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第31章 懷璧其罪
武俠之我能看到好感度 作者:小紅狐珞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荊山是座巨大的石頭山,頂部更是花崗岩遍布,一個個巨石雜亂排列,其中一處形成了麵積近20平的洞室,這就是著名的“卞和洞”,傳說卞和就是在此發現了稀世寶玉和氏璧。
懷遠縣位於安徽省北部,蚌埠市西部,淮河中遊,始建於1291年,素有“淮上明珠“美譽。淮河流貫縣境東南,渦河、芡河在此入淮,206國道和蚌(埠)阜(陽)公路過境。懷遠曆史人文底蘊深厚,有卞和洞、白乳泉、啟王廟等曆史文化古跡,更有著一座荊山——那裏曾經發掘影響過中國曆史的和氏璧。
卞和洞,和氏璧被發現的地方
荊山在今安徽省懷遠縣西南,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淮水》:《郡國誌》曰“平阿縣有當塗山,淮出於荊山之左,當塗之右,奔流二山之間,西揚濤北注之。“
卞和洞亦名抱璞岩、抱玉岩,相傳為春秋時楚國人卞和采玉處,故名。蘇軾《塗山荊山記所見》詩中:刖人有餘坑,美石肖溫瓚“即指此。《中國名勝詞典》:懷遠縣荊山有抱璞岩,傳為卞和抱璞泣血之所。岩上有卞和洞,天然形成,幽深寬廣,可容數十人;岩壁有摩崖書刻“青螺石帳“四字;洞上有坑,曰“采玉“,坑內有玉石層迭,晶瑩閃亮,恍若白雲攢集,俗稱:“白雲堆。“洞左有溪,碧流淙淙,名曰“濯玉澗“,傳為卞和濯璞於此,故名;右有閣,曰“青山“,又名“梓潼“,其內舊有唐人胡曾《荊山詩碑》,上刻其詩雲:“抱璞岩前桂葉稠,碧溪寒水至今流”。古人“白璧連城無雙產,古洞青螺有舊題“詩句,是此間寫照。空山日落猿聲啼,疑是荊人哭未休。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有記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人相之,有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為,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視之石也,忠貞之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果得寶焉,遂命曰“和氏璧“。
這是2000多年前的悲壯故事,楚國人卞和在荊山砍柴時發現一塊璞玉,於是獻寶於楚厲王,厲王讓人鑒別,得出一塊普通石頭的結論。厲王怒而下令砍去卞和左腳。時至楚武王登基,卞和再次攜玉獻寶,武王再次找人鑒別依然給出同樣結論,便怒而砍其右腳。時光流逝,武王崩文王立,卞和懷抱寶玉而泣於荊山腳下,三日夜而不停,眼淚幹涸以血代之。文王遣使詢問,卞和說“我不是為自己所受的酷刑而悲傷,而是悲傷寶玉無人能識別”,於是文王讓人打開玉石,發現裏邊果然是塊稀世寶玉,並取名“和氏璧”。
關於和氏璧的成語——完璧歸趙,源於戰國時期藺相如將完美無瑕的和氏璧,完好地從秦國帶迴趙國首都邯鄲,後人以此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物品主人。
後來秦王統一天下,把這塊號稱天下最珍貴的和氏璧雕琢成玉璽並永傳後世,象征著皇權與地位。卞和與他的和氏璧影響了中國曆史,甚至影響了中華玉文化。
