪白的石頭,帶著淡淡的紫,經陽光一照,大放異彩。
“徒兒也不算太笨,這裏修得挺好。”悟真誇道。
孫瀅非常謙虛地道:“是匠人們的手藝好。”
“他們再好,也要有人指揮!才能把活幹好,不要把功德往別人身上推。”悟真說道,“為師定將這妖魔幫你除去!”
轉眼間道觀就在眼前,說不出的金碧輝煌,雕欄畫棟,無一不精致,栩栩如生,看得人眼花繚亂。
“這麽漂亮的道觀,貧道要廣收門徒,充盈道觀!”悟真信心百倍地說道,馬上命跟著的道童道:“你下山告訴悟善師伯,咱們要廣收門徒,暫定為四百人,童男童女各兩百人,每收一人,給他父母十五兩銀子做為補給。”
蒸瀅忙道:“各五十人就差不多了,新人什麽都不懂,盡惹事,又要您老人家去收拾亂攤子,得不償失,還是不要那麽多人。”
悟真道:“那就童男八十八人,童女八十八人。”
“臭徒兒,你將這道觀蓋這般大,沒人住就浪費了。為師是怕年成太不好,想讓這些孩子們有飯吃,若是兩三個月不能適應,就讓他們另謀出路吧,反正在天子腳下,總比渴死餓死要好。”
“師父,咱們先去看看那怪獸吧。”孫瀅還記掛著采石底部的異常。
悟真倒是滿不在乎:“走,有師父在這裏鎮壓,你就放一百二十個心吧。”
說話間師徒二人已經進了采石的洞口,洞口沒人,有個管事一看是生人,很有眼色地陪笑道:“二位慢走,先稍等片刻等俺叫來桑管事陪著各位,裏麵有點深,第一次來有些危險。”
悟真道:“你這守門人不錯,把管事叫過來吧,我們是來驅邪的。”
桑管事很快就小跑著過來了,“梁國夫人,有事請吩咐。”
孫瀅指了指悟真道:“這位是本夫人的師父,得道高僧也是咱們蓋的這道觀的掌門人,今天是來驅邪的。”
桑管事聽了喜不自禁地道:“二位可要下去看看,下去要用繩索。大約有十五丈深,五丈之後便沒有台階了。小人先下去示範給您二位看。”
孫瀅注意到這繩索的一端綁在一塊兩百來斤的碑上麵,桑管事將繩子綁在自己身上,雙手抓住頭頂上麵的繩結,攀附著石壁下去了,不一會兒隻見繩子快速地抖動起來,孫瀅將繩子拽了上來,悟真接了過去,綁在身上,學著桑管事那般下去了,接著是孫瀅,五丈之後繩子綁在另一塊石碑上,垂了下去,孫瀅依照先前的辦法又下去六七丈的樣子,終於到了底。
四周皆持著點著燈,照得如同白晝一般。
悟真正在詢問情況:“你們中間可曾有人見過妖怪?”
眾人皆搖了搖頭。
“你們聽到過妖怪的聲音?”
眾人點頭。
“像馬在叫,嘶啞難聽。”
“不對,像公雞打鳴,叫聲要尖一些。”
“像一些蜜蜂經過,又尖雜著其他野獸的尖叫”
眾說紛紜。
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聽誰的好。
悟真道:“讓你這丫鬟在這裏陪我,給我搭把手,你先迴去。你們陸家規矩大,不能在外過夜,明日讓這丫鬟講與你聽。”悟真說道。
孫瀅見師父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便迴了。
豈料當晚便傳出梁國夫人在紫徽山建道觀,要四百名童男童女去獻祭的謠言。”
“三皇子隨意,臣婦去製作護身符。”
顧老太太隨意和三皇子聊些閑話,不知不覺間,已經吃了兩杯茶,孫瀅的護身符也做好了,用一個錦囊裝著,一麵繡了“平安吉祥”,一麵繡了“好運常在。”
“三殿下,一副平安符兩千銀子。”孫瀅拿著平安符說道。
啊……
三皇子去接平安符的手僵在了那裏。
不過他馬上笑起來,“這些年,父皇也賞過本殿一些好東西,待本殿去奇珍坊走一趟,孫夫人不如先將這平安符交與本殿,本殿就拿這個和你換!”
