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他繼續往下看時,這招功夫的具體介紹終於全部入眼了,多的簡直有點拖遝:


    射雕神箭,第一式:彎弓射雕,是本人不動的前提下彎強弓設計極遠極高的移動目標,入門要求一般,需要一定的內力,基礎射程一百五十步起步。


    第二式,一箭雙雕:消耗的內力大幅度提高,使一次開弓以一箭或多箭,命中或穿透兩個以上的目標,可以較為精準地使用投射和拋射攻擊目標,上手難度較高。


    第三式,騎射無雙:本人在高速移動中同時發揮第二式的射擊能力,需要極強的熟練度和實戰基礎,上手難度高。


    第四式。羿王神箭:以過人的臂力,配合超強的特製弓箭,瞬間消耗大量內力使下一次射擊的射程和精度提高數倍!同時附帶更廣闊的視野能力,是當今凡人世界最適合殺敵的武藝,正麵對敵堪稱無敵!內力不達出神入化者完全無法修煉。


    第五式,千弓一雕:以第四式廣闊的視野領射,指引數千有射雕箭基礎的群體向目標射擊,團隊射術越強,威力越大,達到最高境界可以橫掃人間之敵!


    注:後二式無法脫離係統傳授他人,當他人前三式都已融會貫通後,有可能意會領悟後二式,五式精通後配合強大的騎射團隊,在這個時代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無敵!


    依著之前學習過的武藝介紹來看,一招武學都沒提及心法和招式,就絮絮叨叨耗費巨大篇幅介紹,簡直是又長又臭,但是對劉石來講,真是越看越震撼,嘴巴張大了半天合不上,暗道:


    我勒個去,隻是想學一門服務軍隊的射箭功夫,居然摸出一套這麽誇張的功夫?隻是初步介紹裏無敵兩個字都出了幾次了?這要不是剛好特殊兵器技巧和臂力到位了,能學了,豈不是錯過了?劉石心中暗罵這係統各種陷阱,不過怎麽說,這次好像都是撿了便宜。


    無論如何,他連係統武學在內,所修的武藝都是正兒八經的強力武學,太弱沒有特色的武學會在後期變成灰色,不再占據武學欄位,但是自選的七項選一個就少一個,沒有迴頭的餘地了,他這樣學了四拳四特殊兵器的人,基本上和絕頂高手也就絕緣了吧。


    不過也難說,如果還有其他成就能解鎖什麽武學的話,可能意外武藝封頂了也說不定呢,這浴血霸王槍實在是威不可當,特效也強的離譜嘛,誰知道還會不會有更厲害的獎勵呢?都做出了選擇,劉石也就不再有絲毫糾結,十分闊達地接受了這一切。


    這個家夥思緒飄開,和某小說中的那位大俠一樣,渾然不知自己剛剛學會的才是真正的天下無雙的武藝,以至於臨敵對陣不用數百步外可以射穿敵將箭矢後,再順便射折帥旗的無雙神射,而是常常以一雙肉掌殺入敵群……


    那麽這套武學到底有多強呢?俗話說的好,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正兒八經的武林高手也許有一雙拳掌就能打敗持械對手的本事,但是同水平的高手拿兵器還是不會吃虧,而遇上冷兵器中的王者,還有專門心法支持,那同水平奪人性命就輕鬆了,隻是不方便裝x和切磋。


    就拿這套頂級射術來說,彎弓射雕就已經令人想起史記上那位隔數百步一箭穿透甲士,射中漢太祖胸口的霸王了,有效能超過一百步射程的弓箭已經在常理之上了,當然那還是劉石穿越前沒有內功的世界。


    而羿王神箭的介紹,在那彎弓射雕的基礎上,讓射程和精度再提高數倍,數倍是什麽概念?五百米外一槍打中目標,那已經是狙擊手的標準了,這不帶任何標準設施的手拉弓箭,能做到這種事,你就想象箭枝飛行的速度和力度到了什麽級別吧。


    擁有如此爆發的穿透力,射入人體直接可以造成空腔效應!還談什麽武功抵擋?羿王神箭練成,在劉石麵前還有什麽武林高手可言?來多少狙多少就是嘛。


    不過劉石似乎沒想到這麽遠,係統裏的武功起碼要學會了才能傳授給其他人,他現在連第一式都還沒完全學會呢,所以趕緊操起自己那加大加長的麻背長弓,開始練習氣那一套彎弓射雕起來。