還有一種說法是:玉印岩”又名“抱璞岩”,位於湖北南漳巡檢鎮金鑲坪村,距縣城78公裏。“玉印岩”坐北朝南,岩深11米,寬15米,高10米,岩之南麵隔河對岸有個尖頂圓形山包,名“鳳凰台”。先秦文獻記載,公元前700多年,“玉印岩”附近住著一個石匠的後代叫卞和。卞和上山下地勞動時,常見一對鳳凰落在鳳凰台上,鳴叫三聲之後,或飛入岩中,或高翔北去。卞和聽人說“鳳凰不落無寶之地”,也聽爺爺講過石頭的類型和寶石的特征,於是,他仔細觀察鳳凰入洞的動向,終於發現鳳凰從千山萬水之外銜朱砂在此填玉,卞和便將一塊與周圍不同的石頭鑿取抱迴讓爺爺看,爺爺驚叫地說:“這是一寶石。”全家商議把它獻給楚王,讓楚國聲名遠揚。然而一次、二次獻寶,都被玉尹說成頑石,以欺君之罪先後被楚厲王、楚武王下令刖去了他的雙足。第三次獻玉感動了楚文王,文王令玉工剖璞得玉,命名為“和氏璧”,封和為零(陵)陽侯,卞和不受,說:“寶玉麵世,吾願足矣。”這一稀世珍寶,數千年來在中華民族神州大地上演繹出無數驚心動魄的故事。諸如:“赤山宴會張儀蒙冤”、“藺相如完璧歸趙”、秦始皇將其製為“傳國玉璽”等[1]
曆史記載編輯
西漢劉向《戰國策》載:“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梁有懸愁,楚有和璞。”
習文昭手繪傳國玉璽(據說是王莽時期的帝王玉印)
習文昭手繪傳國玉璽(據說是王莽時期的帝王玉印)
秦李斯《諫逐客書》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
西晉傅鹹《玉賦》說:“當其潛光荊野,抱璞未理,眾視之以為石、獨見知於卞子。”
五代時前蜀道士杜光庭《錄異記》卷七“異石”中記:“歲星之精,墜於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卞和得之獻楚王,後入趙獻秦。始皇一統,琢為受命之璽,李斯小篆其文,曆世傳之”。
唐代李白《古風》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國,見疑古所聞。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君。”
曆史沿革編輯
在春秋戰國時期,許多諸侯國都有自己的鎮國之寶。據《戰國策》載:“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梁有懸愁,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沒有經過琢磨的玉。
關於和氏璧的最早記載,見於《韓非子》、《新序》等書,並且情節大致相向。
懷遠縣位於安徽省北部,蚌埠市西部,淮河中遊,始建於1291年,素有“淮上明珠“美譽。淮河流貫縣境東南,渦河、芡河在此入淮,206國道和蚌(埠)阜(陽)公路過境。懷遠曆史人文底蘊深厚,有卞和洞、白乳泉、啟王廟等曆史文化古跡,更有著一座荊山——那裏曾經發掘影響過中國曆史的和氏璧。
卞和洞,和氏璧被發現的地方
荊山在今安徽省懷遠縣西南,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淮水》:《郡國誌》曰“平阿縣有當塗山,淮出於荊山之左,當塗之右,奔流二山之間,西揚濤北注之。“
卞和洞亦名抱璞岩、抱玉岩,相傳為春秋時楚國人卞和采玉處,故名。蘇軾《塗山荊山記所見》詩中:刖人有餘坑,美石肖溫瓚“即指此。《中國名勝詞典》:懷遠縣荊山有抱璞岩,傳為卞和抱璞泣血之所。岩上有卞和洞,天然形成,幽深寬廣,可容數十人;岩壁有摩崖書刻“青螺石帳“四字;洞上有坑,曰“采玉“,坑內有玉石層迭,晶瑩閃亮,恍若白雲攢集,俗稱:“白雲堆。“洞左有溪,碧流淙淙,名曰“濯玉澗“,傳為卞和濯璞於此,故名;右有閣,曰“青山“,又名“梓潼“,其內舊有唐人胡曾《荊山詩碑》,上刻其詩雲:“抱璞岩前桂葉稠,碧溪寒水至今流”。古人“白璧連城無雙產,古洞青螺有舊題“詩句,是此間寫照。空山日落猿聲啼,疑是荊人哭未休。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有記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人相之,有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為,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視之石也,忠貞之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果得寶焉,遂命曰“和氏璧“。
