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乃是天下的聖地。


    傳聞此山為天柱,也是靈脈之祖,昔日廣成子便從昆侖下山,並傳下三千大道。


    由於重傳大道,廣成子尤為方外推崇,故而所訂立的三道規矩,也被視為天規。


    然而歲月荏苒,大道能開出異樣的花朵,鐫刻的天規也有了違逆;但百年一度的昆侖法會,還是被始終如一地貫徹下來。


    原因並不複雜,各家道派總要分個座次來——盡管法會的本意是切磋。


    這次法會大有不同。


    首先是時間,蜀山派出麵將法會提前了兩年半,定在正月初五。


    其次是參與道派,以往小派也無緣參加,如今卻大開方便之門,凡修道者皆可參與。


    最後…也是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蜀山派的意圖?


    昔日袁丹期結交魔道流傳紛紜,魔君現世的消息滿天下流傳……並非所有人都知曉真相,實際上絕大部分都不知道。


    出西蜀後,不過二三百裏便是一片冰天雪地——平素人跡罕至,卻隨昆侖法會熱鬧起來。


    或獨行,或三五成群,甚至有幾十人結夥前行,這都是和道門有淵源的修行人,各個小心翼翼地行著。


    不知為何,人群顯得很沉悶,馭劍的也罕見,即便有議論,也極小心。


    秦衝停下腳步,抬頭望著極遠處的昆侖,驀地有些恍惚。


    “師妹…


    “師妹…”


    他扯了扯餘霜衣角,不敢讓前方的師傅注意到。


    餘霜抿了抿嘴,望著上接蒼穹的巍巍雪山,也現出同樣的恍惚。


    對大多數道門修行人來說,昆侖難得一見,昆侖法會更是如此。


    修道至騰雲境,才有三甲之壽;境界沒至此,不過是爐鼎強勁,年歲並不增……


    這意味著見識昆侖法會,需要極大的運氣。


    他兩人出自桃花教,年歲也不大,休說他們,就連野心勃勃的餘長青本人,也未參加過昆侖法會。


    還有紫陽觀陶崇晝。


    所以,當蜀山派弟子將信送到時,餘長青想都沒想就答應了,陶崇晝也願意走一趟。


    個中原因,除了蜀山派邀約、關乎昔日魔教外,更多的是關乎道門前途。


    ——畢竟靈氣衰微如此,凡俗又出了個修為通天的帝王。


    這時,他們才想起昔日依附老君廟的勾當,想起關於清微掌教身故的流言,以及廣成三道天規之一的“凡俗帝王不得修道”……


    “比水陸法會那些人境界更高!”


    “是啊...”


    秦衝與餘霜綴在後頭,小聲議論著。


    這時,他們注意到前方有幾人有些熟悉,道袍出塵,似乎是縉雲山仙都派的弟子。


    “是仙都派…”餘長青意識到什麽。


    “大法師——”


    “仙都大法師前輩也來了…”


    老道陶崇晝一甩拂塵,快步走上前。


    “仙都大法師!”


    “……”


    秦衝與餘霜相視了眼,不禁咂舌,這可是縉雲仙都派掌教,參加過幾次昆侖法會,甚至在蒼莽山滅魔中幸存的前輩呐!


    桃花教與仙都派有幾分交情,故而大法師名號可謂如雷貫耳……


    他們追上去,與餘長青一並見禮,然而那位大法師興致不高,隻是冷冷地打發幾句,便在徒子徒孫環繞中離開。


    “大法師與兩派有淵源,怎會如此冷淡?”


    “就是,連剛才那位師兄也板著臉,昔日還曾探討過劍訣哩…”


    “……”


    桃花教三人不解,陶崇晝撚了撚胡須,壓低聲音:“事關重大,前輩堪近真仙,了解的總比我們多些…”


    “聽說昔日沅水刺少天師,大法師親自參與,連弟子都折了一位…


    “唔,就是那許幻——”


    餘霜按捺不住好奇,還沒說完便被餘長青狠狠瞪了眼:“慎言!”


    “繼續走罷…”


    陶崇晝笑吟吟的,上來打圓場。


    越往前,山勢越發陡峭,景象也越顯肅殺。先前還有些的樹叢,如今隻是光禿禿的山岩,冰川映著微薄的日光,寒氣攝人。


    餘霜不再言語,但仍偷偷觀察,並不時向秦衝使眼色。


    餘長青、陶崇晝漸漸也不在意,因為他們也目不暇接,看來四九道派的隱世前輩也來了。


    “那是羅浮山的軒轅集,身旁跟著位女童的那個…”


    “那幾位應該是三元觀幾位長老,那仙劍——”


    “水氣盈人,便是應龍宮的弟子…”


    “還有這雷神劍,神霄道的也來了….”


    餘長青幹脆解釋起來,盡管有許多他們也是頭一次見。


    “各派都來就好,也好向蜀山討個公道!”


    陶崇晝沉吟著,顯然對當日蒼莽山滅魔以至師門大傷難以釋懷。


    “不知那位——”


    餘長青忽然停下,說了半截又搖搖頭,“算了,繼續行吧!”


    餘霜輕咬了咬唇,她似乎意識到父親在說誰?


