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迴家規劃
開局休妻,糙漢將軍特黏人 作者:看淡浮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恭親王一身常服,哪怕隻是常服,那一身的尊貴氣息也讓所有人敬畏。
戰戩戰魁戰梟都帶著自己的老婆孩下了車,站在恭親王身後。
“各位都起來吧,以後也不要跪來跪去,以後本王在這裏就是個頤養天年的老頭,大家不必拘謹,希望今後在本王的管轄,你們都能過上好日子。”恭親王說了幾句,便擺擺手。
“都散了吧!”說完帶頭進了恭親王府。
恭親王府迎來了主子,一下子熱鬧起來。
柳家村韓震和荀氏也收到了米幺迴來的消息,不過他們沒有去恭親王府,畢竟人家舉家搬來這裏,肯定有好多事要處理,所以這個時候不適合上門。
恭親王府,大嫂二嫂有條不紊的安排家裏的大事小情,對於兩個豪門大戶出身的後宅女子,處理這些事那就是手到擒來。米幺落個輕鬆,每日除了照顧兩個孩子,就是去鎮上的利民糧食鋪查看。
如今糧食鋪由大牛負責,戰梟在柳家村曾經的好兄弟栓子和柱子,剛子都在糧食鋪裏上工。
不過米幺還是讓大牛每個初一十五給窮苦百姓和乞丐施粥。
災荒過去了,糧食鋪裏的米年糧油都恢複了正常價格,不然自己總低價出售,讓其他同行沒法經營了。
米悠在家準備大婚的準備,程然年前就迴來了,和米悠現在正處在熱戀中,荀氏就想著趕緊把日子定了。
程然本來想在鎮上買處房子,可是米悠說想和母親姐姐一起生活,程然便放棄買房子的想法。
米幺知道後也說,她們就姐妹三個,在一起熱鬧,小韓霆還小,就算他長大了要娶親了,米幺家原來的大院也夠住的,於是程然和米悠就選了一處院子作為自己的新房,有自己的小廚房,但是平時也都在一起吃。
恭親王府終於安頓好了,一切正常運轉,這天,一家人坐著四輛馬車去了柳家村。
柳鎮官也迴來了,村長柳大海夜來了,村裏幾個年長的族人也來了。
恭親王放低姿態,和大家在一起聊天。
米幺看著大嫂二嫂懷裏的兩個兒子,還有和幾個哥哥一起做學問的子鈺和子辰,心裏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她的商業計劃終於可以實施了。
晚宴非常豐盛,擺了六桌,大家在一起談天說地,說行軍打仗,說種地插秧,哪怕一個天一個地,不在一個頻道,大家嘮的也是津津樂道。
韓震迴到柳家村後,早就預料到今後這個家會有很多人來,所以早早就建了十幾處院子,這次恭親王一家來了,都住的下。
大嫂二嫂還是第一次來到農村,第一次這樣和農民近距離接觸,看著開朗不拘小節的村民,二人端著的身段也慢慢放下。
晚上,忙碌了一天的人終於可以休息了。
米幺把兩個兒子哄睡,戰梟沐浴過後隻圍著一個浴巾走了過來。
米幺迴頭看了眼戰梟,確實被戰梟這騷操作吸引了。
“幺,這段時間,你對我都沒有以前有熱情了!”戰梟一把把浴巾扯下,露出真空。
米幺頓時覺得老臉一紅。“孩子還在呢,你注意點。”米幺看了眼已經睡熟的子睿子軒。
“幺兒,以前我在這個家排老三,現在有了他們,我排老五了,我這心裏……”戰梟掀開被子,躺在米幺身側,抓起米幺的手,放在自己胸口。
“你心咋了?”米幺看著戰梟如此可愛粘人的樣子,心情極好,沒想到這大男人還有這麽可愛一麵。
“我的心需要安慰!”戰梟往米幺身邊蹭了蹭,還把米幺拍孩子的手拉了進來。
“哈哈,阿梟,你一把年紀了,和兒子爭風吃醋,還真有你的。”米幺笑著在戰梟臉上捏了捏。
“我不管,反正你得安慰我。”戰梟說著手腳開始不安分。
“那好,那你需要怎麽安慰,這樣行嗎?”米幺的興致被點燃,直接吻上了戰梟的唇。
“還不夠……”戰梟的戰火一直燃燒到下半夜,才摟著妻子睡去。
米幺也一臉甜蜜的被戰梟摟著相擁而眠。
次日,米幺便召開了第一次家庭會議。