這是2000多年前的悲壯故事,楚國人卞和在荊山砍柴時發現一塊璞玉,於是獻寶於楚厲王,厲王讓人鑒別,得出一塊普通石頭的結論。厲王怒而下令砍去卞和左腳。時至楚武王登基,卞和再次攜玉獻寶,武王再次找人鑒別依然給出同樣結論,便怒而砍其右腳。時光流逝,武王崩文王立,卞和懷抱寶玉而泣於荊山腳下,三日夜而不停,眼淚幹涸以血代之。文王遣使詢問,卞和說“我不是為自己所受的酷刑而悲傷,而是悲傷寶玉無人能識別”,於是文王讓人打開玉石,發現裏邊果然是塊稀世寶玉,並取名“和氏璧”。
關於和氏璧的成語——完璧歸趙,源於戰國時期藺相如將完美無瑕的和氏璧,完好地從秦國帶迴趙國首都邯鄲,後人以此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物品主人。
後來秦王統一天下,把這塊號稱天下最珍貴的和氏璧雕琢成玉璽並永傳後世,象征著皇權與地位。卞和與他的和氏璧影響了中國曆史,甚至影響了中華玉文化。
還有一種說法是:玉印岩”又名“抱璞岩”,位於湖北南漳巡檢鎮金鑲坪村,距縣城78公裏。“玉印岩”坐北朝南,岩深11米,寬15米,高10米,岩之南麵隔河對岸有個尖頂圓形山包,名“鳳凰台”。先秦文獻記載,公元前700多年,“玉印岩”附近住著一個石匠的後代叫卞和。卞和上山下地勞動時,常見一對鳳凰落在鳳凰台上,鳴叫三聲之後,或飛入岩中,或高翔北去。卞和聽人說“鳳凰不落無寶之地”,也聽爺爺講過石頭的類型和寶石的特征,於是,他仔細觀察鳳凰入洞的動向,終於發現鳳凰從千山萬水之外銜朱砂在此填玉,卞和便將一塊與周圍不同的石頭鑿取抱迴讓爺爺看,爺爺驚叫地說:“這是一寶石。”全家商議把它獻給楚王,讓楚國聲名遠揚。然而一次、二次獻寶,都被玉尹說成頑石,以欺君之罪先後被楚厲王、楚武王下令刖去了他的雙足。第三次獻玉感動了楚文王,文王令玉工剖璞得玉,命名為“和氏璧”,封和為零(陵)陽侯,卞和不受,說:“寶玉麵世,吾願足矣。”這一稀世珍寶,數千年來在中華民族神州大地上演繹出無數驚心動魄的故事。諸如:“赤山宴會張儀蒙冤”、“藺相如完璧歸趙”、秦始皇將其製為“傳國玉璽”等[1]
曆史記載編輯
西漢劉向《戰國策》載:“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梁有懸愁,楚有和璞。”
習文昭手繪傳國玉璽(據說是王莽時期的帝王玉印)
習文昭手繪傳國玉璽(據說是王莽時期的帝王玉印)
秦李斯《諫逐客書》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
西晉傅鹹《玉賦》說:“當其潛光荊野,抱璞未理,眾視之以為石、獨見知於卞子。”
五代時前蜀道士杜光庭《錄異記》卷七“異石”中記:“歲星之精,墜於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卞和得之獻楚王,後入趙獻秦。始皇一統,琢為受命之璽,李斯小篆其文,曆世傳之”。
唐代李白《古風》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國,見疑古所聞。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君。”
曆史沿革編輯
在春秋戰國時期,許多諸侯國都有自己的鎮國之寶。據《戰國策》載:“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梁有懸愁,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沒有經過琢磨的玉。
關於和氏璧的最早記載,見於《韓非子》、《新序》等書,並且情節大致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