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差不多是峽穀出口處,民房就建在溪邊。
林燁靠近以後才發現這是一座大宅,四麵築著高牆,粗粗一看比他曾經去過的邵府麵積也差不了多少。
並且隨著靠近,也能聽到圍牆內傳來嘈雜的人聲,似乎這戶人家人數不少。
“大戶人家啊!”林燁讚歎一聲,往門口的方向走去。
夜幕下,門口兩側佇立著的兩隻石獅子,如同兩尊大將靜坐兩旁,帶來無形壓力。
林燁抬頭看了看大門頂上的寬大牌匾,上刻“清秋武館”四字。
原來是個武館!
林燁沉沉的心忽地鬆懈下來,這似乎能解釋為什麽這麽個大宅院會建立在荒郊野外了。
“咚咚咚——”
林燁拍了拍門。
沒有動靜……
“咚咚咚!!”
林燁又用力拍了拍。
“來了來了!”這次總算有管事的聽見,隔著門能聽到他小跑著過來的腳步聲。
“誰呀?”大門伴隨著疑問聲打開,開門者背著光,看不真切他的麵容。
林燁彬彬有禮地做了一鞠,學著書生的口吻說道:“在下王平,瑕瑜鎮人士,午間與幾位好友遊於居危山之間,流連忘返,一時忘了時間,後又與好友走散,迷失山野,眼看天色已晚……見此地燈火通明,可否借宿一晚?”
雖然林燁已經極力在模仿書生說話時那種文縐縐的語氣,但是與他農民的破布裳實在太不搭了,怎麽看怎麽別扭,可信度極低。
門口這人上下打量一番林燁,猶豫一陣後還是好心,居然放了他進去。
穿過大門,周圍的嘈雜聲忽然變得清晰起來,能夠聽到形形色色的人都在談論什麽事情,但是當它們交雜在一起,又什麽都聽不清楚。
遠遠向正廳看去,隔著紙窗可以看到眾人觥籌交錯,舉杯暢言。
開門這人帶著林燁往正廳走去,邊走邊介紹道:“你這來得也巧,今天是咱們老館主七十大壽,裏邊正在舉辦宴會,我帶你偷偷進去,也能混點吃食,待會進去了,你可別出聲!”
裏麵這麽吵,就算我出聲也引不起別人注意吧……
林燁默默在心底吐槽,嘴上確實老老實實地答應下來。
……
一路走過去,林燁也了解到一些信息。
這個帶路人名叫張包,是這清秋武館一名普通弟子。
其實說普通也不普通,這種七十大壽大喜的日子,張寶被分配到看大門的位置,喝酒吃肉都帶不上他,或許是才入門不久,實力低微,或許是與武館內其他人相處不好,亦或許是兩者都有,也算是個可憐的家夥。
清秋武館館主名叫齊淨海,今天大壽的是他的父親,也是清秋武館的創立者,名叫齊清。
雖然館主之位傳給了齊淨海,但他並沒有繼承齊清優秀的武學天賦,因此清秋武館日益落寞,從原本的天保城獨一家的武館,被排擠到了這荒郊野外。
今天齊清七十大壽,武館難得熱鬧起來,還請了不少江湖人士。
……
跟著張包從側麵溜進正廳,林燁環顧一遍四周。
正如張包所說的那樣,七十歲的齊清老爺子半眯著眼睛坐在最上方,離他最近的兩側分別坐著他的兒子齊淨海和齊淨海的妻子,之後便是來自各門各派的江湖人士,最下方才是清秋武館的弟子們。
林燁進來以後,張包跑到管事身邊耳語幾句,管事朝林燁的方向張望幾眼,鎖著眉頭與張包說了幾句話,兩人交談許久,張包才小跑著迴來。
張包笑著帶林燁坐到一個空位置上:“王兄弟,你就在這裏吃菜吧,別打擾到其他人,我去幫你問問今天還有沒有客房!”
林燁點點頭,目送張包離去。
這個位置處於正廳最邊緣,旁邊幾乎沒有其他人,飯菜上得也比其他桌少不少,林燁在坐著的靠背上發現了一塊刻牌,上麵雕刻著“張包”二字——這個位置顯然是他的。
這家夥……雖然好得有點莫名其妙,但林燁不得不承認,自己有些被感動到了,也不知為何這種性格的人會在武館內受到排擠。
……
大廳內的宴會還在繼續,一段舞劍表演過後,到了各路俠客獻上壽禮的環節。
別看清秋武館如今落寞下去,在齊清年輕時,那可謂方圓百裏之內無敵手,先是把天保城之內其他家武館全部打服,又接連挑戰天保城周邊數十家出名的武館,無一敗績,清秋武館隨著齊清的強勢,一同聲名鵲起。
所以即便如今齊清已經老了,打不動了,清秋武館也快倒了,但隻要是經曆過齊清那個年代的老人,都會給齊清一個麵子,或親自或派人上門祝壽,其中不乏一些大門大派。
……
首當其衝送上壽禮的是來自長燈寺的惠恩和尚,在所有祝壽之人當中,長燈寺雖然與世無爭,但其實力獨占鼇頭,惠恩和尚的武功同樣不弱於現場的一些老家夥。
“阿彌陀佛,齊清施主自建立清秋武館以來,每年都有在收留周邊地區的孤兒,屬實大慈大悲之舉,受弘明方丈所托,小僧贈與齊清施主摩挲果一枚……”說完,惠恩和尚從布袋裏緩緩掏出一個灰白色的果實,托手獻上。
這摩挲果似乎是某種貴重之物,當惠恩和尚把他拿出來,全場靜了一息,隻能聽到林燁吃菜扒飯的聲音,一息以後,眾多賓客討論起來。
“這齊清是哪輩子修來的福氣,居然能被長燈寺贈與一枚摩挲果!”
