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材料收集工作逐漸克服困難,源源不斷的材料被運往庇護所,庇護所的功能完善工程正式拉開了帷幕。


    林羽站在庇護所前,對著眾人說道:“現在我們有了足夠的材料,是時候讓我們的庇護所變得更加完善,以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狀況了。”


    首先進行的是防禦設施的強化。趙剛帶領著一隊人,利用新采集的木材和石材,對庇護所的圍牆進行加厚和加高。他們在圍牆頂部設置了尖銳的木刺,這些木刺向外傾斜,就像刺蝟的尖刺一樣,能夠有效地阻止變異生物攀爬。


    “這些木刺的間隔要合適,既不能太密影響我們觀察外麵的情況,也不能太疏讓那些變異生物有可乘之機。” 趙剛一邊指揮一邊說道。


    在圍牆的中間部分,他們還開鑿出一些小孔,這些小孔是為了方便在防禦時從內部向外攻擊。同時,在圍牆的內側,他們用木材搭建了簡易的樓梯和平台,這樣在戰鬥時,隊員們可以站在不同的高度進行防禦,擴大攻擊範圍。


    在入口處,他們設置了多重防禦門。最外層的門是由厚重的石材製成,需要幾個人合力才能推動開關。中間的門是用變異生物的外殼加固過的木門,這種門不僅堅固,而且具有一定的韌性。最內層的門則是用堅韌的藤蔓編織而成的柵欄門,可以在緊急情況下快速關閉,起到緩衝和阻擋的作用。


    “這樣一來,即使有強大的變異生物突破了外層的防禦,也很難一下子進入庇護所內部。” 林羽看著新設置的入口防禦滿意地說。


    除了防禦設施,儲存設施也得到了極大的完善。李書指揮眾人在庇護所專門劃分出的儲存區內,用石材建造了一個個堅固的儲存櫃。這些儲存櫃有不同的大小和功能,有的用來儲存食物,為了保持食物的新鮮,他們在儲存櫃的內部設置了通風口,並且用幹燥的樹葉和動物皮毛做了簡單的防潮處理;有的用來儲存工具和武器,儲存櫃的內部設置了掛鉤和隔板,方便分類存放。


    “我們要把食物分類存放,像那些容易腐爛的野菜和水果放在一起,肉類則放在通風較好的地方。” 負責管理儲存區的幸存者說道。


    在工作區方麵,他們利用新采集的木材搭建了更多的工作台。這些工作台的高度和寬度都經過精心設計,適合不同的工作需求。在工作台上,他們放置了各種工具,如製作武器的工具、加工皮革的工具等。並且,他們還在工作區設置了照明設施,利用動物油脂和自製的燈芯,為在夜晚工作的人提供光亮。


    “這樣我們在晚上也能繼續製作工具和處理材料了。” 一位正在整理工作台的幸存者說道。


    居住區內,新的床鋪被製作出來。他們用柔軟的幹草和動物皮毛鋪在床上,讓床鋪變得更加舒適。同時,為了保護隱私,他們用編織的簾子將每個床鋪隔開。在居住區內還設置了取暖設施,在寒冷的夜晚,隊員們可以圍坐在取暖設施旁,分享彼此的故事。


    “現在的居住環境比以前好多了,感覺更像一個家了。” 一位幸存者感歎道。


    在庇護所的周邊,他們還挖掘了一些溝渠。這些溝渠一方麵可以在下雨時排水,防止雨水倒灌進庇護所;另一方麵,如果有變異生物靠近,溝渠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


    在整個庇護所功能完善的過程中,大家都各司其職,發揮著自己的特長。婦女和孩子們也積極參與其中,他們幫忙搬運小物件、傳遞工具等。


    隨著最後一塊石材被砌好,最後一個工具被擺放到位,庇護所的功能完善工程宣告完成。此時的庇護所,不再僅僅是一個躲避危險的地方,而是一個功能齊全、充滿生機的生存堡壘。


    “我們做到了,這個庇護所現在可以更好地保護我們,讓我們在這個末日世界裏更舒適地生活了。” 林羽看著煥然一新的庇護所,心中充滿了自豪。


    眾人站在庇護所前,望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他們知道,在這個充滿危險的末日世界裏,這個庇護所就是他們的避風港,他們將繼續依靠團隊的力量,不斷發展和生存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五日厄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九頭草的蘇寒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九頭草的蘇寒道並收藏十五日厄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