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的卜卦之術已經超凡脫俗,爐火純青。其中的迴光追溯法更是神奇,可以憑借一點氣息,追溯往事。
陳盛從懷中取出了行氣注疏這本舊書,放在案上。這本書整體發黃,古色古香。
太常接過來,入手很輕,握在手心,她感悟了一下這本書上的麻符子氣息。
然後輕輕放下,含笑微微點頭說道:“可以了,我就試試看吧。”
她根本不需要借助法器,隻是從茶杯中蘸了五滴水,微微彈指,水滴淩空飛起,懸浮在空中,然後閉上眼睛,口中念念有詞,手指連連掐動。
好一陣子過去了。
陳盛見太常一直在喃喃卜算,沒有睜眼,心情也緊張了起來。
陳盛的心境經過戰國世界的三年修養,已經悟透了有情而不累、應物而不累於物的道理,該高興的時候高興,該悲傷的時候悲傷,該緊張的時候緊張。
“唿!”五滴水越來越小,最後在麵前消失,太常緩緩地睜開了眼,臉上露出疲憊的神色,她輕輕說道:“真是難以卜卦,不過,總算得到了一點微小的啟示。”
單憑麻符子的往事推算果然有效,太常竟然算出了什麽,從她的臉色看來,這番推算,消耗的心力不小。
“說起來,也隻是一點極其模糊的啟示罷了。這本書,隱隱指向湖南的姚門道,如果你有時間,去姚門道看看,應該有所發現。”
姚門道是南方的民間道派之一,主要流傳於福建、湖南、廣東一帶,秉承反清複明的理念,門中之人混跡於社會各層次,它的總壇位於長沙。
“嗬嗬,多謝師姐!我這就去看看!”
陳盛得到了一點線索,也不再飲茶,就站起身,行禮告辭。
太常起身還禮,蒼白的臉上勉強笑著說:“陳師弟,你這麽急著走幹什麽,我把我徒兒小翠的蹤跡告訴你,你先看望看望小翠吧,她九年來,非常想念你!”
然後說出了幾個地點。
“也好,我向南飛行,順便可以找小翠敘舊!”
陳盛對小翠也很感到驚奇,她居然成了一名有理想有抱負的革命女性,真是萬萬沒有想到。
人世間的造化之奇,命運的難以預料,生長的不可捉摸無過於此。
昔日的黑瘦農村小姑娘發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像時光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一樣,但是陳盛的心,卻一步一步地向著道途高峰堅定前進,不會改變。
陳盛晃了一下玄冥納芥幡,一個巨大的藍黑色寶座出現了高空,他破空而起,射到空中,然後喊了一聲:“走了,小玄!太常師姐,您好生休息吧!”
白衣清秀少年小玄嘿嘿一笑,也飛向寶座。
***
巨大的玄冥寶座懸浮不動,陳盛端坐在寶座上,手摸著扶手,任由寶座周身的三尺藍色冷焰飛舞,他略微思考了一下,在高空中辨明方向,然後猛地一動,像一道黑色的閃電,消失在茫茫雲海中。
他的目的地是湖南長沙。
尋找行氣注疏殘卷的後續需要先找到湖南的姚門道,而尋找姚門道有些麻煩,這種民間道派,不好尋找。
一路高空飛行,越過了長江,越過了太行山,秦嶺,隻花了一盞茶的時間,陳盛就到了湖南境內。
在高空中尋找長沙非常容易,此時正值大暑,長沙城內悶熱的尤其厲害,陳盛煉過了眼竅,即使是在極高的空中,也能看到城內烈日當道,百姓坦胸露體,苦熬酷暑。
長沙城外,還有老百姓在頂著烈日在田間勞作。
“小玄,天氣酷熱,給下麵的老百姓們降點涼意吧。”陳盛手拍了一下扶手,開口說道。
玄冥納芥幡得令,幡麵上湧出一道寒意,然後化為涼風,落了下去。
這一陣涼風落到長沙城內外,立刻將溫度給降了二十幾度,原來酷熱的天氣,仿佛一瞬間到了秋天。
長沙城內的民眾隻覺得一股涼風吹過,天地一片清涼,渾身的汗被涼風一吹,通體涼爽,不由地舒服得叫了起來。
“好風!”
