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雙重重生(3)
掰迴正道的一百種方法 作者:那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段時間,陶阮一直在陶府中呆著,除了給李氏請安,哪裏也沒有去,哪裏舉辦的宴會都沒有去,李氏看在心中,擔心陶阮的婚事。
但是正月十五的元宵節,陶阮卻不得不出門。
陶家的千金都出門了,陶阮自然也得跟他們一起出門。
陶家嫡子有一個,就是陶青,嫡女的年紀都比陶青要大,有兩位嫡女,都已經嫁為人婦,偶爾會帶著自己的孩子迴陶府。
姨娘有兩名,各有兩個庶女。
陶府是陶家長子的,因為陶華的母親為了供兩個兒子考取功名,結果過於操勞,得了病,很早就去世了,陶華的父親在陶華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
陶華在世的唯一親人就是他的弟弟了,兩人背井離鄉來到京城考取功名,兩人的努力沒有白費,陶華是當時的狀元,而陶華的弟弟是當時的探花,兄弟兩個都有功名在身。
陶華在京城發展,娶了安定侯的嫡女,在安定侯的幫助下,一點點地爬了上去,成為了現在的尚書。
而李氏,因為家中沒有婆婆,家裏就是她做主,過的也很是舒心。
陶華的姨娘,也是李氏安排的,在李氏懷孕的時候,不方便,就給陶華納了兩位姨娘,這兩位姨娘,也比較省心,略有姿色,性格納木,是李氏精心挑選,好拿捏的那種性子,兩位姨娘在府內沒有惹出過事情,隻是,她們的女兒不是讓人那麽省心。
現在陶府內,庶女出嫁了兩位,還有兩位沒有出嫁,陶青沒有娶親,還有就是陶阮沒有許配人家了。
這一次的元宵節,李氏想著給陶阮挑一個合適的婆家。
陶阮乖乖的跟在陶青身後,陶阮身後兩個庶女,嘰嘰喳喳的。
“你看,那個花燈好看!小兔子做的栩栩如生,好可愛啊!”陶惜激動的說。
“那個花燈也是不錯的。”陶惜身旁的陶杏說。
兩個女孩有說有笑的,但是陶阮沒有加入她們的對話中,微微低垂著頭走在陶青的身後,像是對這些東西都沒有興趣一樣。
陶青在路上也碰到了不少好友,陶青和他們寒暄,大家看陶青身後跟著一群小妹妹,而他們這些男子不方便加入他們的隊伍中,寒暄之後,就分開了。
“婉娘,你喜歡哪個花燈,哥哥給你猜來,如何?”陶青見陶阮不是那麽活潑,轉頭對陶阮說道。
陶阮搖搖頭,“謝謝哥哥,我覺得這些都挺好的。”
都挺好的意思,就是沒有看上的。
陶青摸摸下巴,“你看,剛才她們說的那個小兔子的花燈如何?”
陶阮看向陶青指的方向看了一眼,“挺好的。”
看來還是不滿意。
“大哥,我很喜歡那個,我能要嗎?”陶惜竊竊地說。
“大哥,我喜歡那個攤子上的荷花的花燈了,我也想要。”陶杏說。
就算不是親妹妹,兩個妹妹也這麽說了,陶青就帶著身後的妹妹走去。
買花燈的小攤上是一個長相周正的年輕人,他身邊還有一個年輕人,在寫字謎,看得出來,這裏的攤主的手藝不錯。
攤主看到了這麽多人來他的攤子,立刻熱情的招唿道。“我們這裏的花燈都很好看,有喜歡的嗎?”
“那個!那個小兔子的花燈!”陶惜說。
攤主看了一眼小兔子的花燈說:“五枚銅錢!”
陶青身後的小廝拿出五枚銅錢交給攤主。
攤主拿下來屬於小兔子的字謎,念道:“殘月北鬥一星辰,打一字。”
陶惜歪著頭思考,實在是想不出來。
陶青看著周圍的妹妹,大家都在絞盡腦汁思考。
“是沁!”陶青說。“殘月如彎鉤,北鬥一星辰自是七星少一星,即是六點,所以為沁!“
陶惜聽到陶青的答案,雙眼一亮,“對!哥哥真聰明!‘
“公子真厲害!給您!”攤主將小兔子的花燈遞給陶惜,陶惜很開心。
“哥哥,我想要那個!”陶杏指著小兔子下麵那個荷花的花燈說。
陶青身後的小廝很上道的又掏出五枚銅錢遞給攤主,攤主拿下荷花的花燈的字謎,念道:“筆上難寫心中情,打一字。“
陶阮答道:“白!“陶青看向陶阮,陶阮繼續說:“難寫心中情,自是沒有寫,就是白紙一張,所以是白字。”
“恭喜您,是白字,給您花燈!”攤主將荷花的花燈遞給陶杏。
陶青看其他兩個妹妹都有花燈,但是陶阮卻沒有,陶青看了一圈攤主的花燈,指著最上麵的花燈說,“我要那個!”
