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世忠往周圍瞥了眼,才發現周圍根本沒人,隻有皇帝的貼身太監黃經在。


    其他人,都已經遣散。


    這是機密中的機密。


    一想到皇帝的器重和托付,韓世忠也放下求戰的心思,表態道:“官家,我願意留在東京城。”


    “官家在外,滿朝公卿如果都支持太上皇,臣會暫時引而不發。”


    “等官家凱旋歸來,不論何等情況,臣都會打開城門,迎接官家入城。”


    “這一座東京城,因為有官家,才有了光彩。大宋也因為有官家,才有了未來。我等武人,更因為有官家,才有揮灑熱血的地方。”


    “臣誓死追隨官家。”


    趙桓拍了拍韓世忠的肩膀,親自為韓世忠斟了一杯酒,遞過去道:“朕有良臣,後方無憂了。”


    韓世忠接過了酒杯一飲而盡,鄭重道:“臣韓世忠,定不負官家厚望。”


    趙桓點了點頭,又聊了聊其他殿前司禁軍的兵餉和糧食等,囑咐韓世忠一定要掌控好禁軍,因為禁軍是立足的根本。


    一切安排完,韓世忠和嶽飛離開了,趙桓眼中流露出期待神色。


    太學安排了!


    禁軍也安排了!


    除此外,朝中的主戰派是鐵定支持他的,因為隻有他才支持抗擊金人。


    現在張邦昌、李邦彥和李梲等人被殺,投降派的人衰弱。就算趙佶迴到東京城,沒了趁手的人,也無法控製局麵。


    頂多仗著太上皇的身份吆五喝六。


    接下來,等著趙佶自己鑽進來。


    趙桓思考的時候,沒過多久,黃經進來道:“官家,王宗濋求見。”


    趙桓吩咐道:“傳!”


    黃經去通知,沒過一會兒,王宗濋風塵仆仆的來了,行禮道:“臣王宗濋,拜見官家。”


    趙桓說道:“舅舅不必多禮,天都黑了,舅舅可曾吃飯?”


    “還沒!”


    王宗濋搖了搖頭。


    不提不知道,一提肚子就咕咕叫,餓得有些發慌了。


    王宗濋得到抄家的命令,就帶著人查封李梲等人的家,挨個抄沒李梲、丁岩和鄧遷等人的府邸,忙到了現在才結束。


    趙桓也聽到王宗濋的肚子叫,笑著吩咐道:“黃經,去讓人送一些晚膳來。”


    “遵命!”


    黃經安排了下去。


    王宗濋要稟報,卻被趙桓阻止,說道:“不急,舅舅吃飽了再說。”


    王宗濋聽得心中感動。


    官家仁義啊!


    不一會兒,就有內侍魚貫而入,送來了酒肉飯菜。


    趙桓招唿著王宗濋吃飯,在王宗濋吃飯的時候,還時不時給王宗濋夾菜。


    王宗濋吃飽喝足後,行禮道:“官家隆恩,臣感激不盡。”


    趙桓擺手道:“都是自家人,不必如此。這一趟抄家,抄出了多少錢?”


    王宗濋道:“官家不妨猜一猜?”


    趙桓思考一會兒,忽然道:“恐怕不會低於兩百萬兩銀子。”


    王宗濋解釋道:“官家太保守了,臣抄沒的錢財折合後,足足八百萬兩銀子。”


    “單單是戶部尚書李梲家中,就抄出六萬兩黃金、一百八十萬兩白銀,還有諸多的地契、珍寶玉器。”


    “這些個戶部的官員,都是蛀蟲,一個個嘴上叫囂著沒錢,實則富得流油。”


    “臣抄沒李梲家中錢財的時候,發現剛有人送了李梲銀子,連箱子都還沒有打開查驗,是看到箱子中的紙條,才確定了對方。”


    “李梲貪贓枉法,知法犯法,靠戶部吃戶部,情節惡劣至極,實在是該殺。”


    趙桓也忍不住大怒。


    都是他的錢!


    這些個蛀蟲該殺。


    趙桓問道:“所有涉案的錢財,查證清楚了嗎?”


    王宗濋點頭道:“全部都查清楚,沒有任何問題。不過發生了戶部挪用國庫錢財的事情,查抄的錢是否全部上繳國庫呢?”


    趙桓直接道:“還是交付國庫,讓戶部管理。接下來要和金人打仗,有太多要用錢的地方,國庫沒錢,戶部也無法運轉。”


    王宗濋有些遺憾,卻也點頭應下。


    趙桓繼續道:“舅舅來得正好,朕要禦駕親征,舅父帶著殿前司的主要力量,隨我一起出戰,去前線主持戰事。”


    啊!!


