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論功行賞
開局休妻,糙漢將軍特黏人 作者:看淡浮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軒轅敬猶豫之際,軒轅侯和呂寒還有另外兩個將領囑咐幾句,便飛身而上,有人繼續控製王皇後和王丞相,有人攻擊押著永信侯府那幾個士兵,還有幾個護在永信侯府的周圍。
而軒轅侯,寶劍直奔軒轅敬。
今天就是清賬的時候了。
軒轅敬武力值一般,可是軒轅侯胳膊受傷了,一時還真難以分出勝負。
待米幺戰家兄弟趕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樣焦灼的場麵。
有了戰家兄弟和大軍的匯合,軒轅敬那八萬來人很快被控製,都是東啟的士兵,隻要投降,便不會被傷及性命。
而軒轅敬也在一溜神的功夫,被軒轅侯刺傷,隨之挑了軒轅敬的手筋腳筋,隻留他一命,等後麵發落。
自此,軒轅敬逼宮,坐了一個多月的皇位還沒坐熱乎就涼了。
軒轅侯立刻成為眾望所歸的楚君人選,軒轅侯擺擺手,儲君這件事先不提。
米幺迴了恭親王府,宮裏的事自然有軒轅侯和那些老臣處理。本以為迴到柳家村就不迴來了,可是兜兜轉轉幾個月,又迴到了京城。
恭親王府的很多產業都已經轉讓,府裏一些東西也都秘密的運往荊州。
“爹,我們迴來了!”剛到恭親王府,恭親王和兩個兒媳婦幾個孫子就在府門等候。
“哎,迴來就好。”恭親王抱起兩個小孫子,喜歡的不得了。
“弟妹,辛苦了!”
“這次多虧你了!”
大嫂二嫂也都迎過來,拉住米幺的手。她們早就聽說了南索城一戰,戰戩和戰梟雙雙被算計,重傷,多虧了三弟妹,兄弟二人才會轉危為安。
“二位嫂子太客氣了,我們是一家人,說兩家話豈不生分。”米幺迴了一個微笑。
宮裏,老皇帝被二皇子軟禁在一處偏院,有軒轅敬的心腹看守,禦林軍趕來三下五除二就把那幾個守衛處理了,老皇帝軒轅澈已經三天沒吃飯了,這兩個來月的折磨讓一個九五至尊成為階下囚,造的沒個人樣了。
軒轅侯趕緊讓禦醫來診斷,幾個禦醫診斷候,都說皇上龍體無礙,就是營養不良,養養就好了。
於是有人伺候軒轅澈沐浴,用膳。
吃了一頓飽飯的軒轅澈終於有了精神,提審二皇子,皇後還有王丞相。
最後,軒轅澈還是顧念自己的兒子這份親情,隻下旨把二皇子貶為庶人,終身幽禁二皇子府,而王皇後謀害當今聖上,被賜毒酒,王丞相圖謀造反,抄家,全家流放北境極寒之地。
這場二皇子聯合外家的逼宮就比落下帷幕。
次日,軒轅澈穩坐金鑾殿,看著滿朝文武,一雙淩厲的視線在眾人身上略過,曾經和二皇子軒轅敬有過交集的幾個大臣隻覺得兩股戰戰,覺得皇上的一個唿吸都讓他們心驚膽戰。
“這次西戎北聖大戰告捷,朕會按功勞封賞,另外軒轅敬逼宮造反,囚禁朕,妄圖惑亂朝綱,多虧了五皇子軒轅侯及時救駕,相關救駕人員,朕也會論功行賞。”軒轅澈看著眾臣,聲音聽不出喜怒。
底下的人不敢出聲,認真的聽著。
軒轅澈看了眼海公公,海公公拿出聖旨,開始宣讀……
五皇子軒轅侯封為太子,這是眾望所歸的結果。
幾位皇子封了王,成年的都賜了府邸,各自的母妃隨封王的兒子出宮。
幾位將軍官職和得到了提升。
戰家三兄弟除了口頭褒獎,再就是賞了金銀和鋪子,莊子。
戰梟低著頭,心裏有一絲絲的不快,恭親王府現在正在秘密變賣產業,皇上這還一個勁的給,戰家立了這麽大的功勞,就用一些莊子鋪子打發了。
不高興歸不高興,再不高興也得忍著。
直到所有人都封完了,散朝,軒轅澈單單留下軒轅侯。
“侯兒,可知道父皇為何單單留下你!”軒轅澈看著軒轅侯。
“是父皇有什麽話要囑咐兒臣嗎?”軒轅侯問。
“這次論功行賞,侯兒可覺得父皇對恭親王府的三位戰家將軍封賞的少了?”軒轅澈問。
軒轅侯聞聽,心裏警鈴大作。她知道自己接下來的話,怎麽說都是錯。
“兒臣初次領兵,對兩軍作戰還有些不熟悉,這次勝利多虧了幾位有經驗的將軍指揮還有士兵們的英勇無敵,功勞是大家的。”軒轅侯說道。
“嗯?”軒轅澈不高興了,嗯了一聲,顯然是不高興軒轅侯這麽說。
“今後你就是太子了,朕允許你有自己的人,但是記住一點,莫要走二皇子的老路。”軒轅澈說完,擺了擺手。
這話什麽意思,再明白不過了,皇上這是不想軒轅侯重用外祖一家,軒轅敬就是重用王丞相一家才會被王皇後和王丞相擺布或者說是掣肘,還有恭親王府戰家,皇上也是想讓他不要重用他們。
說是自己可以培養自己人,說的好聽,從頭開始,那需要多少年啊?
