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卷總結來得不易。
正如前麵想貫徹的,這是一個割裂的世界,一個分層的世界。水鏡真人這樣的道門謫仙、乾帝、四九道派的道人、一幹中小門派與散修,同一個世界,卻沒有同樣的夢想。
有的隻是野心、傳承、以及罕見的堅守。
《易經》有句話“聖人以神道設教,天下服矣”,說帝王利用鬼神迷信作為手段,來教化世人。
當然在一部仙俠小說中,鬼神是實際存在的,但整個道理是有體現的,從第一章的祥瑞。
乾帝借祥瑞營造權威、暗地裏修道長生,甚至在天將「山河社稷圖」後越發膨脹,搞了場羅天大醮。借天下修行人對上天的虔誠念力,煉化山河社稷圖中的正一祖師,想要登天。
諷刺的是,為野心欲望蒙蔽,卻不知天上明細,最終被素和尚金身法相打下雲頭,所謂仙人境也徒有其表。當然,過程沒有直接寫,怕過多寫這個境界鬥法——又沒主角參與,後續期待沒法滿足。
水鏡真人的出場,意味著整個故事格局基本奠定,三清道尊、九道符圖這些……這樣的謫仙也不好過,修為接近全廢,靠著河圖抵抗三清道標的力量,更無法阻擋乾帝。
對他來說,更深層的危機還在後頭。明明天地大劫將至,作為廣成子嫡傳弟子,卻無從通告天下——天上的事傳開,道門根基多半也毀掉了;守著秘密、暗中應對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好在,當前靈氣日衰背景下,也沒幾個能成仙。
這是道門的做法,他們關注人間,關注天上,卻很少關注九幽。當然,部分原因也在水鏡真人修為退步。
唯一有準備的是佛家,興善寺和尚們不錯、悲天憫人,也沒戴有色眼鏡去看魔君。甚至從三十年前遁甲宗破,這夥和尚便準備入地府化解陰煞,效仿大道封真、輪迴猶在的地藏菩薩。
鬼神圖當然來自吳道子地獄變,這個是很好的場景,可惜筆力有限、文史功夫不紮實,沒寫出那感覺,著實遺憾。
還有很多勢力和人物出場:火羅派的桑白王子、南疆的天蠶仙娘,北方柔然的明月…..背後若有若現的是胡天、長生天;仙都大法師、裴度背後則是雲中君旨意…….這些勢必隨著敘事深入一一揭開。
重要的女性角色,朱子琳,與主角不約而同報仇的橋段。桃花教已然有出場,還有羅浮派的軒轅集、水玉兒。
我們的老朋友——東林寺道生和尚再一次當了逃兵,不過這迴主觀上沒有意願。窮書生張亞也厭倦了長安,其實對應著看,興許……和
前麵已死的吳肅有幾分像?
還有死亡。
李嚴死的倉促,他代表一類人,堅定錯誤心念不擇手段的人——後續王屋派背景會勾勒些。至於正一派諸位道友,正一祖師足夠悲催、但沒有太多描寫,同樣怕平衡不好遠超主角境界的戰鬥。張伯符倒是可惜了,他是一個嚴父形象,終究無法力挽狂瀾,死在抗爭途中也算解脫;還有長安城的兩個悲催弟子,他收徒眼光不錯。
當然,不能忘了張靈瀟、或者說張繼先。
經曆天師洞見聞、父親上天、祖師殞身後,一切終成定局。對他的人生來說,又一次麵臨危機——這一次更加慘烈。怎麽辦呢?其實光讀書是沒法解決,逃避也不是個事兒,現在是徹底無地自容,陷入深沉的精神危機。
總體來看,人物有點多,用在個人筆墨上少了。群像是該錯落有致,這樣綜合來看,才是一個整體的有機世界,一個邏輯自洽的背景。其實最好的方法,是圍繞主角展開,一層層升級拔高;慚愧的是,沒處理好(包括升級節奏)。
說到底還是能力問題,事件太少,人物像工具人,也就餘霜、張亞覺得還行。
太多的自我批評就不在這裏展開,嘿嘿......態度方麵還算端正,寫得很用心。今天看到貓膩大大《大道朝天》結尾感言,很觸動。
認真寫小說,老實講故事!
......
下一卷是有兩道主線,一是九幽小分隊的探險,哦不,化解陰煞;二是人間的動亂,柔然、三苗氏,很多新舊人物也走到明麵上。
盡管很多時候聚光燈沒有對準他們,但他們同樣見證、經曆,再次與主角交匯時,必將亮起不一樣的弧光。
這一卷中,世界展開得更加深邃,比如九幽、六道輪迴遺址,還有太一神君穀玄牝,以及許多大道封真前的背景。
有點失落大陸的意思。
卷名早想好了,《一迴花落一迴新》,請大家品嚐。
最後向一直支持、訂閱的各位書友,表示由衷的感謝。
沒有你們興許我早放棄了,希望這本小說給你們的閱讀體驗越來越好!