    彎弓引箭,順著係統指引牽動內力,對現在內力極強的劉石來講,也算不得什麽難事,但是站立不動去射擊遠在百米高空,以極快的速度飛行的大雕,就不說實施起來的難度了,連合適的目標都十分難找,那飛得極高的金雕可是在大漠裏才有。


    好在耕戰城離群山也不十分遠,隻要走進群山之中,那裏自然可以找到許多快速移動的目標來代替金雕來射擊,而比起飛起來又快有高的金雕,這邊的叢林中各種不同大小的目標,也同樣具備相當的挑戰性。


    想來其他事情也不是太過著急,反正他腳力極好,每天除了教導將士們中平槍法,其他時間鑽進那深山密林中,尋找各種目標練習,每次遇到他都會把目標先驚動了,再以係統的心法引導射箭,又練功,又打獵,可謂正兒八經的一舉兩得。


    陷陣軍現在沒天都能吃上些劉石帶迴來的野味,那是人人都對他十分喜歡,個個讚揚他不辭辛苦,天天都去打獵為大家改善夥食呢!


    從受驚的狡兔,到奔馳的雄鹿,或者疾飛的鳥兒,哪怕是愈漸變冷的風中飄落的一批樹葉,不同的軌跡要做好充足的預判,並一箭直接讓它老老實實地定在那兒,根本不可能憑主觀意識配合反應做到,隻有在反複不斷的訓練中刻入肌肉記憶才有希望。


    這也是係統都不能幫他多少的東西,隻有反複不斷的練習,使身體熟練度、肌肉記憶和內力的流暢度和弓箭形成默契,才能徹底將這一招使的爐火純青。


    原本就內力充沛、心明眼亮、雙目如炬、臂力極強,能輕易百步穿楊的劉石,依然花了足足大半個月才將神雕神箭的基礎技能,彎弓射雕完全學會,而現在的他,那彎弓引箭的本事,已經徹底今非昔比了,這還隻是剛剛開始!


    一箭雙雕的運功使力的法門,卻比彎弓射雕要複雜得多,更誇張的是,他依然就要更加驚人的熟練度來反複磨煉才有可能掌握,劉石略一嚐試就知道,這個是需要更多時間和努力去反複磨煉才能成的,於是他就先放了下來,迴到了陷陣軍中。


    “各位兄弟們!大半個月下來,我們也發現了,有內力支持以後大家的作戰能力和學習武藝的效率都大幅度提高了,你們的行軍速度和作戰素質都變強了許多,但是光靠這一槍一匕作戰,是達不到我們的尖兵標準的,現在我就教你們這個時代最強的兵器,弓箭的用法!”


    劉石站在他們麵前,問道:“諸位也有弓馬嫻熟後參軍入伍的,這常人的弓箭,那靠的住的射程是多少步?”


    一個前禁軍答道:“按照禦前禁軍要求,定靶百步十發九中,動靶八十步十發最少六中,但是後來盤根複雜,許多人憑關係混進去,這些規矩就鬆了。”


    劉石指著不遠處那塊靶子問道:“那麽諸位,劉某人和那塊靶相距多遠?”


    臘月十一毫不猶豫地迴答:“二百一十步有餘。”


    劉石道:“我輩個個都是有內功的人,這射箭的標準也不能與尋常軍士相同,且看我這一箭正中紅心!”


    嗖一聲隨著劉石隨手引弓搭箭,一支狼毫羽箭流星趕月般飛過去,通的一聲,就定在那靶子紅心正中間!雖然這些人都對劉石武藝有所了解,可是這一下依然叫大家一片嘩然。


    劉石道:“再看那空中枯葉,有數片恰巧隨風落下,且看劉某射那落葉第三片,青黃相交的那一片!”


    又是嗖的一聲,那羽箭果然穿透了那一片青黃相交的落葉,之後劃過一道弧線,在空中帶過一道如電的黑線,遠遠落在了他們視野之外了。


    臘月十一聲音都結巴起來:“這……此處拒落葉少說一百五十步開外,還飛出那麽遠,將軍這箭術也……太神奇,太不可思議了!”