說話間三皇子已經解了身上的九龍玉佩。
孫瀅笑著點頭道:“這玉佩臣婦就不要了,您還是自己帶著,三天之內差人將銀子送過來就成。”
三皇子得了護身符猶如捧著無價之寶那般走了。
等上了轎子,跟著的小太監可就嘀咕開了,“我的好殿下,三千兩銀子哪,您的俸銀才八百兩,孫氏她這是獅子大開口……”
三皇子擺擺手,踢了他一腳,“你這個狗奴才知道什麽?孫夫人前天問皇後娘娘討了兩千兩銀子,路總管親自送來陸府的!你覺得本殿比皇後娘娘更有麵子?”
跟在身邊的芍藥卻在請教孫瀅道:“夫人,為什麽盛芙隻做玉佩不做皇冠呢?”
妙律上來就給了芍藥一記爆栗,沒有皇上的命令,盛芙做玉佩還可以用普通百姓的麒麟模子,做皇冠,上麵的九爪金龍怎麽解釋?活的不耐煩了吧!”
芍藥訕訕地閉上了嘴巴。
孫瀅笑道:“做過這個玉佩就代表皇上認可盛芙師傅的手藝,以後師傅就成了名人了。”
不光盛芙的匠人成了名人,隻要和這事沾邊的,可不都鍍上了一層金?
三皇子進了清心殿,找出了幾個看著就很值錢卻平時不怎麽用得上的物件裝進一條布袋裏,來到奇珍坊,找到了主事人賈啟光,一個個的將物件掏了出來,“老賈,三爺我要寄售幾樣東西,捐給老爺子賑災。”
賈啟光看到寶貝兩眼放光,一聽說是賑災,又恢複了無精打采的模樣,“成,小鋪可先給三爺預支三千兩銀子,你賣掉了寶貝由敝店抽成十份之一。”
三皇子點頭道:“成,就這麽著。迴頭老爺問起,小爺會幫你們美言幾句。”他清點了銀子直奔鎮北侯府,“你們應該知道我是誰吧?我是陸大人的忘年之交,出去辦點事迴來了!”說著大搖大擺地進了專門的會客室“望舒”。
外院的總管康伯招待了他,使人往裏麵遞話給了孫瀅。
孫瀅想了想道:“我自己去見他好了。”
不知道這小祖宗是來做什麽的,難道是還銀子?
孫瀅還真的猜對了,她一過去,三皇子就道:“梁國夫人,這是兩千兩銀票。”
孫瀅接了過去,當真當著三皇子的麵點起了銀票,然後點頭道:“錢貨兩訖。三皇子以後如果有物件要出手,可以找我幫你賣。七號鋪麵是我的。”
“梁國夫人真厲害,連內務府的鋪麵你都有份!”三皇子羨慕地道。
孫瀅傲然道:“連內務府蓋奇珍坊的銀子都是找我借的!收一間鋪子當利息不是挺正常?”
三皇子立刻滿崇拜地道:“如果父皇讓我出銀子,我肯定會去當東西也要將這銀子出了,沒想到還可以這樣,父皇竟然同意了?”
“皇上也是心係天下百姓,怕百姓餓肚子,急需銀兩賑災,要不然也不會出此下策。”孫瀅樂得給皇上高帽子戴,反正鋪麵已經到手了,彭革連鑰匙都送來了。
三皇子愉快地告辭了。
孫瀅剛出來,便看到了桑慶豐背著個麻袋,見到孫瀅他急忙打招唿,孫瀅點頭道,走進去說,進入了會客室,孫瀅讓芍藥在外麵看著,她則仔細的看了桑慶豐拿出來的三塊寶石,一塊大致上有雞蛋那麽大,內部像紫葡萄那般顏色,另一塊比巴掌略大一些。
“天意啊!”孫瀅道:“再麻煩桑管事將這寶石送入盛芙,這一小塊就交於陸家的總管康伯,由他送給內務府,給皇上製做皇冠。”
桑慶豐卻沒有馬上走,而是麵露難色,一副欲言又止的神色。
孫瀅忙道:“難道匠人們開采出現在了什麽問題不成?”桑慶豐一副心餘悸的樣子,“現在匠人們已經向下挖了十餘丈,,但是每逢到了午夜,就沒有匠人願意呆在下麵……”
桑慶豐說到這裏,便露出了恐懼之色,“每到午夜,底部就會發出類似野獸的低吼聲,攝人心魂魄。匠人全嚇得手發抖,多出一倍的工錢,也沒人願意下去幹。有經驗的匠人說,再往下,就不是石頭了,但也不是土壤。”
那會是什麽呢?