“傳聞齊清當年有恩於弘明和尚,現在看來多半是真的!”
“居然是摩挲果!傳聞食用之後能夠功力大漲,還能延年益壽!”
“可惜齊清已老,如今再吃這摩挲果也漲不了多少功力,增不了多少壽命了……”
“噓!你這話說得,可別被人聽見了!”
……
有了惠恩和尚這麽一個開場獻禮,之後其他人的壽禮就顯得有些蒼白,一套衣服、一把兵器……難免有些落入俗套。
直到最後一人獻上壽禮,才重新吸引了現場眾人的目光。
此人名叫方華言,是灰鶴派的弟子。
灰鶴派並不是天保城周圍的門派,而是一座南方宗門,當地人對它了解不多,隻知道當今武林盟主郭瀟評論世上的名門正派時,把灰鶴派排在了第四……其門派底蘊與實力,不言而喻。
隻是不知道齊清什麽時候和他們扯上了關係。
……
方華言拿著一個盒子走上前來,直接把盒子打了開來,其中靜靜躺著一支毛筆。
齊清原本半眯著的眼睛忽然放大,滿眼的難以置信,難以接受。
其他賓客也是討論起來,不清楚其中代表什麽含義。
方華言開口解釋:“家母於半個月前過世,在那之前她將這支毛筆交於我手,告訴我,帶著這支毛筆來見你,你會告訴我一切……”
現場頓時靜了下來,無數目光看向事件的中心,齊清和方華言兩人。
“哇嗚哇嗚……”
忽然,一個聲音從他們背後響起,打破了暫時的寂靜。
……
好吃!林燁扒拉完碗裏的飯,忽然覺得周圍安靜得可怕,抬頭一看,居然有數十雙眼睛盯著自己……
怎麽……怎麽了?
林燁靠近以後才發現這是一座大宅,四麵築著高牆,粗粗一看比他曾經去過的邵府麵積也差不了多少。
並且隨著靠近,也能聽到圍牆內傳來嘈雜的人聲,似乎這戶人家人數不少。
“大戶人家啊!”林燁讚歎一聲,往門口的方向走去。
夜幕下,門口兩側佇立著的兩隻石獅子,如同兩尊大將靜坐兩旁,帶來無形壓力。
林燁抬頭看了看大門頂上的寬大牌匾,上刻“清秋武館”四字。
原來是個武館!
林燁沉沉的心忽地鬆懈下來,這似乎能解釋為什麽這麽個大宅院會建立在荒郊野外了。
“咚咚咚——”
林燁拍了拍門。
沒有動靜……
“咚咚咚!!”
林燁又用力拍了拍。
“來了來了!”這次總算有管事的聽見,隔著門能聽到他小跑著過來的腳步聲。
“誰呀?”大門伴隨著疑問聲打開,開門者背著光,看不真切他的麵容。
林燁彬彬有禮地做了一鞠,學著書生的口吻說道:“在下王平,瑕瑜鎮人士,午間與幾位好友遊於居危山之間,流連忘返,一時忘了時間,後又與好友走散,迷失山野,眼看天色已晚……見此地燈火通明,可否借宿一晚?”
雖然林燁已經極力在模仿書生說話時那種文縐縐的語氣,但是與他農民的破布裳實在太不搭了,怎麽看怎麽別扭,可信度極低。
門口這人上下打量一番林燁,猶豫一陣後還是好心,居然放了他進去。
穿過大門,周圍的嘈雜聲忽然變得清晰起來,能夠聽到形形色色的人都在談論什麽事情,但是當它們交雜在一起,又什麽都聽不清楚。
遠遠向正廳看去,隔著紙窗可以看到眾人觥籌交錯,舉杯暢言。
開門這人帶著林燁往正廳走去,邊走邊介紹道:“你這來得也巧,今天是咱們老館主七十大壽,裏邊正在舉辦宴會,我帶你偷偷進去,也能混點吃食,待會進去了,你可別出聲!”