“兒臣告退。”軒轅侯心有不甘,也的告退。
此刻,他有些後悔,他就不該救他,自己直接坐上那個位置,有恭親王府的幾個將軍和外祖家的保駕護航還有這次幾國大戰自己的威望和民心,相信自己很快就會掌握朝堂。
“皇上,恭親王和他的三個兒子求見。”海公公進來稟告。
“宣!”軒轅澈冷冷的聲音傳來。
軒轅侯就是一愣,不過沒有逗留,出了禦書房,和恭親王府的人走了個正麵。
“臣見過陛下。”
“皇上萬安!”
戰家爺四個跪地請安。
“起來吧,幾位小將軍剛剛迴來,想必都累了,怎麽沒在府裏好好休息。”軒轅澈臉上掛著關心的笑,笑意不達眼底。
“皇上,我帶幾個孩子來是向皇上遞辭呈的。”恭親王沒起來。
“哦?”軒轅澈眼中疑惑,不過這個哦字聽起來有些高興的成分。
“皇上,如今西戎北聖已經成為我們東啟的領土,南茂也和我們簽訂了百年不戰的友好條約,百年內,東啟沒有戰事,我們爺幾個也學學那些文人雅士,解甲歸田,馬放南山,欣賞一下我們東啟的大好河山,再迴到封地種種地,養養花,安度晚年。”恭親王話說的誠懇。
軒轅澈沒說話,看向戰家幾個兒郎。
而軒轅侯,寶劍直奔軒轅敬。
今天就是清賬的時候了。
軒轅敬武力值一般,可是軒轅侯胳膊受傷了,一時還真難以分出勝負。
待米幺戰家兄弟趕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樣焦灼的場麵。
有了戰家兄弟和大軍的匯合,軒轅敬那八萬來人很快被控製,都是東啟的士兵,隻要投降,便不會被傷及性命。
而軒轅敬也在一溜神的功夫,被軒轅侯刺傷,隨之挑了軒轅敬的手筋腳筋,隻留他一命,等後麵發落。
自此,軒轅敬逼宮,坐了一個多月的皇位還沒坐熱乎就涼了。
軒轅侯立刻成為眾望所歸的楚君人選,軒轅侯擺擺手,儲君這件事先不提。
米幺迴了恭親王府,宮裏的事自然有軒轅侯和那些老臣處理。本以為迴到柳家村就不迴來了,可是兜兜轉轉幾個月,又迴到了京城。
恭親王府的很多產業都已經轉讓,府裏一些東西也都秘密的運往荊州。
“爹,我們迴來了!”剛到恭親王府,恭親王和兩個兒媳婦幾個孫子就在府門等候。
“哎,迴來就好。”恭親王抱起兩個小孫子,喜歡的不得了。
“弟妹,辛苦了!”
“這次多虧你了!”