破舊的棚戶內,那些衣衫襤褸的婦女、兒童都驚喜地叫了起來:“天變涼快了!”
城外田間勞作的人,也感到渾身涼快,紛紛停下勞作,抬頭望天:“真是好一股涼風啊!”
懸浮在高空中的陳盛露出微微的笑容,他又讓玄冥納芥幡繼續發出涼氣,給下麵降溫。
一頓飯的功夫過去後,玄冥納芥幡問道:“陳盛,我們今天就這麽站在這裏給人降溫嗎?”
長沙城內的民眾享受了涼爽的夏天,麵容上都展開了笑容。
“我們下去吧。”
陳盛搖了搖頭,晃了一下手中的玄冥納芥幡,將玄冥寶座收起,然後又將小玄收了進去,從天而降,落入長沙城內。
他將夏天變涼快些又能怎樣,明天依舊還會炎熱,隻有引領社會發展,普通人才有可能在未來享受到清涼,這一點上,小翠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陳盛降臨的位置是一處大戶人家的後院,安靜無人,他略微看了一眼周圍,漫步沿著走廊行走,一路人遇見的人都仿佛沒有看見他一般。
“要找姚門道,我得找個當地人問問,還是去城裏的茅山弟子處看看吧。”
陳盛心中思索著,出了院子,走到大街上。茅山弟子滿天下,茅山門派在長沙城自然有著產業,有著弟子。
陳盛找了一個茅山的算命館,出示了一下符篆宗主的印信鐵八卦。
這家算命館的主人是茅山的老弟子,名叫何鐵齒,見了鐵八卦大驚。陳盛跟他略一攀談後,這人竟然還認識麻符子。
“要找姚門道,我倒是認識一個人,他是一個看風水的,是姚門道弟子。”
何鐵齒是個發須皆白的幹瘦老頭,他給陳盛介紹了一個人,不過陳盛不打算那麽找,他直接問:“姚門道的宗門在哪,你知道不?”
何鐵齒嗬嗬一笑:“他們的總壇不在城內,在城外三十裏的姚家莊,這種門派隻吸收同宗之人,總壇把守森嚴,還有洋槍。”
陳盛打算直接降臨姚門道的總壇,見機行事。
陳盛從懷中取出了行氣注疏這本舊書,放在案上。這本書整體發黃,古色古香。
太常接過來,入手很輕,握在手心,她感悟了一下這本書上的麻符子氣息。
然後輕輕放下,含笑微微點頭說道:“可以了,我就試試看吧。”
她根本不需要借助法器,隻是從茶杯中蘸了五滴水,微微彈指,水滴淩空飛起,懸浮在空中,然後閉上眼睛,口中念念有詞,手指連連掐動。
好一陣子過去了。
陳盛見太常一直在喃喃卜算,沒有睜眼,心情也緊張了起來。
陳盛的心境經過戰國世界的三年修養,已經悟透了有情而不累、應物而不累於物的道理,該高興的時候高興,該悲傷的時候悲傷,該緊張的時候緊張。
“唿!”五滴水越來越小,最後在麵前消失,太常緩緩地睜開了眼,臉上露出疲憊的神色,她輕輕說道:“真是難以卜卦,不過,總算得到了一點微小的啟示。”
單憑麻符子的往事推算果然有效,太常竟然算出了什麽,從她的臉色看來,這番推算,消耗的心力不小。
“說起來,也隻是一點極其模糊的啟示罷了。這本書,隱隱指向湖南的姚門道,如果你有時間,去姚門道看看,應該有所發現。”
姚門道是南方的民間道派之一,主要流傳於福建、湖南、廣東一帶,秉承反清複明的理念,門中之人混跡於社會各層次,它的總壇位於長沙。
“嗬嗬,多謝師姐!我這就去看看!”
陳盛得到了一點線索,也不再飲茶,就站起身,行禮告辭。
太常起身還禮,蒼白的臉上勉強笑著說:“陳師弟,你這麽急著走幹什麽,我把我徒兒小翠的蹤跡告訴你,你先看望看望小翠吧,她九年來,非常想念你!”
然後說出了幾個地點。
“也好,我向南飛行,順便可以找小翠敘舊!”