恭親王府還有韓震一家全都在列。
戰家孫輩幾個小子也都排排坐好,這樣的家庭會議對於他們來說太新穎了,好有趣的樣子。
“爹,娘,公爹,我準備開幾家工坊,再開幾家鋪子,雖然我們的家底豐厚,但是也不能坐吃山空,所以這開工坊和鋪子是必行之舉。”米幺先說道。
在座的全都點頭。
“幺兒,你要做什麽盡管做,需要爹的盡管開口。”恭親王先表態了。
“對,幺兒,我和你娘也支持。”韓震也發聲了。
其他人也跟著表態。
“多謝大家支持,其實我開工坊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讓更多的百姓參與進來,百姓收入有了提高,生活質量也必然提高一個檔次,荊州是公爹的封地,我們有義務讓荊州的百姓過上好日子。”
大家聽後,不住的點頭。
“百姓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所以我就針對這幾個方麵做了規劃。”
米幺拿出幾張紙。
“說到衣,我準備選一塊山地,種植桑樹,讓百姓養蠶,然後開工坊,織布製衣,還要讓百姓養羊,種植棉花……”
“食呢,很簡單,各種玉米大豆小麥水稻,都鼓勵大家種植,我這裏有些高產種子,定會讓百姓收獲比以往更多的糧食。”
“還要讓百姓大力養殖牲畜,尤其是雞鴨這些小動物,雞鴨可以賣”
“至於住,我會將燒製青磚和紅磚的技術推廣,爭取我們荊州管轄下的所有百姓都住上青磚瓦房,行這方麵,就是多修橋修路,將來不管是什麽樣惡劣的天氣,我們的百姓都能快速迴家,不在路上耽誤時間……”米幺說了很多,幾乎包含了所有民生。
大家不住的點頭。
“最後就是創辦學堂,讓荊州所有孩子都能上學堂學習知識,哪怕不為了仕途,也要他們學習知識,明事理,不做睜眼瞎,還有就是關於大力鼓勵百姓人家的孩子學習醫學,爭取每個村子都有大夫,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困難。”
米幺說了很多,戰梟還貼心的添了茶水。
戰戩戰魁戰梟都帶著自己的老婆孩下了車,站在恭親王身後。
“各位都起來吧,以後也不要跪來跪去,以後本王在這裏就是個頤養天年的老頭,大家不必拘謹,希望今後在本王的管轄,你們都能過上好日子。”恭親王說了幾句,便擺擺手。
“都散了吧!”說完帶頭進了恭親王府。
恭親王府迎來了主子,一下子熱鬧起來。
柳家村韓震和荀氏也收到了米幺迴來的消息,不過他們沒有去恭親王府,畢竟人家舉家搬來這裏,肯定有好多事要處理,所以這個時候不適合上門。
恭親王府,大嫂二嫂有條不紊的安排家裏的大事小情,對於兩個豪門大戶出身的後宅女子,處理這些事那就是手到擒來。米幺落個輕鬆,每日除了照顧兩個孩子,就是去鎮上的利民糧食鋪查看。
如今糧食鋪由大牛負責,戰梟在柳家村曾經的好兄弟栓子和柱子,剛子都在糧食鋪裏上工。
不過米幺還是讓大牛每個初一十五給窮苦百姓和乞丐施粥。
災荒過去了,糧食鋪裏的米年糧油都恢複了正常價格,不然自己總低價出售,讓其他同行沒法經營了。
米悠在家準備大婚的準備,程然年前就迴來了,和米悠現在正處在熱戀中,荀氏就想著趕緊把日子定了。
程然本來想在鎮上買處房子,可是米悠說想和母親姐姐一起生活,程然便放棄買房子的想法。
米幺知道後也說,她們就姐妹三個,在一起熱鬧,小韓霆還小,就算他長大了要娶親了,米幺家原來的大院也夠住的,於是程然和米悠就選了一處院子作為自己的新房,有自己的小廚房,但是平時也都在一起吃。
恭親王府終於安頓好了,一切正常運轉,這天,一家人坐著四輛馬車去了柳家村。
柳鎮官也迴來了,村長柳大海夜來了,村裏幾個年長的族人也來了。
恭親王放低姿態,和大家在一起聊天。
米幺看著大嫂二嫂懷裏的兩個兒子,還有和幾個哥哥一起做學問的子鈺和子辰,心裏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她的商業計劃終於可以實施了。