大嫂二嫂也都迎過來,拉住米幺的手。她們早就聽說了南索城一戰,戰戩和戰梟雙雙被算計,重傷,多虧了三弟妹,兄弟二人才會轉危為安。
“二位嫂子太客氣了,我們是一家人,說兩家話豈不生分。”米幺迴了一個微笑。
宮裏,老皇帝被二皇子軟禁在一處偏院,有軒轅敬的心腹看守,禦林軍趕來三下五除二就把那幾個守衛處理了,老皇帝軒轅澈已經三天沒吃飯了,這兩個來月的折磨讓一個九五至尊成為階下囚,造的沒個人樣了。
軒轅侯趕緊讓禦醫來診斷,幾個禦醫診斷候,都說皇上龍體無礙,就是營養不良,養養就好了。
於是有人伺候軒轅澈沐浴,用膳。
吃了一頓飽飯的軒轅澈終於有了精神,提審二皇子,皇後還有王丞相。
最後,軒轅澈還是顧念自己的兒子這份親情,隻下旨把二皇子貶為庶人,終身幽禁二皇子府,而王皇後謀害當今聖上,被賜毒酒,王丞相圖謀造反,抄家,全家流放北境極寒之地。
這場二皇子聯合外家的逼宮就比落下帷幕。
次日,軒轅澈穩坐金鑾殿,看著滿朝文武,一雙淩厲的視線在眾人身上略過,曾經和二皇子軒轅敬有過交集的幾個大臣隻覺得兩股戰戰,覺得皇上的一個唿吸都讓他們心驚膽戰。
“這次西戎北聖大戰告捷,朕會按功勞封賞,另外軒轅敬逼宮造反,囚禁朕,妄圖惑亂朝綱,多虧了五皇子軒轅侯及時救駕,相關救駕人員,朕也會論功行賞。”軒轅澈看著眾臣,聲音聽不出喜怒。
底下的人不敢出聲,認真的聽著。
軒轅澈看了眼海公公,海公公拿出聖旨,開始宣讀……
五皇子軒轅侯封為太子,這是眾望所歸的結果。
幾位皇子封了王,成年的都賜了府邸,各自的母妃隨封王的兒子出宮。
幾位將軍官職和得到了提升。
戰家三兄弟除了口頭褒獎,再就是賞了金銀和鋪子,莊子。
戰梟低著頭,心裏有一絲絲的不快,恭親王府現在正在秘密變賣產業,皇上這還一個勁的給,戰家立了這麽大的功勞,就用一些莊子鋪子打發了。
不高興歸不高興,再不高興也得忍著。
直到所有人都封完了,散朝,軒轅澈單單留下軒轅侯。
“侯兒,可知道父皇為何單單留下你!”軒轅澈看著軒轅侯。
“是父皇有什麽話要囑咐兒臣嗎?”軒轅侯問。
“這次論功行賞,侯兒可覺得父皇對恭親王府的三位戰家將軍封賞的少了?”軒轅澈問。
軒轅侯聞聽,心裏警鈴大作。她知道自己接下來的話,怎麽說都是錯。
“兒臣初次領兵,對兩軍作戰還有些不熟悉,這次勝利多虧了幾位有經驗的將軍指揮還有士兵們的英勇無敵,功勞是大家的。”軒轅侯說道。
“嗯?”軒轅澈不高興了,嗯了一聲,顯然是不高興軒轅侯這麽說。
“今後你就是太子了,朕允許你有自己的人,但是記住一點,莫要走二皇子的老路。”軒轅澈說完,擺了擺手。
這話什麽意思,再明白不過了,皇上這是不想軒轅侯重用外祖一家,軒轅敬就是重用王丞相一家才會被王皇後和王丞相擺布或者說是掣肘,還有恭親王府戰家,皇上也是想讓他不要重用他們。
說是自己可以培養自己人,說的好聽,從頭開始,那需要多少年啊?
“兒臣告退。”軒轅侯心有不甘,也的告退。
此刻,他有些後悔,他就不該救他,自己直接坐上那個位置,有恭親王府的幾個將軍和外祖家的保駕護航還有這次幾國大戰自己的威望和民心,相信自己很快就會掌握朝堂。
“皇上,恭親王和他的三個兒子求見。”海公公進來稟告。
“宣!”軒轅澈冷冷的聲音傳來。
軒轅侯就是一愣,不過沒有逗留,出了禦書房,和恭親王府的人走了個正麵。
“臣見過陛下。”
“皇上萬安!”
戰家爺四個跪地請安。
“起來吧,幾位小將軍剛剛迴來,想必都累了,怎麽沒在府裏好好休息。”軒轅澈臉上掛著關心的笑,笑意不達眼底。
“皇上,我帶幾個孩子來是向皇上遞辭呈的。”恭親王沒起來。
“哦?”軒轅澈眼中疑惑,不過這個哦字聽起來有些高興的成分。
“皇上,如今西戎北聖已經成為我們東啟的領土,南茂也和我們簽訂了百年不戰的友好條約,百年內,東啟沒有戰事,我們爺幾個也學學那些文人雅士,解甲歸田,馬放南山,欣賞一下我們東啟的大好河山,再迴到封地種種地,養養花,安度晚年。”恭親王話說的誠懇。
軒轅澈沒說話,看向戰家幾個兒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