“你們莫慌張,我明天就請師父去看看怎麽迴事。今天晚上先休息一晚,不去下去。”孫瀅吩咐道。
桑慶豐得了主意,匆忙去了。
孫瀅想了想,取了六千兩銀票,連同十壇瀘州老窖一起帶著去了悟真那裏。
她剛好又看到三孫從師父這裏出去了。
師傅正在看書,見到她來,隻抬了下眼皮,“師父,徒兒剛才看到三叔了?”
悟真不耐地擺擺手,“對,他有求於我!”
孫瀅氣得要命,師父肯定是又給三叔銀子了,要不然憑借三嬸那種又懶又刻薄的女人,哪裏能支撐到現在?
“為師的事,你少插手。不然勿怪師傅不講情麵!”悟真沒好氣地說道。
師父居然為了三叔要和她這個徒兒翻臉?
真是越來越想不通師父的想法了。
孫瀅無奈地應了聲,將酒命妙律提了進來,又掏出六千兩銀票道:“師父,您要的馬場已經建好了,你什麽時候收周正為徒呢?”
悟真懶懶地道:“估計要等到九月以後,這天幹得火燒火燎的,就是舉行拜師儀式也沒有人觀禮啊!”
這就是她的師父,愛出風頭,喜歡當顯眼包。
唉,沒救了!
悟真看孫瀅一副不想搭理人的樣子,故意道:“周正這個孩子,師父幫他算過了,他以後厲害著呢。你放心,等他拜師之後,為師定會好好的教導他。”
孫瀅想問問師父周正以後怎麽個厲害法,但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師父不想說的事,你別想撬開她的嘴。
算了還是不問了。
“師父,徒兒有些懷疑,周正是徒兒一母同胞的弟弟,他手的胎記徒兒看了,跟趙氏身邊的丫鬟杜鵑畫的一樣,他就是徒兒的弟弟。”
悟真掐著手指算了一下,點頭道:“那恭喜你們一家三口團聚了。
孫瀅苦笑著搖頭道:“徒兒還要等您收他這徒後就告訴他真相,您遲遲不做為,徒兒光有心而力不足啊。”
“那為師不收他為徒了。免得被你給賴上!你個蠢物!師父教了你十年的本令,如今你認個親,也瞻前顧後的,真是丟我的臉!以後別說是我徒弟了!為師丟不起這個人。”
孫瀅傻眼了。
“我怕弟弟他心裏……一時半會兒……接受了不了。從高高在上的淮王義子變成流放罪人的兒子……”
悟真隨手給她一記爆栗,道:“你趕緊走,為師被你這蠢物給蠢哭了!”
“我問你,被誰撿去由不由周正決定?”悟真問道。
他那時還剛出生,怎麽可能決定誰撿到他?
“師父,您是不是想說,弟弟如果想認迴我這個姐姐和娘親,根本不會在意我們的身份?”孫瀅討好地問道。
她現在有點後悔,沒早點來問師父了。
“師父,您怎麽看問題這麽透徹?”仿佛就是無所不能。
“師父,我們的師祖是哪位?”孫瀅問道。
悟真無奈地歎了口氣道:“崆峒派曆代掌門。”
孫瀅明顯的不相信。
悟真收起嬉笑之色,道:“為師是一名修道之人,但不是你們這個世界上的人,不要再追根刨底,對你沒有任何好處。”
“不是這個世界之人,難道您是神明?”孫瀅實在太好奇了。
“不是,你忘記吧。以後休要在人前提起!你今天來找我所為何事?”悟真主動轉移了話題。”
“師父,您會降妖除魔嗎?”
“會,哪裏有妖魔?”