正如前麵想貫徹的,這是一個割裂的世界,一個分層的世界。水鏡真人這樣的道門謫仙、乾帝、四九道派的道人、一幹中小門派與散修,同一個世界,卻沒有同樣的夢想。
有的隻是野心、傳承、以及罕見的堅守。
《易經》有句話“聖人以神道設教,天下服矣”,說帝王利用鬼神迷信作為手段,來教化世人。
當然在一部仙俠小說中,鬼神是實際存在的,但整個道理是有體現的,從第一章的祥瑞。
乾帝借祥瑞營造權威、暗地裏修道長生,甚至在天將「山河社稷圖」後越發膨脹,搞了場羅天大醮。借天下修行人對上天的虔誠念力,煉化山河社稷圖中的正一祖師,想要登天。
諷刺的是,為野心欲望蒙蔽,卻不知天上明細,最終被素和尚金身法相打下雲頭,所謂仙人境也徒有其表。當然,過程沒有直接寫,怕過多寫這個境界鬥法——又沒主角參與,後續期待沒法滿足。
水鏡真人的出場,意味著整個故事格局基本奠定,三清道尊、九道符圖這些……這樣的謫仙也不好過,修為接近全廢,靠著河圖抵抗三清道標的力量,更無法阻擋乾帝。
對他來說,更深層的危機還在後頭。明明天地大劫將至,作為廣成子嫡傳弟子,卻無從通告天下——天上的事傳開,道門根基多半也毀掉了;守著秘密、暗中應對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好在,當前靈氣日衰背景下,也沒幾個能成仙。
這是道門的做法,他們關注人間,關注天上,卻很少關注九幽。當然,部分原因也在水鏡真人修為退步。
唯一有準備的是佛家,興善寺和尚們不錯、悲天憫人,也沒戴有色眼鏡去看魔君。甚至從三十年前遁甲宗破,這夥和尚便準備入地府化解陰煞,效仿大道封真、輪迴猶在的地藏菩薩。
鬼神圖當然來自吳道子地獄變,這個是很好的場景,可惜筆力有限、文史功夫不紮實,沒寫出那感覺,著實遺憾。
還有很多勢力和人物出場:火羅派的桑白王子、南疆的天蠶仙娘,北方柔然的明月…..背後若有若現的是胡天、長生天;仙都大法師、裴度背後則是雲中君旨意…….這些勢必隨著敘事深入一一揭開。
重要的女性角色,朱子琳,與主角不約而同報仇的橋段。桃花教已然有出場,還有羅浮派的軒轅集、水玉兒。
我們的老朋友——東林寺道生和尚再一次當了逃兵,不過這迴主觀上沒有意願。窮書生張亞也厭倦了長安,其實對應著看,興許……和
前麵已死的吳肅有幾分像?
還有死亡。
李嚴死的倉促,他代表一類人,堅定錯誤心念不擇手段的人——後續王屋派背景會勾勒些。至於正一派諸位道友,正一祖師足夠悲催、但沒有太多描寫,同樣怕平衡不好遠超主角境界的戰鬥。張伯符倒是可惜了,他是一個嚴父形象,終究無法力挽狂瀾,死在抗爭途中也算解脫;還有長安城的兩個悲催弟子,他收徒眼光不錯。
當然,不能忘了張靈瀟、或者說張繼先。
經曆天師洞見聞、父親上天、祖師殞身後,一切終成定局。對他的人生來說,又一次麵臨危機——這一次更加慘烈。怎麽辦呢?其實光讀書是沒法解決,逃避也不是個事兒,現在是徹底無地自容,陷入深沉的精神危機。
總體來看,人物有點多,用在個人筆墨上少了。群像是該錯落有致,這樣綜合來看,才是一個整體的有機世界,一個邏輯自洽的背景。其實最好的方法,是圍繞主角展開,一層層升級拔高;慚愧的是,沒處理好(包括升級節奏)。
說到底還是能力問題,事件太少,人物像工具人,也就餘霜、張亞覺得還行。
太多的自我批評就不在這裏展開,嘿嘿......態度方麵還算端正,寫得很用心。今天看到貓膩大大《大道朝天》結尾感言,很觸動。
認真寫小說,老實講故事!
......
下一卷是有兩道主線,一是九幽小分隊的探險,哦不,化解陰煞;二是人間的動亂,柔然、三苗氏,很多新舊人物也走到明麵上。
盡管很多時候聚光燈沒有對準他們,但他們同樣見證、經曆,再次與主角交匯時,必將亮起不一樣的弧光。
這一卷中,世界展開得更加深邃,比如九幽、六道輪迴遺址,還有太一神君穀玄牝,以及許多大道封真前的背景。
有點失落大陸的意思。
卷名早想好了,《一迴花落一迴新》,請大家品嚐。
最後向一直支持、訂閱的各位書友,表示由衷的感謝。
沒有你們興許我早放棄了,希望這本小說給你們的閱讀體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