陶青看上的花燈是畫著一美人的花燈,花燈的六麵是美人不同的樣子,有彈琴的樣子,有對鏡梳頭的樣子,還有寫詩的樣子,還有吟詩的樣子等等,陶青覺得,這個美人和他的妹妹有些像,所以想要給陶阮那個花燈。
陶阮順著陶青指的方向看去,笑道:“二十枚銅錢,這個花燈可是有小心思的。”
陶青身後的小廝看著陶青,陶青點點頭。陶青身後的小廝將二十枚銅錢遞給攤主,攤主抓住銅錢後,將銅錢收好,然後拿下那美人花燈的字謎,“倚闌幹東君去也,霎時間紅日西沉,燈閃閃人兒不見,悶昏昏笑話無心。打一字。”
這次的字謎有些難。
“是門字。”陶青身旁傳來一聲音,大家朝著那聲音的主人看去。
陶青看到聲音的主人後,臉色蒼白,身體發軟,雙腿發抖,有些站不穩。
來著英俊威武,身高比陶青還要高半個頭,鬢角如刀裁,高大威猛,黑發如瀑,頭發高高紮起,豐神俊朗,身側掛著刀,通身的氣質讓人膽寒。
但是這人的氣質,雖然讓人有些害怕,可是,一些姑娘看到此人的樣貌卻忍不住有些臉紅心跳。
“我猜的對嗎?”男子看著攤主問。
攤主有些害怕這人,畢竟是戰場上搏過命的人,小小的攤主哪裏見過這樣的大人物,“對……對。”
手抖著將花燈遞出去。
“且慢!”陶青按住了攤主的手。
“我們掏的銀子,自然是我們的。”陶青說。
但是正月十五的元宵節,陶阮卻不得不出門。
陶家的千金都出門了,陶阮自然也得跟他們一起出門。
陶家嫡子有一個,就是陶青,嫡女的年紀都比陶青要大,有兩位嫡女,都已經嫁為人婦,偶爾會帶著自己的孩子迴陶府。
姨娘有兩名,各有兩個庶女。
陶府是陶家長子的,因為陶華的母親為了供兩個兒子考取功名,結果過於操勞,得了病,很早就去世了,陶華的父親在陶華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
陶華在世的唯一親人就是他的弟弟了,兩人背井離鄉來到京城考取功名,兩人的努力沒有白費,陶華是當時的狀元,而陶華的弟弟是當時的探花,兄弟兩個都有功名在身。
陶華在京城發展,娶了安定侯的嫡女,在安定侯的幫助下,一點點地爬了上去,成為了現在的尚書。
而李氏,因為家中沒有婆婆,家裏就是她做主,過的也很是舒心。
陶華的姨娘,也是李氏安排的,在李氏懷孕的時候,不方便,就給陶華納了兩位姨娘,這兩位姨娘,也比較省心,略有姿色,性格納木,是李氏精心挑選,好拿捏的那種性子,兩位姨娘在府內沒有惹出過事情,隻是,她們的女兒不是讓人那麽省心。
現在陶府內,庶女出嫁了兩位,還有兩位沒有出嫁,陶青沒有娶親,還有就是陶阮沒有許配人家了。
這一次的元宵節,李氏想著給陶阮挑一個合適的婆家。
陶阮乖乖的跟在陶青身後,陶阮身後兩個庶女,嘰嘰喳喳的。
“你看,那個花燈好看!小兔子做的栩栩如生,好可愛啊!”陶惜激動的說。
“那個花燈也是不錯的。”陶惜身旁的陶杏說。
兩個女孩有說有笑的,但是陶阮沒有加入她們的對話中,微微低垂著頭走在陶青的身後,像是對這些東西都沒有興趣一樣。
陶青在路上也碰到了不少好友,陶青和他們寒暄,大家看陶青身後跟著一群小妹妹,而他們這些男子不方便加入他們的隊伍中,寒暄之後,就分開了。
“婉娘,你喜歡哪個花燈,哥哥給你猜來,如何?”陶青見陶阮不是那麽活潑,轉頭對陶阮說道。
陶阮搖搖頭,“謝謝哥哥,我覺得這些都挺好的。”
都挺好的意思,就是沒有看上的。
陶青摸摸下巴,“你看,剛才她們說的那個小兔子的花燈如何?”