    並非那繼任的魔君陸安平,而是…


    皇帝陛下!


    ……


    …….


    修行人願意在雪地中跋涉,鮮有施展飛劍、雲霧,自然是出於對廣成子的敬畏。


    然而到了昆侖山腳,這敬畏便自然轉向這座天柱。


    餘霜便是如此。


    當她站在冰天雪地,望見上空天穹高遠,昆侖山就這麽矗立千萬載,不禁生出一股渺小感。


    饒是餘長青、陶崇晝也算一派掌教,也同樣為昆侖懾服,癡癡望了許久才迴過神。


    “趕路要緊…”


    “再往上艱險著呢……”


    法會向來罕有小派參與,也有一部分原因在於:不是所有人都能登臨此山。


    昆侖本身有九萬仞高,奇寒陡峭,半山腰處更有一道弱水環繞——若非廣成分開一截,隻怕這弱水就能擋住天下人!


    “昆侖…”


    餘霜吸了口氣,果然,靈氣比其他更濃鬱些,一吸之下金丹微顫了顫。


    “難怪說是第一靈脈,隻是誰也不敢堂皇占據….”


    餘長青也意識到了,招唿幾人向上。


    這一路更艱險,昆侖山光禿禿的,盡是積年不化的冰川。嶙峋的怪石凸起,硬邦邦的,幾乎超過金鐵。


    此時日頭到了另一麵,天空呈出慘白色,無力映著下方修行人,佝僂如蟻。


    由於集聚,修行人明顯多了,交談也多了,然而那些玄門正宗仍沉默寡言,行色匆匆地前行,與仙都大法師一樣。


    散修不值得結交,餘霜等人也沒了搭訕興致,隻是沿著雪徑上前,足跡蜿蜒如舌。


    秦衝修為弱,還未辟穀,故而需要不時停下飽餐,餘長青倒是頗有耐心,陶崇晝也笑吟吟看著。


    “這般煙火氣多年不見了!”


    然而每到這時,餘霜便偷偷跑到邊緣,眺望遠處的景象。


    一開始是白茫茫什麽也不見,待爬高了幾千仞,景象便開闊起來。


    山脈此起彼伏,呈現出一股雄渾而逶迤的動感,卻是有意無意環繞成環,拱衛著昆侖。


    待再高些,視線便能越過周圍山巒,甚至窺見中原的輪廓,一時間有股盡覽人間的縹緲感。


    ——這與馭劍飛行時的視野,完全不同。


    如此足足三個晝夜,四人終於至弱水畔。


    弱水來曆,當世已無人知曉,然而兇名無人不知......


    隻見一水如帶,蜿蜒在眼前,平靜的水麵呈現某種灰質,仿佛就這麽沉寂了萬載。


    沒有任何人敢觸碰,甚至是施展神通經行其上,幾個膽大的散修丟了塊石頭,險些便弱水吞噬。


    往西南行了數十裏,弱水從中斷絕,裸露出大片令人心悸的雜色碎沙,三座石橋拱立其上。


    由於年歲久遠,橋身幾乎被冰覆蓋,但佇立橋頭的石碑依舊獨立,上書真文。


    那是廣成所留的三道天規。


    “真文傳道!”


    “每百年昆侖演法!”


    “人間帝王不得修道!”


    真文氣勢淩厲,筆畫比全天下的劍訣都要鋒利,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廣成祖師真是通天造化…”


    “不知這次昆侖法會如何?道門如何?”


    “興許上天真仙總該顯化吧…”


    石橋畔聚起不少修行人,此情此情,也不由感歎並疑惑。


    “不是說鹿神子成仙嗎?”


    “蜀山與魔教的事也該有個說法…”


    又有幾聲嘈雜,餘霜聽得心癢癢,餘長青目光示意,微慍道:“走罷,往上還有萬仞!”


    “這些大半是散修,成不了氣候…”陶崇晝解釋了聲,又搖起拂塵。


    餘霜應了聲,迴望若水畔人頭攢動,的確,罕有修為至騰雲境的真人。


    更下方,冰雪中不時冒出幾點身影,修行人仍絡繹不絕,而天色也將徹底沉下去。


    “好…”


    越過弱水,她更小心深沉,隻是轉身之際,忽然瞥見一位英武不凡的青年站在橋頭,正盯著弱水。


    那人修為不弱,看裝束一身青色,腰間還係著一枚凝碧色的梭子。


    “隱透仙靈之氣…”


    陶崇晝也注意到了,他瞥了瞥拂塵,略遺憾道:“那是應龍宮的裴度,先前還是世俗中將軍來著…”


    “應龍宮…”


    餘霜心念微動,先前沅水畔行刺少天師,便有這應龍宮。


    據傳沅水那一支的林氏長老身死,全家滅門,好像…隻剩下一位外孫女逃迴了應龍宮。


    這些在老君廟的文卷情報中有記載,餘霜先前費心找過,此刻見這裴度,不禁又想起昔日尋真觀中少年。


    “走罷!”


    秦衝上前扯了扯她衣角,餘霜迴過神,趕忙追上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符圖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狄清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狄清平並收藏符圖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