晚宴非常豐盛,擺了六桌,大家在一起談天說地,說行軍打仗,說種地插秧,哪怕一個天一個地,不在一個頻道,大家嘮的也是津津樂道。
韓震迴到柳家村後,早就預料到今後這個家會有很多人來,所以早早就建了十幾處院子,這次恭親王一家來了,都住的下。
大嫂二嫂還是第一次來到農村,第一次這樣和農民近距離接觸,看著開朗不拘小節的村民,二人端著的身段也慢慢放下。
晚上,忙碌了一天的人終於可以休息了。
米幺把兩個兒子哄睡,戰梟沐浴過後隻圍著一個浴巾走了過來。
米幺迴頭看了眼戰梟,確實被戰梟這騷操作吸引了。
“幺,這段時間,你對我都沒有以前有熱情了!”戰梟一把把浴巾扯下,露出真空。
米幺頓時覺得老臉一紅。“孩子還在呢,你注意點。”米幺看了眼已經睡熟的子睿子軒。
“幺兒,以前我在這個家排老三,現在有了他們,我排老五了,我這心裏……”戰梟掀開被子,躺在米幺身側,抓起米幺的手,放在自己胸口。
“你心咋了?”米幺看著戰梟如此可愛粘人的樣子,心情極好,沒想到這大男人還有這麽可愛一麵。
“我的心需要安慰!”戰梟往米幺身邊蹭了蹭,還把米幺拍孩子的手拉了進來。
“哈哈,阿梟,你一把年紀了,和兒子爭風吃醋,還真有你的。”米幺笑著在戰梟臉上捏了捏。
“我不管,反正你得安慰我。”戰梟說著手腳開始不安分。
“那好,那你需要怎麽安慰,這樣行嗎?”米幺的興致被點燃,直接吻上了戰梟的唇。
“還不夠……”戰梟的戰火一直燃燒到下半夜,才摟著妻子睡去。
米幺也一臉甜蜜的被戰梟摟著相擁而眠。
次日,米幺便召開了第一次家庭會議。
恭親王府還有韓震一家全都在列。
戰家孫輩幾個小子也都排排坐好,這樣的家庭會議對於他們來說太新穎了,好有趣的樣子。
“爹,娘,公爹,我準備開幾家工坊,再開幾家鋪子,雖然我們的家底豐厚,但是也不能坐吃山空,所以這開工坊和鋪子是必行之舉。”米幺先說道。
在座的全都點頭。
“幺兒,你要做什麽盡管做,需要爹的盡管開口。”恭親王先表態了。
“對,幺兒,我和你娘也支持。”韓震也發聲了。
其他人也跟著表態。
“多謝大家支持,其實我開工坊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讓更多的百姓參與進來,百姓收入有了提高,生活質量也必然提高一個檔次,荊州是公爹的封地,我們有義務讓荊州的百姓過上好日子。”
大家聽後,不住的點頭。
“百姓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所以我就針對這幾個方麵做了規劃。”
米幺拿出幾張紙。
“說到衣,我準備選一塊山地,種植桑樹,讓百姓養蠶,然後開工坊,織布製衣,還要讓百姓養羊,種植棉花……”
“食呢,很簡單,各種玉米大豆小麥水稻,都鼓勵大家種植,我這裏有些高產種子,定會讓百姓收獲比以往更多的糧食。”
“還要讓百姓大力養殖牲畜,尤其是雞鴨這些小動物,雞鴨可以賣”
“至於住,我會將燒製青磚和紅磚的技術推廣,爭取我們荊州管轄下的所有百姓都住上青磚瓦房,行這方麵,就是多修橋修路,將來不管是什麽樣惡劣的天氣,我們的百姓都能快速迴家,不在路上耽誤時間……”米幺說了很多,幾乎包含了所有民生。
大家不住的點頭。
“最後就是創辦學堂,讓荊州所有孩子都能上學堂學習知識,哪怕不為了仕途,也要他們學習知識,明事理,不做睜眼瞎,還有就是關於大力鼓勵百姓人家的孩子學習醫學,爭取每個村子都有大夫,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困難。”
米幺說了很多,戰梟還貼心的添了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