    劉石道:“現在大家都有已經突破了有內力和無內力準之間這條鴻溝,這射箭之道,也就同尋常軍人的標準有所區別了,我已經將城中所備的特製強弓取了五百張來,各位人手一張,隻要依著我這套弓箭的法門練起來,各位有一位是一位,這些都能輕易做到。”


    說話時就看這些軍士個個是兩眼放光,躍躍欲試,恨不得馬上就開始學習這射箭這術,劉石才意識到臘月十一的表情有些僵硬,眉頭略微抖了一下。


    “啊,小臘啊,這個呢,你雖然不能射箭了,但是吧,你的價值呢……”劉石這才意識到,自己這麽久神采飛揚,意氣風發的話肯定刺傷了廢了一隻右手的臘月十一,有些得意忘形了。


    臘月十一平靜地迴答:“將軍多慮了,臘月十一雖然一手已廢,但是就算斷了的這條胳膊,玩暗器或袖箭也是五十步內例無虛發,這些小玩意沒準還可以教給大家,不會因此不能射箭就怎樣的,劉將軍不必考慮我的感受。”


    話說出來,臉上的表情卻實在掩飾不住,大有一副心裏很委屈,但是我忍得住的樣子,這個微妙的表情,很好地證明了他在這耕戰城已經和那沒有半點個人感情的刺客生涯告別,成為了一個有正常思想感情的人。


    任何事物一入腦海,就是先入為主,潛移默化的,沒有足以讓他心中的整個世界坍塌的一個過程,改造一個人的思想,那難度不亞於愚公玉山,劉石親眼看到這個以前冰冷到完全沒有人性的人,現在已經有長足的改變了,多少也有幾分成就感。


    閑話已畢,耕戰陷陣軍,就開始了修煉最新的一門武學:彎弓射雕。


    這套武學中最基礎的彎弓射雕所需要的內力、臂力和射箭的精度,都大大超過了劉石想象的極限,就憑這些人通過外物刺激,強行引出來的內力,雖然依葫蘆畫瓢,可以運勁彎弓射箭,可是那完工射雕的精髓,根本不是他們現在的內力可以實現的。


    就算再給幾個月,內力不足,也永遠達不到劉石那種水平,但是有武學招式的幫助,總要好過沒頭沒腦地胡拋亂射,時隔不久,整個陷陣軍中,大部分人雖然達不到劉石那樣兩百步百發百中,一百五十步也是精準無比,實力遠在尋常人馬之上了。


    再加上臘月十一傳授的部分霧島秘技,配合正合槍法,等杜鐵匠答應的鎧甲到位,這五百人正式出現在戰場上,應該又會在金人中間傳播開一輪新的異象傳說了!


    再過了些日子,何陸那些人帶迴了一張山東、江蘇北部和他們這一帶可能交戰的地圖,裏麵各種地形都盡可能詳細地刻畫得十分清楚,更關鍵的是,耕戰城再往外擴散,哪兒適合開拓,哪裏適合植樹插桑,哪裏方便打井挖塘,擴大城市規模,都描述得極為清楚。


    隨著他的迴歸,劉石、張衷伍這些人都暫時放下了手裏的事情,齊聚一堂,細細研讀起這張足有三平方米的絹上畫出來的地圖。


    劉石品了半天,心中暗道:“難於置信,就憑這些人的眼睛估算,筆下刻畫,這三省地形圖居然不比現代高科技繪製的地圖查多少,而且各處地勢、細節更在現代之上,實在是令人歎為觀止啊。”


    李桂蘭嘖嘖讚歎:“哎呀呀,這可真是了不得呀,何陸哥哥出馬,還就是靠得住!有了這張圖,咱們以後做什麽事情都有個譜了呀,聽說瀘州第一批遷過來的人正在路上了呢,這張圖對咱們來講,簡直就是雪中送炭!”


    劉石也忍不住拍手道:“當今世上居然有人如此神乎其技,真是佩服,佩服!這下子我們接下來怎麽做就有個明數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邊宋群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花大熊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花大熊貓並收藏邊宋群俠傳最新章節