陳盛對小翠也很感到驚奇,她居然成了一名有理想有抱負的革命女性,真是萬萬沒有想到。
人世間的造化之奇,命運的難以預料,生長的不可捉摸無過於此。
昔日的黑瘦農村小姑娘發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像時光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一樣,但是陳盛的心,卻一步一步地向著道途高峰堅定前進,不會改變。
陳盛晃了一下玄冥納芥幡,一個巨大的藍黑色寶座出現了高空,他破空而起,射到空中,然後喊了一聲:“走了,小玄!太常師姐,您好生休息吧!”
白衣清秀少年小玄嘿嘿一笑,也飛向寶座。
***
巨大的玄冥寶座懸浮不動,陳盛端坐在寶座上,手摸著扶手,任由寶座周身的三尺藍色冷焰飛舞,他略微思考了一下,在高空中辨明方向,然後猛地一動,像一道黑色的閃電,消失在茫茫雲海中。
他的目的地是湖南長沙。
尋找行氣注疏殘卷的後續需要先找到湖南的姚門道,而尋找姚門道有些麻煩,這種民間道派,不好尋找。
一路高空飛行,越過了長江,越過了太行山,秦嶺,隻花了一盞茶的時間,陳盛就到了湖南境內。
在高空中尋找長沙非常容易,此時正值大暑,長沙城內悶熱的尤其厲害,陳盛煉過了眼竅,即使是在極高的空中,也能看到城內烈日當道,百姓坦胸露體,苦熬酷暑。
長沙城外,還有老百姓在頂著烈日在田間勞作。
“小玄,天氣酷熱,給下麵的老百姓們降點涼意吧。”陳盛手拍了一下扶手,開口說道。
玄冥納芥幡得令,幡麵上湧出一道寒意,然後化為涼風,落了下去。
這一陣涼風落到長沙城內外,立刻將溫度給降了二十幾度,原來酷熱的天氣,仿佛一瞬間到了秋天。
長沙城內的民眾隻覺得一股涼風吹過,天地一片清涼,渾身的汗被涼風一吹,通體涼爽,不由地舒服得叫了起來。
“好風!”
破舊的棚戶內,那些衣衫襤褸的婦女、兒童都驚喜地叫了起來:“天變涼快了!”
城外田間勞作的人,也感到渾身涼快,紛紛停下勞作,抬頭望天:“真是好一股涼風啊!”
懸浮在高空中的陳盛露出微微的笑容,他又讓玄冥納芥幡繼續發出涼氣,給下麵降溫。
一頓飯的功夫過去後,玄冥納芥幡問道:“陳盛,我們今天就這麽站在這裏給人降溫嗎?”
長沙城內的民眾享受了涼爽的夏天,麵容上都展開了笑容。
“我們下去吧。”
陳盛搖了搖頭,晃了一下手中的玄冥納芥幡,將玄冥寶座收起,然後又將小玄收了進去,從天而降,落入長沙城內。
他將夏天變涼快些又能怎樣,明天依舊還會炎熱,隻有引領社會發展,普通人才有可能在未來享受到清涼,這一點上,小翠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陳盛降臨的位置是一處大戶人家的後院,安靜無人,他略微看了一眼周圍,漫步沿著走廊行走,一路人遇見的人都仿佛沒有看見他一般。
“要找姚門道,我得找個當地人問問,還是去城裏的茅山弟子處看看吧。”
陳盛心中思索著,出了院子,走到大街上。茅山弟子滿天下,茅山門派在長沙城自然有著產業,有著弟子。
陳盛找了一個茅山的算命館,出示了一下符篆宗主的印信鐵八卦。
這家算命館的主人是茅山的老弟子,名叫何鐵齒,見了鐵八卦大驚。陳盛跟他略一攀談後,這人竟然還認識麻符子。
“要找姚門道,我倒是認識一個人,他是一個看風水的,是姚門道弟子。”
何鐵齒是個發須皆白的幹瘦老頭,他給陳盛介紹了一個人,不過陳盛不打算那麽找,他直接問:“姚門道的宗門在哪,你知道不?”
何鐵齒嗬嗬一笑:“他們的總壇不在城內,在城外三十裏的姚家莊,這種門派隻吸收同宗之人,總壇把守森嚴,還有洋槍。”
陳盛打算直接降臨姚門道的總壇,見機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