    王宗濋聽得驚唿出聲。


    他皺起眉頭,急切道:“官家好不容易才登基當了皇帝,現在貿然離開東京,後方空虛,豈不是給太上皇機會嗎?”


    “太上皇起程迴到東京,必然會奪權。”


    “沒了穩定的後方,甚至太上皇要掣肘,官家在前線會很危險的。”


    “臣反對禦駕親征。”


    “官家要處理李邦彥等人,要和金人死戰,亦或者要和金人談和,無論是主戰還是主和,臣都沒有任何的異議。”


    “唯獨離開京城不行,必須確保官家皇位的穩定,任何人都不能威脅到官家,就算是太上皇也不行。”


    趙桓眼神欣慰。


    為什麽曆朝曆代,皇帝都喜歡用外戚,因為外戚捆綁在皇帝的身上,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外戚有外戚的問題,太監也有太監的問題。


    實際上任何製度都不穩定,都存在風險,隻是看所在的時代背景,以及人罷了。


    一切還是看人。


    再完美的製度也要看人。


    趙桓囑咐道:“舅舅放心,一切都在我的預料中。我之所以離開東京,是為了把太上皇引迴來,徹底解決太上皇的掣肘。”


    王宗濋將信將疑道:“能行嗎?”


    “能!”


    趙桓毫不猶豫迴答。


    到現在這個地步,趙桓各方麵都已經安排了,連趙佶的爪牙也是該砍的砍了,趙佶迴來也掀不起大浪。


    王宗濋遲疑許久,點頭道:“臣聽官家的。”


    趙桓吩咐道:“舅舅盡管放心,你去好好休息,等著和朕一起討伐金人。”


    王宗濋道:“臣會盡快完成李梲等戶部官員家產的清點,把所有的物資、錢財和地契等入庫歸公,一切安排完就隨著官家出征。”


    趙桓吩咐道:“去吧!”


    王宗濋恭恭敬敬行了一禮,就起身告退。


    趙桓安排完王宗濋的事情,已經是夜色深沉。


    趙桓想了想,吩咐道:“去皇後的寢宮。”


    黃經安排了下去,趙桓則是換了一身常服,一路往皇後的寢宮仁明殿去。


    剛到仁明殿門口,皇後朱璉帶著太子趙諶等候多時了。


    朱璉率先行禮道:“妾身拜見官家。”


    趙諶一張娃娃臉很是嚴肅,一絲不苟的行禮道:“兒臣拜見父皇。”


    趙桓朝朱璉點了點頭,看著眼前九歲的長子,揉了揉趙諶的腦袋,問道:“最近讀什麽書?”


    趙諶說道:“迴稟父皇,兒臣最近讀《春秋》。”


    趙桓讚許道:“讀《春秋》很好,讀春秋,方知大義。等朝政穩定,朕讓楊相公教你讀書。”


    楊時的才學是極好的。


    曆史上,楊時沒有得到器重,轉而去傳授學問,才有了傳道東南,成為閩學鼻祖。


    後世的朱熹,和楊時也有關係,因為朱熹的父親朱鬆,是楊時弟子羅從彥的弟子。


    朱熹從小就接觸楊時、羅從彥的學問,整理了這些學術,為自身的學術奠定基礎。


    在教育上,楊時是極好的。


    朱璉一聽趙桓的話,心中也是歡喜,連忙道:“諶兒,還不謝謝你父皇。”


    “多謝父皇。”


    趙諶連忙點頭行禮。


    趙桓笑道:“你是朕的兒子,給你找老師是朕的責任,不必道謝。你要讀書,卻不能光讀書,要習武鍛煉身體,練武也不要荒廢,明白嗎?”


    趙諶原本的性格比較柔弱,因為趙桓最近的關心,父子的關係緩和了許多,趙諶才開朗了些。


    趙諶說道:“父皇的教誨,兒臣謹記於心。”


    朱璉擺手道:“官家別站著,入宮吧。”


    趙桓背著手進來,朱璉和趙諶母子也跟著進來。


    一家三口聊著天,說著些趣事兒,趙諶也頗為活躍,說著讀書的情況。


    八九歲正是玩鬧的時候,性格比較活潑,之前礙於本主軟弱,對兒子卻非常嚴苛,讓趙諶處處被壓抑。


    如今趙桓放開了管束,對趙諶的關心也多了,父子關係自然不一樣。


    聊天許久,朱璉主動讓人帶著趙諶下去,柔聲道:“妾身聽人議論,說官家要禦駕親征嗎?”


    “是!”


    趙桓點頭迴答。


    朱璉有刹那的恍惚,卻鄭重道:“官家做了決定,妾身自然全力支持。如果官家在前線有任何的不測,妾身絕不獨活,必定為官家殉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一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一方並收藏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