裏麵這麽吵,就算我出聲也引不起別人注意吧……
林燁默默在心底吐槽,嘴上確實老老實實地答應下來。
……
一路走過去,林燁也了解到一些信息。
這個帶路人名叫張包,是這清秋武館一名普通弟子。
其實說普通也不普通,這種七十大壽大喜的日子,張寶被分配到看大門的位置,喝酒吃肉都帶不上他,或許是才入門不久,實力低微,或許是與武館內其他人相處不好,亦或許是兩者都有,也算是個可憐的家夥。
清秋武館館主名叫齊淨海,今天大壽的是他的父親,也是清秋武館的創立者,名叫齊清。
雖然館主之位傳給了齊淨海,但他並沒有繼承齊清優秀的武學天賦,因此清秋武館日益落寞,從原本的天保城獨一家的武館,被排擠到了這荒郊野外。
今天齊清七十大壽,武館難得熱鬧起來,還請了不少江湖人士。
……
跟著張包從側麵溜進正廳,林燁環顧一遍四周。
正如張包所說的那樣,七十歲的齊清老爺子半眯著眼睛坐在最上方,離他最近的兩側分別坐著他的兒子齊淨海和齊淨海的妻子,之後便是來自各門各派的江湖人士,最下方才是清秋武館的弟子們。
林燁進來以後,張包跑到管事身邊耳語幾句,管事朝林燁的方向張望幾眼,鎖著眉頭與張包說了幾句話,兩人交談許久,張包才小跑著迴來。
張包笑著帶林燁坐到一個空位置上:“王兄弟,你就在這裏吃菜吧,別打擾到其他人,我去幫你問問今天還有沒有客房!”
林燁點點頭,目送張包離去。
這個位置處於正廳最邊緣,旁邊幾乎沒有其他人,飯菜上得也比其他桌少不少,林燁在坐著的靠背上發現了一塊刻牌,上麵雕刻著“張包”二字——這個位置顯然是他的。
這家夥……雖然好得有點莫名其妙,但林燁不得不承認,自己有些被感動到了,也不知為何這種性格的人會在武館內受到排擠。
……
大廳內的宴會還在繼續,一段舞劍表演過後,到了各路俠客獻上壽禮的環節。
別看清秋武館如今落寞下去,在齊清年輕時,那可謂方圓百裏之內無敵手,先是把天保城之內其他家武館全部打服,又接連挑戰天保城周邊數十家出名的武館,無一敗績,清秋武館隨著齊清的強勢,一同聲名鵲起。
所以即便如今齊清已經老了,打不動了,清秋武館也快倒了,但隻要是經曆過齊清那個年代的老人,都會給齊清一個麵子,或親自或派人上門祝壽,其中不乏一些大門大派。
……
首當其衝送上壽禮的是來自長燈寺的惠恩和尚,在所有祝壽之人當中,長燈寺雖然與世無爭,但其實力獨占鼇頭,惠恩和尚的武功同樣不弱於現場的一些老家夥。
“阿彌陀佛,齊清施主自建立清秋武館以來,每年都有在收留周邊地區的孤兒,屬實大慈大悲之舉,受弘明方丈所托,小僧贈與齊清施主摩挲果一枚……”說完,惠恩和尚從布袋裏緩緩掏出一個灰白色的果實,托手獻上。
這摩挲果似乎是某種貴重之物,當惠恩和尚把他拿出來,全場靜了一息,隻能聽到林燁吃菜扒飯的聲音,一息以後,眾多賓客討論起來。
“這齊清是哪輩子修來的福氣,居然能被長燈寺贈與一枚摩挲果!”
“傳聞齊清當年有恩於弘明和尚,現在看來多半是真的!”
“居然是摩挲果!傳聞食用之後能夠功力大漲,還能延年益壽!”
“可惜齊清已老,如今再吃這摩挲果也漲不了多少功力,增不了多少壽命了……”
“噓!你這話說得,可別被人聽見了!”
……
有了惠恩和尚這麽一個開場獻禮,之後其他人的壽禮就顯得有些蒼白,一套衣服、一把兵器……難免有些落入俗套。
直到最後一人獻上壽禮,才重新吸引了現場眾人的目光。
此人名叫方華言,是灰鶴派的弟子。
灰鶴派並不是天保城周圍的門派,而是一座南方宗門,當地人對它了解不多,隻知道當今武林盟主郭瀟評論世上的名門正派時,把灰鶴派排在了第四……其門派底蘊與實力,不言而喻。
隻是不知道齊清什麽時候和他們扯上了關係。
……
方華言拿著一個盒子走上前來,直接把盒子打了開來,其中靜靜躺著一支毛筆。
齊清原本半眯著的眼睛忽然放大,滿眼的難以置信,難以接受。
其他賓客也是討論起來,不清楚其中代表什麽含義。
方華言開口解釋:“家母於半個月前過世,在那之前她將這支毛筆交於我手,告訴我,帶著這支毛筆來見你,你會告訴我一切……”
現場頓時靜了下來,無數目光看向事件的中心,齊清和方華言兩人。
“哇嗚哇嗚……”
忽然,一個聲音從他們背後響起,打破了暫時的寂靜。
……
好吃!林燁扒拉完碗裏的飯,忽然覺得周圍安靜得可怕,抬頭一看,居然有數十雙眼睛盯著自己……
怎麽……怎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