陶阮看向陶青指的方向看了一眼,“挺好的。”
看來還是不滿意。
“大哥,我很喜歡那個,我能要嗎?”陶惜竊竊地說。
“大哥,我喜歡那個攤子上的荷花的花燈了,我也想要。”陶杏說。
就算不是親妹妹,兩個妹妹也這麽說了,陶青就帶著身後的妹妹走去。
買花燈的小攤上是一個長相周正的年輕人,他身邊還有一個年輕人,在寫字謎,看得出來,這裏的攤主的手藝不錯。
攤主看到了這麽多人來他的攤子,立刻熱情的招唿道。“我們這裏的花燈都很好看,有喜歡的嗎?”
“那個!那個小兔子的花燈!”陶惜說。
攤主看了一眼小兔子的花燈說:“五枚銅錢!”
陶青身後的小廝拿出五枚銅錢交給攤主。
攤主拿下來屬於小兔子的字謎,念道:“殘月北鬥一星辰,打一字。”
陶惜歪著頭思考,實在是想不出來。
陶青看著周圍的妹妹,大家都在絞盡腦汁思考。
“是沁!”陶青說。“殘月如彎鉤,北鬥一星辰自是七星少一星,即是六點,所以為沁!“
陶惜聽到陶青的答案,雙眼一亮,“對!哥哥真聰明!‘
“公子真厲害!給您!”攤主將小兔子的花燈遞給陶惜,陶惜很開心。
“哥哥,我想要那個!”陶杏指著小兔子下麵那個荷花的花燈說。
陶青身後的小廝很上道的又掏出五枚銅錢遞給攤主,攤主拿下荷花的花燈的字謎,念道:“筆上難寫心中情,打一字。“
陶阮答道:“白!“陶青看向陶阮,陶阮繼續說:“難寫心中情,自是沒有寫,就是白紙一張,所以是白字。”
“恭喜您,是白字,給您花燈!”攤主將荷花的花燈遞給陶杏。
陶青看其他兩個妹妹都有花燈,但是陶阮卻沒有,陶青看了一圈攤主的花燈,指著最上麵的花燈說,“我要那個!”
陶青看上的花燈是畫著一美人的花燈,花燈的六麵是美人不同的樣子,有彈琴的樣子,有對鏡梳頭的樣子,還有寫詩的樣子,還有吟詩的樣子等等,陶青覺得,這個美人和他的妹妹有些像,所以想要給陶阮那個花燈。
陶阮順著陶青指的方向看去,笑道:“二十枚銅錢,這個花燈可是有小心思的。”
陶青身後的小廝看著陶青,陶青點點頭。陶青身後的小廝將二十枚銅錢遞給攤主,攤主抓住銅錢後,將銅錢收好,然後拿下那美人花燈的字謎,“倚闌幹東君去也,霎時間紅日西沉,燈閃閃人兒不見,悶昏昏笑話無心。打一字。”
這次的字謎有些難。
“是門字。”陶青身旁傳來一聲音,大家朝著那聲音的主人看去。
陶青看到聲音的主人後,臉色蒼白,身體發軟,雙腿發抖,有些站不穩。
來著英俊威武,身高比陶青還要高半個頭,鬢角如刀裁,高大威猛,黑發如瀑,頭發高高紮起,豐神俊朗,身側掛著刀,通身的氣質讓人膽寒。
但是這人的氣質,雖然讓人有些害怕,可是,一些姑娘看到此人的樣貌卻忍不住有些臉紅心跳。
“我猜的對嗎?”男子看著攤主問。
攤主有些害怕這人,畢竟是戰場上搏過命的人,小小的攤主哪裏見過這樣的大人物,“對……對。”
手抖著將花燈遞出去。
“且慢!”陶青按住了攤主的手。
“我們掏的銀子,自然是我們的。”陶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