“徒兒也隻是聽管事的說,並未親眼見到,但是匠人在說每逢午夜,采石的底端就會傳來怪獸的斯吼聲,十分嚇人。”孫瀅將她從桑管事那裏聽來的和盤托出。
悟真念念有詞了好一會兒,才道:“天地有異象,說不準有不世出的寶物等著咱師徒。走,出發,為師這就去除妖斬魔!”
悟真比孫瀅還迫不及待。
很快,她們就到了山腳下,下了馬,妙律將馬牽到了長春觀,師徒二人直奔山頂而去。
之前是荒山的時候,並沒有台階,但自從修道觀開始,孫瀅就吩咐了從下至上都要有台階。
台階是雪白的石頭,帶著淡淡的紫,經陽光一照,大放異彩。
“徒兒也不算太笨,這裏修得挺好。”悟真誇道。
孫瀅非常謙虛地道:“是匠人們的手藝好。”
“他們再好,也要有人指揮!才能把活幹好,不要把功德往別人身上推。”悟真說道,“為師定將這妖魔幫你除去!”
轉眼間道觀就在眼前,說不出的金碧輝煌,雕欄畫棟,無一不精致,栩栩如生,看得人眼花繚亂。
“這麽漂亮的道觀,貧道要廣收門徒,充盈道觀!”悟真信心百倍地說道,馬上命跟著的道童道:“你下山告訴悟善師伯,咱們要廣收門徒,暫定為四百人,童男童女各兩百人,每收一人,給他父母十五兩銀子做為補給。”
蒸瀅忙道:“各五十人就差不多了,新人什麽都不懂,盡惹事,又要您老人家去收拾亂攤子,得不償失,還是不要那麽多人。”
悟真道:“那就童男八十八人,童女八十八人。”
“臭徒兒,你將這道觀蓋這般大,沒人住就浪費了。為師是怕年成太不好,想讓這些孩子們有飯吃,若是兩三個月不能適應,就讓他們另謀出路吧,反正在天子腳下,總比渴死餓死要好。”
“師父,咱們先去看看那怪獸吧。”孫瀅還記掛著采石底部的異常。
悟真倒是滿不在乎:“走,有師父在這裏鎮壓,你就放一百二十個心吧。”
說話間師徒二人已經進了采石的洞口,洞口沒人,有個管事一看是生人,很有眼色地陪笑道:“二位慢走,先稍等片刻等俺叫來桑管事陪著各位,裏麵有點深,第一次來有些危險。”
悟真道:“你這守門人不錯,把管事叫過來吧,我們是來驅邪的。”
桑管事很快就小跑著過來了,“梁國夫人,有事請吩咐。”
孫瀅指了指悟真道:“這位是本夫人的師父,得道高僧也是咱們蓋的這道觀的掌門人,今天是來驅邪的。”
桑管事聽了喜不自禁地道:“二位可要下去看看,下去要用繩索。大約有十五丈深,五丈之後便沒有台階了。小人先下去示範給您二位看。”
孫瀅注意到這繩索的一端綁在一塊兩百來斤的碑上麵,桑管事將繩子綁在自己身上,雙手抓住頭頂上麵的繩結,攀附著石壁下去了,不一會兒隻見繩子快速地抖動起來,孫瀅將繩子拽了上來,悟真接了過去,綁在身上,學著桑管事那般下去了,接著是孫瀅,五丈之後繩子綁在另一塊石碑上,垂了下去,孫瀅依照先前的辦法又下去六七丈的樣子,終於到了底。
四周皆持著點著燈,照得如同白晝一般。
悟真正在詢問情況:“你們中間可曾有人見過妖怪?”
眾人皆搖了搖頭。
“你們聽到過妖怪的聲音?”
眾人點頭。
“像馬在叫,嘶啞難聽。”
“不對,像公雞打鳴,叫聲要尖一些。”
“像一些蜜蜂經過,又尖雜著其他野獸的尖叫”
眾說紛紜。
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聽誰的好。
悟真道:“讓你這丫鬟在這裏陪我,給我搭把手,你先迴去。你們陸家規矩大,不能在外過夜,明日讓這丫鬟講與你聽。”悟真說道。
孫瀅見師父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便迴了。
豈料當晚便傳出梁國夫人在紫徽山建道觀,要四百名童男童女去獻祭的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