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雲飛與靳東明對視一眼,都有些詫異,好像對林坤與姒瑋琪的這層關係並不了解。姒雲飛背著手繞著林坤走了一圈,說道:“瑋琪有你這麽個表侄我怎麽不知道?”


    “嗬嗬,說實話,我知道的時候也挺意外的。”林坤尷尬地笑了笑。


    姒雲飛突然一個近身,林坤猝不及防,兩人幾乎臉都貼在了一起,姒雲飛死死地盯著他,對視良久。“哈哈哈,哈哈哈。”姒雲飛忽然又大笑起來,拍了拍林坤的肩膀,“林坤,好,不錯,雖然我挺看不上你的,但我也沒想到你竟然是瑋琪派來的。古堡隻能查到你的族譜,卻沒有龍骨堂的記錄,所以,你的這層身份我剛剛無從得知。”


    “這麽說......”


    “這麽說,你可以進去了,我已經知道你來幹嘛的了!”


    “什麽意思?什麽知道我來幹嘛的了?這跟我是誰派來的又關係嗎?”林坤感到莫民奇妙。


    “別會所這麽多了,走吧!”


    姒雲飛給靳東明一個眼神,靳東明就帶著他們往古堡中走去。古堡的東側是禁地,那裏有一個秘密的花園,裏麵長滿了荊棘、蕁麻,盡管這裏長年有人居住,但看上去就跟荒蕪一樣。


    富麗堂皇的古堡裏,極盡了人間的奢華,空無一人,當慘淡的月光從窗外透進來的時候,毫不掩飾地泛出陰冷刺骨的感覺。


    發條山深處的古堡,盡顯神秘,滄桑下埋藏著無數的秘密,也許真的和山脈的名字一樣——“發條”,仿佛就像是可以不斷擰緊的發條一樣,在曆史的岑寂中不斷的輪迴,總之其中的奧秘,已然無法訴說清楚。


    漆紅大門徐徐打開,門內站著一位虛發斑白的老者,年約八十有餘,此人一看就是古堡中守衛的領袖,林坤一見到他,便畢恭畢敬地鞠了一躬。這老者即便是在禹陵的長老中也一定算得上號,林坤絕對不敢造次。老者和藹地擺了擺手,他手拄著龍頭拐,一身馬褂,裏外透出一股前朝遺老的風範,乍一看還以為是個民國穿越來的人。


    “晚輩林坤,見過阿公。”


    “你就是林坤?叫我九爺爺就可以了。”


    “九爺爺?敢問您是......”


    “你我的輩分說遠不遠,說近不近,簡單來說,我算是小琪的伯伯輩,當然啦,不是直係,可能還隔著挺遠,排起來就得翻族譜了。”九爺爺眯著眼笑道,“幾十年來,造訪這裏的人一波接一波,不過真在踏進這扇門的,你們還是頭一波。”


    “九爺爺,您知道我們來此幹嘛嗎?”林坤問道。


    “知道也不知道。”


    “這是何意?”


    “哈哈,哈哈,後生啊,你現在還不需要知道這些,既然小琪派你來,自然有她的道理,你隻管完成你的任務,其他的,我相信自有她告訴你的時候。”九爺爺捋著胡須,笑道:“你知道這古堡之下所藏為何?”


    林坤思索了一會兒,搖頭道:“晚輩隻是有所猜疑,並不敢確信。”


    “能被你一路找到這兒,就說明你的猜想絕非無中生有,不然你是找不到這裏的。”


    “那晚輩就說了?”林坤客氣道,“我猜是——龍骨?”


    之前肖亞清和苟家琣據姒瑋琪的資料以及螭龍紋甲骨中的螭龍紋已有推測,發條山也就是方山或與“龍潭”有關,雖是古籍之中的合理揣測,但林坤正是據此找到了方山之中的古堡,九爺爺口中所說的機緣,或許正是如此。龍潭之下,是否藏有龍骨,林坤不得而知,此刻九爺爺突然問起,又無端掀開了林坤心中的疑惑。


    九爺爺神秘一笑,捋著胡須,說動啊:“後生啊,如若真被你說中了,你可知道這事情的重要性?”


    林坤並非頭一遭見到龍骨,早已深知龍骨事關已非“重大”二字所能涵蓋,上一迴在丹爐山下見到那條龍骨,林坤已是九死一生,龍樓身喪地底,至今仍是他心中難以愈合的傷疤。九爺爺沒有直接否認,說明林坤所猜應非胡言,想當年為了守護龍骨,從禹陵遷出了一支族人潛居地府,最終造成了冉氏一族的悲劇。而這古堡中的守衛,他們也是從禹陵後裔中遷出的族人,同樣是為了守護龍骨,隱姓埋名,久居深山,想來世態變遷,別有憂愁暗恨生,點點滋味在心頭。


    林坤向九爺爺問起這古堡的往事,九爺爺沉吟良久,便將其中故事都說了出來。


    1938年12月,侵華日軍攻占南京,震驚中外的南京慘案就此發生。正如當時寧兔子送來的情報那樣,其中一支神秘部隊大肆搜捕古器文物,而這支部隊與攝神教,以及後來的橫田株式會社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日軍意外尋獲漢武帝遺留下來的虎尾金蠶,希冀將其煉化,製造生化武器,便大肆抓捕民間手工藝人替他們製作器皿,不少萬壽山的匠人被秘密關押到了一處據點——方山。


    當年的方山與如今的發條山雖大體一致,但並未經風水裁剪,隻能算是偏僻幽怨,人跡罕至。傳教士所建之古堡原本僅作教堂之用,日本人來了以後拆除了裏麵的建築,改造為一處秘密實驗室,類似於731部隊。


    戰火既起,民不聊生,這時候江湖上便出現了一位俠影驚鴻的英雄人物——姒崇光,禹陵人雖避世一方,無意涉世太深,講求順勢而為,但姒崇光顧念蒼生,不想生靈塗炭,不顧安危,冒死進入早已成為空城的南京。機緣巧合,結識了阿丫,並將古堡所在藏於焚祭之中,以待後人找尋。


    姒崇光之所以會留下這焚祭,必是和“古堡”有關。日軍在古堡中進行的秘密研究遠非“虎尾金蠶”那麽簡單,災禍的大門一旦開啟,再想關上可就難了。為了解救同胞,以及不讓日軍這些可怕的武器投入戰場釀成災禍,姒崇光不得不佯裝被捕,順利進入古堡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浮屍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禹陵後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禹陵後裔並收藏浮屍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